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中,肉桂和大紅袍,究竟有什麼區別?

2020-12-1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巖茶的江湖裡,有兩個老大。

一個,是大紅袍。

另一個,不出意外,就是肉桂了。

遙想當年,當大紅袍名氣最鼎盛的時候,那是一個威風。

被當做國賓禮,被周總理戲稱為「半壁江山」的它,見證了一段中美外交史。

然,隨著歷史風雲的變化,巖茶江湖內,源源不斷的有著新勢力湧起。

肉桂,便是巖茶圈新勢力的典型代表。

近幾年,隨著肉桂的影響力不斷擴張,大有趕超大紅袍的苗頭。

不出意料,當今的巖茶茶王,名號是大紅袍的。

而不遠的將來,這樣的稱謂,很有可能落到肉桂的頭上。

依麻花來看,這樣改朝換代的事,誰說得定呢!

像遙遠的非洲大裂谷上,每一年的雨季來臨,都有著新的獅子王在誕生。

究竟,孰才是未來的巖茶之王?

完全可以拭目而待!

《2》

前不久,麻花有參加一場鬥茶賽。

那場民間舉辦的鬥茶賽上,用來參賽的茶,清一色的是大紅袍。

原本,那場大紅袍專場的比賽裡邊。

最大的看點,是看各家的拼配技術。

因為,將大紅袍拼配得好,很考究實力。

能夠不露痕跡的,完美和諧的,將好幾種不同的茶,天衣無縫的拼在一起。

可以證明,這款茶背後的制茶師,水平真的夠牛!

很多時候,武夷山裡的制茶老師傅們,他們手裡最值錢的東西,就是關於拼配的秘方。

到底,一款色香味醇,香氣與湯感達到完美狀態的大紅袍,到底是怎麼拼出來的?

這點要是拿來問麻花,咱也不知道答案。

畢竟,武夷巖茶的核心制茶機密,不就是這各家的拼配秘方嘛。

這些,可都是各家的吃飯傢伙,是密不外傳的吶。

話題扯遠了,再來說到那天的鬥茶賽。

那天,聽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號大紅袍裡,竟然放這麼多的肉桂,真捨得下料!」

原來,那天一塊同桌喝茶的人,紛紛猜到了某款大紅袍裡,拼進去了不少肉桂。

聞蓋香上,有著辛銳的桂皮香。

並且茶湯裡,將湯水吞咽入喉後,還有著微微的辛辣感。

不誇張的說,那款參賽的**號大紅袍,可比市面上的某些肉桂,喝起來更要有「肉」味。

這下,相信大伙兒們看到這,心裡也會嘀咕了。

為什麼說,大紅袍裡拼進去過多肉桂,會被人視為「捨得下料」呢?

按麻花來看,這從某點層面來看,能夠反映出大紅袍和肉桂的江湖地位變化了。

當下在不少的巖茶愛好者心裡,肉桂的地位,可要比大紅袍來得更重吶!

那麼,進入今天的正題。

究竟巖茶江湖裡,新老兩任大當家,大紅袍和肉桂,究竟有什麼不同?

《3》

第一點,是品種的不同。

肉桂和大紅袍,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品種。

而當前的武夷山裡,肉桂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和推廣。

肉桂的身影,遍布三坑兩澗、三十六峰、七十二洞等各大正巖山場內。

作為從名叢開發而成的,優質高產的品種。

肉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據記載,在1985年,肉桂就被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省級品種。

當年在省內外,就多有引種。

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肉桂不斷擴大了栽培範圍。

不誇張的說,全武夷山的巖茶產區內,起碼有三分之一的種植面積,都被肉桂牢牢的佔著。

對比肉桂如日中天的勢頭,這旁的巖茶老大哥,就顯得落寞了許多。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大紅袍,在當前的茶界,仍然是討論不休的話題。

隨著真正的大紅袍,消失在世人面前後,大紅袍的真實身份,就成了謎。

九龍窠的崖壁上,那六株被人瞻仰的母樹大紅袍,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徵。

據現代科學手段的檢測,那六株母樹,不過是多個名叢的混合體。

現在,大伙兒們再去提及大紅袍。

很多時候,並不是特定的一種茶,而是泛指的一類茶。

指的是,通過各家的拼配手段,拼配出來的商品茶。

從品種的限定來看。

明顯的可以對比出,肉桂的品種選擇,原料更純、更單一。

而大紅袍的品種選擇,則是包羅萬千。

甚至於,往最廣的層面上來看,所有的巖茶,都可以歸入大紅袍的範疇。

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對外的一塊金字招牌,擁有著包羅萬千的特性!

《4》

第二點,香氣不同。

不論是拿任何的茶來對比,肉桂的茶香,都特別的有特色。

在一種花香當道,脂粉香妖嬈的茶葉堆裡,顯得分外與眾不同。

所以,當一款大紅袍裡,拼進了過多的肉桂,絕對能夠成為全場亮點。

因為明顯,因為特別,因為個性特點,分外顯眼。

縱觀絕大部分的巖茶,肉桂的品種香——桂皮香,都屬於很小眾的存在。

肉桂的桂皮香,辛銳而高揚。

類似於,滷料裡的桂皮氣息。

寒冬臘月裡,當受了寒,鼻子有些齉的時候。

打開滷料包裡的桂皮,取出兩塊,湊近鼻端,認真的去聞。

那通竅的效果,堪稱一絕!

麻花相信,當茶友們嘗試過這個方法,真正的聞過桂皮的味道後。

絕對的,一定的,對這股子桂皮香氣,印象深刻。

不過,對比起桂皮的強大氣息。

武夷肉桂作為茶的一種,那股子強勁的桂皮香,威力程度自然不同。

肉桂茶裡的香氣,沒有滷料裡的桂皮,來得那麼直接迅猛。

並且,很多時候,肉桂辛銳的桂皮香裡,還會和花香、果香、焦糖香等,一同登場。

從香氣的層次多變性來看,自然是肉桂更勝一籌。

畢竟,武夷巖茶裡,可還是有著,香不過肉桂的說法!

而具體到大紅袍,由於大紅袍真身的消失,連帶著它的品種香氣特徵,也成了未解之謎。

不過,按不少武夷山當地的,老一輩的師傅回憶。

當年,真正的大紅袍,擁有著特別的花香。

或是桂花香,或是蘭花香。

但如今,真正的大紅袍,究竟是什麼香氣,沒有人能準確知道答案!

《5》

第三點,滋味不同。

提到肉桂的滋味,最為出名的是辛辣感。

所謂的辛辣感,到底是什麼?

這是種,在喝品質好一些的肉桂時,常會有的愉悅感受。

將茶湯喝下時,湯水吞咽入喉嚨後。

在喉嚨間,會有著一絲絲的辣感。

這種辣感,並不明顯,但很舒服。

與其他的茶湯滋味,綜合在一塊,形成了分外獨特的,複合型的茶湯滋味。

這年頭,麻花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愛上了喝肉桂。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肉桂的特別滋味。

肉桂,與「辛」這個字,特別的有緣分。

在香氣上,肉桂的桂皮香是辛辣的。

而在湯感上,喝起來是帶辛辣的。

一句話,這種奇妙的喝茶刺激體驗,換作了旁的茶,根本找不到!

除了肉桂之外,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對比下,這大紅袍的滋味,則要更加的千人千面。

如果說一千個觀眾就一千哈姆雷特。

那麼,武夷山裡有一千個制茶師,就會做出一千款的大紅袍。

並且這些不同的大紅袍裡,還時常進行著微調和改變,增增減減。

根據市場上,大眾的喝茶口味,不斷的進行調整。

以求達到,盡善盡美的狀態。

所以呢,我們當下喝到的大紅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滋味!

要想拼出一款合格的大紅袍,滋味上只需要做到四個字,香清甘活,就完全足夠了。

《6》

聊完一段巖茶江湖裡,大紅袍和肉桂的恩怨。

麻花想到了,過去課本上背過的古詩。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究竟,這句盛讚,該適合頒給大紅袍呢?還是肉桂。

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總之,巖茶圈內論起地位,大紅袍和肉桂都完全有實力,冠冕稱王!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茶友們心心念念的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標準是什麼?
    在紛繁的巖茶大觀園中,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各花入個眼,皆大歡喜!什麼樣的巖茶算好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不好做論斷。其實啊,不是麻花藏著掖著,和巖茶打了這麼久交道以來,實在覺得「標準」對於武夷巖茶來說,是個尷尬的存在。
  • 烏龍茶---武夷巖茶之肉桂、水仙、大紅袍
    有人說,「喝巖茶,是茶界新手的試金石」,也就是說,只要你能把巖茶喝懂,你喝茶的水平就不低了。武夷巖茶種類眾多,今天先說一下肉桂、水仙、大紅袍。武夷巖茶肉桂、水仙、大紅袍都屬於武夷巖茶一類,是以武夷山茶區優良茶樹品種命名,其中肉桂、水仙屬於無性繁殖,大紅袍是經長期選育並無性繁殖進行推廣,與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並列五大名縱
  • 茶葉品鑑:武夷巖茶正巖是指什麼?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現在喝武夷巖茶的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疑問也越來越多,綜合起來,今天給大家先來回答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夷巖茶正巖、半巖是什麼意思?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上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裡。
  • 武夷巖茶千百種,為什麼出名的只有大紅袍、肉桂和水仙?
    武夷巖茶因其特殊地形導致種植方式特殊,號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武夷巖茶品種各類名樅、單樅等加起來多達幾百上千種。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品種裡面出名只有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妖精,以及為數不多的單縱、名樅。大紅袍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說到巖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紅袍,說到武夷山大家第一印象是張藝謀拍的「印象大紅袍」,大紅袍簡直成了巖茶的另一個名稱,成了武夷山的文化名片,大紅袍出名主要是文化積澱深厚、產量有限(現在母樹已經禁止採摘)、當作國茶贈送外賓等原因才火起來。
  • 武夷巖茶在過去都叫大紅袍?肉桂、水仙、名叢只是它新的稱呼?
    這幾年巖茶火了,所以原來的那些品種又叫回了自己的名字,大紅袍只是武夷巖茶的一種品種而已,認真說起巖茶的品種多達3000多種呢!茶界江湖裡被封神的大紅袍,給人留下的印象太過神秘。在大眾茶客裡頭,向來是爭議眾說紛紜。確實,太亂了。《2》大紅袍究竟是什麼?之前的文章裡已經提過了,大紅袍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多義詞,擁有百變身份。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舉子高中狀元後將皇帝御賜紅袍蓋於茶樹之上,故得(大紅袍)之名。大紅袍外形緊結、壯實,葉底軟亮勻齊,葉邊帶硃砂色,色澤帶寶色或油潤,湯色橙黃明亮顯金圈。香氣利,濃長、馥鬱,具幽蘭之盛,滋味醇厚,帶有巖韻。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
  • 「茶中之王」 的大紅袍和醇不過水仙的肉桂茶,有何區別?
    武夷肉桂茶與大紅袍,均屬於烏龍茶類,為半發酵茶;兩者都為無性系品種,主產地又都在武夷山地區,同為烏龍茶,衝泡後的滋味也兼具「巖韻」,且製作工藝上,也大同小異。而肉桂茶與大紅袍哪個好?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 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大紅袍品類繁多,春節送禮要怎麼選?
    當年尼克森訪華,用了四兩武夷大紅袍作為國禮,被周總理戲稱為「半壁江山」的佳話,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在眾多的茶類中,選擇武夷巖茶作為茶禮,絕對是上檔次的過年茶禮選擇。但,面對品類繁多的武夷巖茶,送禮該怎麼選,是件讓人頭疼的事。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武夷山的茶,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取名為:大紅袍。但是大家都知道,壓根就不可能是母樹大紅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從二代茶樹中選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紅袍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 如何區分武夷巖茶中的水仙與肉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的時候便已經很有名氣了,是我國的傳承下來的歷史名茶。史上曾被贊做「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從溢美之詞,也可看出武夷巖茶的絕佳風味。作為烏龍茶的一個茶種,武夷巖茶自己又可以劃分出水仙、肉桂、奇種、名樅與大紅袍五個類別。
  • 了解武夷巖茶大紅袍
    武夷巖茶大紅袍申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後,頒布執行了武夷巖茶大紅袍國家標準(GB18745-2002)。按國標規定,武夷巖茶大紅袍產品分為五個品種系列:水仙、肉桂、大紅袍、名叢和奇種。其中大紅袍是從名叢中單列出來的名叢(是名叢之首和公認的武夷茶王),其餘的名叢如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等有幾百、上千種,統歸一個系列。
  • 又是石乳,又是肉桂,這泡武夷巖茶藏著什麼貓膩?
    武夷巖茶的江湖裡,只有不專業的掌柜,才會這樣胡亂的貼標取名。將一泡大紅袍標成石乳肉桂之類的大雜燴,可有誤導之嫌!《2》石乳是巖茶的一種。肉桂更不用多提,它是武夷巖茶裡的當紅品種。按巖茶的品種區分看,它們作為獨立的兩種茶,不能隨便的雜糅在一塊。假如這一罐子的巖茶裡,既有石乳,又有肉桂,那麼它的正確取名應該是「大紅袍」。畢竟從巖茶的發展史看,歷來大紅袍的加工就有拼配的傳統。
  • 現在上市的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大紅袍,都是什麼茶?
    茶農操著一口濃濃的武夷山腔:「急什麼嘞,現在還在焙第一道火,正巖茶哪有現在就上市的,等上市了肯定會通知你的嘞……」天心村茶農言之鑿鑿,正巖茶還在焙籠裡文火慢燉,那朋友圈驚現的「正巖茶」,是什麼?尤其是三坑兩澗巖茶的製作,茶農們更是一絲不苟,生怕一個沒注意,茶就做壞了。白白糟蹋了好茶,砸了自家招牌。特別是牛欄坑肉桂採摘的時候,坑主和少坑主親自帶山,嚴格把關,就怕採茶女工沒把茶採好,影響了口感。
  • 大紅袍、水仙、肉桂,當下武夷巖茶最適合喝的,是它!
    中火的巖茶,多製作與仲夏夜,燥熱的夏季,焙火房中烈焰朝天,茶葉和火焰相互碰撞、相互作用,讓茶葉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而中火茶的焙制,往往不是一個流程就能結束的,通常要反覆焙火至少3次,讓茶葉的品質進一步鎖定。同時,焙火又是巖茶香氣和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
  • 不僅僅是大紅袍、水仙、肉桂,說說武夷巖茶中的奇種
    說什麼巖茶分崗上的,坑裡的。說什麼巖茶有兩千多個品種。說巖茶有小品種,有奇種,有名叢,有當家花旦。總之說的人神乎其神,聽的人是迷茫又嚮往,還羞愧。迷茫是一聽到這些專屬名詞,就暈了。幾乎要夾著尾巴落荒而逃,回去閉關修煉三年再回來,方才可以有資格坐在這裡喝茶。這便是為何有如此多的有識之士,真心喜愛武夷巖茶的原因所在了。它是一個龐大的茶葉知識體系,是一個龐大的茶葉信息庫,還是歷史與文化的雙重濃縮。
  • 巖茶品種成百上千,為何大家只知道大紅袍、水仙、肉桂?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來,武夷巖茶的人氣雖日益高漲,卻陷入了這樣一個窘境 : 巖茶的品種成百上千,大家卻只知道大紅袍、水仙、肉桂。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些巖茶的忠實粉,對巖茶的了解相對會多一些,對各品種及各山場,都有過一定的研究。 但對大眾茶客來說,他們對武夷巖茶的了解度,相對偏低。
  • 武夷巖茶和大紅袍什麼關係,這篇文章說的很清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不久前,和一位茶友聊天。這位茶友是一位山東的朋友,剛開始接觸巖茶。在接觸巖茶的過程中,這位茶友遇到了一個問題,便來問村姑陳。小陳,大紅袍和巖茶有什麼關係?大紅袍和巖茶有什麼關係,當然是從屬關係。
  • 武夷巖茶大紅袍,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曾幾何時,用巖茶界一哥來形容它最為妥帖,可近年來卻有些被肉桂反超的勢頭,牛肉、馬肉、龍肉等名氣在圈子內可比大紅袍要響。有種正宮娘娘被三宮六院妃嬪搶了恩寵的意思。然大紅袍的江湖地位,仍舊不可動搖。沒辦法,誰讓大紅袍有個勢力強大的娘家。
  • 武夷巖茶品種茶-肉桂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上等成品茶特徵:條索緊實、色澤烏潤砂綠,香氣濃鬱、辛銳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帶刺激性,湯色橙黃至金黃、透亮.由於它的香氣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習慣上稱之為「肉桂茶」.20世紀40年代,原中央茶葉研究所曾在企山(武夷赤石)名叢觀察園中,將肉桂列為諸名叢之前茅.在漫長的歲月裡,肉桂從八十年代初的幾畝,經無性繁殖已發展到三萬多畝,成為武夷巖茶中的主要品種.因為肉桂茶在武夷巖茶中的重要地位,在武夷巖茶國家標準(GB/T18745-2006
  • 當下武夷巖茶名叢的榜首,到底是大紅袍?還是鐵羅漢?
    現在的武夷名叢一哥,到底是大紅袍,還是鐵羅漢?提到這,就不得不先來介紹一個概念。武夷名叢,是什麼?查閱羅老所著的《武夷名叢錄》,我們可以找到關於巖茶的準確定義。而名叢,通過人為的長期選擇和培育,從有性系的菜茶裡,獨立出了門戶。隨著歷史的推延,越來越多的名叢,在武夷巖茶裡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