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姿勢怪怪的?當心會影響長個!

2020-12-13 育兒資訊

最近,有寶媽在後臺反應,說自家寶寶走路姿勢一直怪怪的,要不要糾正過來?

在這裡,育姐必須要給大家敲個警鐘,孩子走路姿勢怪還真的要重視,要知道,不良的走路姿勢可是會影響長個的!如果你家寶寶走路姿勢是以下幾種,必須要抓緊時間糾正了:

1.走路像螃蟹

影響:妨礙腦部血液循環,妨礙長高

寶寶走路時有「內八字」現象,走路時好像一隻「小螃蟹」。

剛學會走的寶寶採用兩腳向內,像螃蟹一般的走路姿勢,很普遍。在剛開始的幾年裡,寶寶走路時,腦袋會向前探,導致其兩腳朝內。等到3歲左右時,寶寶大腿和小腿肌肉已經發育完善變得結實後,這種「內八字」的走路姿勢也就不存在了。

寶寶走路時雙腳一直向內,可以在他坐在地上玩時,讓他盤腿坐,不要讓他叉著腿坐。也可以買硬幫鞋給他穿,這樣要不了1年,就可以糾正他走路內八字的姿勢。

值得注意的是,走路「內八字」會影響到胃、膽和膀胱經絡。而這些經絡分布在脊柱附近,脊柱附近氣血不順暢,妨礙大腦正常的血液循環,進而就會影響身高增長。

2.走路像鴨子

影響:扁平足拉低長個速度

如果你發現寶寶走路一搖一擺,像個小鴨子似的,這多半是平足,這其實是生理問題。

寶寶需要通過走路,來鍛鍊腳底肌肉,這樣才能練出現弧形,而95%的寶寶在5歲前腳底會形成弧度。

但是,如果寶寶是扁平足,在站立或行走時會就會受到影響。通常而言,扁平足的寶寶不能站很久,也不能走很多的路。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寶寶日常運動量不足,不利於長個。

想要預防扁平足,平常可以多給寶寶騎三輪車或者平衡車,幫助腳底弧度的形成。

3. 走路跌跌撞撞

影響:應及時排除骨架結構問題

很多寶寶學會走路後,走路總是會跌跌撞撞的,這很正常,因為小傢伙們大概還需要3-6個月方能很好地控制步態。沒有跌跌撞撞的過程,是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腳部。在這過程中孩子還會經常跌跤,這是因為他的肌肉還不夠結實。另外,寶寶也正在學習如何保持平衡,他的內耳還需要一段時間記錄全部參數。

但是如果寶寶到了兩歲,走路還是跌跌撞撞,就要警惕了,建議及時去醫院查一查。如果沒有查出神經方面的異常,就去骨科看看,以排除骨架結構方面的問題。如果寶寶骨架結構發生異常,勢必會對長高有影響。

4.夾腿走路

影響:不願走路長不高

有的媽媽發現,自家寶寶不喜歡走路,走幾步路就要媽媽抱。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小心孩子是不是有「大屁股綜合症」。

寶寶走路時兩條腿呈X型,總是夾著大腿走。這種現象通常在不喜歡運動、不愛走路的寶寶中比較多見。

寶寶不喜歡走路,不愛做運動,說明他日常運動量不足,就會影響長個。大家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現象,應及時予以糾正。

通常來說,寶寶只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或者在8歲時參加一些體操鍛鍊,就可以糾正這種不太雅觀的走路姿勢。

5.走路像西部牛仔

影響:長期缺鈣不利於身高增長

有的孩子走路時,兩條腿總是叉開,像個括號一般,遠遠看過去好像西部牛仔。

寶寶兩歲前有這種現象,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兩歲後依舊如此,說明寶寶有可能是缺鈣了,應及時進行幹預。

鈣是人體保持正常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寶寶缺鈣會導致全身鈣磷代謝發生異常,鈣質無法正常附著在骨骼的生長部分,會導致骨骼畸形。因此,大家要警惕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大意!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寶寶2歲後還延續這幾種走路姿勢,會影響骨骼發育,還容易長不高
    一般的孩子,都是在一歲左右就學會走路了,從寶寶邁出的第一步後,還需要3-6個月的時間進行鞏固練習,這個期間的孩子,走路都不穩當,也不能控制腳步的頻率,走路晃晃悠悠,一著急就容易跌倒,姿勢也實在算不上好看,但是孩子在兩歲後,走路姿勢如果愛延續以下幾種姿勢,爸爸媽媽就要引起足夠重視了,不及時糾正,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嚴重的還會影響將來的身高。
  • 八個月寶寶會走路是「天才」?寶寶學走路的六大誤區,爸媽該知曉
    較真要點:寶寶自己學會站立和走路的時間跨度其實挺大的,從10個月到14、15個月都屬於正常範圍,而一些父母所謂的越早走越好,除了攀比基本上沒有任何的依據。
  • 寶寶先會爬行後會走路的重要性
    爬行的同時眼球會隨著物體上下左右轉動,這樣眼睛就得到了很好的鍛鍊,當孩子長到三歲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好的眼聚焦能力,孩子讀書時就不容易出現跳字、跳行等了。4. 另外當孩子抬頭的時候,抬頭的動作刺激腦幹位置的前庭神經核,可以使孩子的前庭感覺也得到了很好的發育。因此讓寶寶多爬行對寶寶的整體發育,是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 即使冷也不要給寶寶穿這幾種鞋。不僅危險,還影響走路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寶寶們都換上了小棉鞋和棉絮,特別是小女孩,喜歡穿雪地靴,棉絮堆,毛茸茸的,可愛極了。但是,這些雪地靴不適合兒童,尤其是初學走路的孩子。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骨骼尚未成熟。如果選錯了鞋子,很可能會形成錯誤的走路姿勢,影響腿腳的發育。
  • 寶寶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一般多大會走路算正常?
    很多家庭,自從有了寶寶後,就會對孩子格外的關注,還會和其他家的孩子進行對比,比如說自己家的孩子什麼時候學會爬行,什麼時候學會說話,什麼時候學會自己吃東西,什麼時候會走路,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有的寶媽說我家孩子都16個月了,可是還是不會走路怎麼辦?
  • 這三項常做的寶寶運動,影響寶寶氣質,腿型比腿的長度更重要
    但這種姿勢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利,如不及時矯正,對體形、行走和跑步能力都會帶來長久的負面影響,安吉站著的時候腿型便已經彎得很明顯了。孩子學步,家長最該謹記4個字:順其自然。學步是指讓孩子自己摸索前進、熟練技能、掌握技能的過程,而不是在家長有意操控培訓下學會走路。坐得越久,危害越大!
  • 解析寶寶爬行的5種姿勢(五)
    每天讓寶寶俯臥幾次,然後幫助他用手臂撐起身體,時間可以從短到長,慢慢地寶寶就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上半身,這時正式開始訓練寶寶爬行的效果會比較好。2、如果寶寶練習爬行一段時間後腹部仍然離不開地面,大人可用手或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幫助寶寶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開始的時候寶寶手腳的力量不夠,可能還會習慣性地依賴腹部,媽媽可要多些耐心。
  • 解析寶寶爬行的5種姿勢(四)
    每天讓寶寶俯臥幾次,然後幫助他用手臂撐起身體,時間可以從短到長,慢慢地寶寶就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上半身,這時正式開始訓練寶寶爬行的效果會比較好。2、如果寶寶練習爬行一段時間後腹部仍然離不開地面,大人可用手或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幫助寶寶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開始的時候寶寶手腳的力量不夠,可能還會習慣性地依賴腹部,媽媽可要多些耐心。
  • 解析寶寶爬行的5種姿勢(二)
    每天讓寶寶俯臥幾次,然後幫助他用手臂撐起身體,時間可以從短到長,慢慢地寶寶就可以很好地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上半身,這時正式開始訓練寶寶爬行的效果會比較好。2、如果寶寶練習爬行一段時間後腹部仍然離不開地面,大人可用手或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幫助寶寶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開始的時候寶寶手腳的力量不夠,可能還會習慣性地依賴腹部,媽媽可要多些耐心。
  • 0-12個月寶寶餵奶量、餵奶姿勢,及寶寶吐奶的應對措施,建議收藏
    通常來看,小寶寶在第3個月時,胃口會比前兩個月好些,也愛喝奶了,餵奶量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每次在150—180毫升。 ◆ 3~4個月 寶寶長到3-4月大了,相信寶寶們已經掌握了不少的技能,每次在200毫升更合適一些,能夠補充寶寶的運動所需,每日共5次。
  • 寶寶爬行主要的5種姿勢(四)
    你知道最常見五種寶寶爬行姿勢什麼樣子嗎?不同的爬行姿勢透露出寶寶不同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媽媽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給寶寶正確的引導啊! 寶寶爬行姿勢之狗爬
  • 1歲半的寶寶還不會走路,知道真相的媽媽們都驚呆了!
    3、影響寶寶的腿型與走姿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只要不過早使用學步車就沒有危害。事實上,不管你什麼時候使用學步車,學步車的危害永遠都在。就拿6個月會坐就能使用學步車這個觀點來說,此時寶寶勉強站立的後果可能是「羅圈腿」,因為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
  • 寶寶走路「八字腳」,都是家長們這些行為導致的,快改掉這些做法
    走路姿勢不僅直接影響到整個人的氣質,也會影響身體骨骼的生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精神面貌狀態。 可是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走路出現「八字腳」,這就很讓家長們發愁了。
  • 寶寶多大能獨立行走?家長別太心急,錯誤的引導會害了寶寶
    案例閨蜜小靜家的寶寶剛滿8個月,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小靜是第一次生孩子,所以沒有帶娃經驗,平時特別謹慎,生怕寶寶會出現問題。小靜經常拿自己的女兒和別人家的寶寶作比較,她希望寶寶在自己的照顧之下,能夠發育得更好。她覺得寶寶已經不小了,應該開始學走路,所以就開始教寶寶學走路。她在網上買了一個學步車,經常把寶寶放在學步車裡,讓寶寶練習走路。
  • 寶寶的各種爬姿正常嗎?這種姿勢要及時糾正
    昨天去文文家做客,看到她家客廳裡面鋪著很大的爬行墊,都快沒有走路的地方了,她笑著說「你們要多擔待啊,我家寶寶現在是學爬行的階段,所以家裡就買了這個墊子,方便他練習,一會兒可以讓寶寶給你爬一段」,吃完飯後,文文就把寶寶抱到了中間,緊接著寶寶就開始在墊子上爬來爬去,樣子十分可愛。
  • 寶寶顏值主要靠遺傳?錯!這 5 個生活習慣會讓寶寶越長越醜!
    其實,這個腺樣體一般都會隨著寶寶的生長而逐漸變大的。它的旺盛期到底在哪個時期呢?一般就是寶寶6歲以前;等寶寶長大十幾歲之後,這個腺樣體就會萎縮了。而且,寶媽一定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讓寶寶的腺樣體出現了肥大症狀,它會導致寶寶鼻塞、呼吸困難等症狀。同樣的,當你的寶寶腺樣體肥大的話,就會影響寶寶的顏值了。01)首先,它會改變寶寶的臉型。
  • 錯誤的抱寶寶和正確的抱寶寶姿勢
    任誰都想抱一抱新生兒,但又擔心會讓軟綿綿的身軀受傷,學會正確的抱法,適時給個抱抱,傳遞父母對寶寶的愛,更能讓他擁有最珍貴的安全感。保護頭頸部 新生兒的身形特色是頭大身體小,加上頸部肌肉仍未成熟,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頭部重量。
  • 新手媽媽攻略:幫助寶寶練爬行,5種姿勢要get
    在學爬的不同階段,寶寶會有各種各樣的爬行姿勢,而媽媽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針對不同的爬行姿勢幫助寶寶練習爬行。
  • 寶寶學走路最怕啥,一是傳統老三樣教走路,二是摔倒後腦勺著地
    3、家人累得腰酸背痛其實傳統的教走路的辦法特別累,不管什麼姿勢,大人都得彎腰駝背,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這個姿勢堅持十來分鐘都會腰酸背痛,最後寶寶終於學會了走路,但是自己卻腰肌勞損了,得不償失。4、耗時長見效慢同樣是學習走路,被大人扶著教走路可能需要個把月才能讓寶寶初步掌握走路技巧,再花個把月走穩當。
  • 寶寶啥時候學走路才是好時機?太早或太晚都不好,等這信號出現後
    朋友是一名兒科的醫生,前幾天的時候,她講了一個故事,來看病的孩子似乎有些發育緩慢,在別的同齡孩子都會走路後,還不會走路,剛剛當上媽媽的母親有些著急了,加大孩子練習程度,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個兒走。可是孩子走路沒學會,媽媽發現了孩子的腳的姿勢不對,趕緊著急地帶著寶寶來看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