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莊路茶業街商圈內,有一片白牆灰瓦徽派建築風格的特色街區。來到這裡你會發現,此處匯集了雲南、浙江、福建、山東等省份的普洱茶、綠茶、青茶、白茶、紅茶等名優茶品。這裡的茶商大部分為茶農出身、家裡有茶園,老家種茶濟南賣,原產地直供、倉儲式批發,讓這片新興的茶葉銷售街區逐漸形成自己的優勢,成為茶商的「供貨商」,被人親切地稱為「茶幫一條街」。
茶葉涵蓋滇浙閩魯新興茶業街區漸成規模
去年9月,在張莊路濟南茶葉批發市場南鄰,一片新興的茶業街區悄然揭開面紗,白牆灰瓦的徽派風格店面顯得格外古典雅致。經營一年之後,今年國慶節期間,記者再度來到這裡探訪,發現此處已經匯聚了來自雲南、浙江、福建、山東等省份的普洱茶、綠茶、青茶、白茶、紅茶等五大茶類的名優茶品,還有專售中高檔茶具等茶葉配套產品的商家。不斷有新開張、裝修的店鋪,茶商們忙忙碌碌,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
如今,店面規整林立,門頭招牌整齊劃一,經營井然有序,來自不同茶產區的品牌店面經營產品自成體系,富有典型的地域特色,使這裡成為「茶幫一條街」。
茶農銷售產地直供零中間商價格更實惠
海盛堂茶行的經理湯雙巴在「茶幫一條街」經營半年多了,跟代理他人品牌或在市場調貨的茶商相比,他的生意格外好一些。據記者了解,湯雙巴來自福建,主要銷售鐵觀音,他在老家有承包的茶園。自家收了茶葉,精製完成後,直接運到濟南銷售,省掉了層層中間商,同樣質量的茶葉,價格比其他批發商還要低一至兩成。在價格具備優勢的前提下,由於茶葉來自他自家的茶園,實現了質量全程可追溯,品質更有保障。在這片特色茶業街區,像湯雙巴一樣的茶商不在少數。
畫青日照綠茶批發中心負責人韓偉,是去年第一批入駐這裡的業戶。他看好這個茶業街區準確的定位,很快便租下80平方米的店面,專售日照茶核心產區——巨峰鎮後崖下村的茶。韓偉經營日照綠茶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他就是當地人,自家也有茶園、茶廠,產銷一體,攤低了成本。而且,由於之前在其他市場經營店面,積累了不少人脈,今年春節時,不少老客戶登門搶購日照綠茶。
入駐「茶幫一條街」的壹知味茗茶專售臺灣茶,負責人餘滿藝親自到臺灣知名茶產區鹿谷鄉收茶。所以他的茶也算得上產地直供,價格實在質量可靠。
吳陽春茶業的經理吳乃標是名地道的「茶二代」,老家在福鼎市磻溪鎮吳陽村,自家有茶山,父母多年經營茶葉。去年受父母召喚來到濟南,在「茶幫一條街」自立門戶經營茶葉生意。吳乃標告訴記者,他的店近期經營情況良好,最近又恰逢中秋,線下批發客源較集中,同時通過老客戶引領新客戶,店內銷售額增大,比前段時間生意要好許多。「我的店專營自家產的福鼎白茶而且貨源充足,讓人覺得我很專業、產品質量又可靠、價格還實惠,讓我比較容易與客戶達成信任與合作。又因為我們這裡位置臨近第一茶市,我有不少新客源都是引流過來的。」吳乃標說。
倉儲式批發做茶商的「供貨商」
湯雙巴賣茶有方在「茶幫一條街」是出了名的,在茶商朋友的眼裡,他是個非常勤奮務實的人。他給自己的經營思路定立了準確的方向,主要瞄準臨近茶葉批發市場的茶商,做他們背後的「供應商」。
所以,從剛開店不久,湯雙巴就印製了大量的名片,每天跑出去到各個門店發放,甚至還屢次跑到山東省內其他地市的茶葉批發市場推銷自己的產品。剛開始推廣業務的時候,他常常吃閉門羹,有的商戶甚至對他出言不遜。但他並不氣餒,仍然一次次登門拜訪推銷產品。最終,通過自身的誠意和產品的質量價格優勢,湯雙巴博得了諸多茶商的信任,將自家產的鐵觀音成功推銷出去。
湯雙巴的成功營銷與自身產品的天然優勢分不開,而更大的優勢則是他的店緊靠著濟南茶業界的「糧倉」——茶葉批發商的大倉庫。有了倉庫作為依託,確保茶葉有足夠的地方存放,市場上茶商普通的調貨都能應付得來。
但凡在「茶幫一條街」經營的商戶,都嘗到了倉儲式批發的甜頭。秋緣茶業的負責人何淑芳在這裡開店銷售普洱茶僅4個月,生意經營得蒸蒸日上。由於原先從事過十幾年酒店管理,她積累了很多人脈,一開茶店,就有不少老客戶上門大量購買。藉助茶店背後的倉庫,她儲存了不少茶葉,對批發商和零售客戶的購買需求都能輕鬆滿足。
上好茶具是國內第一茶具品牌「漢唐」的濟南、淄博地區第一經銷商,主要面向山東省及周邊地區縣市做茶具、茶桌和茶電器的批發。上好茶具在「茶幫一條街」最北面的絕佳位置租賃了店鋪,通過「前店後庫」的模式解決了庫存壓力。
「我們這裡倉儲式批發,既能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地直供茶葉貨源,還能提供倉儲服務,濟南甚至山東省內茶葉市場的業戶不必再東奔西走、南下採購,充分為各大茶葉市場經營業主節省了時間成本、路途費用,降低了經營風險。」「茶幫一條街」的經營方一負責人說道。
□本報記者 祝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