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親自做牧人,去尋找祂的羊群。在羊到處跑的時候,神把他們找回。耶和華必從各國召集祂的民回來,使他們得以在山坡溪水處安靜休息。神在美好的牧場上餵養羊群,使他們在美好的地方躺臥和吃草。神是好牧人,祂尋找失喪的,醫治有病的,秉公牧養肥的壯的羊。
【結三十四11】「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
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彌賽亞的降臨成就了此應許(23:24)。但是在彌賽亞降臨之前,神已施恩使被擄的百姓歸回,預示了救贖的終極成就。神此番應許使被擄的百姓熱切期待被擄歸回與彌賽亞的降臨。
豐富應許描述了以色列人如果滿足了必要的條件而將達到的狀況。預言在流亡者回歸的時候得到了部份的應驗。但猶太人在被擄以前和以後都沒有追求真正的屬靈經驗,所以應驗的程度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及至以色列人拒絕接受彌賽亞,這個民族就永遠喪失了獲得本節所應許之福的權利。後來這些應許轉移到基督的教會,並在原則上要應驗在這個屬靈團體中。局部的世俗國度將不再成為屬靈國度的中心。新皈依的信徒將分散到世界各地。他們的首都不再是屬世的耶路撒冷。他們所期盼的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這些經文將在屬靈意義上實現在新天新地。如果猶太人從巴比倫被擄之地回歸以後,能滿足神所規定的條件,這些應許就會字字應驗。
耶和華躬自作牧:先知從論君王的比喻引申到神本身。既然君王不盡本分,以色列的神惟有親自作百姓的真牧者,尋找失散的羊(參路19:10),祂引導被擄的百姓歸回故土,悉心照管他們。
【結三十四12】「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他們來。」
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照三十章三節,這幽暗是指耶和華的日子。十三章五節描述這日子是耶路撒冷被毀的日子,從此以色列猶大不再有政治的獨立,沒有國家,人民就四散,好似羊群分散一樣。以色列人果然四散,還不是只在巴比倫,更在埃及以及世界各處(參耶四十三5-7)。
我必……救回他們來:首先是對被擄歸回的應許,其次是關於彌賽亞、基督之救贖事工的應許。基督是好牧人,他聚集了羊群,為羊群舍了自己的命(約10:11)。好牧人不求自身的權勢和利益,而是為保護百姓肯犧牲生命的人。
【結三十四13】「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他們。」
神要將一切以色列人都領回聚集,無論他們在哪裡。這裡甚至包括以色列北國被擄的人。領出,是新出埃及的經驗,有新的聚集,又新的進入,歸回故土。在以色列的山上,是神所指定供羊浛吃草的地方,但這未必只指高山,也可指溪水邊以及一切可住之地。好牧人耶和華將要使百姓重返自己的土地(在千禧年的國度裡得到完全的應驗)。正如古時出埃及事件般,耶和華將重新「領出」、「聚集」與「引導他們歸回」。
【結三十四14】「我必在美好的草場牧養他們;他們的圈必在以色列高處的山上。他們必在佳美之圈中躺臥,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場吃草。」
既然已經滿足了悔改和屬靈復興的條件,神就會恢復巴勒斯坦原來的生產能力,使之成為「流奶與蜜之地」。祂會適時賜下雨露,使祂的子民在「筐子和……面盆」裡都蒙福,像祂以前所應許的那樣(申28:1-14)。百姓當初進入迦南的時候,由於沒有履行必要的條件而妨礙了應許的實現。現在再一次有了實現這些美好應許的機會,給了以色列一個新的開端。這個民族願意接受嗎?
【結三十四15】「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結三十四16】「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
使他們得以躺臥:安息和休息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人或動物均是通過休息解除疲勞,重新得到活力。在這世上的安息預表著將來在基督裡的永恆安息。肥壯的,對惡牧來說,可宰來吃。但對善牧說,別的羊都很瘦弱有病,而肥壯的可能兇暴搶食,仗凓力大,欺凌其他的羊,牧人不能容牠存在,必須除滅。牧人牧養他們,是以公平的原則,沒有偏待的行為。
羊養肥是牧人的願望,為甚麼有了肥壯的,反要除滅呢?但是除滅肥壯的,目的為保護瘦弱的,牧人必須保護群羊,此處「牧養」原意為看守與照顧(參撒上十七34-35)。
要秉公牧養他們:神的審判對惡人而言是懲罰,對義人而言是救恩的手段。在公義的審判之日,可怕的震怒將臨到惡人,而安慰、醫治和平安則會臨到義人。神的慈愛是借著實現公義彰顯的。沒有愛的公義是冷酷的,沒有正義的愛是盲目的。因此,義人應有別於惡人,他們相信神的公義必將獲得終極的勝利,他們的歷史觀是相信最後的審判。
肥壯象徵興旺。興旺往往導致忘記神(申32:15)。不忠心的牧人靠著掠奪羊群而致富。他們餵飽自己,而不是羊群。現在他們要受到「秉公」牧養。
耶和華是公義的,祂秉公行事,不偏袒義人和惡人,按各人所做的審判他們。在世上有的人牧養好別人;有的人則是為了自己的益處,沒有看管好自己的會眾,令到他們四處奔跑以致受傷。可見,做一個好的牧羊人是何等的重要,這個是要以耶穌基督為標竿,帶領大家奮力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