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國強:一枝一葉總關情——賞鄭板橋畫作

2020-12-14 詩書畫園地

眾所周知,鄭板橋善畫竹。他對竹的研究頗為深入,不但在實踐中勇於創新,在理論上也提出了諸多論述,從而豐富了繪畫理論的藝術寶庫,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藝術財富。他在《儀真客邸復文弟》信中曰:「本來畫墨竹,幽人韻士,聊以抒寫性情,故畫有六法,惟竹與蘭不與焉。按畫墨竹;之始者,為唐張立。王摩詰亦擅墨竹。五代郭崇韜之妻李夫人,臨摹窗上竹影,別成一派。更有黃筌父子、崔白弟昆,皆工墨竹,筆致精細,神妙入微。宋元以降,有文湖州、蘇東坡、趙孟堅、孟、仲穆、管仲姬、吳仲圭、倪雲林等,諸子中惟湖州筆法,最臻神化。其布局,布淺深層次向背照應之分別;其補地,有邱石泉壑荊棘野草之變化;其點景,有煙雲雪月風晴雨露之烘託。是惟意在筆先,始能筆超法外,誠為畫墨竹之聖手。東坡與之同時,尚北面事之也。其後金之完言樗軒,元之李息齋父子、自然老人、樂善老人,明之王孟端、夏仲昭,都師法湖州兼師東坡。湖州、息齋,各立墨竹譜以傳厥派,後師承其法者,代有傳人。更有寫墨而兼擅勾勒著色者,有王澹遠、黃華、老人吳道子。畫紫竹者,有程堂;畫朱竹者有宋仲溫;畫雪竹者,有解處中。此猶如禪宗中之別派也。」由此可見,鄭板橋對畫竹的淵源和流派是經過深入研究的,故能瞭然於胸,如數家珍,並對其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不僅如此,他對畫竹的感悟和論述是極為豐富和富有見地的。但要說鄭板橋在畫竹方面,最大的貢獻則是將情融入作品之中,達到動情感人的藝術效果。在這裡,僅列舉一幅作品《衙齋聽竹圖》進行賞析。(見圖)

《衙齋聽竹圖》

首先,從畫面上看,鄭板橋自下而上畫了兩棵竹子,竹節下短上長,符合竹子的生長規律。兩棵竹子一濃一淡,拉開了前後距離。竹葉縱橫交錯,乾濕濃淡相宜,水墨變化增強了畫面的質感,同時也能感受到畫家對行筆速度和水墨調和度的把握精準而嫻熟。為了打破兩棵竹子的平行格局,鄭板橋用兩棵無葉的小竹穿插其中,使畫面生機盎然,和諧自然,並為畫面反映的內容埋下了伏筆。其次,從作品所體現的內含上看,把鄭板橋對勞動人民的一往深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鄭板橋在畫面的右下角題詩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翁年學先生教拜。橄欖軒主人鄭燮。」其大意是:「我在衙門裡休息的時候,聽到竹子葉發出的蕭蕭之聲,仿佛是聽到了百姓的饑寒交迫的啼怨之聲。雖然我們只是州縣裡小小的官吏,但是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情可都牽動著我們的心啊。」在作品中,鄭板橋畫的是竹子,實則是借竹子直抒胸臆,表達關心貧苦大眾、心繫天下蒼生的仁愛情懷。鄭板橋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反映了他仕途的歷程,十二年的七品縣令生涯,使他更能了解民情、體察民情和心繫民眾。在他任職期間,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以拯救萬民為己任,任勞任怨,敢做敢為。乾隆十一、二年間,濰陽鬧饑荒,民不聊生。他決定開倉賑災,救民於水火,也因此被撤職罷官。辭官時曾寫詩:「烏紗擲去不為官, 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 秋風江上作漁竿。」他還曾寫下的《逃荒行》和《還家行》,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災情和民情,反映了濰縣所經歷的巨大災難和勞苦人民所經受的痛苦。同時也體現出鄭板橋作為縣令與民眾感同身受、悲天憫人、愛民如子的博大情懷。在反映現實生活,表達真摯情感方面,鄭板橋的畫與杜甫的詩有同樣的情懷。鄭板橋在《與江昱江恂書》中道:「文章有大乘法,有小乘法。大乘法易而有功,小乘法勞而無謂。《五經》、《左》、《史》、《莊》、《騷》、賈、董、匡、劉、諸葛武鄉侯、韓、柳、歐、曾之文,曹操、陶潛、李、杜之詩,所謂大乘法也。理明詞暢,以達天地萬物之情、國家得失興廢之故。讀書深、養氣足,恢恢遊刃有餘地矣。六朝靡麗、徐、庚、江、鮑、任、沈、小乘法也。取青配紫,用七諧三,一字不合,一句不酬,拈斷黃須,翻空二酉。究何與於聖賢天地之心、萬物生民之命?凡所謂錦繡才子者,皆天下之廢物也,而況未必錦繡者乎!此真所謂勞而無謂者矣……曹氏父子、蕭家骨肉,一門之內,大小殊軌。曹之丕、植,蕭之統、繹,皆有公子秀才氣,小乘也。老瞞《短歌行》、蕭衍《河中之水》歌,勃勃冇英氣,大乘也。彼雖毒蛇惡獸,要不同於蟋蟀之鳴、蛺蝶之舞;而況麒麟鸞鳳之翔,化雨和風之洽乎!司馬相如,大乘也,而入於小乘。以其逞詞華而媚合也。李義山,小乘也,而歸於大乘,如《重有感》、《隨師東》、《登安定城樓》、《哭劉蕢》、《痛甘露》之類,皆有人心世道之憂,而《韓碑》一篇,尤足以出奇而制勝。青蓮多放逸,而不切事情。飛卿嘆老嗟卑,又好為豔冶蕩逸之調。雖李、杜齊名,溫李合噪,未可並也。」鄭板橋以佛教的大乘法和小乘法將歷代的文章分為兩大類。有現實內容、即有血有肉、與社會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稱之為大乘法。華而不實的稱之為小乘法。他提倡大乘法,貶斥小乘法。以上這篇文字將李杜稱之為大乘法,並極力推崇杜詩。他認為:「杜詩一首可值千金」。「大哉杜詩。」在《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中,對杜甫詩歌進行剖析,總結曰:「只一開卷,閱其題詞,一種憂國憂民、忽悲忽喜之情,以及宗廟丘墟,關山勞戍之若,宛然在目。其題如此,其詩有不痛心入骨者乎?」鄭板橋推崇杜詩,關鍵是杜詩切重現實生活,反映民間疾苦,起到匡世濟時的作用。同時也指責不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他曾云:「若王摩詰、趙子昂輩,不過唐宋間兩畫師耳,試看其平生詩文,可曾一句道著民間痛癢?」這裡對唐代王維、元代趙孟兩位著名畫家,因其作品脫離現實生活而加以批評和指責。由此可以看出在鄭板橋的觀念中,是以能否反映社會現實為其重要標準,來衡量詩文畫作的高下,也充分體現了他以民為本的思想意識。與傳統的自誤、自我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正是這種以民為本的思想,使其在作畫時體現出人文精神,這種精神超脫了自我,更表現了竹子作為四君子之一的高風亮節的君子骨風,這也許就是鄭板橋畫竹的真諦,也許就是他畫竹的與眾不同之處,從而形成個人的繪畫風格,並突破前人藩籬,對藝術發展的真正貢獻吧。

作者簡介:

喬國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河南省書協刻字委員會委員、河南美協、作協會員。民盟河南省文化藝術委員會詩書畫支部「詩書畫工作室」主任、河南省鴻儒書畫院副院長、鄭州溱洧書畫院副院長。曾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家作品叢集》、《刻骨銘心》、《畫餘閒好喬國強詩畫集》、《畫語詩心》、《走近吳燃吳燃繪畫藝術文集》、《契合丹青》(合作)、《陳天然繪畫藝術研究》等。作品和著作被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書館、浙江師範大學、河南省工程學院、吉林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集美大學圖書館等收藏。

相關焦點

  • 一枝一葉總關情——李長生花鳥畫賞析
    讀長生的畫作,才對「境界」有所感悟。那奼紫的紫綬,嫣紅的纓桃,笑口的石榴,踏雪的梅花,無不揮灑灑著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樂觀。那密織的藤蘿,搖曳的春柳,撲實的高梁,潔白的玉蘭,皆迸發著他「這墨如已成,操筆如無為」的妙筆之花。
  • 平「語」近人| 解讀《一枝一葉總關情》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期一枝一葉總關情01一枝一葉總關情典出:《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鄭板橋原文: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釋義:鄭板橋是清代的著名詩人、學者、畫家。此詩《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鄭板橋在山東濰縣擔任知縣的時候所寫的。
  • 鄭燮墨竹圖題詩「一枝一葉總關情」,是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心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的題目比較長,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濰縣就是現在的濰坊,署中就是在縣衙裡辦公的地方,畫竹就是畫了副竹子,呈就是呈送,年伯就是長輩,包就是這個人姓包,大是敬稱,中丞是官職就是清代的巡撫,括是這個人的名字。
  • 一枝一葉總關情
    ——鉛山縣公安局強化民生警務紀實  萬家平安掛心頭,一枝一葉總關情。  今年以來,鉛山縣公安局堅持「民意、民生、民安」理念,做強民生警務,以春風化雨的真情行動、魚水情深的愛民實踐,譜寫了一曲警民和諧新樂章。
  • 高明對川茶:一枝一葉總關情
    原標題:對川茶 一枝一葉總關情對川山水披錦繡,千畝茶景茗香濃。在高明對川茶場,「對川茶」味飄香60餘年。上世紀70、80年代,馥鬱芬芳的獨特茶香,成為一代高明人的共同記憶,更飄遠港澳地區及日本。隨著茶場煥發新生,這抔對川茶,又將出落怎樣的味道?
  • 白洋澱的水墨鄉愁,荷塘聽雨聲聲慢,一枝一葉總關情
    荷塘聽雨聲聲慢,一枝一葉總關情秋雨荷塘秋荷晚秋荷韻,人們賞荷多在盛期,其實殘荷亦美,故鄉位於白洋澱邊,幼時常去澱邊觀荷,後雖因工作離開家鄉,然每有閒暇便回鄉採風,春夏秋冬之荷各具其韻,今即興寫晚秋之荷,以慰鄉思。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清 鄭板橋 竹石圖一枝一葉總關情談鄭板橋的藝術特質文丨唐清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他又作滿幅修竹新篁,為的是申述自已對以貧富分貴賤的不平,「本是同根復同氣,有何卑下有何高?」十多年知縣微職使他對世態炎涼有諸多感慨,所以他的文人氣不是以艱深的高雅,而是以通俗讓普通百姓也能理解,與他畫的竹、題的詩共一番痛快的領悟,這與那些吟風弄月的文人畫家很不相同。鄭板橋把文人畫的思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是難能可貴的。
  • 「預告」一枝一葉總關情——韋辛夷紅竹迎春展
    由IN藝術空間、一平尺文化主辦的「一枝一葉總關情——韋辛夷紅竹迎春展」,將於2020年12月24日10點30分在銀座美術館(山東濟南濼源大街66號索菲特銀座大飯店6樓)開幕。此次展出的著名畫家韋辛夷創作的80幅紅竹,皆為韋辛夷先生在大創作間隙,利用晨昏的邊角時間發枝添葉隨心寫就。
  • 清代詩畫家鄭燮的《墨竹圖題詩》,一枝一葉總關情!
    墨竹圖題詩清·鄭燮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 單叢梅竹青橄欖,一枝一葉總關情——廣東潮州市扶貧攻堅紀事
    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採茶工在採茶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扶貧一線黨員幹部紛紛表示,雖然在職務上,我們還不及「州縣吏」,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就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身體力行、盡職盡責,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潮州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接下來,潮州將強化脫貧長效機制建設,持續推進產業就業扶貧和扶志扶智工作,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 亦母亦子合歡樹 一枝一葉總關情——《合歡樹》教學構思
    再如:她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燻、灸。我會指導學生重讀「倒」、「 總」和「稀奇古怪」,體會「我」的不屑、驚訝和「我」的不理解。真可謂是「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最後,我會介紹史鐵生去世後捐獻遺體的情況,讓學生明白,史鐵生這是用另一種方式「讓死活下去」。當年或許不是合歡的,母親辛苦,「我」也痛苦,但嚮往合歡的願望卻一直都在,從而升華主題。這時,學生不僅僅明白了母愛,更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 「一枝一葉總關情」,有趣好玩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枝一葉,一笑一顰,一言一語,也許都可以是家庭教育、親子的教育。「洗手間」裡說詩詞,用心,陪伴,我們天天,都可以很「美」!原創:小桐泡爸爸 公號:小桐泡一家
  • 一枝一葉總關情,孤行只為繪生命——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描草畫木...
    本報記者周磊攝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嶽冉冉)10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枝一葉總關情,孤行只為繪生命——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描草畫木,「把人美哭」》的報導。有人把曾孝濂譽為「中國植物科學畫第一人」,他自己卻不同意。「在畫家面前,我懂點植物;在植物學家面前,我就是個畫畫的。」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解說詞(第一集)一枝一葉總...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為切入點,通過講述總書記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氣池的故事,闡釋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實踐。  第二:為什麼為民?主要內容以總書記引用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為切入點,通過講述總書記弘揚焦裕祿精神,闡釋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第三:怎麼樣為民?
  • 千家詩會第45期:萬縷千絲同著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暮春半打生活處處林間多落英,新雷動後總陰晴。獨憐夜下敲窗雨,盡帶禾芽衝土聲。·風入松·老農話留守山夫七年留守困山間,勞瘁不堪言。打工子女回家少,想他們、心繭頻添。尤恨寒蛩聒耳,夜間倚枕難眠。 一犁冷雨一犁煙,耕作稻糧田。費心最是陪孫讀,向校園、接送天天。
  • 花一草一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世間萬物一花一草,一枝一葉皆可用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對朋友間的離別之情,親人間的牽掛之情,戀人間的相思之情。
  • 一枝一葉總關情 美麗民生開啟「幸福密碼」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歲末,讓我們走進安吉各鄉鎮,尋找美麗民生開啟的「幸福密碼」……  溪龍鄉:讓百姓樂享美好生活
  • 一花一葉總關情
    一花一葉總關情一一記君山區政協委員周先軍孫美堂周先軍,君山區政協委員。1993年,從部隊轉業後回到了老家廣興洲鎮江陵村,在建新農場承包了1000多畝地,從開始虧損了10多萬元到後來創辦建新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員200多人,整合資源2萬多畝,成為嶽陽市的主要蔬菜生產基地,2014年還獲全國露地蔬菜標準園稱號。
  • 一枝一葉一世界
    一枝一葉固然細微,但合夥組成了大千天下。–這話雖不錯,但這是另一個原理。一枝一葉一天下,和一粒粟中藏天下,是殊途同歸,是說藏,而不是修建。藏字當做蘊藏解,隱著容納的趣味。莊子說,蝸牛角上有兩個國度爭鬥不息胡司令唱: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向, 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內裡把身藏–倆國度之於蝸角,胡傳奎之於水缸,才叫作藏。   佛說的更了了:納大千於一芥子。
  • 一枝一葉總關情——大觀園中的植物描寫及其象徵意義
    下半闕,融情入景,剛剛把燈油熬幹了,又聽著一葉葉、一聲聲雨打梨花的悽楚哀音,就這樣睜著眼睛捱到天明。委婉地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之意。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