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雲門囤石天門絕壁有懸棺,棺材怎麼放上去?技術人員:讓我想想

2020-12-18 貴州都市報

陡峭懸崖上,驚現若干懸棺!上是數十米高的懸崖,下是數十米深的深潭,那些懸棺是如何拿上懸崖峭壁的呢?這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蒙上了一層極為神秘的面紗。

近日,記者在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雲門囤湄江之上看到,江上突兀著一座高大的水上天生橋,這就是雲門囤水上石天門。石天門天然橋洞寬約80多米、高約100米,堪稱水上天生橋奇觀。

天然橋洞

據《遵義府志》記載:「雲門囤,遵義縣東之奇境也。」「雲門囤在東南百裡,高百餘丈,兩山合頂如架橋。」可見,雲門囤石天門水上天生橋奇觀早有歷史記載,早被世人所關注。

經地質專家考察後認為,雲門囤石天門水上天生橋的形成過程,是因為以前的「天門」曾是一條地下暗河的管道,經過數十萬年的地質歲月後,地殼不斷抬升,江水不斷浸蝕、溶蝕,造就了這罕見的水上石門奇觀。

然而,就在這「天門」的懸崖峭壁半山之上,存放著若干口棺材。記者是乘船前往察看的,船經過天門時,船身距離天門崖壁約有三四十米,只能依稀看見半山崖壁上擺放著一些棺材。

存放著若干口棺材

用相機鏡頭將崖壁棺材拉近距離仔細查看,發現棺材數量不多,一些小灌木後面和洞穴內是不是還存放有棺木不得而知。可視範圍內只有幾口棺材,約有三五口,均是存放在懸崖上寬約一兩米的狹窄平臺上,棺材下方還墊有石塊或木棒,使其存放更加穩當。

從懸棺成色上看,有的已經破舊不堪,棺材上露出多個大孔洞,有的已經現出明顯的槽子,顯然這些棺材已經年代久遠,木材已經成為朽木。

存放著若干口棺材

再經過仔細觀察,有兩口棺材的後面石壁上,仿佛依稀有文字存在的痕跡,不過多數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只有一個貌似「之」字較為清晰。

據當地老人介紹,在天門洞右側懸崖峭壁上放置的多口懸棺中,其中有一口棺材後面石壁上曾刻有幾個大字,內容為「趙巧之靈位」,只是如今文字已經風化模糊不清了。

根據這句文字記載,當地人一直認為,其中一口棺材裡安放的應為一位名為「趙巧」的逝者遺骸。

趙巧是何許人?當地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故事,說匠人鼻祖魯班為了讓當地人不受爬山涉水艱難之苦,命徒弟趙巧和自己一起,從天門的兩面同時開鑿巖壁,要求三天打通巖壁讓百姓能儘快走上捷徑。

三天後巖壁打通,魯班發現趙巧已經累死在工場,便將趙巧遺骸收殮於楠木棺材中,置於天門懸崖之上,供後人憑弔。

當然,趙巧的故事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民間傳說而已。那麼懸崖上棺木裡安放的逝者到底是誰呢?據有關專家考證,這是古代僚人的巖棺或洞棺葬俗,棺材裡安葬的是古代僚人。僚人即古代當地的土著居民,懸棺喪葬習俗是古僚人對自然崇拜的一種體現,被稱為僚人懸棺。

據了解,古代僚人其喪葬形式有懸棺葬、巖洞葬、水葬、火葬等。據文獻記載,這些懸棺距今至少有400年以上的歷史。據《遵義府志》記載:「囤北半巖木槨,傳二百年有之,今猶如新,囤南半巖有三尺道,道旁石若碑者,高丈餘,廣三四尺,厚二三尺,拳石承之,甚固。」

在陡峭的崖壁上放置一口口棺材,堪稱懸崖奇觀。然而,問題來了,這些棺材距離上方山頂數十米,距離下方水面數十米,而且除了棺材置放點有幾條梯狀條石外,棺材存放位置的上下左右都是絕壁,棺材是如何拿到存放位置的呢?古人為什麼要將棺材放到陡峭的懸崖峭壁之上呢?

當地老人解釋,把棺材放到懸崖峭壁之上,是為了避免逝者的遺體不受人為、野獸以及其他因素的侵害,讓先人的魂魄得到永久安息,還能得到祖先的賜福和保佑。

然而,當時的技術水平落後,生產力並不發達,無法想像的是,在地勢如此險要、施工難度非常高的懸崖上,古人是利用什麼技術手段,如何將遺體和棺槨共重達幾百斤的棺木,順利放置於險峻的峭壁之上的呢?

記者就這些問題請教了多名工程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都展開了遐想:如果將棺材從山頂上用繩索吊下來,那棺木又通過什麼手段平移到石門正中山腰的呢?如果將棺木從下方水面往上起吊到半山腰,那又是通過什麼技術提升手段實現的呢?另外,如果既不是從山頂上吊下來也不是從水面起升的,那又還有其他什麼高超的技術手段嗎?

也有人聯想到了古代的木軲轆提升技術,這在當今已經有設計製作精良的金屬軲轆廣泛應用於生產過程中,主要用於簡單起吊、移動物體。這種技術也就是一種定滑輪技術應用,在古代也有過使用記載。但問題又來了,軲轆的支點、繩索的固定點設置在哪裡?且眾多的施工人員又站在哪裡展開施工的?這些都是謎。

總之,這處懸棺是如何拿上懸崖峭壁的這個問題,其奧秘要徹底揭開,還有待專家作進一步的研究論證。

湄江

據IP島科普教育研究院專家周遠洋考察後認為,此地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質奇觀、洞葬文化、古鄨文化等十分豐富,適宜開發研學、科普等戶外教學項目。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賈華

編輯 申凌

編審 閔捷 廖波

來自蒙古國的羊兒開箱!該怎麼吃?援鄂英雄們已經在安排了…

曾救主人於危難,凱裡版「忠犬八公」病倒了,網友伸出援手

相關焦點

  • 遵義雲門囤石天門絕壁有懸棺 棺材怎麼放上去?技術人員:讓我想想
    近日,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在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雲門囤湄江之上看到,江上突兀著一座高大的水上天生橋,這就是雲門囤水上石天門。石天門天然橋洞寬約80多米、高約100米,堪稱水上天生橋奇觀。天然橋洞據《遵義府志》記載:「雲門囤,遵義縣東之奇境也。」「雲門囤在東南百裡,高百餘丈,兩山合頂如架橋。」可見,雲門囤石天門水上天生橋奇觀早有歷史記載,早被世人所關注。
  • 江西龍虎山懸棺之謎,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在我國江西有一處風光秀麗的地方龍虎山,龍虎山的地理位置並不險峻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一眼望去龍虎山陡峭石壁上的一座座崖墓呈現在我們眼前,相傳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獨特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最古老歷史悠久的奇特葬法。江西龍虎山上面的懸棺距今已有2600年的歷史,不禁會讓人疑問道這些懸棺是如何放上去的呢?接下來呢就由小編為大家揭秘江西龍虎山懸棺之謎吧!
  • 貴州畢節百裡杜鵑花海、織金洞、赤水大瀑布、佛光巖、遵義婁山關、茅臺酒鎮、雲門囤、土城古鎮、丙安古堡 雙臥8日遊
    我社4月上旬獨立組團!雲門囤之美,美在山與水的和諧一體,美在險與柔的完美結合。這裡峭壁聳立,橫巖飛架,青峰如屏倒影江中,雲門囤仿佛象城垣聳立雲際。寬約80餘米,高約100米的水上天門是雲門囤之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鑿造而成,被人們譽為「東方凱旋門」。集「雄、奇、險、秀」為一體,經過億萬年的地殼運動和江水衝刷,造就了中國第一的水上石門。
  • 江西龍虎山崖上的懸棺,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又為何這麼做
    不過這些未解之謎都是比較玄乎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一個常規的未解之謎,那就是江西龍虎山的懸棺之謎。這個未解之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人們好奇古人是如何將懸棺放上去的?又為何要這麼做?接下來就了解一下江西龍虎山崖上的懸棺吧。
  • 貴州遵義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那麼,遵義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六、赤水竹海赤水竹海有楠竹十七萬畝,一望無際的莽莽綠原,鋪山蓋嶺。山風吹過,竹濤陣陣,碧波漣漪,令人心曠神怡。七、丙安古鎮丙安古鎮,位於遵義赤水市中南部,丙安古鎮自古以來為川鹽入黔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被專家學者譽為「明清建築與歷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軍商古城堡」之美譽。
  • 貴州遵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那麼,遵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一、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193年,著名的遵義會議便在主樓樓上的小客廳舉行。八、土城古鎮土城古鎮,遵義習水縣境內,土城古鎮是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現在古鎮裡仍保有布莊、鐵匠鋪等老店鋪。九、月亮湖景區月亮湖景區以湖光山色為主體景觀,兼有摩崖石刻,瀑布、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等自然人文景觀。
  • 盤點中國的「懸棺墓葬」景點,看看這些棺材都是如何運到懸崖上的
    中國知名的「懸棺墓葬」景點懸棺墓葬,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懸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鄂等省。當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他們就把祖先的棺槨抬上溪流邊陡峭的絕壁,令其處在一個青山環抱、寧靜幽美之地安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獨特的懸棺景觀。
  • 探秘四川珙縣僰人懸棺:「蜘蛛人」特攻隊安放?
    蘇麻灣的懸棺則是在巖壁上鑿出長方形的龕,把棺材橫著放進石龕裡。  在這些「人蹤滅、鳥飛絕」的絕壁懸崖上,在科學技術非常落後的古代,他們利用什麼方法把幾百公斤重的懸棺放上去呢?  「就算在今天,藉助機械方式,把那麼重的棺木放上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黎成田說,困擾歷史學界的僰人懸棺,經過多年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七種學說。  棧道說。
  • 相聚鄨水·雲門囤,邀你把酒思閒事
    雲門囤、有縱橫交錯的嶙峋高峰、更有鬼斧神工般的地質奇景...其實小編也不太清楚具體哪一個是天眼,因為我從很多角度看都像是眼睛。乘著牛塘渡停泊的船隻遊十裡湄江畫廊,用不一樣的方式打開雲門囤>如若心緒再次起伏,那一定是到了雲門囤之魂:水上天門!
  • 三峽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揭秘三種擺放方法
    ,懸棺之謎至今都沒有辦法破解,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江西龍虎山懸棺,而三峽懸棺也是諸多懸棺之謎中一個難以解釋的謎團,三峽懸棺究竟是怎麼放上去的呢?小編為你來揭秘懸棺擺放的三種方法。三峽懸棺是在三峽一帶,因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巖棺。瞿塘峽的棺木峽、風箱峽,大寧河巴霧峽、滴翠峽,大寧河上遊巫溪縣境內的荊竹壩,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九畹溪等地都有懸棺。
  • 中國古代奇特的葬式 揭秘千年懸棺之謎
    山之廣大兮地厚無疆,以為宅兆兮永此潛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敬鬼神而遠之。  2.懸棺分布  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和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懸崖峭壁之上,有無數具懸棺,有單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風箱.。過去,這裡流傳著:「三峽大寧河,巖上有棺材,金銀千千萬,捨命難得來!」棺材內到底有沒有金銀, 棺木是怎樣擱置上去的,無人知曉,成為千古之謎。
  • 重慶三峽懸棺之謎:誰放的?為啥?怎麼放的?
    這些懸棺或崖葬是什麼時代的?它們屬於什麼人的葬俗?又因為有的懸棺或崖葬處在離水面60至100米的絕壁或絕壁的洞中,就使人們不禁要問,它們是怎樣被放置進去的?至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三峽流域懸棺出現的時間小三峽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境內,是長江支流大寧河風光最秀美的一段。這裡也散布著許多懸棺。
  • 棺材二三事:懸棺、棺材屋、棺材菌、棺材夢
    但是,像新加坡這樣的例子,說明了棺材顯然不止是裝載屍體一個用途。  今天,我就一起來談討一下,關於棺材的種種事。而黃河透明棺材的有名事件,由於我們之前在某一期已經說過了,所以這裡就不再複述了。  懸棺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除了山西寧武石門懸棺之外,絕大部分的懸棺地點都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一帶。懸棺屬崖葬中的一種。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
  • 鎮雄大灣曾經有懸棺!
    「懸巖木樁式」,即在巖石上鑿孔,插人木樁以支撐棺木,如威信長安瓦石懸棺、鹽津興隆靈官巖等;「天然洞穴式」,棺木直接放入天然洞穴或巖石裂縫中,鹽津豆沙關、威信舊城龍馬老洞、永善佛灘順江二社的懸棺即為此式;「人工鑿穴式」,將棺木放人半崖由人工鑿出的石穴之中
  • 世界地質奇景,水上天門,居然在貴州這個地方
    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世界地質奇景,水上天門的貴州遵義(雲門囤景區)。雲門囤之美,美在山與水的和諧一體,美在險與柔的完美結合。山水環抱,常年雲霧繚繞,是貴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精華,是旅遊休閒度假的絕佳去處。「遵義的城市花園」。
  • 揭秘四川宜賓珙縣懸棺是怎樣放置上去的千古之謎
    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   懸棺葬式是一種處置死者屍骨的特殊方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對這種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懸棺葬式,存在著許多令今人無法解釋的困惑之處。
  • 松陽,最後的江南秘境,大石,玄妙的懸棺謎景,你莫要怕,古有吉言,棺材棺材,見者升官發財!
    懸棺,是古代百越族的一種葬俗,多分布在福建武夷山和江西龍虎山一帶,大石村的懸棺發現,在浙江還是首次。但後人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在古代盛行土葬的浙江一帶,會有這種葬俗?古代的人又是怎麼把棺木移到懸崖上去的?
  • 千年懸棺又出江湖!老祖宗是如何把懸棺懸起來的?
    ↑2016年7月13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的翠江邊的絕壁上有三個石穴,形同牛口,裡面擺著兩副棺槨,離水面近百米。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翠江邊的絕壁上有3個石穴,裡面擺著兩副棺槨,離水面近百米,按照當地文物部門的說法,懸崖洞內的棺槨距今至少有1200年,這一奇景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而來。其實除了飛天山,我國很多地方都發現了懸棺。懸棺是一種處置死者屍骨的特殊方式,這種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葬式,存在著許多令今人無法解釋的謎團。
  • 「懸棺」是什麼來頭?古人如何將棺材懸到峭壁上?一老農道破玄機
    大家好,我是您身邊的文學小使者小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懸棺」是什麼來頭?古人如何將棺材懸到峭壁上?一老農道破玄機 而且他們為何要把棺材懸在峭壁上,都以為是作者編造的,但世上真的有很多地方存在這種情況,而且都是古代傳承下來的,為此專家研究了很多年都得不到一個具體操作的方法,直到被一個老農道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看究竟。
  • 生活的滋味何止鹹甜,這個端午,在雲門囤過得與「粽」不同
    雲門囤。於某個清涼的傍晚,邂逅雲門囤的光,或遇見天門的雲興霞蔚,或邂逅天眼地縫陸離斑駁。許願石前掛彩帶,祈平安,且不說有多靈驗,儀式感定是妥妥的。凡是在遊玩景區期間,與景區9個景點合照並分享朋友圈,(遊客中心、鄨靈廣場、龍王潭、青雲蹬、園中園、地縫、天眼、牛角塘、大天門等九個景點)分享獲50個zan以上的,皆可獲贈雲門囤景區體驗票一張 兩個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