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粉線上線下差價達82元,乳企如何打好「線上+線下」這張牌?

2020-12-23 奶粉圈

奶粉價格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敏感的話題,上周奶粉圈就發布了一篇梳理走訪母嬰店的奶粉促銷活動的文章,其實線上奶粉促銷戰也沒平息過。由於年初線上經濟的火熱,雲交易成為潮流,更多奶粉品牌都把目光匯集到線上。乳企扎堆殺入線上,經營環境同時變得越來越複雜,該如何保障目前渠道利益的基礎上,綁定更多消費者?價格戰也許並非品牌唯一的選擇。

想實現「彎道超車」,價格衝突問題尤為突出

隨著當下「天貓55購物節」、「品牌日」以及我們熟悉的「雙十一」、「618」等頻率越來越高的電商購物節刺激,更多奶粉品牌加入低價促銷的陣營。

圖源於網絡

在55購物節期間,同是美贊臣藍臻3段900g奶粉,線下有母嬰店3段是429元/聽且無新客優惠;而淘寶55盛典中藍臻3段有大額旗艦店、會員、淘寶活動的優惠券,新客買3送一,滿減下來386元/聽,而且買上6聽、12聽都還有高檔禮品贈送。還有貝因美加愛3段,線下900g價格是328元/聽,現在線上800g的6聽到手價1478元,折算後單價僅246元,還送兒童粉和100元貓超卡。

比如a2至初,在此前奶粉圈小夥伴走訪的門店中,a2單價428元,只有「8送1,16送2」活動;線上通過領取各項優惠後,6聽預計到手是358元/聽。近來越來越頻繁的電商促銷活動和各省市電子消費券的逐步投放,讓母嬰店即使做活動,力度和品牌廣泛程度也會不敵京東、淘寶等平臺。

乳企們忙著進駐電商平臺趕上新零售大潮,本無可厚非,但是通過低價跑量的模式進行運營,線上線下價格成為產品渠道不斷互相傷害的利刃,同時也極有可能損害中小乳企立足市場的根基。因為傳統母嬰渠道目前始終是嬰配粉銷售一哥,也是各大乳企都想要力爭的銷量保障,尤其是並不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品牌積澱的中小品牌。

而如今母嬰終端客流量大幅下滑,獲客成本增加,倘若有乳企沒有控好價,一味跟風線上電商大面積、長時間的促銷打法,不僅可能使品牌線上、線下奶粉價格陷入混亂之中,給線下門店銷售帶來阻礙的問題,更會傷害渠道推動信心,甚至失去優質渠道合作夥伴的風險。比如最近奶粉圈行業群就有朋友專門諮詢:「有沒有網上沒低價的奶粉?」

線上競爭更聚焦品牌,或致小品牌出局

看似布局線上是乳企增大銷量的有力舉措,事實上電商平臺上的奶粉消費人群對品牌的關注度更高,其市場的品牌集中度表現也更嚴重。

據阿里平臺發布的一季度乳製品銷售數據顯示,一季度阿里渠道嬰幼兒牛奶粉銷售額達17.75億元,同比增長38.83%,銷售量65.44萬件。從品牌分布來看,愛他美、a2、美素佳兒、惠氏、飛鶴共佔據了46%的銷量份額。這些數據背後可以看出,競爭愈發激烈,電商品牌迅速兩極分化,優勢更向頭部企業靠攏。這對沒有明顯品牌說服力的中小乳企來說,過度看好電商經濟,等待著的不僅是線下難「活」,線上可能還會是「死」路。

實際上,除了達能、菲仕蘭、a2、貝拉米、可瑞康等外資品牌早就屯兵線上外,其他乳企與幾大電商平臺之間互動也愈來愈頻繁。比如伊利、君樂寶、美贊臣和京東商城開啟戰略合作;飛鶴也與阿里雲、蘇寧零售集團紅孩子公司總裁錢家祥等高管團隊籤署合作協議,還攜手阿里雲建立「飛鶴通」,為飛鶴提供各渠道商品的銷售情況、倉儲物流記錄以及資金財務管理等信息;聖元推出跨境嬰幼兒奶粉;惠氏5月牽手知名淘寶主播薇婭,嘗試直播零售新風口;雀巢與網易考拉進行戰略合作……

隨著線上價格競爭的加劇,中小乳企單憑價格是無法與有品牌力加成的奶粉相提並論的,一些實力弱的中小企業可能因此被淘汰出局。

「線上+線下」差異組合,創新才是源動力

行業巨變,消費者更替,在所有市場戰略失靈的背後,終究是對消費者的不理解。不管是線上開店、還是直播賣貨……這些都不是乳企增量的救命稻草,產品和品牌創新才是核心。

圖源於網絡

從品牌來看,比如飛鶴、伊利、君樂寶、合生元等品牌它們選取部分產品在部分區域或全國開放經營,去開拓市場,再分配不同產品進入不同渠道,這樣適度放開渠道兼顧各渠道利益,既做大增量也累積起渠道上產品的品牌力。對於暫時無法在線上獲得優勢的奶粉廠家可以將線上作為引流的新渠道,更多的資源還是要傾注在線下渠道,穩紮穩打市場才是主要方向。

從產品來看,奶粉正逐漸進入質優新時代,消費者除了價格,更注重安全和品質。價格已不再是影響消費者的決定性因素,關鍵在於能不能提升你的專業化服務給消費者。要想戰勝市場的不確定性,就是需要逼迫乳企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提品質、創新品、做服務、提高奶粉新質量。

逐步強化線下渠道優勢,加快線上線下的一體化進程是值得乳企一試的。但無序的價格競爭只會擾亂市場秩序,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白熱化競爭中,各個企業的渠道布局會有所不同,不論是規模較大還是較小的品牌、外資的還是國產的,在品牌的渠道戰略布局上都應該有自己的方向和側重點。

相關焦點

  • 線下門店與線上估價差價大 10億部閒置手機抽屜裡「沉睡」
    為了避開個人與個人直接交易的C2C二手交易平臺上這類惡意議價,一些消費者嘗試把自己的手機交給愛回收、回收寶等C2B類二手手機回收平臺。然而記者發現,在網際網路投訴平臺黑貓上,一年時間內,關於這類線上回收平臺的投訴達數百條。「線下門店與線上估價差價大」、「故意壓低價格」等投訴是消費者最主要的抱怨。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那麼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到底線上難做還是線下難做?都說線下艱難,為何依靠電商崛起的完美日記要在線下不計投入地快速開店?傳統線下品牌和門店轉戰線上,私域、直播、社群,到底有沒有效果?聶峰輝:目前,行業的現狀是線上收割線下,以前是線下賣得好,再搬到線上,現在恰恰相反。武清林:對我來說,線上比線下難。2008年的時候,我就預判線上是未來,但現在我的業務仍以線下為主。而我的朋友,發展線上,從0元到1.7億隻用了一年時間。因此,大家不要考慮難不難,要順勢而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線上與線下聯動 稅企零距離溝通
    5月19日,防城港市防城區特耐勞保用品有限公司會計韋峻峰談及稅企網上溝通帶來的便利,非常高興。近年來,防城港市國稅局通過線上線下雙線聯動,加強稅企溝通,促使稅企關係更加密切,有效提升了納稅人滿意度。  該局通過創建稅企QQ群、稅企微信群和稅務微信平臺等網上平臺,為納稅人提供即時、有效的政策指導諮詢服務,化解納稅人辦稅難點、痛點和堵點。
  • 線上線下利益衝突如何破解?
    經銷商不願為線上業務「作嫁」  然而,隨著品牌企業與電子商務度過了「蜜月期」,線上線下的衝突逐步顯現。  楷模家居董事長徐國芳認為,因為線上線下衝突等問題很難解決,家具電商在10年內很難有生命力。  徐國芳的這一觀點並非憑空得出的。
  • 寶島眼鏡線上線下價格迥異 涉嫌欺詐
    然而,這家知名眼鏡企業再被曝眼鏡不合格率達66%之後,近日又陷涉嫌欺詐輿論漩渦。  據杭州網報導,眼鏡行業有句順口溜:「成本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但市民竺女士在寶島眼鏡卻連「行情」都沒享受到,她花了1000元購買了一副眼鏡,而該款眼鏡卻在聚划算上促銷,價格僅需399元,自己足足多花了600元。
  • 「東門商戰」從線下「打」到線上
    一年一度的「東門商戰」硝煙再起,這臺大戲已連續上演14年。從10月29日開始,茂業「68小時」不打烊,天虹、太陽百貨延長營業時間至深夜,線上線下結合進行全渠道銷售。從10月29日早上8時至31日晚記者截稿時止,據不完全統計,每天都有數十萬人湧進東門。各商家都反映:業績都超過了往年。 全渠道銷售卡通動物成「主角」 東門商戰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 臺北101對接閩企電商 打造兩岸線上線下101
    臺北101對接閩企電商 打造兩岸線上線下101 2014-12-17 20:10:04  從擬定在福建設計建造與臺北101大廈相互輝映的建築地標到臺北101國際品牌資源與臺灣本土資源的初步對接,李祖原透露,他將攜手福建第一大電商平臺——摳摳網打造兩岸線上線下101,通過兩岸新模式的互動,實現商業、文化和生活的交流對接。  "現今生活是屬於線上生活,是一種新的生活形態。
  • 攜程門店:線上大佬落地線下
    「網際網路+旅遊的時代,攜程是中國旅遊集團第一名,國內市值最大、全球市值前三的在線旅行服務公司,之前同程和途牛OTA均已落戶北京,如今攜程以加盟店的形式落地北京,這無疑是傳統旅行社擁抱網際網路的最佳機會。」  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再度顯現  「線上的產品和價格,線下的服務和體驗!」
  • 線下商超「雙11」也瘋狂 線上線下一起促銷讓你買買買
    咱們都是超市老客戶,知道東西什麼價,這邊很簡單,就是滿200元減30元,超市還有促銷群,折上折,比電商運來的還新鮮便宜。」記者看到,原價73元一斤的牛肉,現價59元,再配合200元減30元的全場活動,算下來相當於不到7折。「這是『雙11』促銷的最後一天,往常沒這價。」工作人員邊忙著收銀邊提醒記者選購。
  • 寶島眼鏡線上線下價格差600元 涉嫌欺詐遭消費者投訴
    商家刻意隱瞞優惠信息 同款眼鏡消費者多掏600多元   吃一塹長一智的消費者提醒:線下購物最好先線上對價   據杭州網報導,眼鏡行業有句順口溜:「成本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但市民竺女士在寶島眼鏡(需求面積
  • 大熱的「新零售」 將如何整合線上與線下
    大熱的「新零售」,將如何整合線上與線下   「新零售」這個名詞近期又被馬雲帶火了一把。因此不論是線下渠道發展線上平臺,還是線上渠道走進線下,其實都是圍繞如何優化雙方的物流,提高物流速度,增加消費者體驗。
  • 在線旅企線上爭流量,線下搶門店,傳統旅行社能否避免被「圍剿」?
    然而無論方式如何, 流量獲取始終是旅行社經營渠道的核 心。隨著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如何把握 線上線下全渠道流量,成為需要旅行社 攻克的新問題。但作為傳統旅行社立足 的根基,各大在線旅企(OTA)卻在快速 布局線下,佔據線下流量入口。壓力之 下,旅行社該如何迎擊?
  • 井田雲:化解線上線下衝突讓魚與熊掌皆得
    好多顧客到實體店裡都只試不買,用手機上的條碼軟體一掃,說比網上貴了好多,就去網上買了」。他稱,作為品牌運營商,如何解決O2O線上線下衝突的問題已成當下眾多企業的燃眉之急。多家線下實體店老闆向記者大倒苦水,同樣的品牌,線上價格比線下便宜了百分之二三十,這讓線下實體店根本沒法生存。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對教育企業而言,OMO轉型是不是唯一出路?OMO之路又該如何走?
  • 線上展會如何補充線下展會?
    線上展會如何補充線下展會?隨著網際網路+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以及行業急需升級改造,將傳統的線下展會搬到線上來操作,通過線上構建虛擬展會場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作支撐,實時在線溝通商談。線上展會的案例代表有2020年義烏五金會、2020年糖酒會、2020年成都車展、2020年聞信深圳展、2020年聞信上海展、2020年種貿通等成功案例,線上展會的技術支持和營銷運營由苦瓜科技提供,通過雲展示、雲對接、雲洽談等技術和運營手法,不僅為展會主辦方拓寬營銷渠道,增強抗風險能力,也給用戶帶來形式豐富的參展體驗,加速推動會展行業的動態數位化進程。
  • 油煙機電商:打通線上線下的牆
    上線還是不上線,這一問題開始在茅忠群心裡打轉。茅忠群不願衝動地冒險嘗試:「既然方太已經是一個線下高端品牌,盲目上線會不會對品牌有傷害?如果不趁早上線,會不會又丟失線上的市場份額呢?」2009年,繼華帝之後,老闆、帥康、美的等品牌紛紛發力線上市場,而方太仍然選擇靜觀其變,但內心矛盾異常:線上線下會產生衝突嗎?電子商務究竟能產生多少銷量?
  • 疫情之下 線下展會紛紛移步「雲端」未來線下展會會被線上展會取代...
    大量的展會從線下搬至線上,這對會展企業是一次新的嘗試和探索。沈超燕介紹,三博會展主營境內外代理展會和境內外自辦展,他們曾舉辦玩具、電競領域等展會,轉型線上後,為更好呈現參展效果,增加參觀者的體驗感,他們嘗試把線下電競賽事導入到「網上展」頁面,碰撞出新的火花。
  • 餐飲新零售成餐企擴張新玩法 線上線下如何深度融合?
    除了開店、不開店這兩個選項之外,還有一個中間選項,那就是開闢餐飲新零售業務,如果發展的好,照樣可以為餐企注入一針強心劑。   餐飲新零售的本質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從實際案例看其三大呈現方式   新零售的本質是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線下是線上的庫存外包、線上貨品的分揀中心,線上也可以是線下的營銷中心、用戶維護中心,而餐飲新零售又以其特有的方式,為餐企帶來了縷縷春風。
  • 缺貨、線上線下不同價「雙 11」電視機行情堪比電視劇
    不少消費者發現,今年不少電商平臺上的電視機價格,比線下貴1000~2000元。除了價格貴之外,電商平臺上,有些品牌無貨,有的需要搶購。而線下商場裡,也同樣出現了需要預約甚至加價才能拿到貨的現象。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曾令統文/圖 反轉 「雙11」前就缺貨,有品牌電視機線上比線下貴2000多元 陳杰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到小米門店選購電視機,不是圖安心,而是線上買不到了,「本來準備『雙11』直接在網上購買的,結果沒想過11月1日一過,鄭州這邊65英寸的電視機網上就沒了現貨
  • 線下教育做好這一點,就絕不會被線上教育替代
    自從疫情發展至今,線上教育被推至風口,以至於引發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人均焦慮,要不要做線上,怎麼做線上,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模式? 我們處於三維的世界之中,我們都知道人有五官六感,我們是通過五官六感去全面的感知世界的,因此只有做到統覺的互通時,我們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所以線下教育就具備不可或缺性,就算以後全息投影技術落地,這些老師也是虛擬的不可觸碰的,看到這裡,其實校長朋友們應該已經明白,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點是什麼了。 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多維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