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我們都會想到農村人的樸實、熱情。農村雖然相比城市,地方偏遠、落後,但是卻有一條是城市人所缺失的,那就是注重親情。在農村,只要一個人出事,他的很多親戚都會前來幫忙。一個喜宴上,坐滿的不是同事、領導,而是很多家裡人的親戚。
最明顯的就是在過年的時候,光是走親戚就要走上好幾天。小編也是農村人出身,對此真的是深有體會。農村人不僅親戚多,還有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俗語大多都是語句比較簡短,不過卻蘊含很深刻的寓意。下面小編接下來要給大家說的就是幾句農村俗語,它們其中都是什麼意思呢?大有沒有道理呢?聽小編慢慢為大家道來。
農村人雖然特別注重親情,但會根據血緣關係在心中排列親戚之間的親疏,農村中常說的「三親三不親」就表達了這點。「三親」指的是姑姑,舅舅,還有姨媽,這些人都是與自己的父母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的親人,所以他們也是我們的親人。而「三不親」就是指的姑姑、舅舅、姨媽的配偶,也就是我們的姑父、舅媽和姨夫,這些人雖然和我們也有很多來往,但是卻並沒有血緣關係,是因為和我們的三親結婚才和我們有了親戚關係,一旦三親去世,那這些三不親的人和我們也會很少來往了。
在農村一個女人出嫁的時候,她的兄弟是一定會將她送到婆家的,表示結婚後有娘家人替她撐腰,婆家人不能欺負新娘子,所以就有一個俗語「娘親舅大」。應該很多人都看到過自己的母親在婆家鬧矛盾了,會請娘家兄弟出面調和事情,所以舅舅很有話語權,也很受家裡人尊敬。
「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從字面上我們就能猜出它的意思,雖然我們會經常和姨夫家有來往,但姨夫是和姨媽結了婚才和我們做了親戚,一旦沒有這層關係,那麼自然也不會很親了。而牛屎不能當做地裡的肥料,這是因為牛每天吃的是草,沒有營養,排出的糞便也沒有肥力,不能起到滋養農作物的作用。
「原配夫妻腳挨腳,半路夫妻各顧各」中的原配夫妻是指都是第一次結婚的一對夫妻,原配夫妻是從年輕是就在一起生活的,彼此有感情基礎,相處了這麼多年,感情也會很深厚,就算有小矛盾也不會把他們拆開。而半路夫妻是有過離婚史的兩人湊到一塊過日子,這樣的夫妻沒有感情基礎,生活中不能體諒對方,各顧各的,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互相猜忌,很難走到最後。
這些俗語都是農村裡對親戚之間關係的表述。在農村十分注重親戚的親疏,血緣連接著我們的親情,也是用來判斷親戚之間親不親的標準。其中有很多都是很有意義的,說的也都是比較準確的,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聽到過一些類似的俗語,應該要多多了解。我們應該讓老一輩們留下來的俗語文化,長久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