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發現「生物活化石」小鯢 與恐龍同一時代

2020-12-15 騰訊大閩網

導報訊 (記者 李貴榮 通訊員 林斯乾 文/圖)龍巖上杭縣村民吳慶海近日把11條小鯢送回深山溪澗。

月初,上杭縣步雲鄉大斜村一村民在進山勞動時,發現清澈的溪流裡有幾條自己從未見過的小動物,長得像「蜥蜴」,每條大約有15釐米長,尾巴側扁,有的腹部兩側微凸,憨態可掬。

村民一共捉了11條「蜥蜴」,裝在大礦泉水瓶中帶回家。吳慶海看見後,上網查詢,判斷這是珍稀動物小鯢。

據了解,中國小鯢已有3億年歷史,與恐龍同處一個發展時代,堪稱「生物活化石」,1986年與大熊貓一起被國家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國內只有福建、浙江、湖北、湖南有微量分布。

吳慶海向這位村民解釋這些小動物的身份。村民弄清楚這些小傢伙的珍貴後,委託吳慶海把它們放回原處。(海峽導報(微博))

>

相關焦點

  • 黃巖發現四腳怪魚 疑似瀕危動物「中國小鯢」
    9月2日,在黃巖區頭陀鎮劃巖山飛鷹巖徒步的幾名驢友,發現了一條疑似中國小鯢的怪魚。從照片上看,這條怪魚頭部扁平,滿布大小顆粒,周身為棕色,與中國小鯢長相類似。據了解,中國小鯢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國寶大熊貓一同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 廣東發現瀕危兩棲爬行動物「四腳怪魚」中國小鯢
    中新社梅州十月三十日電(何龍卜瑜)一支由廣東梅州市蕉嶺縣森林公安民警組成的業餘科考隊,日前在蕉嶺一人跡罕至的深山溝發現傳說中的
  • 娃娃魚VS洞螈VS中國小鯢?四川朝天曾家山探洞驚現「神秘生物」
    記者獲悉,探險隊在疊洞河溶洞進行科探時,發現一種「神秘生物」。當曬出這種「神秘生物」的照片後,很快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娃娃魚啊!」「這不是熊出沒裡面的『洞螈』嗎?」……看到這組照片後,有人說是娃娃魚,也有人說是洞螈……大家眾說紛紜。
  • 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原標題:深海驚現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曾是恐龍時代生物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在6500萬年前滅絕,但1938年被人再次發現蹤影,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廣西大化發現四腳兩棲動物 懷疑是中國小鯢(圖)
    本報大化訊 (記者盧冬琳)最近,大化瑤族自治縣林業局在進行林業調查時,發現了一種疑似中國小鯢的兩棲動物。中國小鯢曾與大熊貓一起被收錄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因此異常珍惜。6月5日,這種動物被專家鑑定為細痣疣螈,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專家表示,雖然「小螈」不如小鯢珍貴,但它的存在足以證明,當地生態環境處於優良狀態。
  • 印度高止山脈發現「恐龍時代」紫色青蛙(圖)
    南方網訊 目前,科學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脈西部發現一隻長得很奇怪的蛙類動物,這隻蛙呈亮紫色,嘴與豬十分相似,看起來像一個飽滿的李子。根據科學家分析,這隻蛙屬於生活在遠古恐龍時期的一種特殊蛙類的分支種類。這個「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對於科學家來說,高止山脈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
  • 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地球已經在太陽系中存在了大約46億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地球上的生物也經歷了多次的更迭,對於人類最為熟悉的,恐怕就要屬6500年前的恐龍滅絕,這也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不過,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的滅絕並不是全部消失了,有一些生物憑藉自己的超強生命力活了下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
  • 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淡水怪獸,現在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可怕的是這種魚的繁衍能力相當的驚人,一次性可產出60萬到400萬可魚卵,而且鰉魚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生物,曾經它們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所以鰉魚又被稱為生物中的活化石,但是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捉,鰉魚的數量已經急劇的減少,已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 河南開封西湖附近的水坑中市民發現疑似仙女蝦 該生物與恐龍同時代...
    河南開封西湖附近的水坑中市民發現疑似仙女蝦 該生物與恐龍同時代,有活化石之稱2015-09-16 08:12記者李晨翀攝&nbsp&nbsp&nbsp&nbsp記者李晨翀報導&nbsp昨日上午,市民韓建軍撥打22960000興奮地向記者報料:「上周五,我在開封西湖附近的水坑裡發現一種類似蝦的神奇生物,我捉了好幾隻回家研究,覺得它們很可能是與恐龍同時期、有活化石之稱的『仙女蝦』。」
  • 腔棘魚——恐龍時代的活化石,即將滅絕?
    腔棘魚在海洋中生活了近4億年,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然而,今天的生活對這個「活化石」造成了諸多影響。「活化石」還能存活麼?還能稱為歷史的化石麼?1938年,「活化石」腔棘魚在南非海岸被重新發現,聞名遐邇。不過,由於新港口的建設,腔棘魚生活的少數水域又將面臨破壞。與此同時,它們也可能會陷入捕鯊的漁網中。甚至氣候變化也會給該物種帶來又一新的風險。
  • 四川花萼山自然保護區發現"活化石"崖柏種群(組圖)
    記者昨日從四川花萼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了解到,崖柏屬於松柏科,長有松果型的果實和柏樹一樣的枝葉,被植物學家稱為世界上最珍稀的裸子植物,它與恐龍處於同一時代,在白堊紀繁盛一時,是世界上極其罕見的「活化石」物種,對於研究古地質、古生物有重要價值,但環境的巨變和近親繁殖導致這種恐龍時代的孑遺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 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會「走路」的魚,可惜人類很難再見到了
    水也被認為是所有生命的源頭,即使是陸地生物也無法離開水而生存,不僅如此,水中也孕育了無數的生命種族,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草履蟲,也是生活在水中。在遠古時候的地球,曾經有過大面積的海洋,在大面積的海洋中也生活這許多不同的魚類,它們是與恐龍同時代的生物群體。
  • 遠古時代的倖存者——恐龍魚
    有什麼生物可以經過數億年仍可存活?確實有,地球上的古代魚倖存者──恐龍魚至今依然存在。恐龍魚在遠古時代就已出現所謂「魚」如其名,「恐龍魚」是古代魚之一,但絕非只因外形長得像恐龍而得名,而是它們的的確確源自侏羅紀時代,如此令人震撼的生命力深受愛魚之人的大力熱捧!
  • 觀賞魚兒愛吃的飼料,竟是恐龍時代就存在的「活化石」
    「活了這麼久,還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當你在各種電視新聞裡見到它們熟悉身影的時候,不要懷疑自己。它們是活化石,在恐龍開始繁盛的三疊紀,就已經長成現在這個樣子,而且基本沒怎麼改變過。「你們人類才是活久見呢!」如果它們有思想的話,一定會這樣想。上面那隻帶卵的是雌性豐年蟲,下面那只用觸角抱住雌性生殖節的是雄性。後文會具體提到它們的生殖方式。
  •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
    至今還在的4個古老生物,1個在中國,第4個恐龍也沒活過它!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上出現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導致恐龍滅絕,而在450年前,人類才由此誕生,不過現如今的地球還是有很多古老的生物,生存了下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就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些生物卻能夠適應地球環境的變化,生活到了現在。
  • 深圳打造「原始森林」再現恐龍時代植物活化石
    這兩處「原始森林」再現了恐龍時代的植物活化石,穿梭其中,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參觀需要預約,有點難。蕨類中心:為「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據介紹,蕨類中心有許多源於恐龍時代的大型樹蕨植物,可以感受的到恐龍時代蕨類植物的樣貌。
  • 中國科學家確認發現小鯢新物種——"吉林爪鯢"
    新華網長春3月8日電(記者齊海山)中國科學家最近確認在吉林省發現的一種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年前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奇異的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確認為小鯢新物種。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尋浙江珍貴物種 燕鷗小鯢都是呢
    ,浙江生態環境比較複雜,總體生物多樣性豐富,主要表現為濱海生物多樣性和山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濱海的生物多樣性體現在溼地鳥類、東海魚類、灘涂溼地的無脊椎動物等都比較豐富;山地生物多樣性體現在浙江南部、西南區域,它們位於武夷山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建有很多自然保護區。
  • 人類發現恐龍時代的礦物質,有生物滅絕證據,或可還原當時的場景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曾經統治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超過了一億年時間,但是因為一場毀滅性災難,恐龍徹底消失在地球歷史的舞臺,這場災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巨大的撞擊,其實這個時候恐龍只是死亡了一部分而已,之所以恐龍大規模的滅絕,是因為後續的環境變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