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旅行社:轉型這麼多年還是給OTA打工,心塞|TD銳評

2020-12-17 環球旅訊

改變箭在弦上,但箭往哪裡射?

【環球旅訊】在旅遊業裡,有些話題看似老生常談,卻又常談常新。比如傳統旅行社轉型。

傳統旅行社轉型,這個簡單的句子裡,拆解之後字字都值得仔細斟酌:

旅行社,過去、現在和未來存在的意義在哪裡?傳統,旅行社什麼時候開始加上「傳統」這個定語?轉型,路在何方?

2020開年,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一記沉重打擊,且此次打擊結束的時間還不明朗,傳統旅行社可以說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眾信、凱撒兩家旅行社龍頭在2月份先後發布公告:疫情爆發導致國內遊、出境遊業務停擺,本次疫情不可避免地將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產生影響。

疫情之下,值得肯定的是,旅行社並沒有坐以待斃,紛紛「自救」,雖然方式相對簡單粗糙,包括了裁員和「全員微商」。但更深層次的轉型思考,卻在這次疫情中甚少被談論。

上周,旅訊學院上線了一期《從Thomas Cook的倒閉,看旅行社的變革之路》的課程。從百年旅行社、教科書經典案例Thomas Cook由盛至衰可以看出,傳統旅行社從來不乏轉型的動作,轉型過程中更不差錢,但是受制於頂層邏輯的設計,投入和產出仍有天壤之別。

而再看看中國旅遊業過去20年,在線旅遊從0到100的過程,中國傳統旅行社也經歷了三個階段:2005年之前國有旅行社的入境輝煌,2005年後民營旅行社集體出境掘金,2017年OTA收複線下失地、門店激戰。而在這過程中,也不乏傳統旅行社從線下轉戰線上的嘗試。芒果網、遨遊網,這兩個根正苗紅的傳統旅行社轉型產物,如今再難與攜程、同程藝龍等相提並論。傳統旅行社,原本應該站在產品和服務的金字塔頂端,也漸漸成為OTA的打工仔。

傳統旅行社,轉型為什麼這麼難?

旅行社人黃蓉

傳統旅行社在產業鏈中不斷被網際網路企業以技術取代已經成為不可變更的事實,一些旅行社總幻想以極少的技術投入去與技術為王的OTA競爭是以短擊長,甚至自曝其短的行為。在產品並無核心競爭力、服務乏善可陳時,盲目的技術投入不僅進一步增加本已利潤低下、舉步維艱的傳統旅行社的負擔,在疫情之下更可能加速企業的滅亡。

Thomas Cook與TUI都是國際傳統行業巨擘,如果Thomas Cook熬到今年,疫情也將他們破產的一個更體面下臺階。我國傳統旅行社的門店加盟居多,大多無品牌向心力、凝聚力可言,一旦有更優惠的加盟條件,改換門庭是常見的行為;品牌方反而要承擔門店一些不受控的行為所帶來的風險。

OTA可以利用技術來管控門店產品,用大數據來決定選址優劣,更多地把地面門店的客戶資源轉化為線上客戶,地面門店變成品牌露出、流量入口。這是傳統旅行社加盟店難以做到的。

傳統旅行社所面臨的競爭者不僅僅是OTA。各種去中間化的供應商,各種跨界經營者甚至員工都可能從旅行社的好夥伴變成了競爭對手。傳統旅行社會走向何方?從現在看未來,有可能在成為OTA供應體系中某個細分領域的一環,成為在線企業的血汗工廠。

當然,傳統旅行社還有一些機會:一是掌握核心的獨家資源,並把資源做大做強,把線上轉化為渠道之一;二是務實地發揮人腦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服務,在需要人情與服務的定製業務、會獎業務中充分發揮創意,給客戶提供冰冷機器所無法取代的有溫度的服務;三是要努力維護好社群關係,這或是傳統旅行社渠道的最後陣地。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 張斌

先從一個現象談起,從前幾年的旅遊熱、融資熱可以看出,融資的熱點還是新型企業,而不是原有的傳統企業。除了商業模式外,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傳統企業的管理、財務根本無法直視。現在很多企業還沒有企業的獨立人格,很多的旅行社掌門人還是認為「我就是企業、企業就是我」,公私不分。

再說傳統旅行社轉型。任何事情都有動機,那旅行社轉型的動機是什麼?旅行社需要設身處地思考和分析幾個問題:

一,整個行業是不是保持有非常好的前景,不存在大行業發展問題;

二,如果大行業發展前景沒有問題,就要回到企業層面進行分析,表面上傳統旅遊社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就要分析到底在什麼地方、受到了哪些方面的擠壓,進而分析是什麼導致了擠壓的發生;

三,分析完以上問題,接著分析傳統旅行社真正要進行哪些方面的轉變;

四,分析時要注意變化的可能性和投入產出比,任何變化都是有條件的,包括考慮外部是否還有機會、內部要付出代價和成本是否能承受的起;

五,進行變革的節奏如何把握。

舉個例子,曾有一家國企型的大型旅遊集團想做一個旅遊電商平臺,投入共計30億元,但調研後放棄了,因為發現做平臺渠道不是他們的優勢,他們也沒有做電商的基因。

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個重點:企業數位化並不是歸宿,數位化只是管理手段和能力的提升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旅遊業是服務業,旅行社是一個服務業中的類中介業,其核心是如何服務好他的兩個客戶——供應商和遊客,從這個核心出發去思考轉型才是根本,其他的都是圍繞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而進行的改變。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張力

傳統旅行社轉型說了很多年,其實轉型關鍵還是經營者思維意識的轉變。如果經營者不能夠突破認知的邊界,在產品類型、營銷手段、經營模式上一味墨守成規,無法接受新技術和適應新需求,轉型就無從說起。

期待經營者改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90後新生代旅遊經營者會帶來新的思維模式,給行業帶來新的活力。

環球旅訊CCO王京

OTA的本質是幫助我們在旅行這件事兒上節省時間和金錢,直播平臺和短視頻也是如此。而節省下來的錢、擁有更多的時間的目的,是讓我們可以更好地去線下消費,體驗真實的世界。在過去,旅行社幫助遊客省了錢,提高了決策效率,而在未來,這件事的範疇和價值變化了,旅行社利用好網際網路、利用好OTA的技術,讓我們玩得更盡情、更加個性化、更加流暢,而這些就是旅行社新的成長的機會。

環球旅訊讀者tato

OTA應該也算旅行社,即使不算,OTA的度假產品也大多是旅行社提供的。旅行社職能在產業鏈上的細化和定位正在逐步形成,稍安勿躁,產業結構調整需要時間。旅行社業務的邊界和很多領域有了交集,甚至被覆蓋,這是一個趨勢。旅行社組合旅遊元素成為產品服務特定人群的屬性長期不變。

酒店人 靜觀

課程裡關於旅行社是文旅行業裡落伍分支的觀點及其闡述,對我來說是顛覆性意義的。關於旅行社最後要回到服務這個觀點,我也很認同,出行時攜程的微領隊服務,能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幫助。關於這點,我的想法是,在未來旅行社的發展尤其是境外遊的部分,前些年有些虛熱,以後不走出基於服務的價值回歸曲線,是沒有未來的。中短期內大學生就業困難,不知道會不會有一批有服務意識和素質的基層員工加入,提升整個行業走出新路。

作為酒店業從業人員,我認為有些酒店人也在走入誤區,盲目追求數位化和營銷,忽視了產品和服務本身。對於大數據和類人工智慧領域,許多應用還是相當初級的階段,抓取、整理、清洗、分類,都是浮於表層的。另一方面,應用的創新也並不應該局限於擴大公共場景和空間,網速更快更方便而已。就我的體驗來說,反倒是有種類似於觸到玻璃般的數位化隔膜感。所以,酒店業應該更實際地想想,什麼才是服務。

TD銳評作為環球旅訊為行業觀察家打造的全新欄目,將精選每周重要事件,以「事件+短評」的形式呈現最生猛、最有料的觀點。

本期TD銳評,您認同哪位專業人士的看法?您又有哪些觀點不吐不快?您可以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如果您對某事件有獨特的看法,或者想成為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的一員,也可以發送「個人介紹+最新個人專業評論稿」件到yumi@traveldaily.cn ,我們期待您的來信。

相關焦點

  • 傳統旅行社:轉型這麼多年還是給OTA打工,心塞
    比如傳統旅行社轉型。 傳統旅行社轉型,這個簡單的句子裡,拆解之後字字都值得仔細斟酌: 旅行社,過去、現在和未來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傳統,旅行社什麼時候開始加上「傳統」這個定語? 轉型,路在何方?
  • 酒店ota與傳統旅行社的差異
    ,與傳統的旅行社本質差別不大,工作性質都是為客戶提供旅遊服務。雖然本質差別不大,但是各自的優勢劣勢還是很不一樣的,傳統旅行社時間長、有實力、地麵店面讓客戶感到安全,並且讓客戶對酒店的狀況也有一個很直觀的概念,通過促銷把客人給吸引過來,然後再通過良好的硬體配套和軟服務來留住客源。這樣雖然佔據地面優勢但是客戶的來源卻太單一,營業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不穩定性,旅遊旺季住房緊張可能會給酒店帶來不好的影響。
  • OTA加緊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加速轉型
    OTA加緊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加速轉型 中國網地產 2016/10/26 11:04:00 原標題:OTA加緊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加速轉型來自湖南省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三季度短短1年時間
  • 傳統旅行社轉型真的不難嗎?
    不過,作為在傳統旅行社打拼了23年的筆者,最關心的就是傳統旅行社如何轉型的問題。這次峰會上,來自國內外四家旅行社以及GDS代表就「傳統旅行代理的轉型之路」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筆者想就此次獲得的一些感悟與大家分享一下。討論的具體內容請大家參考環球旅訊記者曾憲天的《傳統旅行社:轉型?其實沒那麼難》的文章,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先談談筆者的感覺。
  • TD銳評 | 騰訊阿里美團都在做的景區生意,能濺起多大水花?
    而諸如4A級景區狼牙山景區經營方資金鍊斷裂而陷入重組旋渦,河南洛陽市欒川縣的4A級景區養子溝景區申請破產,張家界控股子公司張家界文創因連續三年虧損直接被董事會開會決定註銷等消息的傳出,足以說明相當一部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景區,到了不得不轉型升級的時候。
  • OTA戰火從線上燒到線下 傳統旅行社遭殘酷擠壓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7年將是線上旅行社大規模向線下集中滲透的一年,這將影響到旅遊行業的整體格局。一方面,因為模式和資源的差異,線上旅行社在線下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另一方面,傳統線下旅行社也將面臨極大衝擊,其渠道功能可能會被OTA取代,而在線下資源和服務方面與OTA會是一種競合關係。傳統線下旅行社需要強化自己在服務專業化和資源本地化方面的優勢,才能在未來贏得更多生存空間。
  • 別再抱怨OTA搶了你生意,看這家西部傳統旅行社如何突圍?
    導語:當我們還在抱怨網際網路帶給傳統旅行社的衝擊時,有家老牌旅行社早已在網際網路線下旅行社有哪些競爭優勢?寧夏中旅: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以及ota的出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網上查找旅遊相關信息。對傳統旅行社衝擊很大,影響傳統旅行社的實體經濟。
  • TD銳評|同程旅行「任我飛」為什麼飛不起來?
    之前還聯合了東航旗下的酒店推出相應的酒店產品,作為航司這麼一個大甲方來說,能把生態圈裡的產品,通過「隨心飛」機票引爆,再將流量分流到相應的非航產品或附加服務上,東航是一步一步搭好了生態圈的積木。@航旅諮詢師李瀚明同程旅行等類旅行社組織推出「隨心飛」的最大困難在於,「本身不生產機票,只是機票的搬運工」,無法像航司、酒店一樣通過控制售票艙位來調整供給。
  • TD銳評 | 同程旅行「任我飛」為什麼飛不起來?
    之前還聯合了東航旗下的酒店推出相應的酒店產品,作為航司這麼一個大甲方來說,能把生態圈裡的產品,通過「隨心飛」機票引爆,再將流量分流到相應的非航產品或附加服務上,東航是一步一步搭好了生態圈的積木。為了保證「隨心飛」旅客的正常出行,航司、旅行社需要犧牲一部分現金座位。對航司而言,這部分的成本很低——飛一趟的成本大體固定,用戶多買一張票的變動成本,可能只有一頓飛機餐而已。但是,旅行社則需要提前向航空公司預訂一部分座位,付出實打實的現金成本。這和「團隊票」類似——旅行社需要承擔「團隊人數不夠」或者「團隊人數過多」的風險。這使得他們應對需求波動的能力比航空公司脆弱。
  • TD銳評 | 西北目的地火爆黃金周,會是曇花一現嗎?
    早期開放旅遊階段,人們不敢前往傳統人口密集地區旅遊,大西北憑藉地廣人稀景美的第一印象博得了很多人的嚮往,「中國的馬爾地夫」一度擠爆朋友圈和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TD銳評作為環球旅訊為行業觀察家打造的全新欄目,將精選每周重要事件,以「事件+短評」的形式呈現最生猛、最有料的觀點。本期TD銳評,您認同哪位專業人士的看法?您又有哪些觀點不吐不快?您可以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
  • 海南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原標題:我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本報記者 張茂 通訊員 熊麗 攝   網上搜攻略、訂機票、訂酒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到旅行社報名跟團已經不是出遊的首選了。   在快速變化的旅遊市場中,隨著遊客結構的變化、遊客需求的個性化以及線上平臺的衝擊,我省傳統旅行社如何轉型求變?
  • TD銳評丨雙十一開始預熱,旅遊業者今年還玩嗎?
    預計和往年一樣,我所在的旅遊企業還是會以機票、酒店為促銷主力。一方面資源方有銷售需求。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在疫情尚未確定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傾向於囤單品,選擇組合類的旅遊產品風險性過大。對商家而言資源組合類目除非商家買斷來組合,不然難以有實質性的競爭力,並且以套餐的景區加固定酒店的形式,買斷酒店的庫存,和景區的承載量的數量並不一致,產品的標準化難一致。
  • 傳統PK OTA,線上OR線下——傳統旅行社再現存在價值之發展思考
    而當這場盛宴退去,瀰漫的煙霧終將消散,傳統旅行社脆弱的陣地也終會重新暴露在對手炮口之下。   作為傳統旅行社我們可以利用在線服務改變部分的收客方式,提升服務,彌補部分對線上交易有一定依賴度的客戶的需求,但是,如果想顛覆原先的經營模式,一味向網際網路線上模式轉型,那將是本末倒置,大錯特錯了。
  • 一場疫情倒逼傳統旅行社轉型
    只不過,當消費者的旅遊方式發生變化,為了跟上他們的新需求,傳統旅行社的旅遊產品、服務和定位必將經歷一場倒逼式的提質升級。 新周邊遊 碎片化的產品才是主流 眼下,杭州各大旅行社把省內生態遊、健康遊視作主業,依託旅遊獎勵政策,以加速企業的復甦。 浙江中青旅副總經理朱小軍表示,因為遊客有這樣的出遊需求,促使市場上的生態遊、健康遊產品越來越豐富。
  • 旅遊新零售風口下,傳統旅行社轉型該怎麼做?
    在OTA的衝擊下,普通傳統旅行社的門店正在逐步萎縮,地域性的傳統旅行社在產品的豐富度、價格、部分資源的採購上沒有全國性的OTA來得更有優勢。而且當下,作為線下自來水客戶為主的旅遊門店,在疫情的衝擊下,客流驟減,業務停擺,為了掙脫這種被動局面,旅行社進軍新零售已成必然。
  • 旅遊新零售風口下,傳統旅行社轉型該怎麼做?
    表1:疫情期間旅遊企業的艱難處境 傳統旅行社轉型該怎麼做? 1、線上線下加快融合 一間房、一張桌、幾部電話、收客攬客……這是早些年傳統旅行社最典型的樣本。現如今,作為景區、酒店和遊客的「中間商」,旅行社的「中介」優勢已經很不明顯了,在線旅遊對傳統旅行社的衝擊不言而喻。
  • 都在談轉型、升級,傳統旅行社到底該如何擺脫「傳統」?
    「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為什麼要用「傳統」來形容旅行社?實際上人們在談論「傳統旅行社」的時候,更多的是說旅行社企業經營乏善可陳,完整的錯過了10年前中國OTA崛起的機會,也沒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流量紅利卻結束了,如今面對國內消費升級大潮、越來越年輕的客戶,旅行社企業如何發揮優勢在新形勢下破局,提高盈利能力?
  • OTA發力線下門店 傳統旅行社:並不會「你死我活」
    不只攜程、去哪兒,同程、途牛、驢媽媽甚至窮遊等線上平臺都在尋找線下渠道發展的可能, 一向擅長造勢的OTA入局線下門店競爭,在凱撒旅遊總裁陳小兵眼裡,OTA布局線下門店於傳統旅行社而言並不是「狼來了」,傳統旅行社也在自我提升,雙方都有互相可以借鑑優勢,未來在市場上有共存的可能。換言之,即使出現競爭,也不會是「你死我活」或「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
  • TD銳評|航司賣年票不是新鮮事,但有人因「終身機票」吃大虧
    航司賣年票,核心產品無論是機票還是輔營產品,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在航司年票領域,要論影響力,美國航空推出的「終身機票」是年票的「極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上個世紀80年代《航空管制放鬆法案》頒布後,全美航司面臨生死大考。
  • TD銳評 | 航司賣年票不是新鮮事,但有人因「終身機票」吃大虧
    航司賣年票,核心產品無論是機票還是輔營產品,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在航司年票領域,要論影響力,美國航空推出的「終身機票」是年票的「極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上個世紀80年代《航空管制放鬆法案》頒布後,全美航司面臨生死大考。為了更好地活下來,美國航空靈機一動推出「終身機票」業務:顧客只需花費25萬美元,就可以在任意時間無限次開始行程,貴賓休息室、全程頭等艙,一切全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