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千五百年前,達摩將禪帶到中國,慧可成為了他的衣缽傳人,如果沒有他,禪宗不可能在中國生根發芽。
慧可的父母信仰道教,他自幼熟讀儒家經典,一心想在官場上有所作為。然而,父母的突然亡故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為求內心的寧靜,慧可將注意力轉向了佛教。
公元519年,三十二歲的慧可皈依佛門,在洛陽龍門香山寺寶靜大師門下學法。慧可很快就發現這兒的佛法並不能滿足他,他離開香山寺尋找新的啟示。聽人說,嵩山少林寺裡有位天竺來的高僧,慧可決定去少林寺碰碰運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慧可碑》中所記載的版本。
02
斷臂求法
沿著少林寺後山的小徑,慧可走到菩提達摩面壁的山洞前,請求祖師傳授教法。達摩祖師對他完全不予理睬,於是慧可便站在山洞外面等待。在紛紛大雪中,慧可一等就是幾天,積雪沒過他的膝蓋,而他依然站在原地等著。為表誠意和決心,他甚至砍下自己的左臂。
祖師見此壯舉,終於出洞來見慧可,問他:所來何為?慧可說他無法做到息心止念,需要祖師的幫助。達摩說:把你的心拿來,我幫你息心止念。慧可愣住了,回答說:我找來找去,都沒找到我那顆心。達摩於是說道:既然如此,便是你已經安心了。慧可聞言,幡然有所悟,從此成為達摩的弟子。
慧可跟隨達摩學法六年,到了公元534年,得傳達摩衣缽,就此成為中國禪宗二代祖師。達摩還傳給他《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並囑咐他將所學禪法發揚光大,便遣他下山去了。
03
時值北魏末年,中國北方正陷入一連串大規模的動亂之中,所有的佛教文獻對慧可的這段經歷語焉不詳,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在鄴城傳法時,招來了當地僧人(以崇尚苦修、咒語和神通為特徵的北朝佛教)的仇恨。因為看上去「空空如也」的禪宗,質疑了他們對佛法的理解,使他們「解脫代理人」地位受到了威脅。
公元574年,適逢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滅佛運動,在鄴城傳法的慧可深知北方已經呆不下去了,於是逃往南方。他帶著弟子們在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附近的司空山待了十多年,將禪宗法嗣傳給僧璨後,他又回到了鄴城,在鄴城廢墟向東北行進六十裡處的匡教寺駐錫弘法。
可是,僧人辯和嫉恨慧可傳法大獲成功,向當地官府誣告慧可妖言惑眾。公元593年,一百零七歲高齡的慧可被處以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