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古印度古埃及,都曾教權至上,為何僅中國始終王權至上

2021-01-18 阿鬥不傻

公元1077年1月31日,瑟瑟寒風中的卡諾薩城堡,迎來一個特殊的客人。

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四世,在卡諾薩城堡外單膝跪地,用最虔誠的心乞求教皇格裡高利七世的諒解。

高高在上的教皇還有卑顏屈膝的國王,就此定格了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也側面證明了中世紀時代,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的現實。

在卑顏屈膝,受盡屈辱後,亨利四世獲得了寬恕之吻,總算保留了基督教教籍。

(國王的懺悔)

這教籍可比今日北上廣戶口本值錢多了。

不過這神羅皇帝亨利四世,也非不記仇的主。

在獲得教皇寬恕之後就開始勵精圖治,地位穩固後,連續兩次派兵遠徵義大利,打的羅馬教廷狼狽不堪,也讓曾經羞辱自己的教皇格裡高利七世客死異鄉,隨後就擁立立自己信任的主教為教皇。

從備受教權欺凌,到擁立信任的教皇,亨利四世已經做到極致!

因為對歐洲中世紀而言,無論權勢多牛的帝王,都無法擺脫教皇權威束縛,即便能影響教皇權威,也不敢真正去挑戰教皇。

宗教勢力太過龐大,太過堅韌,太過深入人心。

歷數歐洲史,要不是宗教革命動搖教誨權威,後續哥白尼、布魯若等先輩帶來的科技之光,破碎中世紀鐵幕,教皇將永遠高高在上。

當然,他們現在過的也不差就是了。

(美輪美奐的教堂)

而這樣的事情,在整個世界古文明史中也屢見不鮮。

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或多或少都有宗教權威凌駕於世俗王權之上的時刻。

比如著名的古埃及文明,就有能和王權分庭抗禮的阿蒙神教。

阿蒙神教的阿蒙神,屬埃及帝都底比斯守護神!

初開始的阿蒙神教和埃及法老屬合作關係,法老利用宗教影響,宣講強化自己的統治,藉助宗教維持政權的穩定。而阿蒙神教則在法老給予的特權下,成了掌控大量財富、土地、奴隸的勢力集團。

世俗和宗教互相配合,互相加持,繁衍發展了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阿蒙神廟)

可宗教的傳道作用,相較於皇權而言,其實更有優勢。

長久經營後掌控的經濟特權,也通過經濟滲透傳遞到了政治層面。

經過數百年發展,阿蒙神廟漸漸變的勢力滔天,成古埃及政治影響力最大勢力,很多方面他對於古埃及的掌控,甚至超過了皇權。國家行政、財政大權都被阿蒙神廟把持,祭司長兼任的上下埃及先知最後都成了可以替代埃及宰相的存在。

由此,教權和世俗王權開始勢不兩立起來,進而叛亂迭起,甚至有了僭越之心!

按照《威爾伯紙草》文獻記載,阿蒙神廟勢力最鼎盛時,掌控力埃及本土160多個城池,共有土地 864168 斯塔特(埃及土地單位),阿蒙祭司長位置屬世襲罔替,不受法老乾預。

這樣的情況持續多年後,終引發埃及內亂。

公元前1085年,「阿蒙祭司長」霍裡赫爾自立為王,和法老分庭抗禮,也讓強盛的埃及新王國時代結束,經過300多年分裂期,才重新獲得統一進入古埃及第三中間期。(古埃及王朝更迭算法)

(王朝更迭)

宗教凌駕於世俗王權上情況,印度文明的前身,古印度也有體現。

大家都知道印度現在依舊有種姓制度延續,而這種姓制度就是埃及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的體現。

在種姓制度中,處於最高位的是婆羅門,也就是神職人員,處於第二位的才是統治階級剎帝利。

這地位高低區別,可謂非常明顯,而且職能各有不同。

種姓制最高位的婆羅門主管神權、祭祀,還有插手世俗政權能力。

代表王權的剎帝利,都是印度教信徒,需要聽從婆羅門宣教,聽從兩道規矩之後,才是掌握軍政大權的王公貴族。這兩者的關係其實和古埃及阿蒙神祭祀和法老統治集團關係類似!

至於婆羅門和剎帝利之下的:吠舍、首陀羅、達利特。

那就是五等分類各行其事了!

吠舍多為商人,首陀羅多為傭人、匠人,至於達利特就屬原生古印度人,在印度教中統稱賤民。

(印度種姓制度)

以上說完了歐洲、古埃及、古印度。同樣悠久的華夏,為何沒有宗教凌駕皇權之上事情發生咧?

這就不得不從中國文化的延伸中找尋答案。

中國,其實也曾經是一個沉迷宗教的國度,這種沉迷在夏商兩代最為突出。

那時最流行的就是佔卜巫術,出門打仗要烏龜殼佔卜一下,生娃要佔卜一下,祭祀要佔卜一下。

那個時候的華夏子民,可謂迷信成癮,佔卜師也講究很多,男佔卜師叫,女佔卜師叫巫。

這群人也號稱能通天知地的人物,厲害的緊。

佔卜文化最流行的時候,夏商時期天文、禮法、記錄之類的權利,都是佔卜師的特權,他們甚至能干涉王權,左右國策。

(商朝)

但這樣的情況在當時沒持續多久,就遭遇了世俗王權的連番打擊。

公元前1147年,商朝武乙繼位稱王,有感於佔卜師對於王權的影響,命人製作了叫「天神」的人偶加以鞭打,鞭打完之後,還得意洋洋的宣告全國,自己「戰天」成功,隨後又行「射天」禮,讓下屬轉神弄鬼對自己下跪求饒。

意思就是,自己鞭打了神,還射了天,比神更厲害!

隨後商亡周興,在周武王駕崩後,華夏文明史奠基人之一「周公」出場了。

他是個開創性的思想家,創造性的將「祭祀」「敬祖」和禮儀典章制度有機結合,制定了《周禮》。

這《周禮》無疑是華夏史上第一個正兒八經的政治制度,宗教禮法甚至文化傳承巨著。在《周禮》約束下,華夏禮儀的中心,從虛無的佔卜迷信變成了有型有實體的祖宗廟宇。對宗廟祖先的敬重,超過了對於神廟的敬重,也成了中國一直以來流傳至今的傳統。

(文明奠基人周公)

清明節燒紙錢,誰會燒給神?不都給祖先嗎?

就此,周公之禮,讓中國從巫鬼文化,進入了禮樂文化時代,進而在春秋戰國長期歷史積澱中越發厚積薄發,成了民族文化基因之一。

至於後續多元化宗教傳播,為何都不成氣候這問題,則和儒家還有皇權穩固有關。

宗教是什麼?

其實是王權為了維持穩定,進而通過輿論引導讓民眾心有寄託的神鬼怪異之事而已。

原本的宗教,都是脫胎於自然崇拜而產生的,為了滿足人心中訴求而存在的。

可這樣的訴求,在中國歷史上,卻少有存在的土壤。

(三武滅佛)

為何如此,則不得不說幾個人!

首先:神話時代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樣的典故,讓中國人很早就明白,人定勝天這個道理。

其次:陳勝吳廣起義時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後世無數華夏英傑,都有西方也好印度埃及人也好沒有的心氣,稱王做祖並非不可能。

再次:不是宗教的儒學,有著和宗教相當的作用,但卻少有宗教那樣的破壞力。

最後:基於大一統傳統而存在的中國各個王朝,皇權的集中度還有統治力也非西方和古埃及印度那樣的國度可比。

以上,才是中國史中,宗教一直佔據不了上風的根源,而且中國皇帝對宗教勢力過大多採取取締鎮壓方式,比如著名的「三武滅佛」就是明證,宗教鬧騰真太過分了,刀劍可無眼。

我們中國人信教有個特點,那就是虔誠者少,功利心多,見道拜道,見佛拜佛,見基督說阿門。

你說他信教嗎?

真心信教的不多,信自己的更多,「人定勝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是中國人的信仰........

相關焦點

  •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為何中國沒有古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為何中國沒有古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為何只有中國稱中國,而其他三國都要加上「古」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中國延綿至今,五千年本色不變,而其他三國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比如,現在的埃及已經是伊斯蘭文化埃及,而不是涅伽達文化埃及。佛教在印度已經基本消失,他們那現在是印度教。埃及涅伽達文化被伊斯蘭文化代替,印度的佛教文化被印度教文化代替,內核都變了。埃及、巴比倫、印度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早已割裂,故而稱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
  • 4大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為何只有中國沒有加「古」
    4大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為何只有中國沒有加「古」學習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歷史上4大文明古國有中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埃及,看到這個排列,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中國前面為什麼不加上古,寫成古中國呢?
  • 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早期的歐洲,有沒有青銅器的存在?
    問題: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早期的歐洲,有沒有青銅器的存在?為什麼在網上看到的青銅器都是中國的?一:大規模鑄造青銅器是在河流定居時代邦聯國家階段。二:古巴倫文明、古印度、歐洲早期都沒有經歷過河流定居時代邦聯國家階段,所以沒有大規模鑄造青銅器,並毫不吝嗇地埋入地下的歷史階段。古巴比倫文明是河流定居時代統一國家階段的文明,青銅都是和周朝一般用來製作武器,而不是像商朝一般用來製作日用品或者奢侈品,所以不會埋入地下。
  • 四大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為何中國沒有古?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四個國家裡,只有中國,沒有用到「古」字。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大家經常會說,古代,古代。其實就是過去消失的時代,而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的文明,其實早已消失。如今的埃及,印度也僅僅是繼承了原來的名字,原來的文明,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而中國之所以從古至今都是用中國,那是因為中國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最早的文明。但是隨著外來民族的入侵,導致這個輝煌一時的國度泯滅了。現在的埃及人,早就不是原來的古埃及人的後裔了。
  • 生命至上就是生態至上,人民至上同樣是生態至上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兩度出現的「生命至上」,到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兩次強調的「人民至上」,今年全國兩會出現了不少有溫度的高頻詞。這兩個高頻詞的出現,飽含著民生溫度,釋放著濃濃暖意。在我看來,生命至上就是生態至上,人民至上同樣是生態至上。
  • 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度的為何消亡,唯中國的文明卻獨存?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偉大的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經戰爭和歲月洗禮,其它三大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而只有中華文明保留了下來,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古印度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有哪些異同點?為何只有中國文明綿延千年
    四大文明古國位置眾所周知,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分別為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中國。可為何,唯獨中國文明一直走到了今天,源遠流長?首先,在地理環境,四大文明古國產生的地理條件都是「大河+平原」的組合方式。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文明孕育在兩河(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衝擊平原之上;古印度文明誕生在印度河平原與恆河平原之上;尼羅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則哺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古中國自然是黃河與遼闊的中原地區。
  • 遼寧省快遞寄到日本服務至上
    遼寧省快遞寄到日本服務至上,是一家集倉儲集運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從事國際物流集運多年,擁有強大的國際代理網絡和渠道,我們的宗旨是「客戶為本,轉運全球」。遼寧省快遞寄到日本服務至上, 在中國,什麼快遞可以寄到日本?DHL、FedEx、EMS都有郵寄到日本的快遞服務。快遞哥問你一一作答。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開幕 10月15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開幕式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
  • 在王權和教權的複雜背景下,中世紀西歐園林的發展將何去何從?
    文:文史咖引言歐洲中世紀的園林發展,與他本身的社會形態有很大關係。由於中世紀的西歐,王權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統一,而是由每個封建領主的勢力各自為政。這也導致中世紀的園林沒有發展出大規模的皇家宮殿,皇家園林的存在該非常弱。
  • 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
    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流傳很廣泛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中國。而流傳更廣的一句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民族的文化數千年不曾斷裂,延續至今,這就是——中國。這話說的對不對呢?我們不妨先看看質疑聲音。
  • 元滅宋,清滅明與古印度、古埃及被其他民族入侵有什麼區別?
    同樣的道理,元滅宋、清滅明都之時一個國家朝代的滅亡,都沒能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文字、語言發生變化(其中原因很複雜,下面會展開來說)。而反觀被雅利安人滅掉的古印度和古埃及,漸漸的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印度變成了雅利安人創立的種族文化的天下;而古埃及則是徹底被伊斯蘭教文化所同化,古埃及象形文字、法老文化都湮沒在歷史當中。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其中四者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
  • 匯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
    匯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黨曉軍「生命重於泰山此時此刻,復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其中的艱辛歷程、大國擔當、上下同心、人類大愛,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黨中央以壯士斷腕的政治勇氣果斷「封城」「封村」,前所未有地採取大規模隔離等一系列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抗疫措施,迅速遏制了疫情的快速蔓延。
  • 成都確診女孩道歉:生命至上,感染者不是洪水猛獸!
    生命至上,感染者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成都女孩不是確診之後,就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了怪物。個別人不把感染者當正常人,嘴上喊著「成都加油」,行動上卻歧視著「新冠病人」,無異於雪上加霜。生命至上,感染者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是受害者,需要的是有力的醫療救治,需要的是撫慰、關懷和鼓勵。
  • 「王權」與「教權」的鬥爭,佩王朝統治時期王權如何加強王權?
    法蘭西王國地圖法蘭西國王對於地方封建主的徵服以及蠶食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加佩去世之後,加佩王朝後繼的即位國王都能夠得到平穩的更替,宮廷政變幾乎沒有發生,這與當初法蘭克王國時期墨洛溫王朝末期和加洛林王朝末期相比都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也一定程度彰顯了法王權力在不斷增強。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弱肉強食,實力至上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弱肉強食,實力至上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是由日本輕小說作家衣笠彰梧所著,動畫作品於2017年7月播出;輕改這類作品幾乎在每一季度的番劇中都會出現,因此這類作品除非是製作的特別出色一般都不會有特別高的人氣
  • 交通便利與開拓王權的取捨——古埃及都城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引言狹義而言,都城可理解為「統治中心」,指以歷代古埃及君主為核心的王室所在地及相伴隨之行政中心駐地,即古埃及所謂的「都城」之義。在古埃及,都城實際上並非等同於現代政治學所描述的「首都」,縱觀古埃及的歷史長河可知,在其歷史上,曾有宗教中心與行政中心合一或分離的兩種互不相同的史實。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卻為何在印度消亡,在中國紮根?
    眾所周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誕生於古印度,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印度歷史上曾經十分輝煌。然而,在當今印度,有超過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佛教信眾不到人口數量的1%。與之對比的是,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雖然有過幾度衰落,但卻最終融入到了中華文化中,在中國站穩腳跟,持續流傳了2000多年。
  • 「用戶至上」積木家是這麼做的!
    USERS COME FIRST這群夥伴一直在成長一直在進步,他們將用戶至上的理念鐫刻在心,將用戶至上的理念體現在方方面面,現在小編帶你走進這群夥伴用戶至上的服務細節,一起來學習吧~趙瑋高新事業部裝修管家他會以基本原則「小問題速解決,大問題敢解決」來處理任何事情
  • 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為什麼沒有古?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高中歷史課學習世界古代史的時候,大家一定已經對四大文明古國耳熟能詳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那麼為什麼中國沒有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