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2020-07-30 丈量城市

內容來源 | 丈量城市公眾號

文 | 張慧

攝影 | 李海濤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區位:打磨廠街區 前門與崇文門之間

基本概況:前門東區修繕整治的重要示範區,全長1145米,寬5-8米

特點:走產業復興之路,老街區變為新景點


「老北京人的記憶」之一


西打磨廠街形成於明初,因匯聚石器打磨匠人、店鋪而得名,曾與西河沿、鮮魚口、大柵欄並稱為「前門外四大商業街」。繁盛時期,半條街都是石廠。八大祥之一瑞生祥,京城四大飯莊之一福壽堂,粵東、潮郡、臨汾、寧浦、應山、鍾祥等八大會館在此雲集。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繁榮時期的西打磨廠胡同


經歷落寞,重獲新生


曾經繁榮的胡同沒能逃過時代的衝刷,解放後西打磨廠街淪為一條尋常的胡同,交通混亂、街區破敗、古建變成大雜院兒……2015年啟動的改造計劃賦予了老街區新生,改造後的西打磨廠街煥然一新,老胡同成了新景點。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改造後煥然一新的胡同


西打磨廠街選擇了一條有別於傳統胡同旅遊改造的新路徑:以產業復興為核心,從空間和內容兩方面進行改造。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 空間上,老院新生


西打磨廠大街上有許多舊址存留,如肖公廟、同仁堂製藥作坊等。


設計助力:

由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建築師組成設計團隊,包括隈研吾、馬巖松、張永和、如恩設計、朱小地、孟巖、MVRDV等,打造了一系列「大師院」,實現了傳統建築和現代元素的有機融合。

隈研吾北京事務所改造作品:打磨廠220號,清末曾是協和醫院,協和醫院遷址後被用作蘇聯醫院、日本醫院。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青磚牆面+格柵+木門,新舊元素交融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青磚牆面+格柵+玻璃幕牆的設計,為傳統建築空間注入現代感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保留傳統院落的形態,用新植的小樹延續胡同院落傳統布局


留舊如舊:

西打磨廠街老城更新在細節之處小心落筆、精心修繕,充分尊重了歷史街區的原有風貌。

西打磨廠街210號,曾經的瑞華染料行。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保留四合院肌理,從細節處著手更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修舊如舊,保留了門頭上「靛藍顏料、零整批發」字樣,讓空間的歷史得以傳承


西打磨廠街213號院,曾經的山西晉商喬家票號大德通總號所在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保留了民國年間建成的拱門和其上精美雕花,成為西打磨廠一景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與街巷建築共生多年的爬山虎、大樹等得以保留,定格空間記憶


老街新貌:

基礎設施的全面提升,讓胡同從內到外「改頭換面」。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區域內綠化景觀、照明、視覺系統都進行了精心設計


  • 內容上,功能激活


以文化創新、民生服務、藝術交流、國際跨界等形式,構建以文創為主的產業生態,將西打磨廠街打造成內涵豐富、極具活力與獨特魅力的,以國際創新力驅動的歷史街區。在修繕後的建築空間裡植入多種功能,實現空間的徹底活化。

打磨廠·共享際由西打磨廠街210號瑞華染料行、長巷三條1號清朝末年「義誠店」旅店舊址兩個場地改造而成。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西打磨廠街210號瑞華染料行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長巷三條1號清朝末年「義誠店」旅店舊址


共享際集住、辦、商為一體,構建了「街區庭院式共享生活社區」。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創新居住形式——最IN的院落式胡同LOFT公寓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創新辦公業態——庭院式辦公:莊雅婷團隊作品 MENG LAB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創新生活方式——胡同院落+茶藝+現代家居


設計助力的空間提升、留舊如舊的風貌留存、多種創新功能的植入,讓西打磨廠街區重新煥發新活力,成功展現了不同於前門西區商業區的「靜生活」,打造了城市更新的新樣板。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乘風破浪」的巴塞隆納——老城改造、舊城更新三部曲

科技創新區如何崛起?來看波士頓的創新答案

北京上莊,最後的「海澱」,最好的「海澱」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打卡」老北京記憶,新產業功能——西打磨廠胡同的舊城更新

相關焦點

  • 北京西打磨廠胡同曾與鮮魚口、大柵欄齊名 如今街面養金魚?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在很多老北京的記憶中,熟悉的四合院生活就該是這樣悠閒愜意。如今,有條胡同不僅養了金魚,還把金魚養在了街面上。與前門熱鬧的商業區不同,西打磨廠西段是個幽靜的所在,灰磚青瓦券拱門,古藤老樹格子窗,修葺整齊的老式建築裡藏著過往的繁華。
  • 京城周末丨春日胡同遊哪裡去?前門外草廠胡同「最愜意」
    「京城周末」欄目將為大家推薦北京的展覽活動、胡同小巷、歷史遺蹟、文化小店,讓大家在閒暇周末,走出房間、走進城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這座城市濃鬱的文藝氛圍,去了解北京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快來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京城胡同遊,哪裡去?
  • 老北京胡同裡的文創
    一到夏天,這裡碧水悠悠、鳥語蟬鳴,映襯著老北京特有的紅門灰瓦、青磚石橋,讓三裡河有說不盡道不完的古都意蘊。您瞧,就算是在前門草廠二條胡同住了60多年的老住戶藺鑫元,拿起相機也是拍得停不下來。「我愛胡同、愛攝影,更愛這一片煥發生機的老北京歷史文化街區。」藺鑫元說,從2016年前門地區啟動改造,他就多了一個習慣——只要有時間,就拿起相機記錄前門的點滴變化。
  • 胡同裡老北京人的現代生活
    「曲巷斜街信馬,小橋流水誰家」——古人詩詞中描述的江南水鄉美景,不僅出現在首都北京前門一帶的胡同裡,無縫嵌入百姓日常生活,更成為市民和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的網紅打卡地。
  • 【西打磨廠街!】好一處老北京風光!
    在民國年間將打磨廠街分為東西兩段後,東打磨廠發展成了文化街,出現了很多的書局、年畫、摺扇等店鋪。而到了2017年,隨著前門歷史文化保護區東區舊城保護整治項目的進行,西打磨廠街又重新煥發活力。主要用於以上各行的商業活動,同時兼具祭神、演劇、聯誼等多重功能。
  • 西打磨廠街!好一處老北京風光!
    在民國年間將打磨廠街分為東西兩段後,東打磨廠發展成了文化街,出現了很多的書局、年畫、摺扇等店鋪。而到了2017年,隨著前門歷史文化保護區東區舊城保護整治項目的進行,西打磨廠街又重新煥發活力。主要用於以上各行的商業活動,同時兼具祭神、演劇、聯誼等多重功能。
  • 馬巖松&MAD 假如外星人來了 他們一定不忍心摧毀胡同泡泡
    陰天時清晰,晴天時消隱,光滑的金屬曲面如鏡面反射般,映出了屋頂和大樹,日出和日落,更重疊了歷史與現實,記憶與未來,天地與人間。胡同泡泡218號 在西打磨廠比起2009年北兵馬司32號的胡同泡泡,西打磨廠的胡同泡泡218,算是泡泡界的新人。時隔十年,讓泡泡降臨在院落的思路沒有變,變化的是它們的形態和功能。
  • 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這條本就不長的胡同空間越發侷促,漸漸失去往日的文化氣息。  2010年,楊梅竹斜街被選為老城改造更新試點項目,採取自願騰退原則,目前已有700餘戶居民陸續遷出,為「騰籠換鳥」留下空間。  「這條街不大拆大建,保留了大部分老住戶,力求把老北京的人氣兒、韻味兒原汁原味地留下來。」
  • 「攝影師帶你打卡拍照」北京最有情調的胡同
    繼續給大家帶來教你拍照系列主題【攝影師帶你打卡拍照】給大家推薦北京值得去遊玩打卡的好地方!本期給大家推薦【北京最有情調的胡同-五道營胡同】坐標:北京市東城區五道營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北部,安定門立交橋東側,南與箭廠胡同相通,北有二條支巷通安定門東大街。東邊直通雍和宮。
  • 老北京胡同的新生活
    在大大小小的社交平臺上,總有人分享逛北京胡同攻略,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南鑼鼓巷、菸袋斜街、五道營胡同,近兩年來,前門地區的草廠胡同也頻繁被提及,成為遊客心中的「必打卡之地」。今天我帶您看看這個新晉「網紅」地,究竟有什麼玄妙之處。
  • 老北京靈境胡同,二合益西單大腸頭,記憶裡的老北京
    今兒依然圍繞著咱老北京的地界兒聊聊老記憶,今兒繼續說胡同,要說起胡同來,老北京的胡同太有特點了,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您比方說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到西交民巷,這條胡同有三公裡,最短的無疑是琉璃廠說起靈境胡同老北京人都不陌生,它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胡同,全長共有664米,分別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單北大街相交
  • 「胡同該拆還是該保護,我說都不支持,行嗎?」100 個有想法的人
    改造前而今,業主希望能將這一貫通西海與德勝門內大街的地塊改造成具有北京胡同文化特質的空間,找來了META-Project工作室的創始人王碩,且提出了一系列功能空間的需求,比如茶室、正餐、聚會、辦公、會議以及居住、娛樂等。王碩一直以來都持續關注胡同的更新和進化,工作室META-Project恰好就落腳在舊城中心的東四十一條胡同59號。
  • 什剎海的四合院,是記憶裡老北京最美好的樣子
    他們尋找各種老舊院落,探討保護再開發的可能,想將中華文化和現代裝修設計通過文化民宿的形式,去展現北京城悠久記憶和文化。隱海」,應運而生。隱海通過「宿」「物」「人」去詮釋著現代胡同裡的新生活,營造出適合城市人生活的文化民宿空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大柵欄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婕介紹,對騰退的房屋和空間,除分類分級進行建築改造和環境景觀提升外,還要引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業態。為了讓自己的小店與胡同的風格統一,王秀仁對自家的藥鋪進行了改造升級,濟安齋咖啡書吧和中藥家庭博物館相繼開張。「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幫助我出點子,讓我的老藥鋪也實現了跨界融合。」王秀仁說。如今,濟安齋已經成了楊梅竹斜街裡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中外遊客紛至沓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
    大柵欄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婕介紹,對騰退的房屋和空間,除分類分級進行建築改造和環境景觀提升外,還要引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業態。為了讓自己的小店與胡同的風格統一,王秀仁對自家的藥鋪進行了改造升級,濟安齋咖啡書吧和中藥家庭博物館相繼開張。「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幫助我出點子,讓我的老藥鋪也實現了跨界融合。」王秀仁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這條本就不長的胡同空間越發侷促,漸漸失去往日的文化氣息。2010年,楊梅竹斜街被選為老城改造更新試點項目,採取自願騰退原則,目前已有700餘戶居民陸續遷出,為「騰籠換鳥」留下空間。「這條街不大拆大建,保留了大部分老住戶,力求把老北京的人氣兒、韻味兒原汁原味地留下來。」
  • 雨天探訪雨兒胡同,老北京怎樣留住老街坊「鄉愁」
    雨兒胡同 攝影:封面新聞記者滕晗不同於幾百米外的「網紅打卡地」南鑼鼓巷小街,熱鬧,似乎從這個胡同口開始就被按下了靜音,時空也仿佛被切割,沿著胡同一路走下去,只留下寧靜。轄區內14個街道的504條胡同均位於老城內。這裡,是很多老北京人的記憶所在。已當了多年「網紅」的南鑼鼓巷是北京老城區中整體格局完整的傳統街區之一,而其中的雨兒胡同,明代屬靖恭坊,稱「雨籠胡同」,清代屬鑲黃旗駐地,史稱「雨兒胡同」。這條全長343米的胡同身處人口密集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 舊城更新何以「新」,打卡勝地北京坊還有更大的野心
    「舊」,並非只是磚瓦建築等待更新,居民老齡化、活力衰退才是老城更新再造的核心動力。 前門大街周邊,是公認的老城更新的最佳樣板。 我們不妨先來建立一個坐標:位於北京前門大街路西,有一條胡同叫「廊坊頭條」。 「廊坊頭條」向南,穿過廊坊二條、廊坊三條,就來到著名的大柵欄商業街,這三條胡同的馬路西側,是小有名氣的文藝聖地楊梅竹斜街(鈦媒體在2017年曾報導過大柵欄改造)。
  • 「老北京」是怎麼變老的?
    在一片懷舊熱中,今天人們熟悉的「老北京」,迅速成為一個讓人著迷的話題。從那時起,北京城的每一個區都編撰了自己的歷史,推出本區的名牌商業區和旅遊名勝。關於「老北京」的文學和影視作品更是不斷湧現,並得益於首都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斷向全國投射開去。不過,這個「老北京」形象其實沒有那麼遠,距今不過一百年左右。
  • 「HI遊海口 就來龍華」拍照、打卡新去處!這個地方要火了
    在海口市委市政府部署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海口城市旅遊國際形象之際,海口新的旅遊產品——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即將在國慶中秋節前夕揭開其神秘面紗。它的對外開門迎客,也標誌著作為海南11個重點園區之一的觀瀾湖產業園區收穫了海南推進自貿港建設的早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