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2020-12-12 胖胖三農

導語:農村老人常說:「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農村俗語是農村傳統文化的濃縮精華,口口相傳的農村俗語雖然很大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更替出現了斷層,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一些俗語傳了下來,有些話有些事情哪怕到如今也是適用的。

1、「貧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

這是一句不管是以前還是如今又或者是以後都能夠適用的一句話,而且我也相信很多人都應該切身體會過。

「貧窮不走親」指的是自己家境貧寒的話還是儘量少走親戚吧,很多親戚都是只認錢不認人,哪怕你是好心好意過去問候一下他們,他們也會像瘟神一樣躲著你或者給你白眼,就怕你要找他們借錢啊或著幫忙之類的。

其實找他們幫忙沒有錯,但是在他們的意思裡的幫你又得不到好處,自己都混的這麼差了,也沒有能幫得上他們的時候。這句話也從側面的警示人們要努力生活,靠自己自給自足才是最靠譜的。

「富貴不還鄉」也是同樣的。先說下在以前,一個人要是發跡了,然後興高採烈的跑回去家鄉,有想炫耀的,有想幫助鄉親一起致富的。但是村裡總有幾個紅眼的白眼狼,他們充滿嫉妒心理,想著法子搞你,讓你不得安心,無奈也只好遠離家鄉了。

在現在也是一樣的,之前在一個新聞上看到,有一個人發家了,在村裡建了很多別墅房,免費送給村裡的人,結果到最後要交房的時候,有些村民就不幹了,除了房子,還要他給錢。只能說人窮不要緊,關鍵是精神不能窮。真替這個企業家不值,也噁心他的那些家鄉人。

2、「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

「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話前面還好理解,後面可能就有點難懂了。

在農村一直都有三親和三不親的說法。三親相信大家都知道,三不親則說的是舅媽不親,姨夫不親和姑父不親。從血緣關係來講,他們都是舅舅,姨和姑姑的配偶,和我們是沒有血親關係的,平時交流也不多,不存在更深的感情也是正常。

後面那句話其實也是因為那個時候農村一般都養了牛或者馬,我們都知道糞便是最好的肥料,但是哪想得到馬糞和牛糞雖然也是肥料之一,但由於它們水分過多,分解又慢,在肥力和便捷性不如豬屎和雞糞。所以在農村這兩種糞便是不受農村人待見的。

根據三不親的關係,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順口溜。這句話在以前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現在,不管是姑父,姨夫還是舅媽其實都很好,相處的很融洽,也會互相幫忙。

3、「三教九流,七十二行」

「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以前農村用來劃分人和行業的一個總稱。三教指的自然是儒教、佛教、道教三大教派,而九流則是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的統稱。

「七十二行」就是各行各行各業的一個統稱,一般是泛指,我們常見的應該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中的三十六行其實已經囊括了我們生活中所能接觸的基礎行業,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是三十六行的倍數,都是泛指。

同時在以前「三教九流」也稱之為上九流,中九流以及下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這是上九流。

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推,五流丹青,六流畫,七僧,八道,九琴棋,這是中九流。

下九流分為,一流師爺,二流衙差,三流秤手,四流媒婆,五流走卒,六流巫婆,七流盜,八流竊,九流娼。不知道你們那裡是怎麼區分的?

4、「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

「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指的是我們要多幹活,少說話。我們都要養成勤勞務實的精神,很多東西不是用嘴巴說說就能有的,

螞蟻是勤勞能幹的代言詞之一。別小看螞蟻的個頭,它們能舉起自身重量50倍的物體,而且除了這點之外,他們也非常分團結,動手能力也很強,一整天都是來來去去忙碌不已,仿佛沒有累的時候。

而麻雀就不同了,這種鳥類在農村也是非常不討人喜歡的,每天除了嘰嘰喳喳的叫喚惹人煩之外,還會偷吃農村莊稼,甚至連自己的窩都不會自己搭,而去搶被人搭好的窩。

這句話也警示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要從腳踏實地,安安心心的幹活做起,不要好高騖遠,心氣浮躁。那樣是會吃大虧的。

相關焦點

  • 人們常說「三教九流、八大江湖」,是哪三教哪九流?是什麼意思?
    引言古人的很多俗語,大多數人只知道其字面意思,並不知道背後的深意。其實有時候多了解一些俗語可以增加我們文學知識,提升文學素養。而這些俗語中也蘊含著很多知識,多了解一些對於我們來說也並沒有什麼壞處。比如古人常說的「三教九流八大江湖」很多人就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麼。
  • 古人所說「上九流」、「下九流」,分別是指什麼人,你都知道嗎?
    古人所說「上九流」、「下九流」,分別是指什麼人,你都知道嗎?我們常常聽人說「三教九流」,「三教九流」在現代是一種貶義,那麼實際上什麼是三教九流呢?三教九流意思是指宗教和學術上的各種流派,可以說它概括了中國古代的各行各業,這裡面是不含有褒貶之意的,只是講述了大千世界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的東西。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中國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說,九流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哪些?
    我國歷史上有一句話叫「三教九流」,這句話概括出了芸芸眾生、從事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所謂的「三教」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儒教始祖是孔子,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佛教的始祖印度的釋迦摩尼)所謂的「九流」指上、中、下九流。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的人。
  • 農村老人說的「豆鋤三遍叮噹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的「豆鋤三遍叮噹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智慧來自民間,高手在農村,農民通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對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諺語、俗語、老話只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它充滿了智慧,反映了一定的生產規律,在生產實踐中屢試不爽!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這也是人類能活個百來歲的話,狗狗最多也就活個20年左右的原因。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俗語老話。這些俗語我們經常會在農民朋友的口中聽到,特別是村裡的老人,他們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覺著這些話很有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自身的生活及生產活動總結出來的。有一些話我們仔細想來,確實是很有道理的,甚至有一些話到了現代甚至可以用科學來驗證。
  • 農村老人常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受窮」,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就像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一些網絡熱詞一樣,農村的老人也有他們喜歡的「熱詞」——農村俗語。相比於現在的網絡熱詞,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是充滿了智慧。短短幾個字,就能把複雜的事情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包含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農夫就再來和大家分享幾句經典的農村俗語。
  • 農村老人說的「人生三鍋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的「人生三鍋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巧了,朋友圈正流傳著這句話呢!太有才了,將人生比作三鍋菜,竟總結得如此精闢!人生三鍋菜,出生一鍋,別人吃菜你得吃奶;結婚一鍋,別人吃菜你在洞房內;掛了一鍋,別人吃菜,你卻睡棺材!這人生的三鍋菜,其實本人都吃不到。卻將一個人的人生概括得淋漓盡致。第一次是在出生時在農村更多的吃的是滿月酒。全家老少,親朋好友都歡聚一起,慶祝一個人的到來。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這句話也是比喻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都能生活得很好,也是比喻各有各的擅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
  • 農村老人常說「褲帶長壽命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3句農村裡的俗語,看看它們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道理呢?第一句,過了七月半,人似鐵羅漢。7月15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元節,這一天,人們用來祭祀已逝故人。我們祭祀已逝故人的方式就是燒香磕頭、燒紙錢,通過這些方式表達我們對已逝故人的哀思。也希望他們能保佑我們的生活平安順遂,無非就是求一個心理安慰。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抱雞二十一,鴨抱鴨二十八」什麼意思?
    一,當面教子,背地教妻意思是說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有外人在場也要及時的糾正,告訴他做錯了,這樣孩子也更能長記性。妻子有什麼不對的不要當著孩子和外人的面指責她,這樣既不失威嚴又能照顧到妻子的面子,在老農看來這對孩子,也是對妻子的尊重,避免當面的衝突,這樣就會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
  • 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不少人手裡都有錢了,所以有的年輕人在看到自己家鄉的老房子時,就感到非常不滿意,於是一些人決定將自己的老房子推了,重新蓋一個新房子,所以相信現在有很多人都發現了現在農村有不少的地方家家戶戶住的房子都是兩層小洋樓了吧。
  • 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紅薯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基本上我國南北各地都有種植。而估計很多人都是吃過紅薯的,但是真正看到紅薯開花的卻沒有多少,特別是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而言,沒有種植過紅薯的都很難看到這種現象。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我們習慣了簡單的生活,每每傍晚時分也是農村最為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早早吃完晚飯,手拿蒲扇,慢悠悠的行走在夕陽西下的鄉村古道。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於農村年長的老者來說,聊天成了時下農閒時一大樂趣,他們圍坐在村頭樹蔭下,三三兩兩談論著今年的農事,以及村莊的新鮮事,時不時在他們口中飛出幾句經典的俗語,引起眾人的深思,其中有三則俗語,讓我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我們一同討論。
  • 人們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九流又指的是什麼?
    九流又是指的什麼呢?其實,在我國的古代三教九流指的是指宗教的流派和學術的派別以及各種職業,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現在依然有這樣的意思。所不同的是,古代是把人按照地位和行業劃分成不平等的等級,而現在我們引用這個詞語時,一般已不再含有區分貴賤這層含義了,只是用來代指或泛指不同的流派和各行各業的人而已。「三教」分別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 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摘要:農村老人常說「紅薯開花是災年」,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今年確實是個特殊的一年,今天看文章的時候,發現這樣一句老話,叫做「紅薯開花是災年」,我還在納悶,這植物開個花不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說是災年呢?難道紅薯開花會減產嗎?
  • 農村老人常說「房屋缺了西北角,主人富貴到了頭」,什麼意思?
    在我國,不管是農村建築,還是城市規劃,建築的三原則總是離不開「堅固、實用及美觀」,這也是建築的三原則!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村建築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過去木結構的建築,逐漸轉變為以混凝土石料為原材料的近現代的建築樣式,但是,建築離不開環境,尤其在農村,農民對房屋建造有很深的考究,不管是房屋選址,廳堂朝向,以及大門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在老農眼裡「家居寶地」才會人丁興旺,事業更進一步!在農村,我們常聽老人講「橫梁壓頂,家敗主擔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農村,房屋建造又有何考量呢?
  • 我們常說的「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
    我們常說的「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眾所周知,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當代社會,在古代人們喜歡的把職業分成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職業也慢慢地展現了出來,人們開始用「三教九流」來劃分不同行業和社會地位。那麼大家知道「三教九流」是哪三教?哪九流嗎?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下。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