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臨港新片區國土空間總規劃(2019-2035)》中對設計交通及規劃部分的描述:
重構道路系統骨架
構建多層次、多通道的道路系統骨架,加強與長三角和中心城的快速聯繫。並完善功能組團之間、組團與周邊區域幹線公路的銜接,實現客貨功能有序組織。
實現高快速路網絡一體化
完善高快速路網絡格局,積極推進市域快速通道建設, 研究預留新片區對外高快速通道,加強與長三角、中心城區、浦東、奉賢等地區的快速聯繫。
優化地區內部骨幹道路網絡
完善新片區內部骨幹道路網絡,強化與外圍高快速路銜接,打開主城區道路系統格局,完善主城區外圍道路系統骨架,增強主城區與功 能組團、城鄉社區的有機聯繫。
控制街坊尺度並提升支路網密度
以藍綠網絡為骨架,街道與廣場空間為經脈, 形成組團路網格局。在水網密集地帶推廣「一河一街」、「兩街夾一河」等空間組織肌理, 創造活力街道界面。明確區域差別化的道路交通服務水平和路權分配原則,合理設計道路寬度,重塑街道空間。控制街坊尺度,增加交通廣場,建設TOD社區。
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交通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也有提過關於臨港的交通規劃:
1、其中提到的3條國鐵(滬通鐵路、滬乍杭鐵路和滬舟甬鐵路)
滬通鐵路和滬乍杭鐵路在圖中有明顯標註,而滬舟甬應該是未來跨海去寧波的一條通道,很有可能就是通過未來預留的跨海通道直達舟山及寧波市區。
而在總體規劃中看出滬乍杭鐵路與南匯支線的鐵軌是相互連通的,也就是認為未來在某個節點樞紐,我們可以在市域鐵和國鐵之間無縫換乘。這3條國鐵是臨港輻射到長三角地區的主要交通,而滬乍杭與南匯支線的串聯則讓主城區與各個樞紐的快速聯動。
2、還有6條市域鐵
兩港快線(南匯支線)、軌道交通16號線、軌道交通21號線、曹奉線、奉賢線和南楓線,總長約100公裡。
3、兩港快線(南匯支線)
兩港快線(南匯支線),一直有小夥伴問是公路還是軌道?這是一條由浦東機場到臨港的快速軌道線,後期將連通滬乍杭鐵路,圖中這條線上將出現4個交通樞紐(主城區北樞紐、開放區樞紐、海灣樞紐,四團樞紐),未來預計還將聯動到上海東站。
4、曹奉線、奉賢線和南楓線
5、軌道市區線連通四團、泥城、蘆潮港、書院,主城核心區等
之前很多人說未見書院、泥城等地有任何軌道規劃,如今這條軌道市區線將未來四團、泥城、蘆潮港、書院都將與主城核心區互通,經過這條線能實現規劃裡說提出的30分鐘組團的目標。
6、至於地鐵21號線
上海地鐵21號線(Shanghai Metro Line 21)是上海新一輪軌交規劃(2017~2025)中的一條新線。它在規劃時主要參考原迪士尼線線位,串聯起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吳淞客運中心,外高橋自貿區、金橋、張江、迪士尼,浦東機場等板塊,串聯起浦東多條地鐵的南北線路。
從鐵路到地鐵,再到區域中運量線路,臨港在一步步實現2035臨港空間國土規劃描述未來交通的樣子。之前一直提倡的打造「15、30、60,90」交通出行圈,將在不遠的將來全部實現!
來源:臨港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