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程琦、柏可林8月12日報導:沒時間、選擇少,早餐總是吃不好,該怎麼破?別擔心,東方網記者獲悉,能夠滿足市民白領對於早餐好吃、好買、便捷等訴求的早餐新業態「盒小馬」來了,並且今天在上海6店同開。
從今天起,途徑地鐵上海體育館站、 蓮花路站、宜山路站、真北路站、淞虹路站、 嵐皋路站的市民白領又多了早餐新選擇。
解決早餐消費痛點,讓上班族每天可以多睡10分鐘
早上7點30分,位於宜山路地鐵站附近光啟城「盒小馬」正式對外營業了。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店面不大,大概30平米左右,有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現制現售早餐。不過,與其他早餐業態不同的是,這裡新鮮現做的煎餅果子、手抓餅、豆漿、咖啡等餐品都會被放到旁邊的智能取餐櫃裡,等待被匆匆而至的早高峰人流掃碼取走。
「真的是太方便了,早上買早餐再也不用排隊了。」市民芮小姐是今天宜山路上「盒小馬」的第一位客人。她告訴記者,早上7點40分左右,她還在地鐵上的時候,就在盒馬app上下了一單6元的「西雙版納甜糯小玉米」,出了站走到盒小馬的智能取餐櫃前,掃一掃,熱騰騰的早餐就到手了。「有了這個盒小馬,我早上就可以多睡上10分鐘,或者有時間化個好看的妝,想想都幸福。」芮小姐說。
市民顧先生是光啟城附近工作的白領,平日裡胃不太好的他,就想吃口熱的,但由於經常趕時間,總不能如願。顧先生表示,早就聽說上海有了這種早餐新模式,一直都想嘗鮮,但是苦於門店並不設置在單位附近,這下好了,以後早餐有地方解決了。
採訪中,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盒小馬沿襲了盒馬新零售核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設計,並針對早餐場景「沒時間」、「選擇少」等痛點提出全新的解決方案。
網上下單,到店直接在智能保溫櫃中掃碼取餐,即拿即走,不排隊,零等待,破解了市民白領「多睡10分鐘就不能吃早餐」的糾結,也給城市居民在便利店和西式快餐店以外,多一個高效、豐富、健康的選擇。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盒小馬提供煎餅果子、波霸蒸包、手抓餅、點心、豆漿、粥等各種中式早餐,加上少量西式的麵包、咖啡,總計達40多種;價格也還蠻實惠,如早餐套餐中,「五花大肉粽豆漿白煮蛋」價格為10元;小谷煎餅8元/份;經典糯米燒賣4元/個,甜豆漿5元/杯,現點豆花6元/杯,整個陳列菜單中,價格最貴的是「帝王煎餅」18元/份。
「網訂櫃取」開創上海早餐新業態,年內計劃開80家
這樣新的早餐網點你心動了嗎?據悉,此次6店同開的盒小馬已覆蓋黃浦區、徐匯區、閔行區、普陀區、長寧等區,接下來,每月將以6-10家的新店速度在全上海推廣,全年規劃開店80家。
而這快速推廣複製的背後,是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市民百姓對於高效、方便、數位化早餐新模式的基本訴求。
消費者有訴求,政府也在為市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早餐啟動新一輪的早餐工程建設。今年,上海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意見中就提出,要全力推進「新零售早餐服務」模式,而盒小馬這種針對早餐場景「沒時間」「選擇少」等痛點,設計出的手機提前下單,指定地點掃碼取餐的「網訂櫃取」模式,就是上海早餐工程「兩個創新模式」之一,該模式已被固定成文,納入早餐工程「18條意見」之中。
事實上,「盒小馬」被納入早餐工程,並且加速推廣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有著很深的實踐基礎,並經過廣泛的市民調研。
早在2019年7月,盒小馬就在地鐵13號線出站口、黃浦區歌斐中心的B2層開設了首家門店。經過了一年的測試、運營,並基於消費者的反饋,盒小馬對流程設計和數位化運營進行優化的同時,產品也經歷了多次迭代。
盒馬公共事務總監季偉告訴記者,反覆驗證下來,上海市民對於這種數位化的早餐解決方案需求量很大,這也是我們複製推廣自信心的重要來源。
上海市商務委二級巡視員賴曉宜也表示,早餐工程事關千家萬戶,網訂櫃取項目就是解決上班族對於購買早餐的便捷性、時效性要求方面的訴求,並聚焦地鐵沿線寫字樓片區、開發區(園區)、地鐵上蓋商業項目展開布局。
包容支持新業態發展,最快2天完成主要證照審核
加速布點,全市「開花」,作為上海「早餐工程」升級版的主力軍,以及在線新經濟的「新物種」,盒小馬的誕生、複製推廣的背後離不開監管部門對新業態發展的包容支持和監管上的創新突破。
「盒小馬今天在徐匯區、閔行區、普陀區、長寧區等城區6店同開,加上黃浦區歌斐中心的首店,7家門店開業的背後,是各區行政主管部門對網際網路新業態的開放包容。」盒馬公共事務總監季偉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在盒小馬落地的過程中,各區的主管部門的辦事流程極為高效,對於符合規定的證照申辦,給予企業『容缺辦理』的機會,企業的時間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做好門店落地,如何全面符合規範的具體工作上,在行政審批方面基本沒有過多等待時間。」據了解,盒小馬今天新開的6家門店,最快的僅用2天左右時間即完成了主要證照的審核。
此次盒小馬6店同開中,有2家門店設立在徐匯。徐匯區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服務科副科長盛榮彪介紹說,得知盒小馬要在徐匯區的飛洲國際和光啟城設立早餐門店,我們安排專人對接申請人,從門店裝修布局到申請許可流程,提供一站式、跨前式服務。8月7日上午,2家早餐店提出辦理食品經營許可申請,下午我們就組織了現場核查,當天即核發了《食品經營許可證》,大大縮短了申請人開店時間。徐匯區商務委也在盒小馬的選址等方面給出了可行性的意見並做了大量的協調溝通工作。
創新小型餐飲監管模式,盒小馬「破殼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盒小馬還是監管模式創新突破下的產物。
為了讓老百姓早餐吃得更安心,也讓新業態能夠加速落地,今年,上海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於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意見中提出,對小型飯店、飲品店(不含食品現制現售)等業態的經營場所面積、冷食類食品製售專間面積不再設置最低要求,對各類飯店、飲品店的食品處理區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不設上限。審核時允許將取餐等候區、自助取餐櫃等面積計入就餐場所面積。
「千萬別小看『意見』中這一條的突破,這對盒小馬這種網訂櫃取模式的早餐新業態落地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登記許可科科長林燕告訴記者,盒小馬的租賃鋪位面積較小,一般不超過50平米。根據其實際經營模式,無法也無需設置堂食就餐區。但如若不設置就餐區,根據上海市的食品經營許可實施辦法,其經營方式只能核定為「現制現售」,現有面積布局下製售的產品將僅限於熟肉、糕點等少數幾個品種,無法製售豐富的早餐品種。
「而允許將取餐等候區、自助取餐櫃計入就餐場所面積這一點,就使一些面積較小的店鋪能夠跨越堂食就餐區這道『門檻』,它們就可以像飯店一樣製售豐富的餐飲品種了。」林燕說。
據悉,正是因為《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有關就餐面積的新規定,最終讓閔行、徐匯、浦東等區市場監管部門確定了盒小馬的主體業態為餐飲服務經營者:小型飯店,同時對經營場所的面積不再設置最低要求,加速了審批步伐,和新餐飲業態的落地。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程琦 柏可林 責任編輯:姚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