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自行車能不能帶上地鐵?地鐵禁食到底該不該?昨日,最新起草的《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草案)》舉行第一次立法聽證會,11位聽證代表和30位旁聽代表「交鋒」地鐵禁食、摺疊車禁入、逃票納入個人信用系統等熱門話題。
對於「禁食」絕大多數人都表示同意,爭議最大的話題是該不該讓摺疊自行車上地鐵。
記者了解到,法制辦將根據聽證會的內容對條例草案進行修改,近期上報南京市政府常務會,明年一月份之前提交市人大常委會,經過市人大一審二審後,提交省人大審議,有望於明年青奧會前頒布實施。
摺疊自行車到底能不能上地鐵?
背景:在2009版的《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試行)》中,摺疊自行車不摺疊帶入站內,屬於明確禁止範疇。
此次新修改的《南京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草案)》中,明確規定禁止摺疊自行車上地鐵,這也成為昨日聽證會的最大爭論焦點。
正方:
禁止摺疊自行車上地鐵
理由:擠佔空間還有安全隱患
攜帶自行車上地鐵的人群到底有多大?一組來自南京地鐵運營方的數據顯示,工作日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會有600輛自行車上地鐵,周末時段,每天會有350人帶自行車乘地鐵出行。
而在這個群體之中,做到將自行車摺疊的只有4.1%。在日常的運營當中,地鐵員工想要阻止這種行為卻非常困難。「因為自行車引起爭執的事件經常發生。」南京地鐵運營方解釋,他們就曾接到過多起因為摺疊自行車而造成的投訴。
多數禁止摺疊自行車上地鐵的代表都舉例,隨著運營裡程的不斷增加,摺疊車若仍在地鐵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解決建議
「運營方要進一步人性化地完善解決方案。」聽證代表姚亦峰建議,在「禁車」之後,是不是應該在車站設立專門的保管區域、專門的保管辦法,來存放乘客帶進來卻不能上地鐵的自行車。
反方:
摺疊自行車應該上地鐵
理由一:自行車+地鐵低碳省時
聽證代表柳溪是南京的一名私營業主,今年30歲,聽說南京打算禁止摺疊自行車上地鐵,立即報名參加本次立法聽證會,並且昨天特意騎著摺疊車到達會場。
柳溪認為自行車+地鐵是最低碳的一種出行方式,希望南京地鐵能夠放過摺疊車。
同樣,南京大學講師祁毅也認為禁止摺疊自行車上地鐵不合適,他認為採用地鐵+摺疊自行車接力換乘的方式,往返通勤時間每天節省約為30-60分鐘。
祁毅稱,他曾對一般地鐵乘客(非摺疊自行車攜帶者)進行過問卷統計,「絕大多數乘客認可攜帶摺疊自行車,甚至有一半以上乘客表示如果有需要且條件允許,也會使用摺疊自行車與地鐵進行接力換乘。」
理由二:攜帶行李是乘客權利
祁毅認為,乘坐地鐵攜帶行李是乘客的權利,「乘客不摺疊,是管理問題,不是法律導向問題。」
他說,摺疊自行車經過摺疊後,已滿足地鐵對乘客攜帶行李物品的規定和要求,沒有理由特別提出禁止攜帶。
祁毅強調,根據現行條例,摺疊自行車不摺疊即帶入站內,已屬於明確禁止範疇(《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試行)》(寧建法子2008860號)),不需要重複立法。以此種矯枉過正的形式來禁止,做法侵害了攜帶摺疊後的摺疊自行車進站乘坐地鐵乘客的權利。
解決建議
柳溪認為,在不禁止摺疊自行車上地鐵的前提下,也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比如制定一個標準,規定超過多少重量就不能上,或者如果需要經常攜帶摺疊自行車乘地鐵,可以到地鐵「備案」辦證,今後憑證入內。
地鐵內到底要不要禁食?
《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草案)》第四十條第六款規定,禁止在地鐵車廂內或者付費區飲食。
「地鐵內通風不好,韭菜合子、大肉包氣味實在難聞,」聽證代表、廣告公司職員張鵬說,在車廂裡吃東西不光影響其他乘客,還帶來車廂角落裡垃圾不少的問題,他旗幟鮮明地支持地鐵禁食令。
聽證代表陳明忠認為,地鐵內禁食是目前國內各個城市的通行做法,也符合大多數地鐵乘客的意願。聽證代表程路說,他注意到目前深圳、香港等地均有同樣的規定,他贊同南京同樣出臺地鐵禁食令,不過他覺得最高處罰200元有點太高了,建議處罰50-100元。記者統計了一下,在11位聽證代表中,有6人明確表態支持條例草案中明確地鐵禁食。
解決建議
考慮低血糖乘客需求
地鐵禁食不能一刀切,也有多名聽證代表表達了這一觀點。「地鐵內吃東西不應該納入地方立法,應該以其他方式來引導,硬性規定禁止,既難以執行也不人道。」
聽證代表、南京大學講師祁毅持類似觀點,的確不提倡在地鐵裡吃東西,但地鐵車廂禁食不必在法規中明確,可以在乘客守則中規定。一位旁聽市民也提出質疑稱,如果一些低血糖乘客需要飲食,是否也在禁止之列呢?面對這一爭議,聽證代表姚亦峰說,希望就地鐵裡吃東西採取人性化做法,規定地鐵車廂內嚴禁飲食,車廂外面可以吃東西。
逃票三次就抹黑信用記錄?
《條例》草案中,除了規定各種逃票方式的處罰金額外,有一條備受矚目:乘客有冒用他人證件、使用偽造證件乘車和其他逃票行為三次(含三次)以上的,有關信息可以納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
儘管大家對逃票深惡痛絕,但是逃票三次是否要納入信用系統呢?地鐵方面表示,逃票行為記入到個人信用體系後,可對逃票人就業、銀行信貸、政府救助等方面產生影響,預計逃票行為將大大減少。而目前南京市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個人信用信息系統的建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信息平臺。
不過聽證代表對此一半支持,還有一半認為要斟酌。陳明忠認為,將逃票與貸款等信用掛鈎不恰當,市民代表張源勇擔心這是公權力的擴張,認為不合適。不過南京大學講師祁毅博士認為,在上海等地也已經考慮將滯納水電氣、逃票等行為納入誠信系統,如果在法理允許的情況下,南京也可以採用。
解決建議
取消下一年優惠
「我曾經做過地鐵的秘密乘客,專門暗訪過乘客逃票,可以說逃票的花樣多種多樣,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來自南京腦科醫院的姚亦峰表態。而在昨天聽證會來的路上,市民代表張源勇特意在張府園地鐵站觀察了一個小時,期間有6個人冒用了老年卡,為此他覺得就算罰款5倍20元也不多,甚至可以提高罰款額度到100元。
對於冒用優惠卡,除了罰款,代表們還希望直接對該卡關閉優惠。來自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陳明忠建議,「如有冒用學生卡的,可以處理這個學生一年內不享受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