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看來,農村人非常重視親情,他們對待親人的態度與對待陌生人的態度可謂是天差地別。對待親人,他們盡心盡力、掏心掏肺,彷佛有著用不完的熱情;對待陌生人,他們只是禮貌一笑,這就是「親疏有別」的真實寫照。血緣關係很奇妙,它給人們之間設定了距離,血緣越近,人們就越親近。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並不能對每一個人都做到掏心掏肺。「三親,三不親」是農村人心中的親情法則,除此之外,在農村還有「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這一俗語,它們是啥意思呢?又有何道理呢?
所謂「三親指的是我們要親近姨媽、舅舅和姑姑,這是因為他是我們父母的親生兄弟姐妹,因為血緣關係的緣故,他們待你像親生孩子一般好。在一個家庭之中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人們常常說女孩嫁人時,若是沒有兄弟的依仗,將來受欺負了也沒有人給其撐腰。其實,姨媽要比姑媽要親一些,有的孩子在喪母之後,填補這個母愛空缺的不會是後媽,也不是姑媽,而是姨媽,因為你是她姐妹的小孩,因為她受到曾經受過你母親的照顧,所以會替媽媽來照顧你,心疼你。
所謂「三不親」指的是姨父、舅媽與姑父,他們與你之間不存在任何血緣關係,你們之所以能夠和睦相處也是因為有他們的配偶這一條親情紐帶在。試想一下倘若有一天「三親」不在了,他們會再找一個能夠陪伴他到白頭之人,其實這種事大家都能理解,畢竟孩子需要人照顧,他自己總不能孤身一人到老吧。
因為續弦的緣故,他們不再是你的姨父而是變成了別人家的姨父,你也不會好意思在上門走動,因而你們之間的交集便會越來越少,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再試想一下如若姑姑姑父感情破裂,兩人便成為了仇人,何談親情呢?俗語「姨夫不是親」,便是這麼個意思。不過也有例外,或許姨父是個用情至深之人,確實自己孤獨終老,而他們的小孩與你之間是存在血緣關係的,因而你們之間的關係雖然不如從前深厚,但是卻不會到斷裂這一地步。
「牛屎不是糞」的意思為:在技術落後的古代,人們都是用動物的糞便當作肥料,牛糞並不能夠成為首選,因為其效用不高,價值不大,人們便不會將其作為肥料使用。
其實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親近不僅要看血緣關係,還要通過相處才能確定。有時候傷你最深的並不是陌生人而正是你的親人,他們仗著與你有血緣關係,總是想要從你的身上得到些什麼,肆無忌憚地向你索取,你若是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便會指責你不近人情,不把他們當兄弟,現實就是如此,親情一旦與金錢扯上關係就怎麼也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