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宋朝:為什麼宋朝是歷史上飲食行業最繁盛的時期?

2020-12-11 蘇秦讀歷史

01

要說中華美食最繁榮的時期那得是宋朝,宋朝人餐桌上的食物那是相當的豐盛!

除了豬肉,羊肉,雞鴨鵝以外,還有野味;魚蝦,甲魚,蛤蜊,生蠔,螃蟹等水產,隨處可見;蔬菜的種類也很多,現在我們飯桌上常見的「生菜,菠菜,黃瓜,冬瓜,萵苣,山藥,蘿蔔,芹菜,芋頭」等,在宋朝時就有了。

02

最受我們喜愛的火鍋,火腿;油條,燒餅,蒸餅(炊餅),包子,餛飩,麵條,都是來源於宋朝。宋朝面點的種類很多,單是麵條就有幾十種,雞絲麵,三鮮面,雲英面,燴麵等等,我們現在經常的麵條,宋代都有。湯和粥,在宋代也很普及。

火鍋

03

著名的大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也是個遠近聞名的吃貨。蘇軾愛吃,也愛鑽研廚藝。那道著名的「東坡肉」就是蘇軾發明的。

歷史那些事

蘇軾因「烏臺詩案」,他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但官場失意廚藝場得意,我們的大詩人竟然從乏味的生活中研究出了驚豔華夏的美味,味醇汁濃、肥而不膩、入口香糯的「東坡肉」,還留下了一篇《豬肉頌》!

還有「炭烤生蠔,炭烤羊蠍子,羊蠍子煲湯」等等,我們的大詩人妥妥的是中華吃貨鼻祖!

歷史那些事
歷史那些事

04

我們看到的一些有關宋朝的影視劇,小說,都有關於美食的記載,說宋朝人是吃貨,一點都不假。

《射鵰英雄傳》裡,黃蓉和郭靖在張家口那次傳奇的初遇,黃蓉點的一桌子菜:「四乾果、四鮮果、兩鹹酸、四蜜餞;乾果四樣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鮮果揀時新的;鹹酸要砌香櫻桃和薑絲梅兒,蜜餞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梨肉好郎君;八個酒菜是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樟腿、姜醋金銀蹄子」

電視劇《射鵰英雄傳》

一頓飯吃了19兩銀子,按照當時的物價換算,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差不多是兩萬多,甚至可能是三萬多,這一桌菜,得有多豐盛啊!

雖然只是小說,但管中窺豹,由此我們也能看到宋朝飲食業的繁榮!

05

為什麼宋朝的飲食這麼發達呢?

中華飲食文化在宋代發展成熟並走向繁榮,與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是分不開的。

能享用到豐盛的美食的前提是糧食多

而在宋代時,農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耕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進步,生產工具得到了優化,再加上宋朝氣候溫暖,特別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宋代秧馬圖

而且宋朝的時候還出現了「稻麥兩熟」,這是一種農業複種形式,就是在土地上可以按時令輪流耕作水稻和小麥,有利於提升糧食產量;良好的外部條件使宋朝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除了種植水稻和小麥之外,有些農業十分繁盛的地區,還種植瓜果蔬菜,這就使當時的食物更加的豐富多樣。

秧馬

06

同時,宋朝對商業的打壓程度並不高,認為追求財富並不是什麼壞事,是人之常情;宋朝為了解決國家龐大的財政支出,鼓勵經營商業貿易,商業在宋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城市中各種飯館酒樓很多,流動的小商小販隨處可見。

《清明上河圖》

交通網絡的發達,為食物原材料的南來北運提供了便利。經過唐代的發展,到宋代全國性的商業運輸網絡已經形成。北宋定都開封,正好在運河邊上,地理位置優越,可以藉助運河航道運輸貨物;而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所處的東南地區,河網密布,水陸交通更加發達,運輸條件比開封更加優越;

《清明上河圖》

形成以京城開封(南宋時是臨安)為中心,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運輸網絡,服務整個國家,為飲食行業的發展業提供了豐富的食材。

07

坊(住宅區)和市(商業區)的界限被打破

宋朝之前,實行的是坊(住宅區)和市(商業區)合一的制度,商鋪只能在國家規定的「市(商業區)」內擺攤,而且交易時間也受到限制,僅限白天。

但是到了宋朝,坊和市逐漸融合,商業區拓寬,飲食行業和人們的生活都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大小市場遍布大街小巷,酒樓餐館林立;宵禁也取消了,還出現了夜市,一些大一點的酒樓甚至還能經營到後半夜。

開封北宋御街

08

由於宋朝商業貿易發達,經濟強勁,許多富商大賈紛紛投資修建酒樓,大量資金的投入,這一時期的酒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有記載:「宋朝都城,正店七十二戶」,這還只是宋朝頂級的酒樓,至於那些小的酒館更是不計其數!

《清明上河圖》

宋朝對於酒樓的建造也是別具匠心,有的酒樓選在園林內。

園林建築融入了大量的美學元素,把酒樓選在園林裡,飯桌放在迴廊上,頗有小橋流水,人在畫中遊的感覺,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選址,宋朝酒樓的規模也是很大的。

酒樓一般都有好幾層高,也不是單一的一座樓,周圍還有好幾座樓。樓與樓之間連成一個建築群,酒樓的內部還有上百個大小包間,可以單獨酌飲,也可群集宴會。這基本就相當於今天五星級大酒店的規模了,豪華的酒樓也成了城市裡的地標。

酒樓的出現,促進了飲食行業的發展。

09

當然,宋朝人對吃也極其講究,無論是在食材的選擇上,烹飪的技藝上,都十分精緻細膩,這些都有利於飲食行業在宋朝的發展。

宋朝的GDP總量是當時的翹楚,經濟實力的強盛和外部條件的鬆弛,帶動了宋朝飲食文化的繁榮!一幅《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市場繁榮的真實寫照,酒樓飯館鱗次櫛比,集市小吃流光溢彩,到處是生機盎然的景象!

《清明上河圖》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大宋朝(連載二)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味覺的記憶,讓這個飲食大國沸騰起來。
  • 舌尖上的中國宋朝版
    在中國民以食為天,美食文化源遠流長,而我們老百姓口口相傳的一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出自宋代詩人吳自牧的筆下,有很多學者認為宋代奠定了中國美食的基礎,對後世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和推廣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那麼在宋朝都有什麼樣的美食呢?不要著急,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 從宋朝都城到北京飯店 川菜歷史上三次「走出去」
    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二毛介紹,他從數十年的菜譜收藏中,精選出從明清到上世紀80年代的600多本川菜文獻,全方位展現了川菜的歷史、變遷與美食文化的發展。第一次「走出去」是在宋朝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體現了人們對川菜的高度評價和讚譽。
  • 宋朝時期開封的發展
    對於開封來說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宋朝時期了吧,為什麼呢,大概是因為宋朝時期開封有個包青天吧,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宋朝時期建都開封都有哪些影響和發展。既然提到了包青天那我們就先來看看包青天的出現對宋朝有哪些影響。
  • 宋朝甜點,你可以品味到的歷史——1000年!
    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大英帝國進入了經濟和文化的鼎盛時期,伴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財富來享受生活的美好滋味。而在遙遠的東方,(公元10世紀)宋朝就已經達到了經濟的富裕,人們更是極盡創造力的製作各種美味來饗用。
  • 宋朝時期的杭州是怎樣一番獨特景象?
    馬可波羅曾經說過,13世紀的杭州是世界上最輝煌,最優秀的城市。西湖、斷橋、拱月,從南宋開始,杭州成為一個典型的消費型城市,西湖被稱為銷金窟。那麼宋朝時期的杭州又是怎樣一番獨特的景象呢?01杭州人口比西方城市多出十倍?宋朝就開始人口普查了?
  • 最適合穿越的朝代——宋朝
    那倒也不是,如果非要選一個朝代來穿越,宋朝應該成為首選。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宋朝的歷史地位就是「積貧積弱」。宋朝重文輕武,宋朝的皇帝昏庸無能只知道逃跑,被金人從北方驅趕到南方;最恥辱的是,宋朝還經歷了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擄走;朝皇帝還殘害民族英雄嶽飛,重用奸臣秦檜。
  • 宋朝時期韓琦,一位文武全才,一位宋朝不應該被遺忘的人物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名氣很大的千古名臣,他們對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某個時代影響頗大,他們值得被當代帝王、百姓乃至後世的後人深深的記住,就比如宋朝時期的韓琦,他就是一位十分了不得的人物。而或許也正是因為韓琦的努力,上天不負有心人,韓琦在自己年齡不大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這在北宋那個時代來說,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像韓琦這樣的存在,註定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深深的印記。
  • 宋朝號稱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為何會發生財政危機?
    談到宋朝,許多人普遍的第一印象是:富裕、有錢。宋朝確實很發達,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天下紛爭,民生得到發展,並且宋朝重視商業,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是個巔峰時期,兩宋延續三百多年,文化和經濟的成就得到公認。甚至還有宋朝GDP佔當時世界80%這種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說法,真假這裡就不做討論,只是從側面來說,也反映大家對宋朝富裕的認同。但是話說回來,經濟發達了,國家就有錢了嗎,實在是未必啊。如果說富裕的宋朝在很多時候都伴隨著財政危機,是否有些自相矛盾。不過,這卻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 從宋朝都城到北京飯店 川菜歷史上三次「走出去」_文史_中國西藏網
    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二毛介紹,他從數十年的菜譜收藏中,精選出從明清到上世紀80年代的600多本川菜文獻,全方位展現了川菜的歷史、變遷與美食文化的發展。  第一次「走出去」是在宋朝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體現了人們對川菜的高度評價和讚譽。二毛認為,今天川菜的繁盛和四川飲食文化的歷史不能分開。
  • 還原宋朝盛世的景點,就在河南開封,宋朝汴梁被完美復刻
    前段時間熱播的古裝劇《清平樂》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劇情演繹的是宋仁宗時期的故事,期間除了講述了他的童年和愛情,惜才愛才之心,以及不斷出現的歷史名人,像晏殊歐陽修以及範仲淹等等,還向大家展示了宋朝繁盛時期百姓和樂安居樂業的景象,著實讓人也想穿越回去體驗一番。
  • 宋朝時期才出現的鐵鍋,在此之前的兩千年,古人是如何做飯的呢?
    等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冶煉技術發展到高水平後,但製作並不容易,一般都是貴族統治階級所用的,精巧複雜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兵、車四大類,直到現代,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學術、藝術等價值。即便是當時的統治者所吃的天下最美味的佳餚放到現代也算不得是美味,因為陶器和青銅器的導熱性較差,鼎壁甚厚,受熱慢,火在其下燃燒,所以用這樣的炊具做出來的食物不會太好吃。
  • 宋朝穿越指南1——穿越旅行,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宋朝?
    自2001年由黃易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尋秦記》播出之後,無論在影視螢屏還是在各大文學網站,歷史穿越題材的作品就成為一大熱門,廣受觀眾、讀者的追捧。穿越麼,就是回到遙遠的古代,即便是個普通人,也能夠憑藉現有的科學技術和「預知」的歷史信息碾壓古人,而文明發展程度的代差將賦予我們創造歷史的能力,這也許是大多數有過穿越幻想的寶寶們的共同認知。如果時光旅行能夠變成現實,而穿越的年代又可以自由選則,那麼作為主體民族的一員,有哪些朝代會是你穿越的首選呢?
  • 為什麼清朝銅錢比宋朝的更值錢?
    對於喜歡中國古錢幣的朋友們來說,清朝和宋朝這兩個朝代出現的頻率明顯要高於其他時期,很多人都說玩錢幣應該先從這兩個朝代開始。但是文瀚樂拍發現,雖然清朝距離我們更近一些,但清朝銅錢整體的價格要明顯高於宋朝,為什麼會這樣呢?
  • 宋朝時期的金融創新工具——交子
    #拍一拍宋朝#宋朝,960年到1279年,近三百餘年的匆匆時光,經歷了北宋與南宋兩個階段。北宋與南宋兩個時期的宋朝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從內部的統一戰爭到外部的抵抗戰爭,使宋朝在人們眼中特別弱小。宋朝其實是我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等各方面高度繁榮的時期。如果按經濟學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宋朝GDP水平非常高,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從人均GDP來看,甚至超過當時的西歐,宋朝民間的富庶程度從當時的文化和文物古蹟中窺一斑而知全豹。
  • 宋朝神童為何如此多?淺談宋朝時期的神童舉
    由於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因此在宋朝中也出現了很多神童,這些神童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出眾嗎?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那麼,為什麼在宋朝社會,會出現如此多的「神童」呢?比如說十二歲的邵煥、九歲的朱君踄、十歲的朱虎臣等,他們都因自己出眾的才華,而成為當時宋朝官場中最年輕的官員。在有了這種例子之後,宋朝中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希望能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神童。就這樣,基於從小嚴苛的管教,孩子們開始讀書的年齡也是越降越低,許多小孩還沒有懂事的時候,就已經被家長逼著去背書了。
  •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宋朝獨具一格的烹飪文化
    早在宋朝,由於當時經濟政治的發展,「吃」就不再是解決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那麼簡單。宋人在結合了大江南北的飲食特點以及烹飪技巧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菜餚,同時為現在所出現的一些仿宋菜餚提供了依據。宋朝時期,人們在對於飲食上的研究、創新以及講究為我國今後飲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宋朝開始了一日三餐
    宋朝,很獨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罕見的「重文輕武」的時代。「重文輕武」,是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定下來的基本國策。因為趙匡胤本人,正是在960年武將發動兵變時,被眾將領「黃袍加身」,才建立了宋朝,也親歷了晚唐藩鎮割據造成的動蕩局面,所以,為了避免武將勢力過度膨脹,威脅到趙宋王朝的統治,他制定了這種按常理看來並不明智的國策,並深刻地影響了整個宋朝的發展命脈。
  • 宋朝的「交子」,因完成其歷史使命而退出了封建王朝的舞臺
    貨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夏商時期的貝殼是最早的貨幣,春秋時期出現了以勞動產品為主的貨幣,例如布幣、刀幣等,在戰國時期銅錢開始出現,《史記·始皇本紀》"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錢"。西漢時期,漢武帝為抑制豪強,用虛高白鹿皮幣充實國庫,貨幣的名義價值和其真正的價值第一次出現背離。
  • 宋朝經濟繁榮,卻成了封建時期最窩囊的朝代,這是為何?
    ——《題臨安邸》弱國無外交,說宋朝弱嗎?其實不弱,單從經濟來看,宋朝的GDP在當時排在世界第一。從軍事來看,嶽家軍將金人逼得北逃。可是在我們所知的歷史中,宋朝的形象始終保持著「弱國」的形象。每逢打仗,必定失敗。之後賠款,割地。這樣窩囊的朝代,也只有清朝能與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