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宋朝#
宋朝,960年到1279年,近三百餘年的匆匆時光,經歷了北宋與南宋兩個階段。北宋與南宋兩個時期的宋朝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從內部的統一戰爭到外部的抵抗戰爭,使宋朝在人們眼中特別弱小。宋朝其實是我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等各方面高度繁榮的時期。如果按經濟學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宋朝GDP水平非常高,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從人均GDP來看,甚至超過當時的西歐,宋朝民間的富庶程度從當時的文化和文物古蹟中窺一斑而知全豹。
宋朝正是因為其商品經濟的繁榮與民間的富庶才誕生了直到今日世界都留下深深印記的一個金融創新工具,這就是今天要提到的紙幣——交子。
交子,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紙幣。貨幣誕生於物與物交換的商品交易之中。在交子出現之前,最早的貨幣有貝殼、金屬製成的貨幣等等。
宋朝初期,也同樣使用銅和鐵金屬來鑄造錢幣。因四川地區本身不產銅,銅錢都被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集中送往京師緩解中原地區貨幣短缺問題。四川地區故選用鐵來鑄造錢幣,因鐵錢體重值小,攜帶不方便,「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折大錢一貫」。按當時的物價水平買一匹布都需要兩萬鐵錢,高達五百斤重,導致四川地區所鑄鐵錢流通很不方便。
起初,交子是由當地有名望的商人自由發行,來代替鐵錢流通。因各商人之間的交子沒有統一的標準,券面隨意性比較大,極易作假,故由四川政府委派成都十六家富商聯合成立交子鋪,專門負責交子發行。交子統一由交子鋪發行,樣式也得到了統一,防偽也更加精準了。交子已經正式成為四川地區的流通紙幣,因為作為鐵錢的通兌憑證,從交子的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了金融創新工具。
交子本身並無價值,發行當初的所謂兌換比例和標準都是由發行方也就是交子鋪所制定。因交子鋪是由當地十六家富商聯合成立,因交子的金融工具屬性是由政府主導聯合十六家富商信譽而來,因某些商人資金挪用,導致交子無法兌付鐵錢,引起百姓爭議,致使交子鋪聯合發行出現了信用危機,進而導致無法發行交子。
為了解決因聯合發行出現的信用危機,宋仁宗聽取轉運使張若谷和知州薛田的建議,設立益州交子務,將交子的經營權收歸國有。公元1023年,也就是在收歸國有發行後的第二年,宋朝以現錢36萬貫鐵錢為準備金,發行了1256340貫交子。這一政府發行交子行為比美國、法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行紙幣早了六七百年,也為後市馬可波羅遊歷中國發現元代使用紙幣進而向歐洲介紹中國紙幣印製和發行流通奠定了基礎。
交子的發行之初就奠定了其發展之路,從早期的商人私發到商人聯盟發行再到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國有發行。這都體現了紙幣的信用特性與易於仿造和濫發的特點。商人信譽因其挪用導致無法兌付,信用失衡,交子無法使用,國家濫用交子發行,濫發紙幣,雖短期不會出現信用危機,但導致交子貶值是無法避免的。宋朝因戰亂、皇室奢靡、政治腐敗等原因造成大量發行交子進行斂財,一度導致交子大幅貶值。公元1109年,因交子大幅度貶值,導致被民間百姓拋棄,交子一文不值。宋朝被迫將交子廢除,改設錢引,交子至此退出歷史的舞臺。
從交子誕生初期到退出歷史舞臺,僅有短短100餘年,但他對於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可以說是改變歷史的產物。縱觀宋朝歷史,交子作為紙幣最早的代表一直影響了我們近千年歷史。我們現代人經歷紙幣的發展,也是在經歷社會通過貨幣手段這金融工具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紙幣作為金融工具興起於宋代交子,那紙幣會不會卒於當代的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