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夫婦隱居深山十幾年,只為設計返璞歸真的陶瓷器皿!

2020-12-16 第二自然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

03:45來自第二自然

「即使最簡單的設計,

也能兼具功能和美;

即使最簡單的生活,

也能讓人綻放最幸福的笑容。」

文末有驚喜

(吉野的櫻花)

吉野郡位於日本的奈良縣,

以春季櫻花繁茂盛開的景象「千本櫻」而聞名。

其實,吉野的群山在一年四季中都是風景如畫。

春季櫻花盛開、繁花似錦;

夏季青山如洗、鬱鬱蔥蔥;

秋季滿山紅葉、燦爛如霞;

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

隨著春、夏、秋、冬時序的嬗變,

吉野的群山變也換著不同的風景。

日本藝術家Yuichiro Suzuki與妻子Satoko Suzuki

以及兩個女兒一起隱居在這美麗的群山中。

他們的家和工作室都位於川上村,

這是一個隱藏在吉野群山中的小村莊。

在這個遠離塵囂的小村子裡

Yuichiro Yuichiro建立了他的工作室Inima Pottery,

和妻子一起製作陶瓷器皿。

陶瓷的製作從一塊泥巴開始,

藝術家在旋轉的拉胚器上拉出泥胚,

再對泥胚進行修整、風乾,

然後再刻花、上釉,

最後進行燒制,

一件精美的陶瓷器皿就是這樣一步步完成的。

他們製作的陶瓷器皿都具有質樸簡單的特色。

他們的作品以滿足日常生活使用為基本原則,

去掉細枝末節,也不需錦上添花,

器物只需維持他們最本真的樣子。

「Basic Use, Everyday Use

(基本功能,日常使用)」

是Inima Pottery工作室的設計宗旨。

Yuichiro和Satoko相信,

「簡單與基本」能讓作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它最簡單最本質之處。

對器物來說,「使用功能」就是它們的本質。

Yuichiro和Satoko選擇保持器物最基本的形態,

不去做過多的修飾。

而他們身處的自然環境和四季的變換,

則啟發他們們賦予器物獨特的色彩和美感。

杯盤上都帶有木紋

Yuichiro和Satoko將自然界的紋理運用到陶瓷器皿上,作品的配色也充滿了季節感。

這些杯盤碗碟上有雨後的青空,

也有落葉和夕照的顏色。

四季的風物都被藝術家的雙手,

注入到了每一件器物中,

讓它們簡單優美又不失靈動與溫度。

Yuichiro和Satoko夫婦都生長在大城市裡,

最後他們卻選擇了隱居的生活,

兩人在1999年時隱居在了川上村,

從那時起,他們就過起了最簡單的生活。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久居都市的人心中都有一個隱居田園的夢想,

夢想著能在純樸的生活中尋找自我。

但是隱居對於生長在物質豐富、消費主義橫行的

現代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實在太困難了。

而Yuichiro和Satoko夫婦卻身體力行地

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即使沒有那些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東西,

最簡單生活本身就已經足夠豐富、足夠美好

Yuichiro和Satoko放棄了便利繁華的都市,

選擇最簡單質樸的山居生活;

放棄了過多的修飾,

選擇讓作品回歸到功能。

他們讓生活和設計都返璞歸真。

(Suzuki夫婦和孩子們)

即使最簡單的設計,

也能兼具功能和美;

即使最簡單的生活,

也能讓人綻放最幸福的笑容。

「尋找設計匠人」

如果你是

手工藝匠人非遺傳人

獨立設計師品牌藝術家

或者在某個領域有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那麼,歡迎你加入我們。

我們為你提供免費線上商城入駐

提供多元化的主題市集

提供匠人工坊安靜舒適的文創空間,

以及覆蓋全國的匠人交流社群

2020,第二自然,

讓匠心遇見匠人,等你們遇見我們。

掃一掃註冊噢

相關焦點

  • 日本夫婦隱居深山十幾年,只為設計返璞歸真的陶瓷器皿!
    日本藝術家Yuichiro Suzuki與妻子Satoko Suzuki以及兩個女兒一起隱居在這美麗的群山中。他們的家和工作室都位於川上村,這是一個隱藏在吉野群山中的小村莊。在這個遠離塵囂的小村子裡Yuichiro Yuichiro建立了他的工作室Inima Pottery,和妻子一起製作陶瓷器皿。
  • 夫妻隱居深山23年,只為守護600年前佛像,專家卻稱自願的沒工資
    遠離城市,隱居深山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都在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擠破頭也要往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發展。好像只有去往這些大城市,看遍車水馬龍,霓虹燈光,生命才算是綻放光彩。而在四川省的瀘州市敘永縣,有一個叫馬嶺鎮的地方,住著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婦,他們卻遠離了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回歸深山,過著沒有水電,沒有喧囂的原始生活,這一過,就是二十多年。是什麼讓夫妻兩人做出了這樣的小選擇呢?這件事還得從二十多年前說起。馬嶺鎮是一個偏遠的小地方,距離最近的縣城也有二十多公裡,距離瀘州市更是有60多公裡。
  • 85後非遺傳人隱居深山,千年窯火傳承不熄
    來源:現代快報黑色框架眼鏡,搭配衛衣、牛仔褲……陳振雲的這身打扮,似乎很難將他跟隱居深山的非遺傳人的身份聯繫起來。實際上,1986年出生的陳振雲,已隱居深山7年,其間只幹了一件事:柴火燒窯,手工制瓷。陳家祖上從清朝至今 300 多年,一直在大南坑燒制陶瓷,代代傳承,至今保留傳統柴窯燒制陶瓷工藝。正是這種匠心精神、匠人情懷," 大南坑陶瓷燒制技藝 " 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將樂分室龍窯建造技藝 " 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陳振雲是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恰好是第十代。
  • 日本民藝館 | 探索陶瓷器皿之美(一)
    我從未想到過,在一向不為我所重視的日常瑣碎事物中,居然也有這般超俗的工藝之美,更想不到竟由此發現了自己真正興趣之所在.1915年夏季,柳宗悅第一次前往朝鮮考察。從釜山到晉州等等地區,在淺川兄弟的陪同下尋訪了不少古董店。
  • 85後非遺傳人隱居深山,千年窯火傳承不熄
    黑色框架眼鏡,搭配衛衣、牛仔褲……陳振雲的這身打扮,似乎很難將他跟隱居深山的非遺傳人的身份聯繫起來。實際上,1986年出生的陳振雲,已隱居深山7年,其間只幹了一件事:柴火燒窯,手工制瓷。陳家祖上從清朝至今 300 多年,一直在大南坑燒制陶瓷,代代傳承,至今保留傳統柴窯燒制陶瓷工藝。正是這種匠心精神、匠人情懷," 大南坑陶瓷燒制技藝 " 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將樂分室龍窯建造技藝 " 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韓國夫婦在北京郊區深山隱居10年 稱不寂寞(圖)
    說到北京城裡人在平谷置業,當地旅遊局一位司機向記者推薦了居住在飛龍谷的一對韓國夫婦,他們頗有些傳奇色彩。  飛龍谷位於黃松峪鄉的最北邊,在梨樹溝村的上遊。劉仲新、金仁順夫婦居住的小屋就在飛龍谷的半山腰附近。一幢很普通甚至有點簡陋的民居,讓記者懷疑找錯了地方。
  • 他用4000元盤下深山小院,隱居7年走紅網絡,自比當代陶淵明
    於花果飄香的季節,邀三五好友相伴,再養幾隻愛寵,人生得意不過如此。 隱居終南山 2015年初,有一篇公眾號推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這篇名叫《2014年借山而居》的帖子,一天之間閱讀量就達到了10萬,隨後又被各大媒體轉發,推文的主人公張二冬一時引起熱議。
  • 小夥痴迷武俠小說,深山隱居只為練得神功,網友:你還缺只雕!
    前段時間,金庸先生的離世讓世人為之惋惜,當年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江湖勾起了無數青年對於江湖的嚮往,小說裡的各類絕技也讓人們為之津津樂道,像逍遙派的凌波微步,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雲南大理段家的六脈神劍,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只存在於小說世界裡的,但是現實中卻有一位男子,偏偏不信這個道理,更是跑到深山中隱居,想要練就小說中的一身絕世武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一名士兵帶著9名日本女俘隱居深山,19年後為何自投羅網?
    ,當時司機迷路了,車隊進入地雷區,其中幾輛車都被炸毀了,最後只剩下兩個士兵和9個日本女人。 這兩個士兵中有個叫紐科夫的,他讓那個士兵去找救兵,自己卻和這9名被俘的日本女人躲進深山,當時他對這9名日本女人起了色心。
  • 隱居深山76年,全然不知爆發疫情
    萊柯娃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一起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深山野林裡,與世隔絕長達了76年,不知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也未親眼見證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 如今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遠離人類文明社會的深山裡,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 因此,她也被人們稱為「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
  • 婦女居深山十幾年,整座山就她獨自一人居住,還用著黑白電視
    廣西東蘭縣的一處深山之中,有這樣一位「隱居深山」十幾年的中年婦女,在這深山之中,僅僅居住著她一個人。據悉,今年49歲的大姐其實姓呂,她的老家是在距她現在居住地方將近20公裡的村莊,不過她在十幾年前便搬出了那個村子。
  • 「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隱居深山76年,全然不知爆發疫情
    萊柯娃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一起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深山野林裡,與世隔絕長達了76年,不知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也未親眼見證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如今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遠離人類文明社會的深山裡,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
  • 男子隱居海拔千米深山8年,與女弟子結婚生娃,如今現狀如何?
    在陶淵明的身上,正好應驗了那句著名的「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凡塵俗世面前,陶淵明可以拋棄所有。然而,我們生活在物慾橫流的俗世之中,很難做到淡泊名利。試問,天地之間能夠放棄所有,進而追求怡然自得生活狀態的又有幾個人?縱觀中國歷史,陶淵明作為追求自由生活的代表人物,而隱居山中的吳一琴子也是其中一個。
  • 英國女博士遠離城市獨自隱居深山20年,網友:這是我曾經嚮往的!
    英國女博士遠離城市獨自隱居深山20年,網友:這是我曾經嚮往的!在英國的倫敦郊區,一個小鎮的樹林中有一個牛棚一樣的茅屋,在近年來很出名,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茅屋中住著一位女博士,而且還是英國牛津大學的女博士。
  • 隱居深山76年,全然不知爆發疫情
    萊柯娃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一起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深山野林裡,與世隔絕長達了76年,不知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也未親眼見證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 如今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遠離人類文明社會的深山裡,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著。 因此,她也被人們稱為「地球上最孤獨的女人」。
  • 農村夫婦不一樣的「隱居生活」,在山裡自給自足,每年能賺十萬元
    農村夫婦不一樣的「隱居生活」,在山裡自給自足,每年能賺十萬元。近些年來,到深山「隱居」成了一種時髦的生活方式,許多實現財務自由的城裡人,厭倦了喧鬧的都市生活,反而對寧謐的大山產生了興趣,在這裡他們可以暫時忘掉身邊的一切,把身心融入自然。
  • 小夥痴迷武俠小說,深山隱居只為練得神功,網友:你還缺只雕!
    前段時間,金庸先生的離世讓世人為之惋惜,當年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江湖勾起了無數青年對於江湖的嚮往,小說裡的各類絕技也讓人們為之津津樂道,像逍遙派的凌波微步,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雲南大理段家的六脈神劍,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只存在於小說世界裡的,但是現實中卻有一位男子,偏偏不信這個道理,更是跑到深山中隱居,想要練就小說中的一身絕世武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來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了?
    因為武器裝備落後,和日本鬼子打仗吃了不少苦頭,很多抗日英雄,因為身受重傷,只能提前退伍。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一位,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老兵,因為受傷,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問路人第一句話就是:日本人打到哪了?
  • 他帶著9名女人隱居深山,19年裡生了73個孩子,他的隱居生活如何
    二戰期間發生過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件關於隱居的事情。其實在戰亂時代,選擇隱居生活,不問世事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呢,今天說的這個主人公卻不是自命清高的人,而是貪圖享受的人。1945年12月3日,他與其他的5名蘇聯士兵啟程押送日本戰俘回蘇聯。12月是冬天,正值大雪封山的時候,所以很快就出現了意外。因為視野不清,路況不熟,所以開車的司機一不小心走進了地雷區。結果導致押送的6名人員,有3人重傷,1人輕傷,只剩下勃日涅科夫和另外一名押送人員沒有什麼大礙。但是日本戰俘那邊,卻是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滅。
  • 四川夫妻隱居深山18年 盤點全球最適合隱居的10個地方
    據報導,四川一對夫妻隱居深山18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景祥俊在1997年來到米倉山大包梁,擔任護林員。在1999年與丈夫張志才結婚。一家人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只有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到山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