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書六章,勸民歸向神。第五章提到他們遠離神,第六章是勸以色列民要歸向神。
1節,「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這裡講到要歸向神。3節說,「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我們歸向耶和華,和認識耶和華是最重要的。歸向耶和華不只是外面的,要有裡面的;認識神也不只是外面的認識,要有裡面的認識。只有頭腦的知道耶和華是慈愛的、信實的、誠實正直的等等,是不夠的,要在裡面真正的知道。
他說:「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1節)神是滿有慈愛的神,祂撕裂了也會醫治,打傷了也會纏裹。我們講過希伯來書十二章5-11節,那裡講到神的管教,第一個是勸,第二個是責備,第三個是鞭打,鞭打以後祂還要疼愛。在這裡何西阿說:「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祂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祂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1節下-2節)撕裂了要醫治,打傷了要纏裹,之後還要甦醒,還要興起,還要存活。有好多人說:我怎麼覺得這麼軟弱,這麼灰心?我怎麼覺得這麼脆弱、疲乏、孤單?其實這一切都是消極的。你真正跟神有關係,裡面不會有這樣消極的感覺,外面可能也越來越蒙福。既或外面不順利,有苦難,但因著裡面連上了,你就把環境看得不重要了。裡面歸向神,你就得醫治了。什麼是醫治?什麼是醫治釋放?這裡不就是醫治釋放嗎?真正與主聯合,與聖靈聯合,與神的話聯合,祂就醫治釋放。剛強不在方法裡,得勝不是一個方法,醫治釋放不是注重方法。
無論什麼,都要著重源頭,都在主那裡。今天人喜歡講方法,不講源頭。方法有千百個,源頭只有一個。我們說,內在生活治百病。內在生活為什麼超過一切的方法,一切的宗派呢?因為是強調直接連上源頭,叫人真信神,信真神,遇見真實的神。你真過內在生活,你才能知道內在生活有多重要。有時候聽到有些同工說學這個、學那個,你不學會跟基督連接,不在裡面歸向祂,不在裡面認識祂,你想得醫治,想得釋放,想得興起,想甦醒,想活得好好的,活得快樂,門兒都沒有。這裡講得多清楚啊!在舊約,也不是強調一個方法,也是要在裡面歸向主。裡面沒有歸向主,外面所有的方法都是枉然的;裡面歸向主,外面的方法就不是太重要了。講道是先唱歌,還是先禱告,還是先讀經,還是先作見證;聚會用什麼流程,都沒有絕對的。就像你先吃口飯,還是先吃一點沙拉,還是先喝口湯,還是先吃口菜,誰告訴你說一定是哪個格式啊!如果是廣州人,喜歡先喝點湯,沒有錯。先喝口湯,先吃菜的,先吃飯的都有,還有先吃水果的。最重要的是在裡面歸向主。
3節,「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歸向祂,你就認識祂;你在裡面歸向祂,你就認識祂了。「竭力追求認識祂;祂出現確如晨光,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祂像晨光,祂像甘雨,祂像春雨。有晨光就不黑暗了,有雨了就滋潤、不枯乾了。莊稼沒有雨就乾巴巴的,沒有光就只有黑暗。你歸向神就得醫治,就得纏裹。你認識神,祂臨到你就像晨光,像甘雨,像秋雨春雨一樣。所以我說,所有的剛強、喜樂、平安、復興、能力、甦醒,活得好,醫治釋放,都在基督裡。不要到外面找你裡面的主,直接連上源頭,比什麼方法都重要。
以前人家跟我說不要到處參加特會,踏踏實實牧會。我心裡想,你跑夠了你不讓我跑,等我跑一跑,看明白了。當然,現在我經歷了內在生活,我不跑了。如果不經歷內在生活,我現在還一直在跑。為什麼呢?靈裡不滿足,就想找特會,找牧師按手,其實都解決不了問題。我現在根本就沒有機會出去參加特會,可我不是每天活得很痛苦,我也不是要參加培靈會才能剛強。因為跟耶穌連上了,踏踏實實地讀經、禱告、靈修、追求就可以了;不再想投機取巧,一口吃個胖子。也許我太狹窄了,只適合追求這個,別的我也學不會。我認為學敬拜、彈琴、小組門訓、傳福音都是可以的;要想真正生命改變,夫妻關係好,父子關係好,同工關係好,能持續剛強,追求內在生活就可以了,追求主就可以了。你參加所有的特會,也不過是追求外在。有的人操練過內在生活,還是天天去參加培靈會、特會,我就有點納悶,到底你有沒有進入?你說你進入了,你怎麼天天不跟基督連接,還去跑特會呢?那就說明你還在外面,三心二意,沒有持定,向著標杆直跑。那些喊啊,叫啊,哭啊,鬧啊的特會,都是湊熱鬧。我這樣說,是因為我經歷了。我知道那些沒有經歷的,聽不懂;那些經歷得不深,也不太明白,不太能認定。
4節,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作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也就是說你們沒有良善。沒有跟神連接,怎麼可能有良善?弟兄姊妹,我們都知道馬太福音十九章那個少年財主。他來見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作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不跟主連接,你不可能有良善;不跟主有連接,你不可能有能力和生命。「一切都在祂裡面」,又回到這句話了。所以,你丟棄良善,就是你遠離神了,你就沒有良善。
5-6節,「因此,我籍先知砍伐他們,以我口中的話殺戮他們,我施行的審判如光發出。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當你丟棄良善,神的話對你來說,不是祝福,不能救活你,而是一個審判了。你裡面沒有與神連接,神的話對你來說,只是個知識,叫你自高自大;你與神連接,神的話就成了生命,成了光,成了生命的糧,成了寶劍。主說:「你丟棄良善,你的良善如雲霧不見了,我就要籍先知殺戮你們。」
神的心意到底是什麼?祂說:「我喜愛良善(或作憐恤),不喜愛祭祀。」神喜愛憐恤人,憐憫人,神有愛。神不是單單喜歡我們的宗教儀式,比如祭祀、讀經、講道。大部分教會都有偏差,幾天的聚會,一直著重講,禱告少一點,唱歌少一點,逮著牧師一直講。為什麼呢?不就是為了追求知識,批發道理,好回去講嘛,但是回去也講不出來。不是一直講,一直聽,是你要跟源頭連上。你跟源頭連上,你就講不完了。給你一皮袋水,不如告訴你有一口井。每個人都要講從主那裡領受的第一手資料。主說:「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意思就是「我喜愛你行道,憐恤人,活出來,而不是你天天獻祭。」天天獻祭,天天讀經,天天參加活動,裡面沒有改,沒有良善,沒有愛,沒有憐憫人的心,沒有實際行道的行動,再聚會也是白搭。不是聽道聽兩個小時好過癮,重點不是學一大堆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天天與主連上。
「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認識神非常重要。我再說,認識神是在裡面的聯合,在裡面的經歷,在裡面的認識。這個認識和親近主,原來都有同房的意思。當然,這不是說肉體的那種親近;意思是在裡面的認識,在裡面的聯合,在裡面的親近。真正的認識神,是你在裡面與神合一,在裡面與神聯合,就是你真正跟神相交了;而不是在外面追求知識、活動、恩賜、能力。你經歷恩賜,你不認識賜恩賜的神;你經歷能力,不認識賜能力的神;你經歷神跡,不認識賜神跡的神,那是不夠的。
7節,「他們卻如亞當背約」。在伊甸園,神跟亞當立約,亞當背約了,他違背了伊甸之約。(參:創2:16-17)亞當背約,就被趕出伊甸園。接著說:「在境內向我行事詭詐。」他們像亞當那樣背約。神跟以色列人立律法的約。基督跟我們立生命的約,就是基督流寶血;我們跟祂立約,就是相信祂。這就是: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約是非常重要的,要守約。信徒有一個約就是信仰的約。侍奉者有兩個約,一個是信仰的約,一個是侍奉的約。比如:大衛有信仰,神又跟他立約,叫他好好遵行神的旨意,侍奉神。所以我說,掃羅違背的是信仰的約,當然他也違背了侍奉的約。參孫沒有違背信仰的約,因為他還是信神的,可是他違背了侍奉的約。他先前犯罪,愛妓女,愛大利拉,愛婦人,這是犯罪。後來他說出他能力的源頭,那就違背了拿細珥人的約、侍奉的約,但他沒有違背信仰的約,所以後來又恢復了能力。違背了侍奉的約,就會受虧損;違背了信仰的約,就要命了。
8-9節,「基列是作孽之人的城,被血沾染。強盜成群,怎樣埋伏殺人;祭司結黨,也照樣在示劍的路上殺戮,行了邪惡。」他們所作的跟外邦人沒有區別。有些弟兄姊妹說,有時候教會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外邦人還殘忍,還可怕。有的弟兄姊妹被牧者轄制,叫你幹啥就得幹啥,一天到晚提心弔膽,看到牧者就害怕,像老鼠見了貓一樣。不是這樣的。我們是牧人,要給弟兄姊妹安全感,要給他們愛;不是叫他們見了你嚇得半死,打擊、壓制、威脅、恐嚇。一定要記住,信徒不是你的羊,教會不是你的公司,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有的人威逼利誘,威脅、轄制、強迫他手下的同工做這個、做那個,很可怕。
10-11節,「在以色列家我見了可憎的事,在以法蓮那裡有淫行,以色列被玷汙。猶大啊,我使被擄之民歸回的時候,必有為你所命定的收場。」以色列犯罪,猶大也不好,也在犯罪得罪神。
求神憐憫我們!我們真正歸向神,就會丟棄強暴;真正歸向神,就會認識神;真正歸向神,就會蒙福;真正歸向神,就會活出生命,活出愛。假歸向神,就追求祭祀、律法、參加活動,勾心鬥角,殺人流血;再多的聚會,再多的知識,再多的活動都白搭。最重要的是,你裡面有沒有謙卑溫柔?有沒有愛?有沒有憐憫?有沒有遵守神的話?如果在教會中,每天勾心鬥角,打擊轄制,這是神不喜歡的。好多傳道人、牧師、同工都不知道他是誰,他認為教會是他的,他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他隨便立錯誤的規章制度,隨便轄制,隨便打擊,開除這個,提拔那個,教會被他弄得亂糟糟。求神幫助我們!人的方法靠不住。
本文原載自作者公眾號「毗努伊勒」,基督時報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