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上傳速率嚴重不對等,聯通、電信、移動的吃相還不算很難看

2020-12-13 零鏡網

近年來,隨著移動和固定網際網路提速降費持續推進,相應的套餐資費也大幅下降,而長途通話、漫遊費更是載入了史冊,緊接著流量漫遊也將於7月1日後成為歷史。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但是對於固定網際網路(寬帶上網)方面,大家只看見了提速降費,從1M到2M,再從4M到8M,一直到現在的100M光纖入戶,我們看見的寬帶速度確實在提升,但這裡面主要提升的是寬帶下載速度,而上傳速度就無人問津了。

有人可能會說下載速度上去了就夠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和家人用語音視頻聊天時的尷尬場景?語音視頻信號時斷時續的,你以為是信號不好?誠然有這部分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上傳帶寬不夠用,導致了網絡卡頓。上傳速率與下載速率嚴重不對等,大多數停留在2-4兆這樣的超低水平,甚至從未有過詳細的官方統計數據,在如今社交分享的大趨勢下嚴重滯後於時代。

現在工信部終於著手解決這個痛點了。在2018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聞庫表示:針對用戶關心上行速率的問題,今年將推動這項工作,上半年將出臺相關的上行速率的標準

寬帶上傳速率嚴重不對等

在談不對等前我們要先明白兩個名詞:網速和帶寬。

網速是你在網際網路高速公路上能跑多快:你的信號傳到伺服器,伺服器響應再返回數據的時間。所以這個網速實際上是你的數據到達伺服器再返回你的設備上的路程和時間關係,另外就是看電信運營商了。韓國全國的PING(PING值是用來描述網絡延遲的一個數值,以毫秒為單位。PING值越低說明網絡延遲越低,網絡質量越好。)都在20ms以下,相比而言我們的延時就比較高了很多伺服器的ping都在100-200ms左右,跨網的就更恐怖了,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家太大了,以及聯通、電信等運營商的問題(基本和你的電腦沒關係)。

帶寬是網際網路高速公路上允許跑多少信息:是電信設備給你設置的數據單位時間傳送的數據的最大值。電信運營商 IDC機房所提供的帶寬單位為bps(或b/s),這裡面給出的b=bit 而我們計算機中通常用的是Byte(字節)1 Byte=8 bit,因此2M的帶寬即為:2/8=0.25MB/S 0.25Mb*1024=256Kb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下載速度了(2M即2Mbps=256KB/S),也就是說電信運營商允許我們一秒鐘最多能得到256KB的數據。這裡小編總結了一個寬帶計算公式:幾兆帶寬×1024÷8=幾KB/s。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帶寬的問題。

光纖的傳輸理論速度的確很快,但並不是說隨便拉出一條光纖都會有這個能力。正如德國的路平坦厚實連限速都沒有,不丹的高速公路卻連中國的村道都不如。影響公路性能的因素是和配套設施,而光纖也有線徑和透明度的要求。當然簡單來說光纖的理論帶寬仍然是很大的,但影響「數據流量」的因素並不僅僅在於道路的寬度,更在於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運行效率。在實際工藝中,我們的通信線纜是以玻璃絲為內核的光纖,但通信設備裡的數據收發器件也都是以電路為基礎的集成電路,並不具有直接處理光信號的能力。

以現在主流的GOPN(GPON為FSAN『全業務接入網』組織自90年代後期發展的最新寬帶PON標準)光寬帶來說,上行是通過TDMA(時分復用)的方式傳輸數據,上行鏈路被分成不同的時隙,根據下行upstream bandwidth map欄位來給每個ONU分配上行時隙,這樣所有的ONU就可以按照一定的秩序發送自己的數據了,不會產生為了爭奪時隙而衝突。簡而言之:下行用戶間採用廣播式,雙工方式為波分雙工,上行方向的多址採用時分多址。

運營商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線路終端)設備出來的光路經過無源分光器分為很多份,常見的有64份,這64根光纖為用戶的入戶光纖。 其同一個OLT設備下行用戶之間採用廣播式發送,用戶的光貓只解碼自己的部分,不是自己的部分丟棄不做處理,而在上行方向,採用時間來區分同一OLT下面的不同用戶,只有在自己的發送時刻光貓才允許發送數據。

這裡面一個關鍵的設備就是無源分光器,無源即沒電源,而我們知道光是模擬信號,而光纖通信中,是通過光這種模擬信號去承載數字信息的。因為無源分光器不對光信號進行任何的放大,解碼等,僅僅通過物理光學原理將1路光信號變了多路,比如64路,而這64路承載的信息完全相同的,然後這64路光路進了不同用戶家裡面,用戶的光貓將對光信號進行模擬到數字電信號的轉化,轉化完變成數字二進位信息後,將會與自己的硬體註冊信息進行比對,只解碼屬於屬於自己的部分。

上行方向上,OLT能檢測到線路時延並通知同一個OLT下的光貓,計算並通知每個光貓的上行發送時刻,任一時刻,同一OLT下有且僅有一個光貓在發送數據,其他同光路的光貓採用靜默狀態。因為這樣的特殊結構,上下行用戶的資源實際上並不同,所以當前的光寬帶,一般下行遠大於上行。如果拉一條專線是可以一致的。

簡單來說有兩個原因:一是,DSL、PON都是不對稱的,下行高於上行(所以用戶理論上行速度就小於下行,必須限速來限制P2P等應用,以免某個用戶的上行過高,影響其他用戶)。二是大區域網的規劃。

聯通、電信、移動的吃相還不算很難看

按照我的了解,運營商會通過雙重限速來確定你的網速的,一個是帳號,一個是AD節點機的埠,比如說,你申請的是2M,那麼給你的帳號和節點機的埠就會限制為2M,通常因為用戶連接路由器的路由不同、線路質量的損耗、伺服器的負載等等原因,下載速度往往低於256KB/S,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假寬帶一說。此外,因為種種原因,有的運營商有時會略略提高一下限速,比如:你申請的是16M,電信運營商給你做的限速可能會是18M,抵消各種損耗,這樣以達到讓你有16M的峰值體驗,但不全是。

還有一種情況是電信運營商號稱自己是「百兆光纖」,但實際上是多人共享一根線纜,如同多輛車,共同使用一條高速公路,如果用戶(車輛)的數量太多,再寬的路(光纖)也會擁擠不堪。這種情形在很多公司裡(一公司的人都用一根網線)都很常見,沒人用的時候爽到飛,上班時間堵成狗。此外,因為很多網站的IDC在不同運營商的機房裡,網際網路上70%主機在電信機房裡,聯通網絡訪問電信的IDC機房,也是會被限速。

十幾年前的ADSL時代由於xDSL技術的限制,上傳速率就遠遠小於下載速率。現在除了ADSL,還有FTTB(網線進戶)、FTTH(光纖進戶)等接入方式。FTTB(網線進戶)、FTTH(光纖進戶)技術上是支持上下行對稱速率。

由於大部分用戶上傳需求很少,即便有也是偶爾上傳一下,所以各種接入方式的上傳速率還是沿襲ADSL時代的設置,即遠小於下載速率。因為流量有成本,雖然一般的寬帶不按流量多少計價,但流量是有成本的。而現在寬帶沿襲ADSL時代的設置,一般按照下載速率來定價格。如果不沿襲ADSL時代的設置,那麼寬帶的定價因素就要多1項,就是上傳速率。那麼提升上傳速率該怎麼定價呢?有兩種可能:

一是、上傳速率越大定價越高

那麼問題來了:辦寬帶時有多少用戶能知道他自己需要多少上傳帶寬?給他辦高了肯定嫌電信貴,辦低了說不定哪天他有上傳需求發現速度慢,又嫌電信黑……

二是、價格不變,上傳速率根據用戶的接入方式確定,能支持多少就給多少,最多不超過下載速率

那麼問題又來了:現在ADSL老用戶還是很多的,他們看到那些FTTB、FTTH的新用戶花同樣的錢,享受到的上傳速率比自己高N倍,肯定有一些人去鬧,要麼退費,要麼改光纖。退費的話對電信來講幾乎不可能,光纖建設也沒那麼簡單,比如偏遠山區或者即將拆遷地區肯定不會考慮去建設;城裡小區的話碰到物業收高價甚至天價進場費也不會去建設,只能幹瞪眼。符合條件建設一下也要幾個月。

寫在最後: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運營商限制,而是當前的光纖入戶技術。現在的帶寬水平實在技術和成本之間進行了一個平衡的結果。目前骨幹網的設備,埠傳輸速度普遍是100G,接入網(GPON為例)上聯埠傳輸速度普遍是GE。而越高速率的傳輸設備,價格越貴,一臺骨幹網設備動輒幾百萬,這些都是非常昂貴的成本,所以運營商必然要按你購買的帶寬限制網速。下載限速/上傳限速等措施,可以看成一種市場分隔手段,向流量大小不同的用戶收取不同的費用。所以普通大眾帶寬只要能滿足主流的應用需求就可以了,特殊需求請加錢。

完全的N*N網絡成本太高(只有特殊機構玩得起),所以網際網路是個樹狀的靜態管道,骨幹網是共享的,不限制帶寬無法做網絡規劃和優化,人都是貪婪的,傾向於利益最大化,後果就是網絡堵塞。相對來說國有大型電信運營商(聯通、電信、移動)的吃相還不算很難看,通過合理的網絡規劃 (單戶限速、負載均衡)基本可以保障平時應有的帶寬速率。

相關焦點

  • 電信寬帶上行速率低被指瘸腿 業內:為限制用戶數
    是你在電信而我在聯通。」這是一則流傳已久的段子。今時不同往昔,對於現在的網民來說,最遙遠的距離已然變成了上傳和下載速率之間的差距。  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雲時代」的到來,把文件存儲在網盤、把拍好的照片、視頻分享到網上,已成為網民越來越普遍的需求。網速快慢,不僅指下載速度,還需要更多需要提高上傳速率。
  • 山東電信寬帶提速成「瘸腿」 上下行速率差距懸殊
    網速快慢,不僅指下載速度,同時還是指上傳速率的高低。而恰恰是在上傳速率上,一些寬帶運營商顯露出了嚴重的不足——上下行不對稱形成「瘸腿」。  在《「提速降費」屢屢遇梗阻》(本報11日A3版)一文後,經濟導報記者接到了多位讀者打來的「投訴」電話,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中國電信免費為寬帶用戶提升到20M後限制上行速率的問題。隨即,經濟導報記者再次展開了調查。
  • 浙江電信寬帶上行悄然提速 你的寬帶「達標」了沒有
    據 V2EX 爆料,浙江電信已經大幅提升了各地寬帶的上行傳輸速率。在此之前,許多百兆寬帶用戶都只有捉襟見肘的 512KB/s(約 4Mbps)左右的上行帶寬。V2EX 指出,根據工信部對家庭寬帶產品配置規範要求,下行 100M 及以下的帶寬需按照 1:5 配置上行和下行速率;下行 100M 以上帶寬按照不低於 30M 配置上行。
  • 移動聯通電信 誰家100M寬帶靠譜又划算?
    根據剛剛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我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達到了16.40Mbps,比2017年第二季度提高2.29Mbps,季度環比提升達到16.2%。而我國移動寬帶用戶使用4G網絡訪問網際網路時的平均下載速率也提升明顯,達到了15.41Mbps,環比2017年第二季度提升了14.5%。
  • 全國寬帶網速報告:聯通上傳最快、電信下載網速第一
    首頁 > 數說 > 關鍵詞 > 網速最新資訊 > 正文 全國寬帶網速報告:聯通上傳最快、電信下載網速第一
  • 電信上行大提速,消費者拍手稱快 聯通和移動表示壓力山大
    上行速率嚴重縮水,這是網友寬帶提速到200兆仍然感覺不快的一個重要原因。要知道,早在ADSL時代,用戶的上行速率都有2兆。現在,使用光纖接入的200兆寬帶後,上行速率仍舊是2兆,上網速度不卡死才怪呢。在實際應用中,寬帶的下行帶寬,是用來接收來自伺服器的各項數據。
  • 移動、聯通、電信上行帶寬遠遠低於下行帶寬,到底怎麼回事?
    摘要: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雲時代」的到來,把文件存儲在網盤、把拍好的照片、視頻分享到網上,已成為網民越來越普遍的需求。網速快慢,不僅指下載速度,還需要更多需要提高上傳速率。而恰恰是在上傳速率上,移動、聯通、電信寬帶運營商顯露出了嚴重的不足——上下行不對稱已經形成默認的潛規則,用戶的上行帶寬遠遠低於下行帶寬。
  • 移動、聯通和電信,哪家的寬帶好,看完你就知道該怎麼選了!
    網絡時代,人人都離不開網絡信號,在外面用手機運營商提供的信號,在家裡很多人就用寬帶發送WIFI。目前市面上一共有3家大的寬帶服務公司,分別是移動、聯通和電信,那麼,我們在裝寬帶的時候到底該選擇哪家公司呢?
  • 為什麼寬帶上傳要限速?運營商牟取暴利?
    但你知道你家的寬帶上傳速度是多少嗎?為什麼要限制上傳速度,你知道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雲時代」已經到來,我們不僅僅對下載的速度的要求,上傳上行速度也是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喜歡把手機上的照片啊視頻啊備份到雲端,因小小內存,總有會被存滿時間,喜歡分享高清照片、高清的視頻到朋友圈,曬到網上。
  • 中國電信:100M光釺寬帶低至676元一年,移動、聯通快要坐不住了?
    在寬帶業務方面,三大運營商發布了11月的運營數據,移動在4G和固網寬帶雙線豐收,其中,4G用戶數突破5億,寬帶用戶總數7718萬。電信則中規中矩,4G用戶數1.17億,寬帶用戶總數1.22億。墊底的依然是聯通,而且繼10月份寬帶用戶數被移動超越後,聯通竟然在11月份出現了寬帶用戶數淨減7萬戶,目前4G總用戶數0.99億,寬帶用戶數7540萬。
  • 百兆寬帶接入速率遠低於標準參考值
    【深圳商報訊】(記者 董思)昨日,深圳市消委會聯合龍崗區、鹽田區、坪山區消委會共同發布寬帶質量專項調查測試報告。據報告顯示,電信、移動、聯通等五家運營商網絡響應速度均很好,原關內外寬帶質量差距不大。
  • 上行100M,聯通突然宣布寬帶免費提升新規,網友大呼時間長點
    就是因為移動寬帶便宜,大量的用戶紛紛選擇移動寬帶,儘管聯通、電信寬帶起步早、質量好,但由於價格高、帶寬低等,很多用戶不再選擇。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9年,移動都是新增寬帶用戶最多的運營商,質量最好的電信,其也出現了寬帶淨流失的現象。
  • 為什麼家用寬帶的上傳下載速率差了這麼多?
    相信很多使用寬帶的小夥伴們基本都只會關注下載速度,一般來說下載理論的最高速度是你的寬帶速率的1/8,才是正常的,下載速度就意味著你從伺服器下載資源,但是其實很多人會忽略或者很少關注這樣一個指標,那就是上傳速率。
  • 為什麼移動、聯通、電信限制家庭用戶上行帶寬,背後的真實原因?
    摘要: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雲時代」的到來,把文件存儲在網盤、把拍好的照片、視頻分享到網上,已成為網民越來越普遍的需求。網速快慢,不僅指下載速度,還需要更多需要提高上傳速率。而恰恰是在上傳速率上,移動、聯通、電信寬帶運營商顯露出了嚴重的不足——上下行不對稱已經形成默認的潛規則,家庭用戶的上行帶寬遠遠低於下行帶寬。究竟怎麼回事呢?近日,寬帶中國聯盟發布了全國網速的數據報告,根據報告顯示,我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達到11.90M/秒,原來的2M、4M一下提升到50M、100M,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讓不少消費者都選擇了提速。
  • 誰家寬帶最超值?三大運營商PK民營實測 北京聯通最貴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毫無疑問是國內寬帶市場的「三巨頭」,廢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進入上網高峰期的網速測試,我們選擇在移動端的「SpeedTest」軟體上進行測試,時間選在19:30-22:00之間。
  • 電信、移動、聯通,光纖寬帶哪家最好用?
    文/UC資訊 家居生活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南方電信和北方網通"的說法。這句話指的是寬帶服務。這意味著黃河以北的許多省份是網通寬帶業務的優勢地區,而黃河以南的許多省份則是電信寬帶業務的優勢地區。然而,隨著近年來光纖的普及,以及中國移動努力拓展固網寬帶業務,從何而來對抗超電信和聯通,"南方電信和北方網通"已不復存在。現在,在安裝寬帶時,您已經選擇了運營商,而不是根據地理位置,而是根據您自己的使用需求和資費、資源覆蓋率等因素來決定使用哪種光寬帶。
  • 為什麼寬帶的下載速率比上傳速度要快很多
    打開APP 為什麼寬帶的下載速率比上傳速度要快很多 名偵探柯基 發表於 2020-02-22 17:03:40 2、普通家庭寬帶的上行和下行帶寬一般是不對稱的,如100M光纖寬帶的上行帶寬一般是20。
  • 寬帶哪家好?電信高性價比 移動略坑
    藍色柱狀圖代表接入寬帶,或者說是根據運行商標稱統計而來的用戶上網速率,可見電信最高達到了32Mb,而移動只有19Mb(其他部分我們暫且不管)。紅色柱狀圖是測速寬帶,也就是用戶實際感受到的速率,而黃色曲線就是利用率,即測速與標稱的比例,當然越高越高。電信的測速寬帶依然最高,但是實際和標稱差距最大,縮水了足足17%,導致利用率低下。聯通和移動的利用率分別達93%、92%,也就是基本符合宣傳數據。
  • 為什麼中國移動寬帶比聯通電信便宜得多?很多人還「蒙在鼓裡」
    無論是移動互聯,還是家庭寬帶,網絡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大家在選擇網際網路的時候,都會在幾家來回徘徊——電信和聯通最貴,長城寬帶廣電寬帶次之,移動的最便宜,甚至不要錢,這是什麼原因呢?很多人都還蒙在鼓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說一下目前的現狀。
  •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花錢買聯通電信的寬帶,也不用移動的免費寬帶?
    最近,中國移動在收購了鐵通之後,舉行了免費送光纖網絡的活動。對於擁有移動手機號碼的用戶來說,可以安裝免費的移動光纖。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寧願花錢買聯通電信的寬帶,也不用移動的免費寬帶。那麼,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