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2020-12-12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 首席記者 孫科

提到「無印良品」,你最先想到什麼——是琳琅滿目充滿文藝範的「日本雜貨鋪」?還是「默默無聞」,銷售家紡用品的國產店鋪?

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

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

【事件】

中日「無印良品」之爭,國產無印良品獲勝

近日,「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一案,有了最終說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案件判決書顯示,法院判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為期三十天的聲明,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

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經開始履行判決,發布了聲明。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因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針對這些商品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但於2014年及2015年錯誤使用了該商標。

【現狀】

毛巾、被套等商品,標籤已換成「MUJI」

如今,距離判決已過去一段時間,「無印良品」在鄭州的經營有什麼變化嗎?

12月15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位於花園路上的新田360廣場(鄭州國貿店),在該商場2樓,「無印良品」幾個大字很是顯眼,這裡的門店很大,雖然當天鄭州下起了下雨,但仍有許多顧客在購物。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店內的毛巾、被套、靠墊套等商品的標籤上,都只印了「MUJI」字樣的標誌,不過,水壺、廚房用品、記事本、衣服、鞋子等大多數商品,標籤上都還是印了「MUJI 無印良品」等字樣。

在採訪中,不少顧客表示,自己還不太清楚「無印良品」的商標權糾紛一事,對自己購物沒什麼影響。

另外,在網絡購物平臺上,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

【釋疑】

A、中日「無印良品」之爭,「山寨」贏了「正品」?

法院的判決出來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指出,難道這是「山寨」贏了「正品」?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華陽認為,法院的判決是合理的。

他表示,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商標法》等依法裁判,並非所謂的「李鬼」打敗了「李逵」。

從判決書認定的事實中可以發現,北京無印良品商標的註冊時間在2001年,這一年,日本無印良品根本沒有進入大陸市場,也沒有在大陸進行過任何廣告宣傳,直到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才在上海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面。

「中國企業當時註冊無印良品商標,無法侵犯日本商家的權益,因為18年前的中國市場上,日本無印良品商品尚未在國內流通,商標既沒有影響力,也沒有什麼在先權利可供中國商家侵犯,更不構成搶註。此時依法依規註冊的國產無印良品商標,理當受到法律的保護。」李華陽說。

日本的無印良品門店,是不是以後都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四個字了?

根據判決書,國產無印良品註冊商標所核定的商品類別,僅包含棉織品、毛巾、床單、床罩、被褥、枕套、被套等家紡用品,日本無印良品之所以侵權,是由於在毛毯、床罩等商品上標註了「無印良品」的字樣。

李華陽說:「這些商品銷售於2014年到2015年間,停止侵權,是在這些商品的範圍內不再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並非從門頭到各種線上線下宣傳裡都不能用。」

B、美國喬丹VS中國喬丹,為何與此事不同「命」?

此案發生後,有網友拿國產「喬丹」商標侵權案來類比此案件。

2012年,美國球星麥可·喬丹認為中國體育企業喬丹公司擁有的商標「喬丹」、「QIAODAN」損害了其姓名權,多次向法院提起訴訟。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喬丹在中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喬丹」與麥可·喬丹之間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對應關係,麥可·喬丹對中文「喬丹」享有在先姓名權。

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秦明律師介紹,其實兩個案件完全是兩碼事。

他表示,根據我國《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在「喬丹」案中,喬丹本人舉證了在過去三十多年,其將自己的名字和聲譽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的事實。因此最高法通過審議認為爭議商標的註冊損害了喬丹本人對「喬丹」享有的在先姓名權,違反《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應予撤銷。

「大陸對籃球明星喬丹的宣傳報導從1984年就已經開始出現,飛人的名號家喻戶曉,更別提姓名權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作為一個成立於90年代的企業,拿當時紅得發紫的名人名字當商標,當然損害他人的在先權利。」秦明說。

而國產版「無印良品」之所以能夠獲勝,秦明說,「我能看到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認定商品是否類似及註冊時間和效力問題上。」

他表示,「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與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的涉案商標「無印良品」相比,僅存在「無」和「無」的差異以及有無「MUJI」的差異,故構成相同或者近似商標。

而棉田公司註冊在先為涉案商標的專用權人,且涉案商標處於有效狀態,其專用權當然受到排他性保護。

【建議】

企業發展時,品牌打造與智慧財產權保護要同步發展

商標是消費者進行消費的重要標識,企業在發展時,應如何應對該問題?

秦明表示,一家知名企業的品牌打造是企業多年的不斷積累和投入,凝聚著企業的品牌文化和市場價值。

「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商標保護意識,當經營產品或服務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時就要考慮商標問題。尤其是在進行全球市場布局時,要提前根據對象國的法律規定進行商標註冊,避免發生被人『搶註』風險。」他建議,針對企業智慧財產權形成、保護、發展和價值運作要制定長遠的戰略性規劃,讓企業品牌打造與智慧財產權保護同步發展。

(河南商報見習編輯 李英旋)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or無印良品,到底誰才是真的?別買到山寨都不自知哦
    現在每天市場上都會出現很多的新的品牌,搞得消費者常常出現傻傻分不清的局面。最近有新聞報導中國的無印良品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打官司,結局是日本敗訴了。很多消費者還沒有搞清楚狀況,這又是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對抗嗎?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從過往的經驗上來看,這種通過「諧音」或「相近字」來跟風知名品牌的行為是山寨、抄襲無疑了。但這一次,持續了十幾年的無印良品VS無印良品「商標大戰」的結果卻和我們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不太一樣。
  • 國內各地出現「無印良品」高仿店無印良品,告日本無印良品侵權竟...
    「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店舖內寫著「無印良品 國民價格 國民品牌 國民生活 國民設計」。   此外,北京棉田及旗下「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曾將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指日本無印良品侵犯其用於紡織品的商標權,相關兩宗案件同在2016年9月28日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審,原告分別求償260萬元(人民幣,下同)及80萬元。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店鋪。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 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告了
    「無印良品」店 杭州網記者 包海青 攝杭州網訊 早在2018年,中國的「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告日本的「無印良品」的官司備受矚目,最終因中國「無印良品」公司早於日本公司在中國申請註冊了大部分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商標侵權標準是什麼
    被告則辯稱,良品計畫在中國未實施任何侵權行為,不應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此外,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是簡體字「無印良品」,而其使用的是繁體的「無印良品」,且為其首創,主觀上沒有侵權故意,也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是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本案終審判決後,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曾發布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起訴賠償321萬...
    風水輪流轉,最近杭州臨平歡樂城一樓的「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店的經營者和店鋪內產品的生產者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一起告上了法庭。一年後兩家「無印良品」再次對簿公堂,這次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結果嗎?「無印良品」起訴「無印良品Natural Mill」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相關「無印良品」商標權的行為,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所有實體門店及相關媒體發布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60萬元。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
  • 「無印良品」敗給了「無印良品」,到底誰是李逵、誰又是李鬼?
    12月1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一則判決公告: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中國運營方)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北京無印良品母公司、運營方)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在天貓「無印良品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性冷淡風」的無印良品,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象徵。可這次無印良品打的是持有其同名品牌「北京無印良品」。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原標題: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來源:經濟日報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 磊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文 | 馬路天使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不買無印良品了? 去年12月,無印良品現任社長金井政明出現在北京,為公司的家裝業務做宣傳。發布會結束後,金井政明半開玩笑地問在場的中國人: 「你們覺得無印良品怎麼樣?」
  • 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日本無印良品商標案敗給了國產無印良品 悄然改了標籤
    作者:虞漾審校:周鶴翔近日,日本百貨品牌「無印良品」在商標糾紛案中敗給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引來一大波熱議。日本的無印良品成立於1980年,在日本是一個老品牌,但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也讓國內的無印良品搶佔了先機。在日本的無印良品進入中國之前,有一家中國公司提前註冊「無印良品」24類(床品、毛巾、棉等)商標,並轉讓給了另一家國內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 「無印良品」被疑山寨店?相似商標引兩家公司對簿公堂
    信網11月7日訊 「除了『無印良品』,怎麼還有個『無印良品』?兩家店的名字幾乎一模一樣,賣的東西也是一樣的。」最近,一家新開在萬達CBD商場裡的門店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與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幾乎一樣的門店讓人以為遇上了「李鬼」。記者探訪這家新開的「無印良品」,發現與「無印良品」確實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