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信用卡的交易類型,分線上或者線下,以前很多銀行的活動規則中也有類似的描述,可如何界定呢?可能很多持卡人都分不清。傳統意義的「線上」和「線下」在電商購物剛出來的哪些年,我們經常用「線上」或者「線下」來區分自己的購物方式。
淘寶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現在幾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實現在線購物,快遞到家。所以,那時候因為購物模式的明顯區別,才有了線上購物的說法,其實泛指的就是各種電商平臺的購物付款,被稱為「線上交易」。簡單理解,就是電商購物稱為線上。而我們平時去逛超市,逛商場,去服裝店等等,要親自去逛街,shopping,則稱之為線下交易。在支付寶微信沒有出現的年費,大部分人還是使用現金或者信用卡刷卡交易來完成線下購物的付帳。所以,那時候,電商購物付款稱之為「線上交易」,而我們到處逛去實體店現金或者刷信用卡交易,稱之為「線下交易」。如今分「有卡交易」和「無卡交易」而如今,隨著時代發展,大家發現線上交易付款和線下交易付款逐漸的融合交叉,區分越來越不明顯了。舉個例子:我用支付寶到便利店買一瓶可樂,掃碼支付了4元,這個資金直接走了線上交易。那麼這筆交易算線上還是線下呢?如果按照場景,算線下購物,如果按照資金流轉則劃分到線上交易了,因為錢並沒有取出來,進行現金交割,而直接劃帳戶了。所以,現在單純的依靠消費的「場景模式」來判斷是線上還是線下,越來越不明晰了。才有了現在以交易使用過程中有沒有實體卡出現,來分「有卡交易」和「無卡交易」。以什麼來判斷呢?使用付款過程中,有沒有實體信用卡或者儲蓄卡出現來判別。比如,上面我舉個例子,去便利店買可樂,付了4元錢,使用的是支付寶掃碼付款。這付款過程中沒有拿實體卡給店員刷卡付款,而是支付寶綁定的信用卡付款,這就是無卡支付。在我們的支付寶裡提前綁定了信用卡的信息,直接完成支付交易,實現無卡交易。隨著手機等便攜工具越來越普及,無卡支付的應用會越來越多。這也就導致了,現在很多銀行開始重視無卡交易,從而改革自己的信用卡積分規則和模式。
這個規則中明顯的偏重就是,以後雲閃付掃碼交易(下載雲閃付APP,打開付款碼主掃被掃都可以),手機pay付交易都是大家主流的付款交易方式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會選擇這種付款方式,簡單便捷。手機pay付,包括蘋果手機支付,華為手機支付,三星手機支付,小米手機支付,具體包括哪些,可以查看銀聯官方的具體說明。
複製連結查看,https://yunshanfu.unionpay.com/mobile/1?type=1所以,未來,Mr北猜測,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改變積分規則,重視這種大家慢慢普及使用的,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信用卡的實體卡,會離我們日常付款越來越遠。現在出門都帶手機,手機就是錢包。而目前的手機錢包支付,包括支付寶、微信、雲閃付app、龍支付,還有各大銀行信用卡APP的掃碼付,都是無卡支付的一種。無卡支付,正在成為現在的主流付款方式。自然也會稱為大家積分規則判斷的依據,之前老舊的Mcc碼,既複雜難懂,又難以查閱記住,會慢慢被棄用的。現在平安信用卡和中行信用卡的多倍積分都採用了無卡支付大部分有積分的情況,所以,其它銀行還會遠嗎?
行動支付就是無卡支付的泛指,行動支付目前主流的都是無卡支付。未來的積分規則,對積分黨來說,越來越有利,反而是之前的Mcc商戶碼的判別方式,對我們來說,經常吃不準,刷的都是無積分商戶,很虧。而無卡的行動支付,手機支付,雲閃付APP掃碼支付,這些就很好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