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中的上乘作品,唐寅真跡賢賓詞上,自然飄逸行雲流水,好書法

2021-01-08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行書作品的行氣及行書創作的藝術規律概述:

一幅成功的行書書作品,要使筆法、字法、章法、墨法融匯貫通,渾然一體,具體講有十大技巧即單字要精到,行氣要流暢,粗細要適宜、提按要交錯,大小要錯落,墨色要變幻,方圓要兼備,收放要巧妙,顧盼要有情,中線要正直,在創作過程中,注意這十大技巧,雖然不一定完美,但具備了完美的要素,剩下的就是要靠天分、靠功夫、靠創造了。

行書的創作,實際上跟其他書體的創作大同小異,方法 . 理念 . 手段 . 材料等等,要完成一件作品實際上都是大同小異的。如果人家講了隸書的創作方法,那實際上很多東西都可以用到行書書的創作裡面來。除此以外,許多其他藝術的的創造 . 美的創造方法實際上很大程度上都是相通的。

書法藝術和其它藝術一樣,有著它內部自身的客觀規律,來不得半點虛偽,著不得絲毫的投機,古代許多書家,其在資學力不可謂不深,其道德文章不可謂不高,其胸襟識見不可謂不博,然而他們並不因此恃才睥睨,放浪恣肆,高自期許,目空一切,相反,他從總體上都能於超逸之中下實際功夫,苦殫學力,極慮專精,砥礪濯磨,篤志不分,此此他們的作品經過一番剖洗熬煉,自然精光透露,從而過到一種爐火純青的境地,正如王宗炎在《論書法》中中所說的:「古人作書,以通身精神赴之,故能名家,後人視為小學,不專不精,無怪其魯莽而滅裂也。」

唐寅行書《集賢賓詞》上 欣賞:

書者介紹: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後遊歷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早年隨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 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古人用筆及書法創作技法概述:

元代趙孟說的「用筆千古不易」,指的就是在用筆的法則上千古不易,就個人理解這「千古不易」的法則是:要用毛筆書寫出高質量的,具有審美表現力的點畫。在全國行書展中,不管是入展的還是獲獎的,都十分講究筆法,線條的質量也十分高,很多作品具有令人震撼的視覺衝擊力,除了在章法上十分起眼之外,還有高質量的線條作保證。

書法創作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在內心來說總有一種神秘感,儘管是臨了多年的帖,但是一到放開手腳去創作的時候,心裡感覺到沒底。到底該怎樣進行書法創作呢?是想好了再下筆寫,還是什麼也不想就順其自然地寫?我們在心中有一種困惑。其實古人在書法創作觀上是有一定的探索的。

相關焦點

  • 清代書法名家陳璚,行書《臨宋四家》真跡欣賞,行雲流水格韻古樸
    書法的各種字體對不同人的吸引是不一樣的,比如楷書很多人喜歡歐陽詢的,有的人喜歡顏真卿的,也有人喜歡柳公權的,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粉絲團體。這也不光是楷書,其他書體也是一樣的,我喜歡寫楷書,他就偏偏喜好寫行書,也是同源之理。
  • 米芾經典書法: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行書真跡《伯充帖》
    導讀《伯充帖》是米芾的紙本行書真跡,大約是在宋哲宗紹聖四年時期的作品,目前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可以一睹真跡風採。米芾不管是在書法創作中,還是在他留下來的書法理論上,對魏晉書法頗為推崇,尤其是「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書法,他曾有這樣一句話:「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轍,徒成下品。」,草書如果不入晉人格,便容易淪為下乘的作品,可見米芾對魏晉書法的推崇。米芾書法用筆頗為犀利,給人的感覺是「風檣陣馬」,字中「八面出鋒」。
  • 開國上將董其武將軍,9幅書法作品真跡鑑賞,筆墨厚重、遒勁有力
    董其武董其武江湖的書法在用筆上均勻流暢、字體厚重有力,稍飄逸灑脫、帶魏碑風。董其武將軍的字使人敬佩,筆筆到位,剛健有力。有人說見字如面,當我見到董其武將軍的書法的時候,我能夠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董其武將軍剛毅的性格、謀大事的謹慎,指揮千軍萬馬的能力。然而董其武的行書這體現出行雲流水、自然流暢、有超人之處,值得學習。要評書法的話,應該是一分為二。各自書法都有不同的風格,可是,有的人評判卻脫離實際。想說好,添花濫醉。想說差,一文不值。這不叫評判,叫添亂。
  • 好帖分享:明朝行書第一帖《飲中八仙歌》欣賞,學行書的首選好帖
    行書的學習和楷書有所不同,楷書在選擇碑帖的時候,碑的佔比往往比帖的佔比大一些。其一楷書在唐代發展到鼎盛,而唐代的很多的楷書作品到現在保存的基本是以碑為主的,其二是楷書的特點決定了學碑更加的直觀一些。
  • 明代坎坷一生的大才子唐伯虎,行書真跡品鑑,墨韻生動,層色明透
    行書的行雲流水及行書臨帖的技法簡述:行書,首先是行雲流水的意思。我們想一想,行雲流水首先是自然而然,不是我抓住這個雲推一掌,也不是拉著那個水譁啦譁啦流,首先是把人為拋出在外,第二,因為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很輕鬆的。我們在書寫的時候,人為的、有意識的投射在書寫上的東西給它去掉,無意於佳、無意於書,這樣的書寫是合乎行雲流水。
  • 天下第二的真跡行書,你卻欣賞不來?
    其實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還未被發現(其真跡已被唐太宗李世民帶進了昭陵,此陵未被開發),我們現在所見到是蘭亭序是唐太宗時馮承所摹寫的並非真跡。而顏真卿《祭侄文稿》的真跡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所以它就是天下第一真跡的行書。 《祭侄文稿》橫59.6公分,縱29.2公分,大概相當於兩張A4紙橫著拼起來的大小。
  • 米芾經典書法: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行書真跡《拜中嶽命作帖》
    導讀米芾的這幅《拜中嶽命作帖》,為紙本行書作品,米芾的真跡,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拜中嶽命作帖》是米芾在寫《催租詩》這段時間的書法作品,這個時候的米芾正在雍丘縣做縣令,因為催租的事和上級領導起了衝突,最後辭官不幹了,自己跑到了嵩山當了廟監。
  • 濟南市博物館藏《謝稚柳行書卷》:氣韻生動,一任自然
    濟南市博物館藏此作,為1979年夏日所書,章法布局疏密有致,用筆靈動飄逸,墨色濃淡互融,氣格古穆,有行雲流水般的美感,賞心悅目。整幅作品自然的分成四段,這樣處理避免每行雷同而少變化之嫌,又強化了整幅作品的節奏韻律之美。「十年不過西湖路」一行,「十年」「西湖路」兩組用筆牽連,中間二字未連綿。
  • 李白《上陽臺帖》真跡引領故宮張伯駒紀念大展
    此次展出的古人真跡有唐代李白草書《上陽臺帖》卷,宋蔡襄行書自書詩卷,宋吳琚行書雜詩帖卷,宋楊婕妤《百花圖》卷,明唐寅《王蜀宮妓圖》軸等。大家關注度較高的一部分珍貴文物,如陸機《平復帖》卷、展子虔《遊春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範仲淹《道服贊》卷等,尚處於休眠期,為保護文物,本次展覽無法展出原作,而以複製品替代。
  • 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米芾的「真趣」論何嘗不是書法藝術領域的「童心」說!米芾主張「真趣」,實際上就是主張書家要表達自已的真性情、真思想、真趣味、真愛好,不必一味模擬前人, 淪為書奴, 更不可矯揉造作, 陷於醜怪。「字有八面」是米芾「真趣」論對藝術實踐的具體要求:結字要靈活多變, 用法要豐富多樣, 總之要把字寫「活」,寫出「性格」。
  • 書畫鑑賞.大師之作 于右任書法作品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流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
  • 臺北故宮博物館有4件書法作品,件件價值連城,能看一眼也滿足了
    ,說到書法作品,我想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館中的4件書法藏品,件件都是價值連城,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即使看一眼那也非常的滿足。第一幅作品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這書法作品是以行書為主,還有一種楷書的感覺,雖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真跡已經失傳,我們今天看到這的幅書法作品是唐朝時期的摹本,但是摹本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當時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們從這些字跡中也看出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美,而唐朝摹本《快雪時晴帖》也寫出了書法藝術美,雖然只有4行28字,但是其藝術價值也是無價的
  • 米芾書法天下第一美,北京博物院和臺北博物院倖存真跡
    對石頭的痴迷是歷史上最怪異的一位,米襄陽經常拜石頭。可以說遇到比較奇怪的石頭他就會長跪不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天下第一奇石「研山石」據說就被米芾收藏過一段時間。他的怪異行為是我們常人無法理解的。可以說現代的藝術家精神上基本可以達到米芾這種奇異程度。
  • 空海《風信帖》:此作有王羲之風範、大唐法度,深刻影響日本書法
    其實空海不僅在文化、佛學上造詣深厚,更是一位難得的大書法家,其書法盡顯魏晉、大唐神韻,頗有王羲之風範。空海在來中原之前就已經是大書法家了,他在中國修行的時候,走遍中華萬裡山河去尋訪名跡,搜集到了很多名家真跡,比如說歐陽詢、李北海、徐浩等人的書法作品,以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拓本。
  • 1797年45歲的愛新覺羅·永瑆,行書創作真跡品鑑,純正書法請收藏
    注意運筆的發力方法,要運用手臂的力量,同時藉助毛筆筆尖本身的反彈力,在書寫的過程中使筆鋒產生各種「鋒變」。這樣,對於豐富作品線條的線性、提高線質是十分有幫助的。細細分析一下其中的字組大體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是點畫連接的字組,二是點畫造型的字組。行書的點畫用筆主要體現在筆勢的變化上。
  • 他是虞世南的外甥,書法用筆清雋飄逸,在大唐佔有一席之地!
    用筆清雋飄逸,流轉圓潤,點拂波磔之間,使轉運行之際,結體照應之處,皆合蘭亭筆意。項穆贊曰:「予嘗見其所書《蘭亭詩》,無一筆不出右軍,第少飄逸和暢之妙爾。」據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文賦》,極為傾心,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始終未敢貿然動筆,直至他晚年書名赫赫時,才動筆了此宿願。此帖筆法直逼大王,深得晉人韻味。
  • 家裡掛什麼字好 手寫詩詞書法一幅比一幅美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老師的這幅行書作品技法嫻熟,章法完美,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思想內涵和豐富細膩的情感,是行書的精品力作。書法創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在很大程度上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體現。觀山老師的此副書法作品,用筆流暢,結字嚴謹,墨色濃厚,結字端正穩健,方圓兼備,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書法底蘊。觀山老師的此副書法作品寓意吉祥,將其掛在家中客廳、書房等地非常適宜。家裡掛什麼字好?
  • 客廳掛什麼字好 2017流行的客廳書法作品新出爐
    如果掛上幾幅名人書法墨寶,立刻覺得熠熠生輝,我們的空間、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情調、仿佛一瞬間就被點亮了,變得是那般不一樣、高大上,變得充滿靈氣起來。那麼客廳掛什麼字好呢?下面更精彩。  客廳掛什麼字好?經典四字厚德載物國賓禮書法家觀山新品書法《厚德載物》(作品來源:易從網)  觀山行書書法作品《厚德載物》筆隨意動,氣韻生動,用筆流暢,如行雲流水,又不失穩健,力在字中,下筆用力,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書法底蘊。觀山書法《厚德載物》掛在客廳、書房可自勉,掛在企業公司還能提升企業公司的形象和品位,或懸掛在茶室、會所贈送友人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這才是真正的行書,看得人心曠神怡,筆筆精華字字極品,請收藏先
    行書筆法概述:書法是一種線條藝術,陳振濂正是從線條入手,分析王羲之時代的晉韻與現在的差異。他認為,王羲之及同時代的書法家,在線條變化上是非常之多的,現在流傳下來的《蘭亭序》是唐代摹本,仍然保留了20多種變化,而真跡的變化可能會更多。
  • 王羲之唯一真跡《喪亂帖》,差點陪葬武則天,如今卻在日本博物館
    他曾師從衛夫人,在書法上博採眾長,推陳出新,擅長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尤以行書著長。然而,儘管王羲之書法作品十分優雅飄逸遒美健秀,引得不少人前來收藏臨摹,但其實隨著政權更迭,王羲之很多的真跡早就在輾轉中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