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李萌
近年來,國內民航客機的頭等艙和商務艙普遍「遇冷」,而一種服務和商務艙相當、座位空間更寬敞、可優先退改籤、免費增加行李重量的「高端經濟艙」、「商務經濟艙」在國內航班上銷售火爆,引得漢莎等外籍航空公司紛紛效仿,宣布將於近期陸續改造飛機,推出這種介於公務艙和普通經濟艙之間的特殊艙位。
有民航界人士分析,這種特殊艙位走俏有多方面原因,中央嚴格規定國家機關司局級及以下人員出差只能乘坐經濟艙等反腐倡廉措施的影響或是其中之一。
商務經濟座銷量逐年遞增
昨日,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稱,商務經濟座銷售數量連年翻倍,日後將從主要商旅航線向更多航線覆蓋。
「一些旅客主動提出,能否設置服務和規格高於普通經濟艙,而又不是頭等艙的特殊艙位。」王正華說,這些旅客提及,如此可以符合出差報銷的標準。
春秋航空藉此改造飛機,推出「商務經濟座」。這種特殊艙位位於飛機前兩排,比經濟艙多20%~40%的腿部空間。購「商務經濟座」機票的乘客可以退改籤、減少排隊等候時間、享25公斤免費行李額等,票價是全價票的7到9折。
「經濟艙的票價、商務艙的服務,商務經濟座的定位和政企客戶對於我們的要求不謀而合。今年以來,春秋航空商務經濟座籤約的政企客戶的數量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政府部門、500強企業。」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說。
另據該公司的統計數據,在2012年商務經濟座剛推出時,年旅客購買量僅2萬張。2013年,銷售數量比2012年猛增5倍。今年的銷售量又較去年上升了60%。公司預計,2015年商務經濟座銷售量將翻番。
國外航空公司也有動作,德國漢莎航空11月宣布,將設置「優選經濟艙」。這種艙位於12月1日首先出現於北京-法蘭克福、香港-法蘭克福航線;然後將於2015年1月28日起在上海-慕尼黑航線鋪開。
「座位空間大約是普通經濟艙的1.5倍。旅客可以免費攜帶兩件行李,每件重量不得超過23千克,是普通經濟艙的2倍。」漢莎航空相關人士介紹,其拆除了經濟艙的部分座椅。一架波音B747-8飛機上,共設置了4排32個優選經濟艙座。漢莎航空首席商務官曾預計,優選經濟艙將佔據未來該公司遠程航班運力的10%,年客運量將達到150萬人次。
部分頭等艙上座率為零
這種商務經濟艙為何如此受歡迎?有民航界業內人士分析,中央反腐倡廉、整體經濟增速降低、百姓收入不斷增長等都是原因。其中,中央從2012年底實施「八項規定」,對航空中高端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特別是一系列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陸續下發,明確公務人員出差的標準。根據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只有部級及相當職務人員乘飛機時才可以選擇頭等艙,司局級及相當職務人員、其餘人員乘飛機只能乘經濟艙。
「一系列限制規定在民航業內持續發酵。」滬上一家機票代售機構介紹,去年至今,國內外航空公司的頭等艙和公務艙普遍滯銷。某些京滬、滬廣航線的飛機上,甚至出現頭等艙空無一人、經濟艙無座可售的情況。
據東航統計,2013年全年,其國內高端旅客減少102.2萬人次。同樣,南航兩艙客流量在2013年上半年同比減少20%左右。東航總經理馬須倫曾直言,在對「八項規定」貫徹執行的背景下,中高端旅客的出行需求影響會長時間持續。
「不同級別的人員,出行交通工具的艙位甚至已經通過差旅系統鎖定,無法自行變更。」一位國有企業科級幹部透露,各級人員錄入姓名選擇航班後,差旅系統便會直接刪除頭等艙、公務艙,僅顯示經濟艙。
目前,國家民航系統也已經搭建完成一套與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對接的售票系統。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四家公司先期進入系統售票,系統可按訂票人員身份證信息自動識別其可預定的飛機艙位。春秋等航空公司也將陸續加入。
此外,從今年10月26日起,南方航空已將全航線的高端經濟艙更名為「明珠經濟艙」,服務標準保持不變。曾有業內人士分析,南航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公務人士報銷。
早在8月,南航率先打破慣例,取消國內航線單通道飛機的頭等艙,改稱 「公務艙」,意味著其票價將下調。南航此舉被指有如「壯士斷腕」,或將吸引外企和民企高管、文體明星等不受反腐倡廉政策影響的高端客流。而這些客流也是高端經濟艙的一部分主要潛在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