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硼砂有毒,不敢多加,怕加多了會吃死人。」今年57歲的王某,明知道硼砂有毒,仍將硼砂加入豬肉丸、豬肉羹內,銷售給食客。日前王某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晉江市人民法院一審判刑。
肉丸中加硼砂全部賣給食客
2010年3月,王某和妻子王某玉在晉江市新塘街道租了兩家店面用於經營小吃,小吃店長期銷售肉羹、肉丸等。王某稱,他平時專門負責購買原材料,加工製作豬肉丸、豬肉羹等,王某的兒子負責水煮、銷售,並僱傭服務員端盤子洗碗。2014年5月份,王某到某製藥公司購買了13包硼砂,準備用於添加到豬肉丸、肉羹中,目的是讓食物更好成型且有彈性。王某稱,他知道硼砂有毒,所以不敢多加,怕吃死人。
王某每天加工生產8斤左右的豬肉丸,按照40碗的數量銷售,每碗銷售6元錢。每天加工的豬肉羹為2斤左右,按照10碗進行銷售,每碗售價也是6元。根據晉江檢察院指控,至案發時小吃店總銷售數額為171000元左右。這些食物全部銷售給客人食用,王某自己和家人並不食用。
一審被判刑罰金十萬元
去年11月26日,晉江警方對該小吃店進行調查,現場查扣9袋硼砂共4.5千克,同時還有尚未銷售的自製肉丸、肉羹。經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所檢驗,扣押的硼砂中四硼酸鈉含量為95.3%,肉丸、肉羹也均檢出硼砂。隨後,警方依法對王某刑事拘留。
日前,晉江法院經過審理認為,王某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已經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生產、銷售金額為171000元證據不足,法院予以糾正。辯護人提出扣押的硼砂並未準備用於添加食品的意見,與查明事實不符,不予採納。綜上,晉江法院一審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十萬元。
【相關新聞】
肉丸加硼砂新聞頻現報端
據《珠海特區報》報導,根據2007年珠海市公共衛生監督抽檢計劃,珠海市衛生監督所上半年對城區餐飲單位的早餐點心進行隨機抽查,共抽取七類早點共計100份,進行硼砂定性檢查,結果顯示:在12份牛肉丸和4份蝦餃中檢出硼砂,陽性率16%。
此類新聞泉州媒體也有過報導。2015年,在晉江青陽街道洪宅垵社區一牛肉製品作坊裡,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50公斤硼砂和近200公斤涉嫌添加硼砂的牛肉製品,作坊老闆承認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硼砂。
怎麼鑑別是否含有硼砂?
硼砂是非常重要的含硼礦物及硼化合物。通常為含有無色晶體的白色粉末,易溶於水。硼砂有廣泛的用途,可用作清潔劑、化妝品、殺蟲劑,也可用於配置緩衝溶液和製取其他硼化合物等。市售硼砂往往已經部分風化。硼砂毒性較高,世界各國多禁用為食品添加物。人體若攝入過多的硼砂,會引發多臟器的蓄積性中毒。
怎麼鑑別牛肉製品是否含有硼砂?硼砂牛肉的顏色看上去會很新鮮,但相比正常的新鮮牛肉顏色顯得深一些,而且摸上去十分滑膩。如果是剛抹上去的,細心看還可以看到白色粉末附著。硼砂牛肉丸一般會很有嚼勁,口感也更加脆滑、彈牙。不過現代食品工藝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口感,不能據此就認為是非法添加。因此,建議消費者購買牛肉丸時,不要一味追求筋道的口感,也不要一味追求低價,最好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牛肉丸。(記者 許小程 黃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