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引起了巨大的關注。貝聿銘一生有無數的經典設計,其中位於香港中環的摩天大樓中銀大廈就是他的代表作。
90年代的港片裡面,中銀大廈曾經多次出現,它也是香港曾經的地標建築。中銀大廈高367米,是曾經香港最高的大樓。不過隨著IFC跟ICC的建成,中銀大廈已經不是最高的建築了。不過中銀大廈因為獨特的設計,依然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中銀大廈還有一個外號就是倚天劍。
說起中環的摩天大樓,除了中銀大廈之外,還必須說一下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中心。這棟大廈跟東方廣場一起,被譽為李嘉誠打死都不買的資產。長江實業中心是李嘉誠生意帝國的總部所在。李嘉誠跟李澤鉅自己的辦公室也是在這裡。
不過有趣的是,長江實業中心在建築外觀山卻非常平庸,甚至在高度也不是太高。這背後還是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長江實業中心其實就在中銀大廈的旁邊。不過跟中銀大廈比起來,長江實業中心算不得經典的建築。
不過自從大廈落成之後,李嘉誠的事業卻突飛猛進,許多人都說是得益於長江實業中心成功的風水局。李嘉誠是一個非常信奉風水的企業家。其實許多企業家都相信這一說,郭臺銘最近就特意把媽祖像請到了美國工廠,希望保佑美國工廠可以風調雨順。王永慶也曾經說過,有風的地方就有水,風水是無處不在。
1994年,李嘉誠投到了中環的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原來是希爾頓酒店、花園停車場和拱北行。中環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這裡也是全球地租最高的地產。李兆基、郭得勝後來靠著IFC這棟大樓一年就可以收租90億。
長江實業中心位於中環的核心地帶,可以說是黃金寶地。用了3年的時間,李嘉誠拆掉了原來的建築,準備用來興建一棟摩天大樓。這棟大樓就被定名為長江實業中心。長江實業中心一部分是作為李嘉誠幾家公司的總部使用,剩下的面積將會全部用來出租。可以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
不過當時李嘉誠開始建這棟大樓的時候,中銀大廈已經建成。當時許多人希望李嘉誠可以蓋出一棟比中銀更高的大樓。了解地產的人就知道,其實最貴的成本是在土地,建築的成本可以說是比較少的。對於用來收租的大樓,地價不變的情況下,建越高單位成本的就越低,未來用來收租的面積就越多,賺的錢就越多。另外李嘉誠作為當時的香港首富,香港第一高樓由他來建設,也是許多人期望的。
不過當許多人都希望李嘉誠給香港再添一棟地標建築的時候,李嘉誠卻要求長江實業中心必須低於中銀大廈,但是要高於旁邊的滙豐銀行總部。中銀大廈高達367米,滙豐的高度是179米。於是長江實業中心就定為了283米,總部有62層。
其實李嘉誠目的是擋住中銀大廈倚天劍的煞氣。為了在建築外觀的設計上,長江實業中心本來設計的菱角都去掉了,變成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建築。許多人都說長江實業中心看起來像一個棺材盒。其實當時設計這棟大樓也是全球有名的建築大師西沙佩裡。他後來也說,因為李嘉誠信奉風水,這讓他在設計上有了很多限制。長江實業中心這棟建築方正穩重,李嘉誠認為這樣更有利於自己商業帝國的發展。
其實不管是在美觀上,還是經濟收益上,因為李嘉誠堅持風水之說,都有了巨大的損失。如果李嘉誠把長江實業中心建成跟IFC一樣高,如今這棟大樓至少價值1千5百億。按照目前的市場估值,現在只有283米的長江實業中心市值只在500億左右。這等於說李嘉誠為了擋住中銀大廈的煞氣,足足放棄了千億。由於放棄了高度,這等於說李嘉誠也放棄了很多租金收入。目前長江實業中心的年租金收入應該在10億左右,這跟IFC的90億租金收入有很大的差距。
為擋住貝聿銘中銀大廈的煞氣,李嘉誠放棄千億,把總部建成棺材盒,不過自從搬到這裡辦公之後,李嘉誠的事業卻是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