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嶧城區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為旅遊品牌注入新活力

2021-02-08 視聽齊魯
視聽齊魯棗莊訊:棗莊市嶧城區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乾唐軒活瓷杯、陰平毛筆、海石花蜂蜜、美果來飲品、石榴茶、頂養石榴複合果汁飲料、果粒奶昔酸奶飲品、亞太石榴酒、石榴汁、石榴醋等共八大類50多個當地特色優勢產品,以及石榴、長紅棗、黑雞樅菌、粉皮、核桃、鹹鴨蛋等10多個品種特色農產品為旅遊品牌注入新活力,備受遊客和市民喜愛。

近日,記者在嶧城區牌坊社區沿河東路的專做旅遊土特產品的十年老店——古藝堂土特產超市看到,超市以旅遊特色產品乾唐軒活瓷杯銷售為主,輔以當地土特產菸酒百貨,80%的貨架上擺放著100多種乾唐軒活瓷杯、瓷碗、茶具、工藝禮品等。乾唐軒活瓷是一種可以活化水質,使普通威士忌及特曲瞬間變陳釀的養生陶瓷。乾唐軒活瓷利用物理原理以二十多種礦物元素和瓷土為原料,以高溫燒制研發而成,並可自然釋放出對人體最有益的7-14微米的遠紅外線和負離子,進而改變水中大分子團為小分子團結構,去除雜質達到優化水質的功能。古藝堂土特產超市店主孫國太、王軍夫婦高興地告訴記者,乾唐軒活瓷是本店主打旅遊特色工業產品,很受遊客、市民和客戶的青睞。僅活瓷杯一項該店每年最多銷售額達60萬元,最低也沒有低過24萬元,平均年銷售在30多萬元,今年受疫情影響,活瓷杯銷售額估計不會低於20萬元。同時銷售榴葉茶每年約3—5萬元,亞太石榴酒有10多個品種每年銷售幾萬元。因為是實體店,他們和廠家約定在先,不做網上和線上銷售。線上服務和銷售一般由區供銷社和區郵電局聯合成立的嶧城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以及其他網上平臺辦理網上銷售業務。

今年6月18日,嶧城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正式啟用。該服務中心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集電商孵化、電商培訓、特色優質產品展示、公共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電商集聚區,基本具備地方優質產品和農特產品線上線下展示、在線銷售、網商培訓孵化等功能。嶧城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是根據電商發展和嶧城區鄉村振興的需要,為促進全區農副產品銷售、推廣而成立的。

該中心由嶧城區供銷社牽頭,聯合嶧城區郵政公司共同運營,電商億農鮮供應鏈公司和阿里菜鳥倉盟傾力加盟服務,致力於把中心打造為特色農產品、旅遊產品、商務禮品、日用品銷售平臺,是宣傳推介嶧城的窗口,是支持三農服務城鄉的平臺。他們抓住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關鍵機遇期,不斷提高認識,深入推廣電子商務,各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堅持多元、多方、多領域全面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嶧城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開啟了嶧城區乃至棗莊市電子商務發展的嶄新時代,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力。積極做好「電子商務+特產銷售」、「電子商務+鄉村旅遊」、「電子商務+脫貧產業」,為嶧城區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產業作出應有的貢獻。據了解,嶧城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位於嶧城區中興大道和榴園路交匯處,中心以嶧城當地特色優質農產品、商品的銷售及推廣為主。通過中心平臺,供銷社聯合各有關單位將更好地發揮為農服務的「生力軍」作用。到2020年底,預計入駐電商20家,從業人員100人,培訓人員500人次,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

近年來,嶧城區以發展鄉村旅遊為抓手,提升鄉村文旅基礎設施,致力於打造一批有文化內涵、有地域特色、有家鄉情懷的精品民宿,推進旅遊扶貧就業創業。此外,大力培育文化旅遊節慶品牌。積極融入冠世榴園、娘娘墳、仙人洞、三近書屋、匡衡故裡、青檀寺、天柱山、大光明寺、斜屋大棗、黃家大院、女媧宮、白山奶奶廟、魯南戰役舊址等旅遊品牌,榴花節、青檀寺廟會、自駕遊騎行健康運動、仙人洞旅遊度假區和婚慶典禮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打造了該區文化旅遊節會品牌,「棗莊嶧城·一來就成·早來早成」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大。每個旅遊項目都會帶動當地的土特產、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的市場推廣及傳統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等各項發展。運營模式中各項目均與當地景區或者村集體合作,對於脫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有著重要意義。

近日,記者在冠世榴園風景區走訪時看到,連日來夏秋交替雨水較多,青檀寺景區風景獨特,移步換景、幽靜神秘、美景如畫醉遊人,可謂是幽谷藏古寺、層林煙雨中,碧波微風皺,山青花兒紅。景區上上下下全員上崗、搶抓機遇完善服務設施和招商引資工作全力推進旅遊服務業提檔升級,隨著暑假的到來和國內跨省旅遊的放開,遊客不斷增多,冠世榴園風景區積極做好準備,全力保障全面開放後能給遊客提供一個放心、舒心的遊覽環境。

冠世榴園風管委聚焦全域旅遊,在推進旅遊重點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全域旅遊有三點,一是軟體不失分,硬體得高分;二是要求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社會參與,營造環境來發動企業、群眾參與;三是處處是景點,人人是創建人。全域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創新,是旅遊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根本方向。青年茶藝師田玖玲在外地學習了一整套中華品茶和茶藝服務技藝技能,她還擅長琴棋書畫,三年前她承包了青檀寺景區山中的茶藝館,其中四間寮房茶社環境清幽,近聞古寺鐘鼓聲,舍內茶香琴聲悠,這為景區提檔升級注入了新鮮活力,同時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體驗和學習休息的空間。她這裡除了常見的各地名茶、生茶、熟茶、半發酵茶外,當地的土特產榴葉茶也很受顧客歡迎。榴葉茶是嶧城區石榴園風景區開發的一種新型茶葉,它以石榴嫩葉為原料,運用現代制茶工藝加工而成。榴葉茶具有助消化、抗胃酸過多、抗胃潰瘍、降血脂等多種功能。據《圖經本草》記載:「榴葉者,主治咽喉燥渴、止下痢漏精、止血之功能。」當地群眾歷來有以榴葉煎茶以待貴客之美俗。它用新工藝製作而成,產品榮獲國家「新產品獎」和「科技進步獎」屬名、優、稀、特產品,在社會上很受歡迎。另外嶧城石榴特點是個大皮薄,色澤鮮豔光潔,籽粒晶瑩飽滿,1986年進京參加全國林產品展覽被譽為』齊魯一絕』。共有20多個品種,其中』三白冰糖籽』,花似雪,皮似玉,籽如冰,食之甘甜賽冰糖,最富盛名;』大青皮』是主栽品種,單果重350-800克,最高可達1580克,其花瓣重疊,可達50多瓣,葉綠如碧,花紅似火,極富觀賞價值。冠世榴園是國內著名的旅遊景點。主要石榴代表品種有大青皮、大紅袍、大馬牙、謝花甜、冰糖籽等。

嶧城區供銷社和冠世榴園風管委不斷推進「旅遊+」和多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接待服務水平,推進旅遊標識標牌標準化體系建設;完善交通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旅遊廁所革命」。嶧城區還將不斷打造網紅宣傳推廣隊伍。創新宣傳推介方式方法,以「短視頻+網絡紅人+直播」等組合形式,打造一支網紅隊伍和專業運營團隊,同時積極開展快手、抖音短視頻創作大賽、主題挑戰賽和徵集評選活動,更好地宣傳推介美食美景、特色農產品以及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切實講好「嶧城好故事」,傳播「嶧城好聲音」。嶧城區向廣大企業家和創新創業者發出了誠摯地邀請:嶧城有抱團相依的石榴文化、砥礪奮進的青檀文化、開放包容的運河文化,發展的嶧城歡迎您,嶧城嶧城,一(嶧)來就成,早來早(棗)成!

 —— THE END ——

國緣酒總經銷:棗莊濱利酒水有限公司  電話:0632-3798668 15588244555  「視聽齊魯」公眾號 | 總編輯:傅正偉 

 視聽齊魯新媒體中心 | 來源:棗莊廣播電視臺記者 宋高峰  報導免責聲明:轉載此文主要目的在於信息分享,讓更多人獲取需要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覺得不錯,請點個「贊+在看」

相關焦點

  • 嶧城區:八大類特色優勢品牌產品為文旅產業融合注入新活力
    棗莊在線:嶧城區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乾唐軒活瓷杯、陰平毛筆、海石花蜂蜜、美果來飲品、石榴茶、頂養石榴複合果汁飲料、果粒奶昔酸奶飲品、亞太石榴酒、石榴汁、石榴醋等共八大類50多個當地特色優勢產品,以及石榴、長紅棗、黑雞樅菌、粉皮、核桃、鹹鴨蛋等10多個品種特色農產品為旅遊品牌注入新活力,備受遊客和市民喜愛。
  • 棗莊嶧城區搶抓機遇 加快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冠世榴園風管委聚焦全域旅遊,在推進旅遊重點項目上實現新突破。青年女士田玖玲在外地學習了一整套中華品茶和茶藝服務技藝技能,她還擅長琴棋書畫,三年前她承包了青檀寺景區山中的茶藝館,其中四間寮房茶社環境清幽,近聞古寺鐘鼓聲,舍內茶香琴聲悠,這為景區提檔升級注入了新鮮活力,同時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體驗和學習休息的空間。
  • 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文旅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肅北縣全力推進「旅遊興縣」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依託民族文化、名勝古蹟、生態資源等特色旅遊資源,高起點規劃,全方位宣傳,打響了「遊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文化旅遊特色品牌
  • 以建設模範機關為主線,濟南市文旅局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旅產業
    一直以來,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以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單位)」為主線,緊緊圍繞「六個模範」,注重黨建引領,爭當行業先鋒,奏響「四步曲」——堅持黨建優先、促進市場回暖、助推融合發展、加強協作共建,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為助力打造「五個濟南」,建設「
  • 打造洛陽文旅新地標,注入融合發展新動力
    ——「向上·麗景影視工園」開園儀式暨電影《幸運販賣機》今日舉行法新融媒訊(文/圖 馬少傑 石智衛)8月18日下午,洛陽「向上·麗景影視工園」開園儀式暨《幸運販賣機》電影發布會在老城區舉行。區委書記牛剛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老城區秉持「以文化城」的發展理念,將加快建設「文化老城」擺在「五個老城」發展目標之首,緊緊圍繞「留住老洛陽的『底片』,建好新洛陽的『客廳』」,傳承歷史文化,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積極融入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充分彰顯古都文化、絲路文化、大運河文化、非遺文化、紅色文化、牡丹文化的獨特魅力,依託明堂天堂、
  • 棗莊:市中區與嶧城區的發展之痛(下篇)——融合發展才是王道
    按照《棗莊市新型城鎮化規劃》,以市中區、嶧城區為主體的「東城區」,要「通過基礎設施網際網路互通,推進產業優勢互補,實現市中區、嶧城區融合發展,打造全市商業中心區」,換句話說,市中區、嶧城區的「融合度」直接決定了「東城區」的發展質量。
  • 深化文旅融合 推動創新發展 駐馬店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隆重開幕
    本屆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展期為5天,以"深化文旅融合,推動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為方向,採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思路模式,將舉辦開幕式、大型展覽、駐馬店市第三屆文化旅遊商品大賽和駐馬店主題文化實景演藝等系列活動,充分展示文旅成果,對接優秀項目,發布新技術,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 開封文旅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8年,全市旅遊接待量達到680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2.2億元,分別是10年前的2.2倍和5.6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培仕說,進入新時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彰顯文化優勢,築夢詩和遠方,賦能出彩開封,文旅融合新動能,古城煥發新活力,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續寫新華章。
  • 千村萬戶看小康|棗莊市嶧城區:養殖場變身鄉村旅遊點
    千村萬戶看小康|棗莊市嶧城區:養殖場變身鄉村旅遊點大眾日報記者 張環澤2020-10-08 06:19:2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棗莊市嶧城區盤活農村公共資源助力鄉村振興勝利渠是棗莊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工修建的最大水利設施,工程指揮部設在程莊村。這些都是其他村不具備的「寶貝」,村裡請來專家論證規劃,挖掘勝利渠文化,並對村內古槐、老井等進行搶救性保護,確立了文旅融合的路子,發展鄉村旅遊。常桂虎告訴記者,勝利渠紀念館現已成為全市第四個著名紅色教育基地,去年,通過教育培訓增加村集體收入15萬元。
  • 南京江寧湯山:文旅融合注入發展新活力
    龍虎網訊(記者 胡寧 通訊員 呂珂 趙欣)「為尋聖水濯塵纓,愛忍春寒遠出城。剛是杏花村落好,牧童相約過清明。」清代詩人袁枚曾在南京湯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如今的湯山除了溫泉,文旅融合發展正不斷為湯山注入新的活力。
  • 濰坊濱海區:文體旅融合發展 擦亮特色文體旅品牌
    濰坊濱海區紮實推進文體旅產業發展,通過推動文體旅項目建設、培育夜間經濟、深化三業融合等方式,聚力攻堅,多措並舉,完善布局,把握重點,深化融合,激發活力,打響「濰坊向北,歡樂濱海」特色品牌,奮力推動文體旅產業實現新發展。
  • 婁底市領導調研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
    (調研組在雙峰縣調研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調研組在雙峰縣調研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調研組在漣源市調研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潘琳 通訊員 歐陽松次)為助推全市文化旅遊工作,根據婁底市政協主席會議安排,5月7日-5月9日,市政協副主席李賽斌帶隊到新化縣、漣源市、雙峰縣調研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情況。
  • 玉門市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推動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格局。籌資1000多萬元,實施《玉門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景區開發、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各類專項規劃10項,建立了全域覆蓋、產業聚集、生態保護、相互融合的規劃體系。啟動實施玉門油田紅色旅遊景區、天境昌馬、水上世界等特色文旅項目,構建多點支撐的文旅產品體系,打造絲路線上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
  • 內鄉文旅融合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龍山、寶天曼峽谷漂流全面復工復產,到 「菊鄉書聲」、「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動內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持續開展......內鄉文旅產業活力再現,煥發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新魅力。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內鄉縣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託豐富的文旅資源,堅持「發展全域化、產業融合化、業態綠色化」,強力實施文旅強縣戰略、打造文化旅遊高地,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遊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嚮往,呈現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
  • 文旅產業如何融合發展?
    ——文化旅遊相關概念及特徵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以下簡稱文旅產業融合示範區),是指在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方面具有示範、支撐、帶動作用的區域。1、文旅產業融合示範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具有文化和旅遊產業基礎;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良好;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特色。
  • 永新華韻執行董事張軍:「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引領文旅產業新風尚
    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執行董事、中國文旅康養度假聯盟副理事長張軍在近期舉行的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上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遺+旅遊」 引領了文旅產業的新風尚,也顯現出融合發展的重要價值。本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的主題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旨在推廣中國與東協各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經驗,探討文化遺產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形式及路徑。
  • 固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9月1日,記者從2020年固安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暨文旅產業項目籤約儀式上了解到,2020年固安縣文旅大會將於9月10日至11日舉行,華林博物館、阿派朗創造力樂園二期、蓋婭傳說(固安)文化有限公司、思迪文化傳媒(固安)有限公司等重點文旅產業項目現場籤約。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雙曬」將為重慶文旅注入新活力
    6月11日,重慶第二季「雙曬」活動將再次火爆啟動,本季雙曬主題是「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雙曬」將給重慶文化旅遊產業帶什麼樣的效果? 區縣如何藉助「雙曬」講述好文旅發展的好故事?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專訪時表示,重慶的「雙曬」活動,將為當地的文旅注入新活力。「雙曬」講述重慶文旅好故事「旅遊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如今的遊客朋友不僅看山山水水,還要深度了解當地的歷史人文知識。他們既要美麗風景,又要美好生活。」
  • 文旅產業是文化和旅遊產業相互融合發展的朝陽產業
    文旅產業是文化和旅遊產業相互融合發展的朝陽產業,在國內消費升級、信息技術更新、網際網路普及的當下,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是最能釋放消費潛力的服務業之一。近日,我省出臺《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提振旅遊市場。  進入7月以來,省內三則相關新聞頗受關注。
  • 加快文旅融合步伐 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深化文化旅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南寧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和整體水平,日前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了《南寧市加快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過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培育文化旅遊新業態,南寧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形成,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產業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建設成為以亞熱帶壯鄉風情為特色、以會展商務和都市旅遊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