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百家號《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文/可聞桃杏香
【作者簡介】可聞桃杏香,文學碩士,文案自媒體人,在方寸之間馳騁天涯,在詩書影畫中種杏栽桃,擬聞其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你知道為什麼韓愈會位於唐宋八大家之首嗎?
才不僅僅是因為他對於古文,即先秦兩漢時期散文的推動,更主要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主張有夠玩命地堅持。
要知道,當時主流社會盛行的是駢體文,一種戴著鐐銬跳舞式的寫作,過於追求形式上的奢靡文風,講究用詞華美,聲律對仗,沒有內容和思想,華而不實。
而韓愈則屬於非主流的小眾。他主張學習古文,強調內容和形式統一,即文風要古樸,同時還要有獨創性,文章要反映現實,「不平則鳴」。所以他的語言直率大膽,氣勢雄偉,慷慨激昂,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自然流暢。
這麼小眾,可是不合高考潮流的啊,可是韓愈是那種很認死理的人,我韓愈要認為是對的,那我就堅持,而且還要不斷發聲自己的主張。
他就帶著他那套古文風格上考場,結果屢屢不中,但仍屢屢繼續用古文交卷。
幸虧第四次進士考試遇到了識才愛才的主考官陸贄,才終結了他進士之路。
但是在後來的研究生考試——博學鴻詞科考時又是四次皆不中,因為他每次都在應試文章中大力倡導古文,這讓主流的駢文迷們聽著不爽。
其實不光是在古文上,他在工作上也很認死理,玩命地堅持自己的主張。
36歲那年,韓愈晉升為監察御史。當時長安附近幾個縣發生旱災,韓愈就去實地查訪。發現那裡災情嚴重,到處哀鴻遍野,百姓流離失所。可是行政長官李實卻一直向上謊報糧食豐收,人民安居樂業。
韓愈憤而向宋德宗上疏《論天旱人飢狀》,不僅列舉受災實情,並建議免除百姓當年租稅。
這一狀紙,就得罪了李實等權臣,最後韓愈反遭讒害,被貶為連州陽山(今屬廣東清遠)縣令。
摔了這麼大跟頭,一般人一定會吃了教訓,下次不敢再得罪人了吧,但那就是一般人,韓愈才不會。
得罪權臣算什麼,皇帝老兒他一樣敢得罪!
宋憲宗為了祈求長壽,派使者從法門寺裡把佛骨迎進皇宮供奉三天,並下令長安各大寺廟輪流展出佛骨。一時間,長安掀起拜佛骨狂潮。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爭先恐後迎拜佛骨,向寺廟捐獻財物,甚至不惜弄得傾家蕩產。
這一年韓愈51歲了,明明可以不惹事等退休了,可他依然大膽直諫,無所畏懼。他上奏《論佛骨表》,說佛教都是騙人的玩意,信佛的皇帝自都短命,供奉佛骨很荒唐,必須燒毀佛骨,別誤導了天下人。
憲宗一看,拍案大怒:「What?竟敢咒我短命?韓愈你好大的膽子!我非殺了你!」幸虧許多大臣說情,憲宗才沒開殺戒,卻把他貶到遙遠的蠻荒之地——廣東潮州做刺史。
敢玩命堅持的人都挺有種的,其實世界也最終會向這種人讓步。
這就是為什麼本來很小眾的古文,最後會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反應,最後形成集體性的鬥爭浪潮,壓倒了駢文,成為一場影響到宋代的文學運動。
所以韓愈功不可沒,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並和同代的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合稱「四大天王」。
可以說沒有韓愈,就沒有這場唐代的「文藝復興」。
其實韓愈的這種個性,和他這種剛直被貶的命運,也反映在他的詩句裡面。他的詩風有獨創性,氣勢雄大,聲調激昂,意象怪奇,很有一番敢作敢為、睥睨萬物的氣慨。
(二)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若何(《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兄弟,一年中的明月,唯有今夜最圓最好。可是,咱倆卻回不了長安,還要再度改官,你說這人生是不是很操蛋,不是,你說這人生是不是命中注定?來吧,都別說了,一切都在酒裡,對月不歌、有酒不飲不是人!
這是一個中秋之夜,韓愈沒回家,卻和另一個老男人一起賞月對飲,還寫下此詩贈與對方,這是什麼基情?
另一個老男人叫張署,和他真是患難基友。兩人都是監察御史,都因旱情向唐德宗勸諫減稅,都得罪了權貴,都被貶南方。張署被貶的是臨武(今屬湖南)縣令,韓愈被貶陽山(今屬廣東)縣令。
本來趕上唐憲宗登基大赦天下,兩人回京有望,不想卻被人從中作梗,兩人又被改官,韓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參軍,張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參軍。
你說是不是很鬱悶?所以張署老兄悲從中來,邊喝邊歌,哭笑怒罵,而韓愈呢,則借用了張署所歌,表達自己過山車般的心情:從無望的悲,到大赫的喜,又到「移荊荒」的怨,再到無奈的曠達。
(三)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一大早去朝廷上班,給皇帝遞了份《論佛骨表》,致使龍顏大怒,當晚就被發配到廣東潮陽去了,皇帝的效率真的很高耶!潮陽距長安千裡之遙,而且是瘴癘之地,很有可能就死在那回不來咯!
烏雲籠罩著秦嶺,往後已看不到家的方向,往前卻是前途未卜。走到藍田關口時,大風雪擋在前面,路途艱難,連馬兒都不肯繼續向前。其實不前的哪裡只是我的馬兒,還有我內心對家人和京城的眷戀。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本來就是冒著一死的決心向皇帝諫表的,為了國家朝政,他無怨無悔,同時也知道此去必死,所以還把後事交待給前來送行的侄孫韓湘。
這首詩最能代表韓愈這個人的剛正和堅強,一把年紀,也不因為畏懼權利和困難而屈服。
(四)真誠一擲賭乾坤
其實這首詩說的是一個典故。說的是當年楚漢劃鴻溝為界,兩方軍隊都打得疲憊不堪,正所謂龍疲虎困,都準備休息調整一下。可是,謀士張良、陳平卻勸劉邦:楚軍此時軍士厭戰,糧草不足,正是打它的最好時候,千萬不要回漢中!
於是,劉邦回過頭來攻打項羽,終於把他圍在了垓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劉邦的這一戰,就像押賭注一樣,把生死存亡全押上了!
韓愈為什麼會說到這個典故呢?這就跟他的一段威水史有關了。
當時是一個藩鎮割據的事件。淮西的吳元濟叛亂,韓愈隨宰相裴度去徵討。當雙方打得白熱化時,韓愈勘察後發現,吳元濟把精兵強將都投入到了北線郾城方向,西線老巢蔡州卻兵力空虛,便向裴度建議,不如調精兵三千奇襲蔡州。
裴度還沒來得及採納,西路將領李愬也想到了這一招,並帶兵雪夜入蔡州,生擒吳元濟。
雖然功勞最後歸了李愬,但韓愈的謀略還是獲得了大家的承認。他自己也很得意,便作了這首詩,用楚漢的典故來比喻自己的奇襲謀略。
——《詠史》
龍疲虎困川原割,億萬蒼生性命存。誰勸君王回馬首,真誠一擲賭乾坤。
(五)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人們都說精衛填海那是傻,我卻覺得那叫專注和堅持。
精衛填海是《山海經》裡的故事,是說炎帝的小女兒女娃,溺死於東海後,變成了精衛鳥,每天銜西山之石以填東海,為自己復仇。
晉代時陶淵明有詩說道:「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表達的是對精衛填海的理想抱負不能實現的無奈,而這一態度對後來的文人們有很大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精衛填海志向雖然遠大,但還是太過荒唐,根本無法實現嘛。
可是到了韓愈這裡,他卻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結果是成是敗並不重要,最重要是要有這種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的精神。像精衛鳥這樣為了報仇而死磕到底的幹勁,就應該和《刺客傳》裡的刺客一樣,該列入史冊。
其實韓愈對「專精」的讚賞,也正反映了他的人生態度。他自己做人做事就是這種不考慮成敗,只要是他認為正確的,他都會去堅持,就算九死一生也終不悔的。就像他堅持古文運動和反對佛骨那樣。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用來形容韓愈自己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節選)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豈計無休日?惟應盡此生。何漸刺客傳,不著報仇名?
(六)天恐文章中道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孟郊這樣的一代名家死了之後,就連上天都擔心好文章會從此斷絕,便再生下一下賈島來到人間。這是韓愈對賈島的高度讚美,把賈島抬到和孟郊一樣的高度。
可以說韓愈是賈島的伯樂。當年賈島還是一個騎著小毛驢的和尚,因為拿不定主題「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裡是用推還是用敲,苦思冥想中,誤闖了韓愈的儀仗隊。韓愈問他什麼原因,賈島便老實告知。
於是,騎著馬的韓愈和騎著驢的賈島並排而行,共同探討這個學術問題。最後,韓愈認為用「敲」更顯夜深人靜。這兩人後來還成為很好的朋友,韓愈給了賈島很多提攜和資助。
——《贈賈島》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閒。天恐文章中道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七)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李白、杜甫的詩文,猶如萬丈光芒,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將是永恆不朽的。
你們算哪根蔥,簡直不自量力,還跑來用陳腔爛調詆毀李杜?簡直就像螞蟻企圖要搖動大樹一樣可笑!
韓愈這罵的是誰啊?何出此言呢?
在我們現代,李白杜甫的地位那就是唐代詩歌的兩大高峰,絕對無庸置疑的。可是在中唐時代,他們兩個地位還沒這麼高,還沒有被普遍認識到其價值。
在韓愈之前,李白的名氣高於杜甫。到了韓愈的年代,有一對好基友又出來尊杜甫抑李白,他們就是小風流鬼元稹和老風流鬼白居易。
元稹在《唐故工部員外杜君墓系銘並序》中說:「詩人已來,未有如杜子美者」,而李白的樂府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即李白不如杜甫。
白居易則在《與元九書》中乾脆連李白杜甫一塊譏諷了,說杜甫只比李白好一丟丟,但是也不過如此,總之兩人都不咋滴。
韓愈是誰啊?不平則鳴的主,皇帝老兒都不怕,還怕你們這兩個風流鬼!馬上寫了這首《調張籍》來全力宏揚歌頌李白杜甫。
韓愈就是這樣,他永遠都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從來不畏懼和權威人士或大眾的意見不同,誰他都敢炮轟。
元稹和白居易,可是中唐時的詩壇江湖大佬好不好,聯手搞了新樂府運動的。可是在韓愈的腦袋裡,他考慮的永遠都是這件事、這個理對不對,而不管對方是什麼鳥。
——《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下略)
(八)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長安大道上,細雨紛紛,這春雨細膩滋潤如酥油,下過雨的草色,遠遠看去一片青翠,可走近一看,其實很稀疏。
這是一首撩弟之作。韓愈的弟子,張籍,排行十八,時任水部員外郎,雖然年紀上還長韓愈兩歲。
韓愈是很愛才的人,他引薦過張籍進士及第,推薦過他任水部郎中、國子司業等官。兩人雖是師生關係,但韓愈從不端老師和恩人架子,而是把張籍當朋友。
所以這一天,56歲的老韓,看到初春的景色如此欣欣向榮,春心大發,便約張籍一起春遊踏青,可是張籍卻因為工作很忙啊,年紀很大啊,木有心情啊,寶寶很宅啊,推辭不去。
於是,韓愈便寫下些詩,通過描寫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色,來撩拔張籍:春色這麼好,咱們約嗎?
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了兩首,這是第一首,在第二首中,他還寫道:「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做人千萬不要因為工作繁忙和年紀老大,就失去了逐春的少年心哦!
韓老大真真不油膩,你在他的詩裡,很少看到很頹很喪的東西,完全活出了無齡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李笑來說真正有價值的事就是那些特立獨行且正確的事。可正因為真正有價值,能做到的人很少,而韓愈就是這種能做到的少數族類。
縱觀他的人生和詩詞,你就可以感受到,他衡量一件事去不去做,從來不是看認同的人多不多,而是他韓愈自己獨立思考的選擇和堅持,即使和眾人或權威背道而馳。
不做大家都做的事,不說大家都說的話,不過大家都過的生活,這種特立獨行可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可要是沒有這點勇氣,那也活該成為平庸的眾人。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就油膩了?別賴中年,其實就是沒有了做特立獨行且正確的事的勇氣,而勇氣才是一個人永遠年輕的標配。
(韓愈:不油膩大叔的特立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