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的水墨鄉愁,荷塘聽雨聲聲慢,一枝一葉總關情

2020-12-12 直隸尚書房

荷塘聽雨

白洋澱的回憶這個主題還在繼續。

最初選這個主題的時候,源於一個不經意的約定。多年之前,與澱區圈頭村幾位朋友小聚,當時酒過三巡,其實是三大碗。水區村的老鄉,好像喝什麼酒都跟喝水一樣。

那老鄉說,如果有空,去村裡劃著小船捕一簍小魚小蝦,回家讓你嫂子做鐵鍋熬小魚兒,再貼一圈棒子麵兒餅子,保你半鍋吃不夠,半斤喝不醉。

關鍵是,在家吃,你嫂子做的和飯店做的肯定不是一個味兒。

這約,一直記著,三嫂子的手藝一直沒嘗上。

不過,今天推薦的不是鐵鍋熬小魚貼餅子,是一組白洋澱本地畫家創作的一組白洋澱水墨荷韻圖。

清香

白洋澱風荷

白洋澱荷韻

一片秋雲半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借清曹寅荷花詩意即興寫故鄉白洋澱風荷圖以抒懷。

荷塘聽雨聲聲慢,一枝一葉總關情

秋雨荷塘

秋荷

晚秋荷韻,人們賞荷多在盛期,其實殘荷亦美,故鄉位於白洋澱邊,幼時常去澱邊觀荷,後雖因工作離開家鄉,然每有閒暇便回鄉採風,春夏秋冬之荷各具其韻,今即興寫晚秋之荷,以慰鄉思。

西澱風荷

王福增,河北雄縣人,省直政法機關幹部。自幼隨祖父習字學畫,山水花鳥人物無不涉獵。幼年家鄉自然風光及鄉情文化的目染與浸潤,註定了一生鄉愁文化的翰墨情緣。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故鄉題材主題性國畫創作,形成自己獨特藝術語言。創作了大量鄉愁系列國畫作品,引起業內專家學者廣泛關注,新華社等多家官媒曾對其專訪和報導。

王福增先生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曾經說:

我的家鄉南臨白洋澱,東靠大清河,北依華北商賈重鎮白溝,美麗富庶、人傑地靈。生於斯,長於斯。家鄉的每一個故事令我感動,家鄉的自然風光令我陶醉。你知道,白洋澱的自然景色非常的美,西澱風荷、東堤煙柳,美不勝收。故鄉的田園風光,恬靜而親切。輕浮的霧靄、落日的餘暉,令人心馳神往,思緒難收。每當想到這些,無盡的鄉思就會產生一種創作的衝動。我畫故鄉不僅因為我熟悉她,更因為我在這寄予了太多的情感,或許是一種責任。我也畫過江南水鄉,但我最鍾情的還是畫北方家鄉的水鄉。

我們都有自己的故鄉,我們都愛自己的故鄉,希望更多人能夠像王福增先生這樣,用自己的畫筆或是鏡頭,把故鄉寫下來、畫下來、紀錄下來。

相關焦點

  • 平「語」近人| 解讀《一枝一葉總關情》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期一枝一葉總關情01一枝一葉總關情典出:《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鄭板橋原文: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釋義:鄭板橋是清代的著名詩人、學者、畫家。此詩《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鄭板橋在山東濰縣擔任知縣的時候所寫的。
  • 鄭燮墨竹圖題詩「一枝一葉總關情」,是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心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的題目比較長,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濰縣就是現在的濰坊,署中就是在縣衙裡辦公的地方,畫竹就是畫了副竹子,呈就是呈送,年伯就是長輩,包就是這個人姓包,大是敬稱,中丞是官職就是清代的巡撫,括是這個人的名字。
  • 一枝一葉總關情——李長生花鳥畫賞析
    長生把自己的樸素,率真,平淡的心韻神情,坦然於一枝一葉,敞開在一毛一羽,實在難能可貴。脫盡鉛華現率性,「一枝一葉總關情」。讀長生的花鳥畫,看似無心,實則濃意。花木枝葉全落在「真情」之上,禽鳥毛羽都凝於「童趣」之中,運筆簡而氣流宕,用墨詐而神韻現。線條暢可見其功力,章法疏可見其功底。
  • 一枝一葉總關情
    ——鉛山縣公安局強化民生警務紀實  萬家平安掛心頭,一枝一葉總關情。  今年以來,鉛山縣公安局堅持「民意、民生、民安」理念,做強民生警務,以春風化雨的真情行動、魚水情深的愛民實踐,譜寫了一曲警民和諧新樂章。
  • 「預告」一枝一葉總關情——韋辛夷紅竹迎春展
    由IN藝術空間、一平尺文化主辦的「一枝一葉總關情——韋辛夷紅竹迎春展」,將於2020年12月24日10點30分在銀座美術館(山東濟南濼源大街66號索菲特銀座大飯店6樓)開幕。此次展出的著名畫家韋辛夷創作的80幅紅竹,皆為韋辛夷先生在大創作間隙,利用晨昏的邊角時間發枝添葉隨心寫就。
  • 喬國強:一枝一葉總關情——賞鄭板橋畫作
    竹葉縱橫交錯,乾濕濃淡相宜,水墨變化增強了畫面的質感,同時也能感受到畫家對行筆速度和水墨調和度的把握精準而嫻熟。為了打破兩棵竹子的平行格局,鄭板橋用兩棵無葉的小竹穿插其中,使畫面生機盎然,和諧自然,並為畫面反映的內容埋下了伏筆。其次,從作品所體現的內含上看,把鄭板橋對勞動人民的一往深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鄭板橋在畫面的右下角題詩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清 鄭板橋 竹石圖一枝一葉總關情談鄭板橋的藝術特質文丨唐清清 鄭板橋 竹石圖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鄭板橋一生喜畫蘭、竹、石,尤精墨竹,學徐渭、石濤、八大的畫法,擅長水墨寫意偶亦寫梅花及其它。不論大幅小幅,都是水墨淋漓,竹葉蘭葉都是一筆勾成,雖只有黑色一種,但能讓人感到蘭竹的勃勃生氣。他的畫,如《竹石圖》之類,在形象和筆墨使用方法上都非常注意變化。他畫竹或挺拔直長,伸出畫外,或瘦竹數竿相互交錯;蘭花疏密有致、偃仰有情;「畫石亦然,有橫塊、有豎塊、有方塊、有圓塊、有欹斜側塊」;既有細皴,也有亂掃,有時甚至用暢筆酣墨畫「一筆石」。
  • 高明對川茶:一枝一葉總關情
    原標題:對川茶 一枝一葉總關情對川山水披錦繡,千畝茶景茗香濃。在高明對川茶場,「對川茶」味飄香60餘年。上世紀70、80年代,馥鬱芬芳的獨特茶香,成為一代高明人的共同記憶,更飄遠港澳地區及日本。隨著茶場煥發新生,這抔對川茶,又將出落怎樣的味道?
  • 清代詩畫家鄭燮的《墨竹圖題詩》,一枝一葉總關情!
    墨竹圖題詩清·鄭燮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 單叢梅竹青橄欖,一枝一葉總關情——廣東潮州市扶貧攻堅紀事
    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採茶工在採茶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扶貧一線黨員幹部紛紛表示,雖然在職務上,我們還不及「州縣吏」,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就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身體力行、盡職盡責,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潮州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接下來,潮州將強化脫貧長效機制建設,持續推進產業就業扶貧和扶志扶智工作,不斷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 千家詩會第45期:萬縷千絲同著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暮春半打生活處處林間多落英,新雷動後總陰晴。獨憐夜下敲窗雨,盡帶禾芽衝土聲。·風入松·老農話留守山夫七年留守困山間,勞瘁不堪言。打工子女回家少,想他們、心繭頻添。尤恨寒蛩聒耳,夜間倚枕難眠。 一犁冷雨一犁煙,耕作稻糧田。費心最是陪孫讀,向校園、接送天天。
  • 亦母亦子合歡樹 一枝一葉總關情——《合歡樹》教學構思
    再如:她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燻、灸。我會指導學生重讀「倒」、「 總」和「稀奇古怪」,體會「我」的不屑、驚訝和「我」的不理解。真可謂是「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最後,我會介紹史鐵生去世後捐獻遺體的情況,讓學生明白,史鐵生這是用另一種方式「讓死活下去」。當年或許不是合歡的,母親辛苦,「我」也痛苦,但嚮往合歡的願望卻一直都在,從而升華主題。這時,學生不僅僅明白了母愛,更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 「一枝一葉總關情」,有趣好玩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枝一葉,一笑一顰,一言一語,也許都可以是家庭教育、親子的教育。「洗手間」裡說詩詞,用心,陪伴,我們天天,都可以很「美」!原創:小桐泡爸爸 公號:小桐泡一家
  • 一枝一葉總關情,孤行只為繪生命——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描草畫木...
    本報記者周磊攝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嶽冉冉)10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枝一葉總關情,孤行只為繪生命——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描草畫木,「把人美哭」》的報導。有人把曾孝濂譽為「中國植物科學畫第一人」,他自己卻不同意。「在畫家面前,我懂點植物;在植物學家面前,我就是個畫畫的。」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解說詞(第一集)一枝一葉總...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為切入點,通過講述總書記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氣池的故事,闡釋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實踐。  第二:為什麼為民?主要內容以總書記引用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為切入點,通過講述總書記弘揚焦裕祿精神,闡釋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第三:怎麼樣為民?
  • 花一草一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世間萬物一花一草,一枝一葉皆可用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對朋友間的離別之情,親人間的牽掛之情,戀人間的相思之情。
  • 一枝一葉總關情 美麗民生開啟「幸福密碼」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歲末,讓我們走進安吉各鄉鎮,尋找美麗民生開啟的「幸福密碼」……  溪龍鄉:讓百姓樂享美好生活
  • 一花一葉總關情
    一花一葉總關情一一記君山區政協委員周先軍孫美堂周先軍,君山區政協委員。1993年,從部隊轉業後回到了老家廣興洲鎮江陵村,在建新農場承包了1000多畝地,從開始虧損了10多萬元到後來創辦建新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員200多人,整合資源2萬多畝,成為嶽陽市的主要蔬菜生產基地,2014年還獲全國露地蔬菜標準園稱號。
  • 一枝一葉一世界
    一枝一葉固然細微,但合夥組成了大千天下。–這話雖不錯,但這是另一個原理。一枝一葉一天下,和一粒粟中藏天下,是殊途同歸,是說藏,而不是修建。藏字當做蘊藏解,隱著容納的趣味。莊子說,蝸牛角上有兩個國度爭鬥不息胡司令唱: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向, 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內裡把身藏–倆國度之於蝸角,胡傳奎之於水缸,才叫作藏。   佛說的更了了:納大千於一芥子。
  • 一枝一葉總關情記「茶船古道」六堡茶壺裡糊塗老茶社創始人韋繼寧
    黃光榮 張春梅一芽一葉,一茶一品總關情。古道蒼茫,歷史悠悠。如今,已穿越千年歷史的「茶船古道」,依然承載著六堡茶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故事,講述著一代又一代六堡茶傳承人,堅韌不拔,一直奔跑在追夢路上的精神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