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文科狀元,拋名利棄妻女隱居山林,72歲老母親無奈把家搬上山

2020-12-21 不精準的人

眾所周知,「詩與遠方」是一個令人豔羨卻又難以實現的理想的生活境界。

「日常996」的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於古代先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抱有一種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面對生活所迫,他們時常抱怨長久囿於「樊籠「而難以脫身,希望能夠像古人一樣瀟瀟灑灑地脫離塵世、隱居山林乃至遁入空門。然而每個人都是現代社會這個俗世舞臺的一部分,自己的衣食住行與它息息相關,鮮有人能夠憑藉足夠的勇氣而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說,馬雲不就是卸任阿里巴巴的董事職位而去圓他的」鄉村教師「夢去了嗎?為什麼不能像他一樣呢?

可問題在於,馬雲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能夠高枕無憂地完成自己的願望,這可不是任何一個經濟力量有限的普通人敢於嘗試的

然而,就有這樣一個名叫李子英的文科狀元,卻能夠放棄給自己帶來豐厚收入的工作,且在沒有堅實物質積累的條件下隱居了山林。

一、 金榜題名,步步高升

李子英出生在常德的高峰地區,那時他家境清貧、物質條件並不優越,然而李子英卻一直非常刻苦,其成績之優異被左鄰右舍所共同認可和讚賞,他的父母也以此為傲。

終於,他在高考中摘得常德地區文科狀元的桂冠,以優秀的分數成功被中國人民大學這所高等學府所錄取。要知道,那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連大專生也是人才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大學生更是稀少,尤其是像中國人民大學這樣優秀的學校畢業生更是鳳毛麟角。

在世俗觀點看來,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一份優異的成績單,一所聲名在外的大學,就等同於一個好的前途,尤其是像李子英這樣的高考狀元,其前途更是可以說難以估量

李子英畢業後的經歷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大學學業完成後,他就被分配到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工作,後來又被調任至市委宣傳部、國土規劃部。再後來,他又升為一家雜誌社的社長。

所以說,他在仕途上一直是一路高歌、春風得意。此外,他的興趣愛好也十分廣泛,在不斷增強工作能力的同時,廣泛涉獵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是政壇上冉冉升起的一枚新星

二、 意外發生,人格巨變

命運總是喜歡在一個人最如日中天的時候開一個大大的玩笑,李子英也是如此,而且這個「玩笑」直接成為了他的命運轉折點。

那是在一次日常的騎馬訓練中,就是在策馬奔馳的時刻,他失足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頭部著地受了不小的傷,左手腕也因強烈的衝擊而骨折。讀者可以想一下在高速行駛的摩託車上摔下來是什麼感覺,更不用說高度更大的馬背上了。

所幸的是,這次經歷給他帶來的傷痛並不算太致命,只要稍加休養就可繼續上崗,但是它卻對李子英的心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原本外向大方的他變得沉默寡言,經常顯得十分呆滯,他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包括他的工作和愛好。後來這種精神狀態竟然導致了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

他的父母和妻女也焦急萬分,他們並不知曉這次他痊癒之後為何仍然陷入了這種精神上的窠臼,於是他們攜李子英求助各方醫院專家,卻總是難以找到他的病根,於是他們只好一次又一次給他開藥,也依然沒有看到李子英有轉好的跡象。

昔日如蘇軾筆下《江城子·密州出獵》那個意氣風發、前途無量的勇士一般的李子英,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這使他的家人們感到痛心,也使得他原來的友人和同事們感到惋惜

然而神奇的是,有一次當李子英一覺醒來之後,他的精神狀態卻恢復了正常,這使得他的家人們既驚奇又興奮。

可是他們眼前的這個李子英,似乎並不是昔日他們眼中那個雄心勃勃、志存高遠的李子英了。

三、 隱居山林,人生重啟

久病初愈之後,李子英並沒有回歸沉浮人世,而是先靜下心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麼。最終他醒悟到,他的追求並不是世俗推崇的高官名利、香車寶馬等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豐盈與怡然。於是他做出了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歸隱山林。

在山上,沒有任何信號,所以李子英的日常就是打坐、寫字,他說,這些習慣能讓他審視內心,同時也有助於防止抑鬱症舊病復發。他在山頭親自修建了一個小木屋,又開墾了幾片菜地,過著像古代農耕一樣簡樸,或者說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的生活。

另外,他還通過對古代聖賢「善卷「的研究、紀念來和外界學者等進行互動交流。善卷,傳說是上古時期的聖賢,以品德高尚而著稱,相傳他曾經做過帝堯和帝舜的老師,在李子英眼裡,善卷就是他現在的精神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母對李子英隱居的態度。雖然這並不是為人父母願意看到的,但看到兒子日益好轉的精神狀態,最終還是依了他的意願,他的母親甚至乾脆搬到山上來更方便地照顧兒子,父親也經常上山看望母子倆。

如今,在李子英看來,他的隱居生活平靜,卻又不失充實和幸福。

四、 結語

筆者對李子英的經歷可以說嘖嘖稱奇,先是一次創傷徹底使他的人格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再就是他最終竟然選擇了隱居山林的生活方式,這也與他過去的生活狀態大相逕庭,不得不說李先生真的勇氣可嘉,特別是在這個名利場上,能夠無懼他人的異樣目光堅持自己的本心,不就是難能可貴的嗎?

我們作為一個個體,不應該活在別人給我們設立的框架中,不要迷失在聲色犬馬之中,不如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知道自己真正渴望的東西。當然筆者在這裡並不是推崇「歸隱山林「這一生活方式,而是李子英選擇這種生活方式背後的精神動機,包括他的執著、淡泊和熱愛,這是很多現代社會公民所應該學習並具備的品質。

相關焦點

  • 1988年文科狀元,名校畢業家庭美滿,今卻捨棄權財隱歸山林
    "幸福"的都市生活 李子英,1988年以常德地區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枚名副其實的學霸,名校畢業後直接被分配到深圳的政府辦公廳工作,後來在市委宣傳部、規劃國土委等部門都工作過。
  • 小夥隱居嵩山 厭倦世俗生活一心嚮往隱居山林
    小夥隱居嵩山 厭倦世俗生活一心嚮往隱居山林時間:2016-06-17 17:42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河南80後小夥隱居嵩山 住洞穴吃野菜修道8年來源:中國青年網 近日,有關於80後小夥隱居嵩山的新聞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據悉,80後小夥從小對道士就有強烈的好奇心
  • 這些年輕人為什麼要隱居山林?
    隨著光太郎的中文譯版著作《山之四季》在我國受到熱捧,「隱居」,「山林」,「世外桃源」等渴望遠離塵囂的話題再度引人關注。對於習慣了城市快速生活的人們來說,在大自然中要放慢腳步,彎下腰來耕作、飲食、跋涉,著實是新鮮而有難度的生活理想。但以下這些年輕人,就正在實現這個理想。陳茹萍,26歲,大學就讀於中央美院藝術史專業。
  • 廣東理科狀元確定保送至清華 文科狀元將進北大
    其中,北大、清華等省外13所熱門高校繼續受到考生熱捧,清華大學以文科679分最低出檔分、理科678分最低出檔分再度蟬聯各校在廣東最高錄取出檔分,並確定錄取廣東省理科狀元劉若旖至金融系。而北大則確定錄取廣東省文科狀元陳俊任和選考化學總分狀元梁海傑。
  •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考試,其中有幾場考試是很重要的,比如說高考,在中國,高考是比較公平的考試,能夠讓一個人從此改變人生軌跡,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為高考而努力,同樣也還要講究天分,有些人在高考的時候就考得很好,比如今年廣西的理科狀元楊晨煜,滿分750,他考了730,可以說是真正的學霸了,而學霸的想法往往是普通人捉摸不透的。
  • 隱居山林的中國「灰姑娘」
    隱居山林的王雪卿。新華社發 王雪卿用陶瓷做的南瓜、兔子和小精靈等裝點著這座二層樓的小屋,牆上掛著她穿著19世紀歐洲鄉村油畫裡的服裝拍的一張張照片。 小屋的門上方掛著一個牌子,用英文寫著「灰姑娘」。 王雪卿出生於泉州惠安的一個小漁村,由於家境貧寒,沒有上過學,直到19歲那年她到深圳的工廠打工,才開始學習認漢字。她在家中排行老大,6歲就開始賺錢養家,每天做的事就是剝海蠣,或是串海蠣殼。  隱居山林的王雪卿。
  • 勵志:他6歲因故失去雙臂,高考以文科狀元考入中大,感動流淚!
    6歲,因高壓電擊,失去雙臂。10歲,成為田徑運動員,練習跑步,但因故止步。14歲,成為遊泳運動員,練習遊泳。17歲,因右腳受傷,錯失2008年北京帕運的機會。19歲,以當地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山大學。20歲,踏上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與馬雲同臺。24歲,踏上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舞臺。28歲,英國劍橋大學順利畢業。
  • 2015廣西高考文科狀元:柳鐵一中凌志宇672分
    2015廣西高考文科狀元:柳鐵一中凌志宇672分 2015-06-22 19:45:46 來源: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 戶籍鬧烏龍 縣文科狀元被中山大學錄取後遭退檔
    受訪者供圖當地媒體報導,在今年高考中,賈永玉以596分的成績,榮獲四川平昌縣文科狀元。網絡截圖  四川平昌縣2016年高考文科狀元賈永玉以為,上了大學後,自己就不再是「留守兒童」了。  在今年高考中,平昌中學高三應屆畢業生賈永玉,以總分596分的成績,成為平昌縣文科狀元。由於父母常年在廣州一帶打工,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她,在填報志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  新京報記者查詢獲悉,今年中山大學在四川省的文科錄取線為606分,僅以裸分看,賈永玉並不能被順利錄取。
  • 65歲老母親吃壯陽藥,他們譴責藥店,我卻看到了獨居的無奈!
    而在這種奇葩的競爭壓力下,藥店賣藥的手段也開始越走越偏,在重慶一藥店就把男性壯陽藥賣給了一位65歲的老母親,而且一次性還買了六七盒,得虧發現的及時,只吃了一個星期就被回家探望的兒子制止。就這樣原本給男性吃的就在「醫生」的精準治療下,被65歲的老母親稀裡糊塗地買回去吃了!針對這件事,網友紛紛拿起鍵盤譴責藥店!
  • 姜子牙為何隱居山林,老來得志,他對歷史的貢獻又有哪些?
    他後來商朝為官,那時百姓生活疾苦,深受紂王暴政壓迫,看不慣百態的他辭去了官職,隱居於磻溪峽。傳說他經常以特殊的方式釣魚,就是直鉤背身不用魚餌,這也就有了後來願者上鉤的典故。一次,周文王到山林裡前來求賢,二人談得投機,經常討論治國興國的良策,文王也是為學識淵博的君主,兩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 72萬獎學金卻選擇退學,復讀再獲高考狀元考入北大,如今怎樣
    不過7年前就有一位女學霸,連續兩次參加高考,兩次均獲得省高考文科狀元,如此驚人的實力讓人震驚不已。她就是劉丁寧。2013年,劉丁寧首次參加高考,在高考中她發揮出色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績,668分,省文科狀元的榮譽被她牢牢地握在手中。有了狀元的頭銜之後,在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上自然就對了很多自主性。國內所有高校,絕大部分專業隨便挑。不過儘管如此劉丁寧依然對語文情有獨鍾。
  • 80歲老母親的歸宿在哪?中年人子女的壓力,你不得不懂
    80歲老母親的歸宿在哪?中年人子女的壓力,你不得不懂 臨近過年,因為工作調動,我被公司總部調到了我們老家的分部去任職三個月,我搬了一部分行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母親一進門就跟我說了一件上周發生在我們家小區的一件事情。
  • 港大錄取江蘇省文科狀元:體現了香港的人文精神
    江蘇「最慘」文科高考狀元白湘菱,終於可以擺脫「最慘」兩個字,而可能成為最「幸運」的江蘇省文科高考狀元,這一切的轉變,來自香港大學的邀請。
  • ...狀元禮 理科狀元 老先生 威風 文科狀元 德慶縣 欞星門-社會...
    圖片說明:7月26日,有嶺南古建築明珠之譽的廣東德慶孔廟上演了第7場「狀元禮」。「狀元」分騎高頭大馬留影,一展「威風」。「狀元禮」受到外界質疑,褒貶不一。廟方稱,內容是最重要的,形式可以不拘,「狀元禮」有其積極的意義,否則難以受到眾學子和遊客熱捧。中新社發黃耀輝攝  東方網7月27日消息:在廣東每年高考放榜,新「狀元」一曝光,「狀元禮」就成了話題。  26日上午,在有嶺南古建築明珠之譽的廣東德慶孔廟,上演了第七場「狀元禮」。
  • 為一個承諾,20歲小夥「嫁」31歲有4個孩子的寡婦,如今仍隱居深山
    二、面對眾人的非議,他們決定隱居山林時光飛逝,一轉眼徐朝清嫁到常樂村已有十年,這時的她丈夫因病去世成為新寡,而劉國江正值16歲大好青年。徐朝清丈夫去世後,她一個人獨自靠著種地養活四名孩子,作為一個女人還帶著四個孩子,生活非常艱苦,但是村裡人因她寡婦的身份對她頗為忌諱,冷眼旁觀,沒有人願意向她提供幫助。
  • 想隱居山林?de Bintan Villa滿足你
    隱居山林,這個詞最初的出現是因為躲避戰火,與世隔絕是無奈之舉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想住在山林之中成為了一种放松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經歷過2020年的我們更想回歸山林好好重新洗滌一下心靈而民丹島的de Bintan Villa(德民丹別墅旅館
  • 小區車庫鐵柵欄竟鎖著一位90歲老母親 女兒:媽媽會把家裡弄髒
    導讀:小區車庫的「鐵柵欄」竟鎖著一位90歲老母親 女兒稱,媽媽會把家裡弄髒。父母生養兒女幾十年,只求老有所養,晚年不痛苦,但是就有這樣不是人的兒女,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就像對待野貓野狗,不當人看。據張女士講,車庫裡住的確實是她的老母親,因為老母親90歲了,有老年痴呆,大小便不能自控,媽媽會把家裡弄髒,才決定送到車庫去,她表示她也沒辦法。老奶奶有四個子女,每天輪流照顧,輪到張女士家,她就把老太接到車庫。她說,母親住在車庫裡並不冷,而記者詢問的情況是老奶奶在車庫冷的發抖。張女士說,一日三餐都會送到車庫,而老奶奶說很少吃早飯。張女士說,她老年痴呆。
  • 1977年北京文科女狀元,當年語文考99,作文登人民日報,現狀如何?
    在兩信發布之後,1966年夏天的高考即被"廢止",且這一"廢"就是十一年! 恢復高考,兩位狀元出了名 1977年時,中國恢復了高考,當時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以及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與應屆的高中畢業生。 這一年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的兩位狀元,男的叫郭方,女的叫劉學紅。
  • 北京文科狀元被香港中大錄取 將獲50萬獎學金
    核心提示:北京文科狀元劉庭梅7日被港中大正式錄取,她將獲得50萬港幣獎學金。香港中文大學表示,獲得獎學金的都是高考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如果考生不願意前往,將會安排退檔。  昨日,列入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提前批次的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開始錄取。北京文科狀元劉庭梅昨被港中大正式錄取,她將獲得50萬港幣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