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了韓國一個新聞,某女團成員從小就愛吃牛肉;後來自然就形成了腹肌。牛肉因其蛋白質豐富、脂肪低而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歡。而牛肉對於我們來說,更是家常菜和涮火鍋的佳品,說起牛肉菜品來小編也是止不住啊,比如什麼小炒黃牛肉、牛肉粉絲湯、牛肉乾鍋,牛肉乾等等,甚至有時一頓火鍋可能會點幾盤牛肉。突然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大家去吃牛排,發現只吃一塊可能就已經有了飽腹感,而吃火鍋兩盤都不夠塞牙縫呢?
第一個肯定是份量的不同,牛排雖小,每一塊卻是有標準重量的,還要用刀叉分切,肉的厚度感也是很大的。而火鍋的牛肉是薄薄的一片,圓形木筷就可以把它戳破,吃起來也是很難感覺到牛肉的份量。火鍋火鍋,最重要的還是在那一鍋湯料上,牛排作為主食肯定重要點得放在牛肉上。
第二個原因是,配料的不同。我們吃火鍋,主要靠火鍋騰起來的那股熱氣來體會菜品,東西看起來很多,其實因為擺放的不同,器皿搭配的不同,只是看起來很豐盛,真正吃起來,都是很小很少的一盤,自然牛肉也是一樣的。淺嘗輒止而已。牛排就不同了,因為它產自西方,外國人需要的熱量高,搭配土豆泥、義大利麵、麵包甚至還有水果沙拉、濃湯之類,每一樣都可以作為基本主食來實用,東西沒有火鍋的種類多,但都在份量上下了功夫。
其次各國飲食口味的不同,牛排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一次生活的體驗;而火鍋則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不能割捨的味道,萬般煎煮而出,吃了還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