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元的早教班有沒有必要上?最好的早教老師哪裡找?

2020-12-11 經理人分享

1 看不懂的早教班

我第一次知道早教這個概念的時候剛結婚還沒孩子,在CCTV的某個新聞節目上看到早教日益火爆的報導。

其中有個年僅兩個月的孩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媽媽抱著他去早教班。老師拿了一堆閃卡,在孩子的面前不停地切換,每張卡片停留3-5秒。這樣的一堂課價值數百元。

我看完之後,不由得生出兩個疑問——

  1. 這種早教方法真的是有效的麼?怎麼評估它的效果呢?

  2. 如果真的有效,似乎整個過程只要有相應的教具,也可以自己在家完成啊,為何要專門去早教班呢?

在我兒子1歲的時候,我們第一次走進一家早教機構,參加他們的體驗課。

那節課有大約十組家庭參加,都是1歲的孩子。課程內容是老師讓孩子們把教室想像成森林,把自己想像成各種動物,然後模仿動物。

比如其中一個環節是把自己想像成斑馬,把一排小凳子想像成小溪,然後斑馬去小溪邊喝水。

斑馬是生活在草原上而非森林裡這種常識性錯誤我就不提了吧。重點是我估計我兒子既不知道斑馬是啥,也不知道小溪是啥,所以他整個是茫然的。以我觀察所有的小孩都沒有什麼明確的反應,不過是被家長簇擁著從教室的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

後來的幾年中,我和媳婦又帶著兒子去考察試聽了小10家早教機構,槽點多多!

有一家主要做運動的早教機構對我說,你兒子現在走路還不太穩,在我們這兒上3個月,肯定能走得特別穩健!我心說,你這目標設得好,1歲多剛學會走路不久的孩子,就是不訓練,再長大3個月,不也能走得穩健麼?

有一家主要做親子遊戲的早教機構,主打全英文授課。我們去試聽了,老師說的是標準的Chinglish,我本人英文口語水平就很差勁,這位老師比我還不如。

有一家早教機構的老師給我說,要讓孩子跟同齡人多接觸,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我呵呵一笑,社交啟蒙3歲後才開始呢,再說一周45分鐘的社交怎麼也比不上小區內同齡孩子每天的社交吧。

……

一圈弄下來,我對早教的疑惑不但沒有消減,反而加大了!

隨便找一家大型的早教機構,看看他們的宣傳資料,你會發現他們宣稱的培養目標,將使一個孩子獲得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優秀素質!這樣宏大的目標,用常理來判斷是幾乎不可能達成的。大多數早教機構的宣傳口號很虛幻,父母難以評估其實際效果。

早教機構,尤其大型早教機構,往往是創始人水平很高,開發了課程,然後招了一幫年輕老師來上課。恕我直言,以我接觸的來說,絕大多數早教老師的學歷恐怕並不高,並非什麼科班出生的專業人士。除了課程內容和教具之外,我看不出來有什麼事情是老師能做到,父母做不到的。

就北京來說,一節早教課的價格多在150~250之間,一般打包價都在一兩萬的樣子,而且是多個孩子一起上課,老師分在每個孩子身上的精力有限。我個人是覺得性價比很低。

2 朋友們的體會

既然本文要寫早教,按照奶爸我一貫理性的思維方式,不能只寫我個人的感受,也許我個人的眼光有些特別呢?於是,我諮詢了十幾位我的朋友,他們都送孩子上過早教班。

關於早教的效果,他們大約一半表示看不出明顯效果,一半表示好像有點效果,只有兩位表示有明顯效果。

絕大多數朋友表示,孩子沒辦法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到課程內容上,有可能是年齡小,也有可能是搞不懂老師在幹啥。

表示明顯有效果的兩位,一位是因為小孩很內向,所以針對性地找了一家側重發展小孩表達能力的早教機構,有顯著的改善;一位是小孩上了一個體操類的早教班,學會了很多體操動作,小孩玩得開心,身體素質有一定提升。

相當比例的朋友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帶小孩去上了早教班,有效果則好,沒效果權當玩玩。還有部分朋友說上早教班的主要原因是別的孩子都上,所以就也報名上了。

總而言之,就我本人小範圍採訪的感受來說,大部分家長對早教班的功效是說不好的。

最後有位朋友給我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有道理——其實早教班一周45分鐘,又這麼多孩子,課上孩子真的接收不到多少信息。早教班其實是教家長的,教家長怎麼在家裡高質量地陪孩子。

3 早教不等於早教班

雖然,我本人對早教班的印象不佳,但我必須說,早教不等於早教班,早教還是很有必要的!

關於兒童智力、心理的發展規律,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研究成果,但有很多種假說。在維基百科上可以查到幾種代表性的假說,如維戈茨基的社會文化學習理論、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科爾伯的經驗學習理論。

我粗略地瀏覽了一下這些假說的要義,發現雖然他們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認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並強調早教不是傳統認為的學習,而是在人與人的互動和生活體驗中去學習,進而發展兒童的身體、社交、情緒、語言、認知技能。

歐巴馬2013年發表的一篇國情諮文就專門寫了早教問題(Early Education)——一個孩子的頭幾年所打下的基礎,對他後面在學校和生活中的表現至關重要。高質量的早期學習計劃可以幫助提升低收入家庭兒童的詞彙、社會和情感發展等方面。 參加了這些早期教育課程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學校表現得很好,找到好的工作,在職業生涯中表現得更好。

在美國,幼兒的早期教育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的公共政策問題,市、州、聯邦的立法者在考慮對這一塊進行資助。

2013年,美國華盛頓研究機構 Brookings Institution 發表了一篇關於社會流動性與教育發展的報告,其中提到一個現象:

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剛出生時,他們的智商並無明顯差異。而到了上幼兒園時,兩者在詞彙、數學、認知能力等各方面都出現了明顯差距。等到上小學時,這一差距竟然越來越大。

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人員認為,主要原因是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在早期教育質量上的差異。這裡的早期教育並非專指上早教班,更多的是指父母在陪伴孩子時,所提供的教育。

4 父母是最好的早教老師

我的一位好朋友雲寶媽媽,畢業於清華和斯坦福,後來在世界頂級戰略諮詢公司BCG工作。屬於小時候是學霸,長大了是金領。她自從有了小孩,就像變了一個人,成天研究各種早教理論和方法,帶女兒出入各種早教機構。

有一天,她告訴我,其實早教的門檻並不高,每個父母都能夠學會,只不過大家平時不知道從哪裡學罷了。而且父母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所有的早教理論都認可父母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師。

她還告訴我,大多數項目在家裡早教其實效果更好。比如我前文提到的斑馬喝水的例子,經常被我吐槽,但云寶媽媽告訴我,如果在家裡,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先用圖片和視頻告訴小朋友斑馬是什麼樣的,斑馬有什麼特點。等小朋友對斑馬有了感性認識後,再模仿斑馬就有意思多了。如果小朋友對斑馬感興趣,還可以帶去動物園實地看斑馬。這樣整個關於斑馬喝水這件事,對小朋友大腦的全方位刺激就足夠深入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這樣做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其實只有父母才能夠真的願意投入進去,所以再次印證了父母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師。

於是,雲寶媽媽帶領團隊,幹起了專門教父母學習如何在家早教的事業!系統地組織了1000多個分年齡、分主題的小課程,用視頻、圖片等各種素材,直觀簡單地教給父母一個個小遊戲和小課程。大多數課程父母十分鐘即可學完,然後可以翻來覆去玩很久。實在是提升陪娃質量的利器!

這一切都在他們開發的 APP —— 小步 之中!

奶爸我本人受雲寶媽媽邀請,參與了他們iOS客戶端的部分研發工作,另外和我兒子一起也出鏡為他們拍攝了一些視頻素材!如果你使用他們的 APP,不知道會不會認出我本人呢?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相關焦點

  • 鬧哄哄的早教班,真的有必要給孩子報嗎?
    「孩子8個月時候我就熱衷於團購各種早教體驗課,基本每周末都會有安排,那時候想的就是多對比,找一個適合孩子的長期堅持下去,直到把城關、七裡河的各個早教機構的課程和親子類活動全部體驗了一遍後,還是決定放棄早教這條路,選擇了自己陪娃。」
  • 早教機構發的書包每隻都是「LV」!孩子上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我家敏寶小時候,運動、邏輯、樂高、美術……我也是一個不落地給他一個個報了,那時候的感覺就是,生怕落下一個,會錯過孩子的某個啟蒙關鍵期,耽誤孩子一生(也恰恰是這點,是很多早教機構消費家長們焦慮的關鍵)。現在回頭看,確實很多早教班都是浪費錢。後來,我家老二儀寶,就沒有報那麼多早教班,但她也並沒有因為沒上早教班而落後於人。
  • 嬰幼兒早教班有必要去嗎?阿芳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還是會給寶寶報一些興趣課或者早教班呢? 珍珠奶茶現在9個多月,阿芳暫時還沒有給她們報早教課,現階段要不要報早教班,也是阿芳正在思考的問題。 針對早教班,家長們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有的家長覺得寶寶需要上早教班,不管寶寶喜不喜歡,覺得早教班能讓寶寶學習到更多。
  • 早早就給孩子報早教班?不要在麻木跟風,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社交平臺上,有一這樣的問題"你最討厭什麼樣的孩子?"很多答案是"別人家的孩子"雖然感覺有點答不對題,但是卻也說明,大部分人飽受"別人家的孩子"的苦。父母喜歡攀比,把壓力強加到孩子身上,為了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各種"早教"班給孩子報,但是這樣就真的能不輸在起跑線了嗎?
  • 你還在花費萬元上早教班嗎?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2009年廣州市一項調查發現,70%的家長都認為,不論是否有作用,都應該給孩子報名上早教班。編輯:邱寫寫如今,早教班已經花開遍地,越發火爆,很多有名的早教班想要報名都要費很多的功夫,爸媽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情,非常迫切。早教真的有傳言中那麼神奇嗎?
  • 花上萬元給孩子報早教班 營業執照上竟是個家政公司
    然而就在前幾日,徐女士等家長突然發現,這家早教中心從2015年12月起,就沒跟上海總部的蒙特梭利早教中心籤約了,也就是說,這家店跟這個品牌並不是加盟關係了。截至事發前,徐女士家的課程還剩108節沒有上。  「當我們報名時,店裡一直打著蒙特梭利的牌子,也是奔著這個由頭,才有這麼多家長給孩子報名。而且,他們的收費也是按照蒙特梭利的標準收取的。」徐女士說。
  • 小步親子課堂:線上早教和線下早教哪個好?都有什麼區別?
    小步親子認為,最好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為主,線下為輔來進行。但從教學的角度上來看,線上早教與線下早教的區別非常大。小步親子認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分齡的,但是有的是兩個月一分齡,有的是6個月一分齡,小孩子的發育是非常快的,分齡主要是要考慮孩子的發育特點線下的早教班由於師資和場地的局限,分齡都很粗,基本都至少是4到6個月一分。
  •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這些不了解清楚,別亂花錢!
    《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也顯示,有89.92%的學齡前兒童上過各類早教班,其教育消費佔家庭年收入26.39%。 各個早教機構開設的課程琳琅滿目。藝術類的包括親子芭蕾、戲劇表演課;運動類的包括幼兒遊泳、音樂配合肢體的健身;文化課的包括語數外等科目學習,各科有各種分級班。
  • 早教班學費趕超大學 花上大學的錢就為讓娃滿地爬?
    行情  超五成父母中意早教班  早教本是「舶來品」,目前一般泛指針對0-3歲幼童的教育培訓,是指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孩子的行為和智力做「早期開發」。  早教到底有多火?本報聯合問卷網做了一項調查。而另一位家有兩歲寶寶的吳女士則認為,在早教班裡孩子能遇到同齡小朋友,增加社交和互動,為上幼兒園做準備。「現在獨生子女那麼多,感覺孩子好寂寞。我有同事說報了早教班之後孩子能平靜應對進入幼兒園時候的焦慮,我就動心了。」
  • 你會給孩子報早教班嗎?
    這兩天大家又聊開了——這個說,我打算把孩子報一個早教班。那個說,那誰誰家的已經報上了。另一個又說了,我不打算報這些,我到時候給孩子多報一些興趣班,反正遲早要上的。還有的媽媽堅定,孩子的思想品德最重要,我們啥也不學!眼見著附近的早教機構又要火起來了。那早教班有必要報嗎?您會給孩子做什麼選擇?以下幾個問題僅供參考。
  • 看到別人家孩子都上早教了,所以你家寶貝也要上嗎?
    近些年,各式各樣的早教中心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來,雖然早教班的價格不低,但是很多家長還是甘之如飴,認為這也是對孩子的教育投資。也有些家長覺得價格太貴,孩子這麼小也學不到什麼,完全沒必要。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你也許很糾結。
  • 不會爬的孩子上「毛毛蟲班」 早教能否改變他
    [摘要]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上早教班。早教的孩子到底應該是多大?早教都教了什麼...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上早教班。早教的孩子到底應該是多大?
  • 人民直擊:「身邊很多孩子上了早教班」,但是……
    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2017年發布的《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近四成孩子3歲前已開始上課,近六成0-6歲孩子已參加各類培訓,其中4-6歲上早教比例已超七成。 「身邊很多孩子上了早教班」,成為家長們選擇早教機構的共同原因。
  • 大連東特廣場內萬元早教班資質成謎
    原來,今年7月,徐女士給她剛滿6個月的寶寶報了早教班,上了三節課以後,發現孩子不愛上課,於是徐女士就想退課,希望經營者能退還她交的三千多元錢,但得到的回覆卻是:拒絕退錢。  這家早教機構的官網上自稱是中國最值得信賴的十佳早教品牌。(網絡截圖)東特廣場裡有該機構的廣告牌。
  • 早教市場亂象:只要不出事,教師資質無所謂
    我們想培養他的溝通和交際能力,於是就送他上了早教班。」  三是可以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也給親子互動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場所。北京家長餘天說:「我送孩子去早教班,主要是給孩子增加一個玩的場所,增加與小朋友接觸的機會,沒有考慮讓他在早教中心學到什麼。」  「早教班提供了一個適合孩子玩樂的環境。」
  • 先別急著給寶寶報早教班,你真的做足功課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教育不好成焦慮自從寶寶上了幼兒園,進入學習準備期每個寶媽都卯足了力為了讓寶寶不輸在起跑線上,竭盡全力把能報的早教班都給報了英語、繪畫、鋼琴、算數、遊泳…周末兩天連軸轉,一個班接一個班……但是選擇適合的早教課程也很有講究哦~這裡將早教課程分為兩類,一類是寶寶擅長且感興趣的,還有一類是寶寶不擅長但有待加強的。前者會提高寶寶上課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後者會讓寶寶的發展更加全面。建議3歲以上寶寶可以兩門課連起來上,先用擅長的課程勾起上早教課的興趣,再上不擅長的課程作為一種「挑戰」,也不失為一種互補的好方法。當然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優先考慮寶寶擅長感興趣的那一類。
  • 巧虎早教--教你怎樣做孩子的啟蒙老師!
    我之前就有一兩次在工作上非常不順,回家還要追著寶寶滿客廳餵飯,終於忍不住向寶寶大發雷霆。之後聽著寶寶的哭聲,我也非常難受,決定一定要解決啟蒙教育的問題!我問了身邊的朋友,啟蒙教育哪家好,他們都說送孩子去早教班,總歸沒有在自己身邊放心,畢竟孩子還小。確實,當時寶寶才剛一歲多一點,偶爾讓爺爺奶奶帶著都不放心的年紀,更別說是去早教班上課了。畢竟不是都說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嘛。
  • 3歲背圓周率、質量監管空白 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數字背後更有生機的是一個個鬧哄哄的早教班:老師們在教英語、講故事、做運動;孩子們活蹦亂跳或者打瞌睡,表情似懂非懂;而孩子屁股後面緊跟的是家長,他們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評判教學效果和性價比。  如果身處其中,你會發現,早教班的火熱程度或許超出你的想像。  一個工作日的上午,記者探訪早教機構七田真國際教育北京亦莊店。上午10時40分,第二節課即將開始。
  • 孩子不到2歲就買兩萬元早教課,中產家長兜裡有多少錢,早教班的老師...
    眼看孩子們平日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張慧依然思考著是否還有添加早教課程的必要。「英語課一周兩次,每次60分鐘,作為語言學習來講根本不夠,需要更多的語言環境。」這樣想著,她又給大女兒在周末加了一門英語私教課。這些課程裡,如果可以允許家長陪同旁聽、指導的,她便會儘可能擠出時間來陪伴。
  • 奶奶帶娃也能做早教,這個辦法比在家看動畫片強
    我們也常常去一些早教班,有音樂的,體育的,還計劃去幼兒舞蹈班……我選的早教班的老師們並沒有真的要「教」給孩子什麼技巧,我也並不期望孩子從早教班學到什麼,我只希望她好好去感受快樂,每一次我們都玩得非常開心,小妞樂得手舞足蹈,像個小陀螺一樣轉。好玩,有趣,開心就是我心中早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