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現「奇葩」村規?白事宴不準披麻戴孝,婚宴不得超過16個菜!

2020-12-19 海疆在線

我國民間向來有逢紅白事宴大擺宴席的風俗,新人結婚屬於「紅好事」,主人會大擺宴席,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見證新人最幸福的時刻;此外,小孩滿月、老人大壽等主人家也常常擺上至少幾桌大請賓客。而「白事」有「厚葬」的理念,披麻戴孝,送已故的至親最後一程是傳統幾千年一直流傳至今的風俗。

然而近日,山西一村落的村規引起了廣泛熱議。10月1日,山西襄汾縣赤鄧村發布了一則「最嚴村規」,不允許村民辦滿月酒、喬遷宴等,葬禮上不準披麻戴孝、送花圈紙紮,否則不予辦理轉學、上戶等手續。

緊接著,同樣發生在山西一村落,山西清徐集義村發布村規,村規規定婚事宴不超過16個菜,無論紅白事宴不準發煙,白事宴最多4菜一湯,不穿孝,不抬二龍槓(筆者註:也叫罩或官罩,山西太谷一帶抬棺的一種殯葬習俗,架起兩條金龍,兩條抬槓上各有兩個支點,各個支點再下分兩次支點,然後每個支點由兩個人用肩膀扛起,同時需要32人或64人扛抬)。村委會主任稱,如果違規辦席將不給供水。

(山西襄汾縣赤鄧村村規)

(山西清徐集義村村規)

(資料圖:二龍槓)

對這類村規網友們各有各的看法,認為一刀切從古至今的民俗不合理——

網友@回夢敏之:矯枉過正

網友@AKB的Knight:脫離群眾脫離實際

網友@程家二小姐sj:出發點是好的,做法有點欠妥,一刀切不可以

網友@安妮風和水清認為:違背天理人倫傳承的事少幹,主要是怎麼教育,引導和規避那些攀比,浪費等不正之風,切實做好民眾需求的合理性,在情理之中的事,提高人民滿意的民俗民風素質意實,而不是切斷從古至今民俗文化傳承。

也有支持村規的,現實中紅白事宴鋪張浪費的現象太嚴重——

網友@那些只不過是往事:這個村規不好嗎?我覺得很節制呀很好呀

網友@卡莎star:對於條件不好的來說是好事兒  紅白事鋪張浪費太嚴重

網友@墾腦族:挺好的啊,這樣挺好的!時代在變,提倡從簡是好事,儘量讓老百姓認同最好!

不理解披麻戴孝傳統取消的意義——

網友@南博王的春天Wesley2019:鋪張浪費我理解,披麻戴孝這種傳統我真的不能認同隨便取消!!!

網友@我想吃蝦滑_:不發煙不大宴你可以說是保護環境勤儉節約,但是人家穿個孝礙你事了??撕你家布了??

山西襄汾縣赤鄧村史上「最嚴村規」公告中以行政職能威脅村民目前了解到是被官方停止執行。襄汾縣文明辦聯合大鄧鄉政府對赤鄧村的移風易俗活動進行指導,並停止執行該公告,將對公告內容進行規範和完善,在鄉政府進行合理性、合法性審查,並對縣文明辦反饋後,再進行公布。

而山西清徐集義村的村規目前尚無變更。該村有老人表示:「原來辦紅白事特浪費,抽菸喝酒的,現在事情辦了也減壓了非常好,只需要一個人去吃席就可以了。」有記者對該村村委會主任提問道如有違規是否真的會接受處罰。對方稱:「不會的,我們沒有執法權只是適當的糾正。如果發現有違規的宴會上不給提供水。」

對此,有專業律師表示:「這些規定是違法的,侵犯村民自由,規定一個人的行為界限是法律,法不禁止即有權。法律沒有明文禁止,村委會是沒有任何權利說我要制定一個什麼規定來剝奪村民一個什麼權利,更沒有權利去停水。只能說從道德上去勸阻勤儉節約而不是強制牽制。」

不可否認,當前農村一些地方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現象日益嚴重,喜事不僅隆重,而且喪事也不忘「大辦」,相互攀比、擺闊氣,鋪張浪費,禮金更是「節節高」,這些傳統習俗,正偏離正確方向,走向陋習。如此,不僅背離了中華傳統美德,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加重了環境壓力,而且還助長了奢侈之風,「禮上往來」還加重了群眾經濟負擔,讓群眾苦不堪言。但相關部門過於武斷和「一刀切」,用行政命令和公共資源對村規民俗加以管控,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一段時間以來,類似的不合法村規時常會見諸媒體,暴露出鄉村治理目標和治理手段之間不匹配、不協調的問題。

翻閱網友觀點,不難發現,對於村規中「不準披麻戴孝」,爭議較大。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呂德文在調研時發現,中國幾乎所有地區的傳統文化都與喪葬有關。並且很多社會機制的運轉,也是以喪葬文化來得以呈現的。而且祖先崇拜發達,喪葬文化完整的地區,社會問題往往較少。從這個角度看,「不準披麻戴孝」這公約也太違背中國的人情倫理。

合理改革既可以保障中華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完整性不受破壞,也能夠滿足民眾的基本訴求。這對政府部門的決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學決策,才能做到既合法又合情?

相關焦點

  • 「不準披麻戴孝」式村規屢現,法治素養該「充值」了 | 新京報快評
    前不久,山西襄汾縣大鄧鄉赤鄧村的一則公告——10月1日起,不允許村民過滿月、一周歲生日、六十歲生日、搬家宴請等,葬禮不準披麻戴孝、不準進行祭奠活動、不準送花圈紙紮等,引發軒然大波。 無獨有偶,山西清徐縣的集義村也發布了類似的村規,規定村民婚事宴不超過16個菜,無論紅白事宴不準發煙,白事宴最多4菜一湯,不穿孝,不抬二龍槓。
  • 山西一農村發布最嚴村規,不準披麻戴孝,曝光後已停止
    【#山西一村禁披麻戴孝# 違者轉學上戶不予辦理 官方:不合法已停止】史無前例,山西某村發布史上最嚴村規,不準過六十歲生日、不準披麻戴孝。近日,山西省襄汾縣大鄧鄉赤鄧村發布史上最嚴村規公告!該公告顯示,10月1日起,該村不允許過滿月、一周歲生日、六十歲生日、搬家宴請等,葬禮不準披麻戴孝、不準進行祭奠活動、不準送花圈紙紮等,一切從簡,杜絕鋪張浪費等不良行為。「凡有以上情況,全體村民不準前去參加,否則,道德銀行的星級積分給予降級,貧困生、轉學、上戶等手續不予辦理。」
  • 「不準披麻戴孝」?奇葩村規到底應該怎麼看?
    公告的標題是《整治大操大辦,樹立文明新風》,針對的並不僅僅是與「披麻戴孝」有關的喪葬禮,還有滿月禮、周歲禮、壽禮等。可以說是囊括了諸多人生禮儀,也就是每個重要人生節點的禮俗活動。可是,披麻戴孝、送花圈紙紮,不過是體現對逝者的尊重,也不妨礙到他人,何陋之有呢?而要說常見禮俗中最謬陋的,婚事中的「鬧新娘」絕對是一個。去年2月,幾段「公公在婚禮宴會上親吻新娘」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起廣泛關注。
  • 農村葬禮不準披麻戴孝、不準祭奠送花圈?事情鬧大了!
    這兩天,一則村裡的公告消息引發網絡廣泛關注,山西省襄汾縣大鄧鄉赤鄧村的公告顯示,10月1日起,該村不允許過滿月、一周歲生日、六十歲生日、搬家宴請等,葬禮不準披麻戴孝、不準進行祭奠活動、不準送花圈紙紮等,一切從簡,杜絕鋪張浪費等不良行為。
  • 迎親車不超6輛,婚宴每桌不超1000……山東這裡發最新標準
    6輛,婚宴控制城市每桌1000元(每桌10人)以內,農村400元以內。二、喪事簡辦標準1、程序儀式方面:合理控制喪事規模,原則上控制在直系親屬、三代以內旁系親屬及近姻親;壓縮喪葬時間,不能超過3天,堅決反對發大喪;提倡安葬當天親屬全體進行一次集中祭拜,推行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 婚宴上最忌諱的是什麼菜?
    對於婚宴上最忌諱什麼菜的問題,我想由於地域風俗不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說法。只能說是入鄉隨俗吧。畢竟中國五十六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飲食習慣,所以我只能代表自己生活的地區,來回答這個問題了。而我們這裡的婚宴菜品,也是內蒙與東北相結合的菜系。由於我們平時就喜歡吃肉食,所以在婚宴上,肉類菜品始終佔有主導地位。正常婚宴標準是十二個菜,最常見的有「熟食拼盤」,「扒肘子」,「烤羊腿」,「四喜丸子」,「大蝦」,「家常涼菜」,等。我們當地最忌諱的婚宴菜品有以下幾個。①。
  • 行唐 四村成立紅白理事會攆走不良風氣 辦宴席節省20萬元
    近日,提起東差取、西差取、南差取、北差取4個村聯合成立的紅白理事會,行唐縣獨羊崗鄉北差取村村幹部柳書軍豎起了大拇指。據介紹,紅白理事會成立一個多月來,共免費為村民操辦紅白事兒12場,為村民節省費用近20萬元。 「若是擱在去年,宴席少說也得擺100多桌,花銷最少不下六位數。」
  • 同一個村子裡紅事遇到白事怎麼辦?
    在中國廣大農村,對於紅事和白事的操辦,都顯得十分重視。喜事,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幸福,做家長的一定要想法設法把孩子的婚事辦得風風光光,圓圓滿滿。大紅的喜字貼滿院落的同時大擺村宴,這無非是圖一個大大的吉字,男女雙方接受著賓客的美好祝願,那心情是多麼的高興呀。
  • 蒼南這個村有人結婚!酒席5桌,人數不超50人…
    喜事新辦該鄉進行喜事排查登記時,發現東宮村一戶村民將於10月14日、15日在家辦理啟媒宴和婚宴。得知該村民已於1個多月前向親戚朋友發出請帖,參加啟媒宴的人數將會超過50人,但是會儘量按照喜事新辦「十個不準」的要求,在餐標、隨禮、婚車等方面承諾不超過標準。由於情況特殊,網格員及時將情況上報。
  • 這個村辦「白事」,每桌飯菜30元,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農村辦白事,動輒上萬或幾萬,而在河北卻有這麼一個村,白事每桌飯菜不超過30元,一個白事辦下來,最少的花了3600元。而且全村百姓無論貧富,紅白事一律簡辦,都執行統一的標準,白事不搞商業演出、不用紙紮用品、不設菸酒和禮品。
  • 文明河北|河北邢臺:村裡婚事喪事「一鍋菜」
    婚事簡樸而熱鬧,一頓大鍋菜吃得紅紅火火,婚宴上,一個親戚說:「婚禮不鋪張浪費,省下來的錢讓小兩口去創業不好嗎?」網友紛紛在視頻下面點讚留言,稱讚善北村是新農村新事新辦新風尚。而相對於個別村十蝶八碗地大擺婚宴,程小平說:「婚禮當天能省一兩萬塊錢呢!」
  • 婚宴酒席菜單菜品怎樣確定比較好?
    對於新人來說比較重視婚禮,然而整個婚禮婚宴質量取決於婚宴。所以確定好婚宴酒席菜單菜品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武漢婚禮100婚宴網給新人介紹婚宴菜單菜品相關問題。婚宴的檔次可以讓婚宴賓客感受到婚禮婚宴的質量,武漢婚禮100婚宴網給新人介紹婚宴酒席菜單菜品確定問題,讓新人的婚宴辦得更滿意。婚宴酒席菜單應該是雙數,大部分地區的宴席都有白事菜品是單數,紅事菜品為雙數。一般來說婚宴酒席菜單以八個菜象徵發財,以十個菜象徵十全十美,以十二個菜象徵月月幸福。
  • 婚宴每桌不超過3000元!溫嶺首批23家酒店推出「簡約」菜單
    清蒸膏蟹、燒汁大明蝦、蒜蓉鮑魚……這是溫嶺城區一家酒店專門針對婚喪事宜定製的菜單,魚蝦蟹等海鮮一應俱全,各色菜式豐富多樣,算下來,一桌費用為2800多元。近日,溫嶺市好幾家餐飲企業推出了菜品總成本控制在3000元以內的「簡約」菜單。
  • 四川鄉下的婚宴上你那些放不下筷子的美食了解一下?
    在四川,農村婚宴酒席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很多小夥伴的第一次饕餮大餐就是在壩壩宴上吧,舉手結婚無論對於誰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婚宴習俗舉辦形式分為五部分,分別為送日子、啟媒、迎娶、過門、回門。農村舉辦婚宴,一般是自家院子裡面擺上幾桌几十桌,自己或者請廚師過來做菜。
  • 從「一席44個菜」到「一碗燴菜一個饃」——豫北農村宴席變化折射...
    新華社鄭州3月22日電 題:從「一席44個菜」到「一碗燴菜一個饃」——豫北農村宴席變化折射文明新鄉風  新華社記者孫志平、甘泉、王林園  「白的是豆腐,綠的是白菜,紅的是肉……一鍋大燴菜,管飽管夠。」河南焦作市武陟縣北郭鄉趙馬蓬村的趙冬林不久前為母親辦白事,一切從簡。
  • 邢臺善北村移風易俗倡節儉,婚事喪事「一鍋菜」
    婚宴上,一個親戚說:「婚禮不鋪張浪費,省下來的錢讓小兩口去創業不好嗎?」網友紛紛在視頻下面點讚留言,稱讚善北村是新農村新事新辦新風尚。而相對於別村十碟八碗地大擺婚宴,程小平說:「婚禮當天能省一兩萬塊錢呢!」善北村黨支部書記兼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張考印說:「俺村紅白理事會制定移風易俗新制度,提倡婚事喪事一鍋菜這個理念已經十五年了,也執行了十五年。
  • 農村白事的宴席上,豆腐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吃豆腐飯是啥意思?
    豆腐的寓意很多,比如說在我們東北地區戲稱它是「對付」,是說如果誰要是用豆腐來招待客人那就表示有點對付的意思了,而有的地區的習慣把豆腐諧音稱為「兜福」或「得福」,是過年節桌上必備的討吉利的菜。各地方風俗習慣確實不一樣,在我們當地喜事上沒有上豆腐菜的,只是在辦白事的時候確實有吃「豆腐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