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今年國際知名酒店頻頻被「摘牌」?王婉飛:疫情僅是加速器

2020-12-13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文 | 王婉飛、王雲靜

圖片來自網絡

近年來國際酒店集團的新品牌入華方興未艾,然而行業中不時爆出國際酒店品牌被摘牌的消息,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傳統的國際酒店品牌怎麼了?

這一話題一時引起行業廣泛關注。必須承認的是,時代已經改變,尤其是經歷這次疫情,新環境、新市場、新渠道、新技術倒逼酒店的經營、管理、服務必須與時俱進。當下民族品牌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國際酒店品牌面對的競爭對手逐漸成熟,業主擁有了更廣泛的選擇空間。

對於國際品牌來說,如何在當下繼續發揮引領行業的作用,需要進行自我反思甚至革新。

頻頻摘牌的背後是供求失衡

國際酒店品牌頻頻被摘牌,從宏觀角度看,是由於近年來國際品牌大舉進入,民族品牌也在迅速增長,品牌供給量大於市場需求,導致品牌供求失衡。

根據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飯店管理公司(集團)2019年度發展報告》顯示,僅參與統計的70家飯店集團擁有的品牌總量達到了492個,其中經濟型品牌85個,中端品牌162個,高端型126個,奢華83個,而且各個檔次的品牌數量還在持續增長。

品牌方與消費者在供需品牌的匹配度方面仍然存在錯位,即品牌結構失衡。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總量相應增加,與此同時需求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一方面,客源市場結構發生了改變。旅遊住宿群體的年齡跨度更大,代際差異明顯,一些傳統國際酒店品牌在創立之初瞄準的多是40歲左右的商務人士,而現在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加入到消費大軍,他們的消費偏好已經發生了改變。

另一方面,去酒店消費的目的也越來越豐富和日常化。有時消費者僅僅是希望轉變一下生活的場景,在酒店辦公、聚會、喝下午茶、看電影等等。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集團推出「新生活方式」品牌的原因。

以奢華市場為例,國際酒店品牌對國內處於金字塔尖的消費者了解不夠清晰和充分,目標市場還可以進一步細分,比如高端親子度假、高端康養、高端婚慶、高端遊學等。經歷了這次疫情,大家更加重視健康養生之道,筆者認為,鄉村高端康養旅居市場將是未來新的發展趨勢。

國際酒店品牌入駐和布局國內市場的時候,不僅要思考當前各個檔次的品牌數量和供求關係,還必須有更準確的市場定位。對於奢華和高端酒店來說,投資成本巨大,如果市場定位不準確,那麼產品在開發、設計、規劃等多方面都會出問題,難免摘牌命運。

此外,從微觀角度看,運營層面存在較嚴重的品牌功能失衡,餐飲的本地化、營養化,客房的差異化、服務的個性化等需求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住店客人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更傾向於前往具有當地特色的社會餐飲。酒店餐飲一成不變,連住店客人都留不住,更何談吸引當地周邊消費者。

客房類型目前基本上都是大床房、標準間(雙床)、行政套房等標準化產品,設計和格局同質化嚴重。未來能否根據不同人群的出行場景、消費偏好等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值得研究。

品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實現供需平衡,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品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第一,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對於需求方來說,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已經厭倦了走馬觀花的旅遊方式,希望能慢下來深度體驗當地的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所以僅僅依靠酒店內部資源是不夠的,需要積極拓展「1+N」戰略,比如「住宿+農業」「住宿+高端康養」「住宿+綠色生態」等。

當然如果沒有能力自行開發,也可以通過整合外部優質資源,進行管理模式上的創新。以高端醫養市場為例,目前國內品牌尚處於發展初期,對於具有成熟經驗的國際酒店品牌來說是一個機遇,然而這類品牌要想在國內取得長遠發展,需要整合當地的醫療和健康方面的資源。

現實情況是,國際酒店集團與當地的資源供應商合作有限。國際酒店品牌要抓住體驗經濟的紅利,進行跨界和產業融合。

第二,創新數位化營銷方式和渠道。酒店是最早實現網絡化的行業,目前相關應用卻比較落後,在管理上仍然是傳統思維,主要應用在酒店內部的管控。

如何通過「酒店+網際網路」方便快捷地和本地消費者實現連接,對於僅僅依託集團中央預訂系統的國際酒店品牌來說,需要探索。尤其是80、90、00後這代年輕人是在網際網路消費的環境下長大的,如何進行數位化營銷,充分運用大數據、5G等新科技,都是新課題。

第三,人才培養。儘管國際酒店品牌本身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力資源來支撐,品牌的理念就沒辦法落地。

高校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國際酒店集團和高校之間要加強合作,聯合培養未來的酒店人才。

第四,做好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市場需求可以分為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供給可分為現實供給和潛在供給。對於酒店這種業態,從開業到退出市場,將經歷長達十幾年甚至百年的時間,然而新的消費者和新的需求不斷湧現,5年、10年、15年甚至20年後,消費者的需求會發生巨大變化。

所以酒店需要綜合考慮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進行短期和長期規劃。對於潛在需求,要早做籌劃,就像下棋一樣,要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不僅要想好當下怎麼落子,更要謀劃全盤布局。

第五,做學習型企業。國際酒店品牌必須不斷學習,做學習型企業。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就要學習中國的文化和禮儀,包括建築文化、餐飲文化、社會交往文化等等,進行本地化運營。

在這次疫情中,國內酒店集團的應對舉措可圈可點,疫情常態化下的創新營銷舉措層出不窮,安心住、隨心住、直播、預售、外賣等多種變革方式值得借鑑。

(作者王婉飛系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休閒管理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為何今年國際知名酒店頻頻被「摘牌」?王婉飛:疫情並非根本原因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 很多酒店自停業後至今未恢復營業, 有的甚至直接閉店被「摘牌」。 即便是一些國際知名酒店品牌 也同樣沒有逃脫「摘牌」命運。
  • 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正式摘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作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旗下在北京唯一的一家萬怡酒店因為疫情倒下了。5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北京人濟萬怡酒店今日將正式摘牌並關店。據北京人濟萬怡酒店工作人員表示,酒店從疫情期間閉店後,就一直未能重新營業,閉店後,萬怡品牌將摘牌,而酒店將歸還於業主方北京人濟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至於後續是否繼續經營酒店尚不清楚。
  • 「網紅酒店」阿麗拉陽朔糖舍正式摘牌
    對於本聲明之日前通過凱悅官方渠道進行的酒店預訂,我們將聯繫賓客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意味著,網紅酒店」阿麗拉陽朔糖舍正式摘牌。此前,就有傳聞指出陽朔糖舍的業主在向酒店管理公司提出解約,不過雙方一直沒有做正面回應。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前的經營不善加之今年的疫情,讓酒店收益無法達到預期應該是主要原因,從而最終讓業主與管理方分道揚鑣。
  • 王婉飛教授...
    正因如此,儘管今年疫情爆發之初,國內鄉村社區小微旅遊經濟遭受重創,但在國家對疫情的快速控制下,各地鄉村旅遊市場逐漸有序重啟,不僅擺脫了「生存危機」,還迎來發展新「契機」。學者簡介:王婉飛,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 長安街W酒店將摘牌,酒店撤牌為何成常態?
    近年來,國內酒店業主在合同到期後,紛紛收回原本交由外資管理的酒店,酒店撤牌為何成常態?1月16日,SPG 俱樂部向用戶發出通知稱,北京長安街W酒店 ( 以下簡稱 " 長安街 W 酒店 " ) 將於 2019年2月1日脫離萬豪集團,並表示目前可提供的最後入住時間為2019 年1月31日。
  • 寫在酒店摘牌前:北京長安街W酒店的前世今生
    酒店的建築外牆以藍色玻璃鑲嵌,這樣現代化的設計在當時實屬罕見,一時間,這棟建築成為建國門附近的地標性建築,也令當時的群眾大開眼界。1992年,中糧集團投資建立凱萊酒店集團,這也是中糧集團首次涉足酒店業。同年,中糧集團接手天平利園酒店,並引入凱萊酒店集團進行運營管理,天平利園酒店也隨之更名為凱萊大酒店,定位為四星級酒店。
  • 一個月摘牌129家,新三板「日漸消瘦」?企業摘牌究竟為何?
    新三板又一家企業摘牌?12月8日,全國股轉公司審核通過了青島通產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終止在新三板掛牌的申請,公司股票(證券簡稱:通產智能;證券代碼:837963;主辦券商:中泰證券)即日起摘牌。數據顯示,這是本月以來第9家摘牌企業……其實,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連續四年「縮水」,且今年以來縮減的趨勢仍在持續。
  • 與品牌方「分手」這家網紅酒店何去何從?
    如果此消息屬實,那麼也就意味著陽朔糖舍業主方與凱悅的解約,並非完全是受疫情影響,而是涉及酒店管理方的管理失誤。為何「鬧掰」陽朔糖舍與阿麗拉究竟為何分手?「這家酒店摘牌的確不是因為疫情的緣故,當然,藉助疫情與管理方分手,這也是一個好方法。」對於阿麗拉陽朔糖舍摘牌一事,資深酒店管理專家夏子帆向中國旅遊報記者分析,業主與管理方分手,一般都是相看兩生厭了,當中涉及問題很多,比如管理原因、業績因素等。陽朔糖舍與阿麗拉的分手是業績因素佔了主導。從目前所了解的情況來看,投資人固然有情懷,但對業績也是抱有期望的。
  • 北京長安街W酒店將摘牌 曾是80年代地標
    酒店的建築外牆以藍色玻璃鑲嵌,這樣現代化的設計在當時實屬罕見,一時間,這棟建築成為建國門附近的地標性建築,也令當時的群眾大開眼界。1992年,中糧集團投資建立凱萊酒店集團,這也是中糧集團首次涉足酒店業。同年,中糧集團接手天平利園酒店,並引入凱萊酒店集團進行運營管理,天平利園酒店也隨之更名為凱萊大酒店,定位為四星級酒店。凱萊大酒店開業後,無疑是經歷過輝煌的。
  • 今年颱風頻頻鎖定南海和菲律賓以東附近洋面,究竟是為何?
    今年颱風頻頻鎖定南海和菲律賓以東附近洋面,究竟是為何?今年南海和菲律賓以東附近為何颱風頻頻原因來了通過氣象衛星監測發現(見下圖):今年在南海和菲律賓以東附近洋面出現大片高於30℃的暖海溫區。
  • 永州首個國際知名五星級酒店落戶永州經開區
    紅網時刻永州10月4日訊(通訊員 蔣海 謝文星)9月29日上午,永州市港聯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50747萬元的總價成功摘牌永州經開區湘江西路11號地塊,標誌著永州首個國際知名五星級酒店落戶永州經開區,為永州經開區「綠色發展樣板區、改革創新先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
  • 「骨湯門」復「豆漿門」 大品牌為何頻頻「失信」?
    網友提出疑問:國際知名大品牌為何在中國頻頻「失信」?消費領域這樣的「李鬼」還有多少?如何打破「誠信淡漠」的怪圈,讓不法商人無縫可鑽?新華社記者陳飛 攝  新華網北京8月2日電題:「骨湯門」復「豆漿門」 大品牌為何頻頻「失信」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周蕊、商意盈、許曉青  僅僅在日式快餐「巨無霸」味千拉麵「骨湯門」後的幾天,另一快餐巨頭肯德基也被微博爆料旗下高價豆漿由粉劑衝泡,引起網絡巨大反響。
  • 行業亂象 快捷酒店為何讓人頻頻糟心
    原標題:快捷酒店為何讓人頻頻糟心   商家為了利潤,適當地降低成本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不能以侵害消費者權益作為代價,這是行業的底線和準則,如今侵害消費者權益卻成了行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 獨家|長安街W酒店將摘牌:虧損的項目,後悔的資方,高星酒店路在何方
    長安街W酒店摘牌消息傳出後,網友評論(部分)究其背後原因,設計不佳或是一個重要因素。這一交易價格被業內稱為「白菜價」,但從長安街W酒店的業績來看,這筆買賣對中糧集團而言還是相當划算。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掛牌信息獲籺,長安街W酒店2016年實現營業利潤-9620萬元,負債15.4億元,資產僅不到11.3億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其平均入住率為69%,平均可出租房收入790元。
  • 海口喜來登酒店等9家五星級酒店被摘牌 多項問題突出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9家五星級酒店被摘牌 多項問題突出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餘俊傑)記者17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因在衛生、消防安全等方面問題嚴重,包括海南海口喜來登酒店在內的9家五星級酒店被摘牌
  • 桂林和百色市兩家四星級酒店不達標被摘牌
    近日,廣西旅遊飯店星級評定委員會發布關於取消桂林金龍珠國際大酒店、百色恆升大酒店四星級旅遊飯店資格的公告。 桂林金龍珠國際大酒店和百色恆升大酒店因相關設備設施及服務標準已不能達到四星級旅遊飯店標準要求。
  • 網紅酒店陽朔阿麗拉摘牌背後:「國際品牌」不再吃香
    界面新聞從第三方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陽朔阿麗拉酒店的業主方已向管理公司提出解約,解約理由為疫情帶來的不可抗力,以及管理公司經營不善。早期投入增加、管理方對運營支出控制不嚴,加之疫情影響,導致該酒店回報周期大幅延長。 該知情人士透露,因為疫情期間的人員成本及運營支出,酒店在今年疫情防控後的三個月內就消耗掉了帳上原有的現金流。
  • 獨家長安街W酒店將摘牌:虧損的項目,後悔的資方,高星酒店路在何方
    但開業後不久,長安街W酒店就開始遭遇口碑斷崖式下降,在不少高星酒店論壇、OTA網站評論區都能看到網友表達失望的言論。長安街W酒店摘牌消息傳出後,網友評論(部分)究其背後原因,設計不佳或是一個重要因素。萬豪客服也發出了提示性信息:「尊敬的萬豪禮賞會員,值得您留意的是,北京長安街W酒店將於2019年2月1日起離開萬豪國際集團。若您已預訂該日期之後的客房,建議您致電酒店方,尋求取消訂單,或轉移至其他萬豪國際集團在北京的物業。」
  • 萬豪旗下北京萬怡酒店撤牌 行業逐漸步入洗牌期
    萬怡酒店撤牌疫情下,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摘牌了。據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方面公告顯示,萬怡品牌摘牌後,酒店將歸還於業主方北京人濟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酒店關閉後,北京仍有19家萬豪旗下其他品牌可以繼續接待服務。該酒店工作人員還透露,酒店從疫情期間閉店後,就一直未能重新營業,目前酒店已經沒有客人了。
  • 聚焦旅發 國際知名品牌酒店群成為崇禮城市新地標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崇禮區著眼戶外休閒產業長遠發展,充分發掘冬奧會市場潛力,打造一流市場營商環境,吸引了四季、洲際、喜來登、悅榕莊等十餘家國際知名酒店品牌在此形成產業集群。到2022年冬奧會舉辦前,全區星級酒店預計可達70家,其中四星級酒店16家,五星級酒店15家,將成為崇禮重要的城市發展新地標。同時,崇禮還有非星級標準酒店120餘家,將極大滿足本地旅遊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