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大廈中國畫

2020-09-24 蔡律

中銀大廈中國會:豪華會所掛滿中國畫


  從九龍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隔海遠眺中環一帶景色 蔡律攝


  從九龍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隔海遠眺中環一帶景色 蔡律攝
  中環(又稱中區)位於香港的中西區,是香港的政治及商業中心,是很多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的所在地。香港的政府總部,立法會大樓,以及前港督府(現稱禮賓府)都位於中環中環的景觀是殖民時期的建築與現代高科技大廈的混合體,大型的購物商場內則滿是國際聞名的時裝店。這裡大廈如林,酒樓櫛比,超級市場和攤販市場並存,東、西文化兼蓄,被稱為購物的天堂,旅遊者的樂園。


  中銀大廈,中銀大廈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它更是中國銀行在世界銀行界顯著地位的象徵,蔡律攝


  中銀大廈因其反傳統、反華麗、反繁瑣,最具現代感,成為了香港的新標誌,它承載的不僅是建築本身的文化內涵,還包括城市的文化氣質。蔡律攝


  長江集團中心(Cheung Kong Center)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2號,樓高62層(283米),屬智能型辦公室大廈,長江集團中心是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集團的總部,由和記黃埔地產投資興建。蔡律攝


  長江集團中心出口街道綠化樹。蔡律攝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二期,88層,樓高415.8 米,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蔡律攝


  中銀大廈中國會走廊拍攝的中環高樓。蔡律攝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由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90年完工。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中國會樓梯簡潔而有韻味,拾階而上,欣賞中國畫。蔡律攝


  中國畫《雷鋒》勾起遊客對火紅年代的記憶。蔡律攝


  酒吧裡掛滿了中國畫。蔡律攝


  餐桌上的燈飾也有濃濃的中國味。蔡律攝
  賞心悅目的酒吧和林蔭小徑富有詩情畫意,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會裡濃濃的中國文化味。中國會香港會址位於香港中環銀行街中國銀行大廈13至15樓,樓梯、酒吧掛滿中國畫。

與投融資專家在中國會舉行工作午餐,在多元文化的香港,感受到濃濃的中國文化,感悟頗深。
  中國會是一個高級華人私人社交會所,分別於香港、北京及新加坡設有會址提供服務。會所由香港社交界人士鄧永鏘創辦及經營。中國會所推行會員制度。其服務對象是銀行家、企業家、及中環工作的專業人士等,因此其收取的入會費,非普羅大眾所能負擔。中國會位於商業中心區,當中藏有不少古董、歷史文物、及文人大家的珍貴正本藝術作品等。會所強調的特色是:「中國會內所有都是老古董,只有人才是新生的。」
  蔡律 2020年9月23日修改
  

相關焦點

  • 深圳靈異事件之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的設計,目的在於闢邪,外牆玻璃幕牆改成火紅色,用意同時對應「靶場」的兇煞。按北鬥七星布局,從蓮花山頂俯視,則為三炷香插於觀音蓮座。中銀造型為古之衭幣,AB兩座分別為衭腿,24座以上為衭腰。衭幣源於遠在先民以布昂易物,因此系最古的幣種之一,又因「 大廈」與「富」諧音,因此這也是一種擁有財富的象徵。
  • 樂高建築大師:香港中銀大廈-維港天際線
    樂高建築大師今天腳步來到亞洲四小龍的香港,一起領略下維港之濱的中銀大廈。當香港中銀大廈遇到樂高?「維港最美天際線」Bank of China Tower,作者:Spencer_R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全稱:中國銀行(香港)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
  • 深圳四大靈異事件之中銀大廈
    紅樓的故事(一)讓我們看一下2020年1月12日中銀大廈的房價,約為53000元每平米。同位置同配置同年份的小區房價在76000元每平米左右。新樓盤房價在100000元每平米左右。官方的介紹①中銀大廈寫字樓自97年4月入夥以來,70%的高空置率使得人氣蕭條,寫字樓空置面積達33274平方米,商業裙樓幾乎未動,空置22045平方米,寫字樓均價1.1萬元/平方米,商鋪均價2.1萬元/平方米。②大廈外立面為紅色幕牆,市場中對立面色調頗多異議。
  • 當年被香港人炮轟,這位設計中銀大廈的世界級大師走了
    就是坐落在中環的中銀大廈!香港的地標性建築!從維港一眼望去,它絕對是顏值最高的那個!(圖源:網絡)可是,你知道嗎?就在昨天(5月16日),設計這棟中銀大廈的國際知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老人走了,享年102歲......
  • 香港的這處景點——香港中銀大廈,你有去過嗎
    香港中銀大廈中銀大廈是中國銀行(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於1985年4月18日動土啟造,由熊谷組總承建,在1989年竣工,8月取得入夥紙,199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原址為美利樓。
  • 香港最著名的風水大戰 中銀大廈「力劈」滙豐銀行
    文中提到中銀大廈造型猶如一把三面鋼刀,刀刃一面指向港督府,不久港督突發心臟病猝死。第二面遙指駐港部隊軍營(英軍)。第三面指向滙豐銀行,其時滙豐業績倒退股價大跌。「風水第一」的滙豐銀行隨著香港的興盛而興盛,可是在八十年代後期卻遇到了中銀大廈。據稱當年港英政府特意將中環位置極小、交通較差的一塊地方給中國銀行,建築預算也只有區區1.3億美金,但美籍華人設計師貝聿銘卻出乎意料地設計出了造型獨特的亞洲第一高樓。在建築風水上,造型尖銳的中銀大廈如同一把三面刀刃的鋼刀,充滿殺氣。
  • 為擋住貝聿銘中銀大廈的煞氣,李嘉誠放棄千億,把總部建成棺材盒
    貝聿銘一生有無數的經典設計,其中位於香港中環的摩天大樓中銀大廈就是他的代表作。90年代的港片裡面,中銀大廈曾經多次出現,它也是香港曾經的地標建築。中銀大廈高367米,是曾經香港最高的大樓。不過隨著IFC跟ICC的建成,中銀大廈已經不是最高的建築了。不過中銀大廈因為獨特的設計,依然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中銀大廈還有一個外號就是倚天劍。
  • 香港中銀大廈的風水之說,貝聿銘:詩意化的承認
    中國建築設計自古以來就有風水之說,到了近現代仍不例外,這種理念已經與中國傳統設計思想融為一體,這是與外國建築思想的一個明顯的區別,對於香港中銀大廈,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因其獨特的外表造型已經深深的印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那麼這座建築有怎樣的設計理念呢?
  • 香港「中銀大廈」,不僅超越美國高樓,還在國內創下記錄!
    帝國大廈誕生的時候,美得不得了。它是40多年來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即使很長一段時間,除了美國,世界上也沒有超過1000英尺(305米)的高樓。直到中銀大廈的出現,才打破僵局。雖然當時沒能超過它成為世界第一高樓,但香港這座銀行大廈的出現,終於打破了美國高層建築稱霸世界的局面,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座超過1000英尺的高層建築,而且這座建築也很有意思。這座大樓是中國銀行(香港)的總部,也是香港著名的地標之一。早在1990年就建成了,時隔30年依然是香港第四高的建築。它在建造之初曾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總高367米,屋頂高315米。
  • 香港中環中銀大廈星巴克咖啡店公廁取水衝咖啡惹爭議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引起爭議的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咖啡店位於中環中銀大廈地下,該店每日均派員推著水車到大廈停車場男廁,從寫著「星巴克咖啡店專用」的水龍頭駁膠喉取用食水。投訴人指該廁所狹窄,擔心有細菌,關注星巴克從廁所取水會否有衞生問題,並認為星巴克咖啡售價不菲,應使用優質水源。
  • 中銀香港發行紀念鈔 展示中銀在港服務百年歷史
    新華社香港9月25日電(記者戰豔)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銀香港」)25日宣布,將發行「中國銀行(香港)百年華誕紀念鈔票」,以慶祝中國銀行在香港服務100周年。  年滿18歲的香港市民可於9月28日至10月18日通過網絡或於中銀香港任何一家分行認購。
  • 香港中銀大廈的設計者,中國現代建築大師,在內地留下唯一的作品
    香港有一座經典的超高層建築,可以說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其設計者是貝聿銘,這個名字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但在建築界是絕對的宗師級人物,除了香港中銀大廈,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著名建築都是貝聿銘設計的,這位中國建築師被譽為
  • 風水師眼中的香港中銀大廈——有殺氣的尖刀,背後奇葩故事你造嗎
    代表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其主要代表作品有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甘迺迪圖書館、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蘇州博物館、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貝聿銘老先生為我們留下了無與倫比的建築。他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建築天賦,還在於他卓越的社交和才能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領悟。雖然他的建築學是在美國學習的,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水依然非常有考究。他很早就認識到建築師權利的產物。
  • 長江集團為何不跟旁邊的中銀大廈比拼高度?
    十七世紀以後,風水文化走向世界,並在世界各地破土-發芽、開花結果。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風水熱席捲全球,不僅普通人信,就連知名度很高的政要、富翁、明星、歌星也都重金聘請了高級風水顧問。長江集團為何不跟旁邊的中銀大廈比拼高度?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總部---長江集團中心,為何不跟旁邊的中銀大廈比拼高度?
  • 會員卡剛辦了3個月,濟南中銀大廈的金格健身就關門跑路了
    齊魯晚報訊(記者 時培磊)剛辦了會員卡沒幾個月,還沒去鍛鍊幾次,濟南中銀大廈一健身房就突然關門了,健身房負責人失聯。1日下午,數十名會員得知健身房倒閉後前往店裡查看情況,他們的會員卡退費成了難題。目前已有部分消費者報警。
  • 生活在日本「中銀膠囊塔大廈」充滿了不便!?但還是很受歡迎
    這就是由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1972年竣工的「中銀膠囊塔樓」。是由新陳代謝帶來的啟發,以「陳舊後可以更換的膠囊型公寓」為理念建設的。在建築史上也是很珍貴的建築物。雖然沒有高深的學術理念,但卻是讓人看一眼就難以忘記,所以近年來在電影和電視廣告中也經常作為外景拍攝地使用。
  • 中國銀行(香港)首次推出「中銀香港」投資基金
    中新社香港七月四日電(記者徐足之)中國銀行(香港)今天宣布推出「中銀香港投資基金」,這是中國銀行(香港)首次推出以「中銀香港」為名的投資基金。  中國銀行(香港)副總裁林炎南先生在今天於香港中銀大廈舉行的「中銀香港投資基金」開售儀式上表示,「中銀香港投資基金」的推出,象徵了中國銀行(香港)業務範疇更趨多元化。
  • 順風清潔能源租用香港中環中銀大廈一物業作為辦公營運之用
    根據物業租賃協議,中國銀行須向該等承租人出租位於香港中環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30樓的物業,由2020 年2月15日起至2023年2月14日止(包括首尾兩天)為期3年,供該等承租人作業務行政用途;中國銀行須出租而順風控股須租用2616平方尺的可出租物業淨面積,佔物業租賃協議下總可出租物業淨面積約16.66%;及順風控股須每月向天成國際支付租金、政府差餉、管理及公用事業費,而天成國際須向中國銀行支付相關費用
  • 香港第二大銀行「中銀香港」正式掛牌營業
    中新社香港十月三日電(記者董會峰)中銀香港所轄的二百九十家分行今天露出新行標,正式對外營業。世所罕見的中銀集團的重組工作宣告完成。  中銀香港的最終控股人--中國銀行總行行長劉明康在此間報章發表致辭表示,重組後的中銀香港,依託中國銀行的雄厚實力,充分利用中國加入世貿帶來的機遇,必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銀香港總裁劉金寶今天上午親往中銀大廈三樓營業大堂迎客。他表示,中銀香港是在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的基礎上組建的,因此,成立伊始,已是香港最有影響力的銀行之一。
  • 中國銀行大廈亮起來 鐵樹銀花耀中環
    央廣網香港5月19日消息(記者周偉琪)今年是中國銀行在港服務一百周年,為迎接百年行慶,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對中國銀行大廈進行了亮化工程,為這具標誌性的建築物添上「新裝」。  中國銀行大廈早於1951年落成,屬典型的裝飾藝術(Art Deco)設計風格的建築物,於2009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正式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位處中環核心地段,其經典的建築風格,在中環建築群中顯得穩重而內斂,猶如 「鐵樹」 般生生不息,配上新設的外牆燈光,仿如「鐵樹銀花」般充滿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