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濟南報導
隨著「雲時代」的到來,把文件存儲在網盤,或者把拍好的照片、視頻分享到網上,成為網民越來越普遍的需求。網速快慢,不僅指下載速度,同時還是指上傳速率的高低。而恰恰是在上傳速率上,一些寬帶運營商顯露出了嚴重的不足——上下行不對稱形成「瘸腿」。
在《「提速降費」屢屢遇梗阻》(本報11日A3版)一文後,經濟導報記者接到了多位讀者打來的「投訴」電話,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中國電信免費為寬帶用戶提升到20M後限制上行速率的問題。隨即,經濟導報記者再次展開了調查。
資深電信分析師張峰認為,雖然運營商在提速降費的問題上做出了一些努力,但目前寬帶水平離相關要求還有一段距離。「期待運營商儘快按照政府要求,給用戶真實的20M寬帶,而不是『瘸腿的』20M寬帶。」
20M寬帶的上傳速率被限定到2M
「我也是今年才提升到20M的寬帶,使用感覺不是很好。」濟南用戶劉海峰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按照他的說法,下載時的速度還可以,能明顯感覺到速度提高了,但在通過QQ給朋友傳文件時感覺很慢。「以前通過QQ傳文件或者將一些資料備份到雲端速度還行,能達到幾百K,但現在有時候速度甚至不到100K。」劉海峰說。
為了驗證自己的說法,劉海峰先是通過軟體下載一個超過1G的文件,下載速度在每秒2.35M左右,重啟電腦後,又往雲空間上傳了一個600M左右的壓縮包,結果上傳速度只是略微超過每秒100K。這就是因為中國電信將20M寬帶的上傳速率限定到了2M。
「這是上下行速率不對等的原因造成的。」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濟南一家IDC運營商(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的負責人苗青說。
苗青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很多用戶對寬帶的速率存在一些誤區,其實20M的寬帶下載速度並不是就能達到20M。「帶寬以位(bit)計算,而下載速度以字節(Byte)計算。這樣算的話,20M的寬帶下載速度在每秒2.5M左右,2M的上傳速度也就每秒250K左右了。」苗青說,「這也就是為何寬帶提速後用戶反而感覺差的原因。」此外,尤其要注意,寬帶速率指運營商為用戶提供的最高上限,即便是100M寬帶用戶,受線路傳輸等影響,寬帶也不可能隨時達到最高峰值。
「網上的很多應用服務都是要先發出訪問,伺服器響應之後才會將資源傳送下來,所有的訪問都是通過上行下行不斷互動來交換數據的。以用戶20M/2M的不對稱寬帶為例,如果用戶的2M上行因同時多人使用導致不足,那麼下行也需要等待,就無法達到理論上的20M。所以限制上行後整個網速都會變慢,這是限制多個終端同時使用一個寬帶帳戶的常見方式。」苗青解釋說。
與劉海峰一樣對中國電信的服務給予「差評」的還有濟南用戶趙娜。趙娜用電信公司的寬帶已經有五六年了,去年繳費的時候提升到了20M。「理論上說,提升到20M速度應該更快了,但感覺比以前還要慢。」趙娜說,「家裡的智能電視是安卓系統的,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看電視和電影,但經常性卡頓,幾乎每10分鐘就卡上一兩分鐘。」
趙娜原本想明年搬家時再更換新的寬帶運營商,但不久前的一件事讓她有些憤怒。「480元包一年的寬帶,每年的11月6日為繳費日期,可今年11月3日就停機了,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停機,而且諮詢後發現竟然還有約1.33元的滯納金。」趙娜說,「沒法忍受了,只好銷戶更換運營商。」
「實際上,到期提醒是有的,但基本上看不到,電腦右下角有時會彈出到期提醒,但只有幾秒鐘,很容易看不到,畢竟不可能時時在電腦前坐著。我也曾經因為這個原因被停網和出現滯納金。」濟南電信的用戶李燕說,「我本身就是電信的手機用戶,到期前電信就不能打個電話或發個簡訊提醒一下嗎?」
將「壓榨」出來的資源
高價賣給企業客戶
中國電信為何限制上行速率?對此,經濟導報記者以客戶的身份撥打了中國電信10000客服熱線。
對於經濟導報記者提出的限速問題,中國電信客服先是詢問是否用測速軟體進行過檢測,在經濟導報記者尚未作出回答之前,客服接著說,「由於網際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網絡,不同時間段的網絡由於用戶量的多少可能存在差異,由此造成的網速不穩定的波動屬於正常現象,此外測速時應關閉各類視頻、下載、聊天類軟體,以免測速數據不準。」
不過,當經濟導報記者提出上行速率2M等是直接標註在業務登記單時,該客服表示,對於是否限速,為何限速,客服處尚未有登記。如果需要,48小時內會有專人回復。
「現在使用的是普通寬帶,因此會限制上行,如果要上下行對等,只能使用專線寬帶,但費用相對較高。」該客服人員表示。而對於滯納金的說法,其表示,寬帶使用是按天扣費,「每天扣除一定額的費用。」
簡單測算後,趙娜對於出現滯納金的問題也搞明白了。「可能是按一年360天計算,480元/年折合每天的費用就是1.33元,而實際上一年是365天,因此還未到包年的期限,餘額就沒有了。」趙娜分析說。
19日,經濟導報記者前往一家中國電信的營業廳,了解為何上行速度被限制等事宜。該營業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經濟 導報記者,因為是系統自動設置的,不好修改。而對於技術上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諮詢機房的工作人員後再答覆。「機房的工作人員說,終端一旦安裝完畢,就不好修改上行的速率了。如果在安裝前修改好設置,還有可能改變。」該工作人員撥打了一通電話後,向經濟導報記者說。
而在諮詢時,該員工表示中國聯通也限制上行,而且比中國電信的上行速度更低。實際上,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此前中國聯通確實限制過寬帶的上行速率,但其後進行了修正。
今年6月份,中國聯通推出「無條件免費提速」計劃,但提速後不少聯通寬帶用戶發現,雖然寬帶下行速率得到了提升,但上行速率相應被統一限制到2M-5M,嚴重影響文件傳輸、網盤存儲等速度。針對這一問題,山東聯通市場部確定了解決方案:對新用戶和已提速老用戶,寬帶上行速率全省統一調整為10M;要求各地分公司修改替換用戶入網協議,刪除免填單中關於上行速率的約定。
當導報記者諮詢如何破解上行速率被限制的問題時,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即使提升到50M甚至100M的寬帶,上行的速度也不會提升很大。「除非使用專線寬帶,但專線寬帶主要針對企業,費用高,10M對等的專線寬帶每個月的費用為1500元。」
「就算是1000元一個月,對一個家庭用戶來說也太貴了,沒必要。」該營業廳另外一位工作人員說。
而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運營商為何會限制上行速度。「通過限制家庭用戶的上行速率,將『壓榨』出來的資源賣給機房的企業客戶會獲得更多利益。這成為一些寬帶運營商謀取利潤的手段,因為公司用戶10M上行速率的費用可以達到家庭100M寬帶費用的五六倍。」苗青分析說。
在張峰看來,目前寬帶水平離政府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期待運營商儘快按照政府要求,給用戶免費提到20M以上,而且這個帶寬必須是真實的,經得起第三方軟體測速。
「隨著網際網路業務的快速發展,用戶對上行速率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此前工信部表示,將要求寬帶運營商規範服務合同,明確寬帶接入產品的上行和下行速率,便於用戶明明白白使用寬帶服務。
因此,從眼下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一些做法來看,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