【回味上海】上海小囡最愛吃的40款美食

2021-02-27 上海虹口

保準你看完饞吐水淌淌滴哦!這40樣可能並非上海特產,上海小囡都吃過了伐?沒吃過的小囡自覺立壁角去!

白切羊肉

上海出名的白切羊肉多在郊區,七寶、真如、九亭、崇明等地。白切羊肉和一般熟食店裡買的不一樣,熟食店裡買的是冷凍的羊肉,但是白切羊肉就不一樣了,貴在兩個字——新鮮!

八寶辣醬

上海著名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炒辣醬」是個普通家常菜,由於色深味濃,很適宜下飯。在炒好的辣醬上澆上一個蝦仁「帽子」,又對炒辣醬的原料進行了調整充實,用八樣主要原料烹製,故稱「八寶辣醬」。

小籠

幾乎變成了上海小吃的代名詞,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尤其是南翔的小籠,更是名聲在外!

生煎

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特點為: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不過,有關生煎饅頭是皮薄汁多的好吃,還是皮厚無湯的正宗,見仁見智了~

燒賣

燒賣的種類有很多,廣東流行鮮蝦燒賣,山東則以羊肉燒賣著名。上海的特色則是糯米燒賣,還有浦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下沙燒賣,豬肉和冬筍結合帶來至極鮮美,特別出名。

餈飯糰

上海四大金剛之一。用糯米蒸製成飯,包一根熱油條捏緊,加其他配料,比如榨菜、肉鬆等等,老一輩會撒一點白糖,吊鮮味,撒了白糖那就是老早的味道!熱吃甚美,經濟實惠。邊吃邊捏,回憶啊。

大餅油條

上海四大金剛之一和之二。一根油條一折為二,放在大餅中央;再把大餅對疊,油條就成了餡。小時候,早飯有油條蘸蘸醬油是改善的澆頭。聽父輩們說,如果每天早上都是一副大餅油條,再加一碗豆漿,那就「資產」額一塌糊塗。每天早飯有「四大金剛」,是過去上海小康的理想。

菜肉大餛飩

對上海人來說包餛飩的過程也是享受。每家每戶做的大餛飩,可以說就是媽媽獨一無二的味道,只有品嘗過的小孩才能感受到。本地人一般喜歡薺菜鮮肉大餛飩。薺菜搭配豬肉,一個字「鮮」

周莊元蹄

肥而不膩,入口齒頰留香~~筷子觸皮即破,外肥內瘦,皮脂毫無肥膩之感,入口即化。

三鮮小餛飩

上海的三鮮餛飩也有別於無錫的三鮮餛飩。餛飩餡並不是鮮肉、開洋、榨菜製成的餡心,而是純肉的。所謂「三鮮」的名堂皆在湯裡,蛋絲、蝦皮、紫菜此三鮮調出薄皮包裹著的鮮肉,口感鹹香爽滑。老早的砂鍋小餛飩在現在的上海不多見了,多在一些老弄堂附近會偶遇到,甚是懷念啊!

白斬雞

白斬雞似乎是上海人的至愛,假如說北京烤鴨是京城的招牌菜,那麼上海應該算是白斬雞吧~小紹興用的是上海浦東地區的三黃雞入湯鍋煮製而成,成菜色澤金黃,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百吃不厭。

鹹豆漿

鹹漿裡有油條片、榨菜末、蝦皮、蔥花,過去還有紫菜,加一小匙兌了一點醋的鮮醬油。豆漿煮得燙嘴,加上高衝而下的姿勢,碗裡的鹹漿就會起花。喝起來不光味道鮮美,而且賞心悅目。

燜肉

最著名的要屬德興館燜肉,百年老店,他家的燜蹄面,蹄髈酥、湯汁鮮,麵條也勁道。

鮮肉月餅

一口咬下去,酥皮脆而粉,又潛伏著幾分韌,肉汁慢慢滲透其間,油酥夾著肉香,真是「打個耳光也不肯放」。只有吃了上海的鮮肉月餅,才能感受到上海的味道。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麵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

酒釀小圓子

上海飯店裡的酒釀圓子從來沒有規範,每一家飯店做出來的都不一樣,有的放蛋花,有的放桂花,有的放橘皮,還有的放水果;大部分圓子是白色的,也有彩色的;有的圓子是圓的,有的圓子是不規則的,有的圓子裡還包一點芝麻...

墨魚大烤

聽名字,你以為這道菜是烤出來的?其實不是,所謂的大烤,居然是放在汁水中,慢慢熬出來的。肥而不膩,肉味鮮香,具有濃厚的上海風味。

紅燒肉

上海的紅繞肉不用多說哦!一定要吃的呀!濃油赤醬的經典之作啊,再配上醬蛋,不是瞎說哦~多少人因為這道菜,一口氣能吃的下好幾碗飯啊!

餈飯糕

從油鍋裡被撩出來的餈飯糕,金黃色的外皮上一個個可愛的油泡爭先恐後地「滋滋」爆破。咬一口,外層是很厚實的香脆,內層是雪白燙口的軟糯餈飯。

水晶蝦仁

曾被評為「上海第一名菜」。清炒蝦仁不加任何配料,滿滿一盤蝦仁,鮮明透亮,而且軟中帶脆,奇香四溢,晶瑩剔透,賽如明珠。

油麵筋塞肉

就是把肉餡塞進油麵筋 . 肉餡要肥瘦適中,細斬粗切。香菇和冬筍(或荸薺)也切成極細的碎丁,伴以薑蓉、蔥碎、生抽、料酒、鹽、糖調味,做成餡料。春天的時候,加點薺菜,那就更好吃了!

青團

綠綠的鬆軟的皮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又一點兒黏卻不粘齒,再加上清甜的豆沙,簡直讓人停不了口。主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吃,流傳了很久的習俗。

烘山芋

上海人特別喜歡吃,進入冬季,上海街頭隨處都可見到外鄉人的烤山芋爐子,寒風中立在街頭,大家圍在爐邊等待烤熟的山芋出爐,是小時候印象很深刻的一幅畫面。

四喜烤麩

上海的特色烤麩!逢年過節必吃的~除了有美好的寓意之外,色醬紅,香濃醇,鹹中帶甜是上海人最愛的涼菜~

咖喱牛肉湯

吃生煎的最好搭檔!這個也體現了上海菜的海納百川,不屬於本幫味道,卻是小吃界不能缺少的一碗湯~牛肉切片,酥酥嫩嫩,湯清味鮮,吃之前撒上一把香菜~不能更贊了!

鹹肉菜飯

上海人一般稱之為「鹹酸飯」,是一道省心省力又實惠的家常飯,挺能體現上海人「做人家」的性格,家裡做,家裡吃,看著簡單,吃著香。菜在飯裡雖燜得黃爛,吸足了菜肉的味道,自有一種爐火炊熟的熱香,撩人食慾無限。兩碗起碼的!

條頭糕

一個字:「糯」,在入嘴的瞬間,豆沙、糖桂花和糯米混在一起,似乎達到了幾種食材混合的最佳比例。糯而不爛、甜而不膩、綿而不幹,而且一口可吃下,恰到好處。

菜包

以香菇、豆製品等素蔬為原料製作而成,因此叫菜饅頭,此包首創於上海功德林菜館,如今已成為上海素菜館和中式點心店聞名的夏季時令名吃。

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此餅味美鹹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讚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鹹、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

麻球

上海最著名的大眾化傳統名點。最早始於清代,近100年來,在上海極為盛行。如今用料、製法都有所變化,形狀也有大小不同。色澤金黃,皮薄香脆,甜糯適口。

糟毛豆

在上海人家中是最常見的糟貨,幾乎家家會做,毛豆煮熟泡在糟滷裡,即方便又好吃。雖然已經有點歷史了,但每次吃都很有上海的味道。

上海冷麵

極有上海特色,這"冷麵"一詞,除蘇滬語系外,別的地方都叫"涼麵"。冷麵的調料,講究花生醬與香醋的搭配。酸鹹適度,厚薄相宜,入口順暢而不凝滯。一切都要剛剛好。再配上美味的澆頭,絕對是三伏天裡最大的享受。

雞鴨血湯

伴著少許時件(心、肝、肫、腸,被稱作「時件」),許多豆丁大小的血塊,會順著調羹滑入喉嚨,嫩、香、鮮、燙,頓時通體舒泰,身上每一個毛孔都覺得「適意」。

菜泡飯

對上海人來說泡飯是一種情懷。隔天的剩菜剩飯加上一碗水,放在鍋裡煮上幾分鐘,簡單又營養。幾十年如一日,對泡飯的情有獨鍾是上海每一代人的感受。當然,這在現在看來卻不是很健康啦~

開洋蔥油拌麵

以熬香的蔥油加上燒透的開洋,和麵條一起拌著來吃。地道的開洋蔥油拌麵,麵條有韌勁又滑爽,開洋鮮美,蔥油則是噴噴香。一碗好味道的拌麵在手,桌子上即使有再多的小菜,保證你看也不會看一眼。

爆魚

上海人喜歡把燻魚叫做爆魚,可不是那個很昂貴的鮑魚哦。它的製作工藝和配料簡便,是上海人非常愛的菜之一。

肉絲炒年糕

年糕幾乎是每家每戶一到過年一定要吃的一道菜,寓意來年節節高的意思。上海的年糕糯而不膩,入口有嚼勁,一點都不粘牙。

春卷

在老早,春卷可只有在過年那幾個月才吃得到。小菜場有人現做春卷皮子:矮凳煤爐,抓一團面在鐵板上饒一圈,一張薄薄的春卷皮子就做好了,而那團面,卻無絲毫粘連,牢牢的還在小販手中握著,煞是有趣。至於餡料,黃芽菜香菇肉絲,可謂是最經典的上海味道。

糖醋小排

這道可謂是濃油赤醬的又一個代表作!經過油炸的豬肋排,香酥不柴,肉汁飽滿,糖醋醬酸酸甜甜,完美掛汁!這個醬油滷是阿拉不能放過的~拌飯那是極極極…極贊的!當然醬汁拌飯是非常不健康的吃法,偶爾食之,神級美味啊!非常適合上海人的口味哦~

油豆腐細粉湯

幹點配溼點,這是平常上海人習慣的飲食方法。而溼點中油豆腐線粉湯則是保留節目。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膩的點心,則是絕配。

記得為上海的美味分享喲~

■ 信息來源:淘最上海

---- I❤HONGKOU ---

更多

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歷史信息

分享

轉貼給朋友,好東西要分享

互動

歡迎提供新鮮資訊,保持聯繫

相關焦點

  • 上海小囡上海面
    工作以後也去過幾次220,麵館裝修翻新了好幾回,味道和下面的爺叔卻一直是上海弄堂和我家的味道。之前聽說雲南路也開了一家220,拖了很久才去,櫃檯是小哥,一開口就是我們家面比較硬要不要軟一些?你看,上海小囡也長大了。
  • 也談上海小囡說上海話
    你家的小囡會說上海話嗎?你打算讓他(她)學說上海話嗎?12月23日晚,我從上視「新聞坊」裡看到這樣一條報導:浦東新區有一個街鎮舉辦了滬語培訓班,參加培訓的都是些小學生。  毫無疑問,「上海本地人」的方言和上海市區的「上海人」方言是有明顯區別的。40多年前,筆者曾在寶山的農村學農或參加「野營拉練」到過市郊多個縣,一走出市區,聽到郊區農民說的本地話,當時「自我感覺良好」的我們這些中學生就以為這是「鄉下話」。有時農民們說話的節奏快的話,我還聽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
  • 最經典70款上海美食,開吃了
    《上海70款經典美食》請收藏好,再有人問請直接甩給她!每一樣都不可辜負~開吃了!1.生煎也叫生煎饅頭,是阿拉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 上海小囡在捷克:想帶給中國人最真實的布拉格
    中新社布拉格3月27日電 題:上海小囡在捷克:想帶給中國人最真實的布拉格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喏,這家越南老闆的店賣徐靜蕾推薦的苦艾酒(Absinth)。」老練地穿行在布拉格老城的街巷,不時和店主砍價,再講幾個卡夫卡、昆德拉或是查理四世的掌故——1989年出生的「上海小囡」盛思羽儼然已是一位老「布拉格人」。
  • 「回味上海,國潮派對」,上海歡樂文旅美食周開幕
    13日,「回味上海,國潮派對」歡樂文旅美食周正式開幕。「跨界」文創品牌的「國潮」伴手禮—「海上文創·上海禮物」同時發布。伴著上海旅遊節的開幕,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12日剛揭開面紗。而此次的歡樂文旅美食周,亦是今年上海旅遊節的主推活動之一。
  • 「回味上海,國潮派對」歡樂文旅美食周
    9月13日「回味上海,國潮派對」歡樂文旅美食周正式開幕。在位於第一食品南京東路旗艦店的活動現場,東方網與第一食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跨界」文創品牌的「國潮」伴手禮首秀——「海上文創•上海禮物」同時發布。
  • 一個咖啡盒勾起上海小囡の童年回憶殺!
    上海小囡必須擁有!老上海場景再現,還有弄堂遊戲! 騎自行車磨咖啡?一鍵回到小時候?每個場景都超級好拍!!聽說一開門就擠爆了,圓圓先帶你們一睹為快...光明是上海小囡的童年味道,連咖啡因為重視上海本地的消費者,所以推出此次聯名活動,幫你把童年找回來!
  • 上海小囡
    上海閒話蠶豆叫寒豆,小豌豆叫小寒豆。迭格寒字抱歉我勿曉得哪能寫。皮埃爾講格是老派正宗上海閒話,帶點蘇州口音,也帶眼老早子格上海本地口音,所以伊嘴巴裡總歸講格是「寒豆」兩個字。上海人講:「豆交關賤,種下去日長夜大用勿著去管格。」因為豆科植物根部會得長出根瘤菌,迭種有益細菌又會得收集肥料來供豆株生長,因此種豆覅哪能去管總歸長得好。
  • 上海小囡的弄堂生活 M50新塗鴉夢回童年
    上海小囡的弄堂生活 M50新塗鴉夢回童年來源:東方網   作者:柏可林     選稿:華迎   2019.03.23 16:03  塗鴉分散在各個角落,似與參觀者玩一場弄堂裡的|  曾因在待拆遷的石庫門外牆上創作塗鴉而被上海市民熟知的法國街頭藝術家Seth(中文藝名「柒先生」),這次把他的作品帶到了M50創意園。柒先生以獨特的眼光創作出上海小囡的弄堂童年場景,一幅幅牆面塗鴉分散在M50的各個角落。
  • 這些上海小囡曾經的最愛,儂還記得伐?
    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盒子豬豬俠熊出沒超級飛俠小馬寶莉小熊餅乾薯條三兄弟好多魚再喝一口味全養樂多王老吉……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很多阿拉上海小囡曾經的最愛- 零食篇 -這個算得上「檸檬精」祖師啦看到我就酸了~這是很多上海小囡人生中的第一塊巧克力當年春遊人人必帶的零食三件套
  • 上海美食圖鑑
    美食圖鑑吧!最舒服的事情就是幾個人愜意的訂好了位置,然後點幾個充滿了上海味道的小菜,水晶蝦仁又是必點。還有每次路過都要買上一份的虹口糕團,雖然現在分店遍布上海,但在虹口吃虹口糕團才是最有味道的!一直都說上海有很多老紹興人、老寧波人,所以上海寧愛吃三黃雞從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上海最牛西餐廳
    上海西餐的起源大抵可追溯到這一時期。1843年上海開埠後,在滬的諸國商人為保持自己的餐飲習慣,開設西式酒店飯館,法式、意式、德式、英式、俄式等各國菜餚,在上海灘大量湧現。發展至今,如今在上海,大大小小的西餐廳不勝枚舉。然而很多人心目中最牛的、也是最懷念的,還是幾十年前老上海西餐的味道。就像弄堂裡的爺叔常說的:」鵝肝、黑松露再好,也比不過以前的羅宋湯、炸豬排。」
  • 上海小囡最愛的30種小吃,滿滿的都是兒時回憶!
    本文轉自企鵝號:上海頭條(微信號:上海頭條 ID:shtt365)每一個上海小囡都不會忘記老字號小店裡一屜屜冒熱氣的湯包
  • 上海這40種非遺美食,儂吃過多少種?
    上海人對吃可講究著呢,沒點精巧細緻勁兒,可是進不得眼、入不得口的。上海人不僅會吃,也會做,不然哪來的這40種非遺美食!!憑著對吃的這股子熱忱,稱個「美食之都」,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 這些曾經火爆上海的美食,又要吃不到了!
    ※上海小囡的成長的記憶※作為喜歡吃甜的上海小囡來說,甜甜圈真的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但是美仕唐納滋在今年3月25日突然宣布,正式關停上海地區所有10家門店,不再營業。美仕唐納滋裡的每一款口味都很經典,可惜我們以後再也吃不到了。
  • 大叔家的年夜菜譜:上海烤雞,外皮酥脆,香氣撲鼻,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年夜菜譜:上海烤雞,外皮酥脆,香氣撲鼻,家人愛吃!上海人對烤雞是有情結的,在大叔的青少年時代,振鼎雞橫霸天下、雞粥店風靡一時,幾乎每一個上海小囡的晚餐裡,都有過一隻烤雞。這隻雞往往出現在家長加班的夜晚,去超市拎一整隻烤雞,隨手炒樣素菜,再來個番茄炒蛋,一頓夜飯就對付過去了。人小力氣大,喜歡徒手撕雞,從前胸開撕,咵嚓一聲掰成兩折;掰下雞大腿先啃,再片下有點幹的潔白胸肉,一絲一縷,不沾醬汁也吃得津津有味。
  • 愛在上海的理由:穿越時光隧道的老上海零食
    說到上海,老城隍廟一定是不可不到的景點之一,而來到老城隍廟,富有上海特色的小吃又是不可不嘗的特色美食。梨膏糖、牛皮糖、花生牛軋糖、芝麻切片、八角脆餅、果仁酥……如今這些充滿懷舊氣息的老上海零食,猶如穿越了時光隧道,無需親自來到老城隍廟,只要輕點滑鼠,就能一一搜羅,回味數十年前的美味。
  • 上海這場下了5天的雨,終於要停了;厲害了!這個8歲上海小囡入選首屆...
    ■今年3年級的上海小囡閔鳴成為年齡最小的「國」字頭成員。首屆國家桌球少兒集訓隊選拔賽中,他成為7-8歲男子組唯一入選的上海小囡。   ■備受關注的上海88歲老人贈小區水果攤主300萬元房產一事,進行公證的普陀公證處表示,曾與當事人多次交談,反覆確認過當事人意願。
  • 上海這40種非遺美食,你吃過多少種?
    丨 上海有腔調上海人對吃可講究著呢,沒點精巧細緻勁兒,可是進不得眼、入不得口的。上海人不僅會吃,也會做,不然哪來的這40種非遺美食!!憑著對吃的這股子熱忱,稱個「美食之都」,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 上海小囡日本機場偶遇李嘉誠!小朋友的一個舉動引來無數點讚...
    上海小囡日本機場偶遇李嘉誠!小朋友的一個舉動引來無數點讚... 隨後我們更是得知 和李嘉誠偶遇結緣的 居然是阿拉上海小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