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就餐,能否拯救美國中餐館?

2020-12-12 中國僑網

戶外就餐,能否拯救美國中餐館?

7月20日,伴隨著滾滾熱浪,美國紐約進入4階段重啟。

按照官方重啟規則,4階段重啟期間,大型購物中心保持關閉,餐廳、酒吧等場所仍然不得堂食,紐約市政府則相應擴大餐廳室外佔道經營的範圍。

這就意味著,餐廳可以在人行道、停車場等地開設露天就餐區。

資料圖:紐約皇后區一家韓國餐館外,幾名顧客在室外用餐區消費。中新社記者 馬德林 攝

不少華人商家為此感到興奮。當地時間7月18日清晨,在紐約華埠,一些民眾自發打開路邊消防栓水閥衝洗街道,希望在餐館開門之前,用乾淨的環境迎接食客。

餐飲業是美國暴發疫情以來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當地時間7月中旬,紐約市市長白思豪稱州府批准將「餐廳開放計劃」延長到10月份,該計劃允許餐廳設立戶外用餐區。

華埠中餐館「武昌好味道」的老闆王曉東,申請加入這項計劃,並把三張桌子擺在了餐廳門口。他認為,把餐桌擺在外頭,至少能給自己打打廣告和聚攏人氣。

在露天區域就餐有獨特的樂趣。像大排檔一樣的就餐方式,不僅實現了客人外出就餐的願望,輕鬆的就餐氛圍也讓生意也變得紅火起來,一些客人連小費給的都比之前多。

資料圖:紐約貝爾大道上華人戶外餐廳。(美國《僑報》張晶 攝)

紐約皇后區Nippon Cha店員喬安表示,與疫情暴發前相比,生意恢復了50%。戶外用餐的客人會多給5%的小費,從15%漲至20%。同時,政府為了支持餐館經營,減免了使用戶外場所每年需支付的一萬餘美元費用。

不僅紐約,美國其他城市也採用戶外就餐模式。為了吸引遊客,各地華埠商家想出了不少花樣。

芝加哥華埠商家使用「共享街道」模式,利用開放的空間為顧客提供座位,順便擺攤賣賣商品。

麻薩諸塞州一家中餐廳老闆,利用籃球場、公園等公共區域擺放餐桌,規劃成戶外用餐區;

奧克蘭推廣實施彈性街道計劃,簡化程序,免去費用,讓華埠餐廳在人行道或停車道、停車場擺桌運營,彌補室內空間的不足……

但是,並不是所有餐館都喜歡這個模式。有人認為,戶外就餐這一經營模式沒有可行性,尤其是對中餐館來說。

資料圖:當地時間7月16日,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家餐廳的工作人員在布置戶外就餐區。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天氣是首要的影響因素。一旦遇到雨天,生意就會十分慘澹。

華盛頓特區餐廳開放戶外用餐區及部分堂食區已經一個月,一位火鍋店老闆表示,戶外用餐區為餐館贏回疫情暴發前50%的客流量,但是要看天吃飯,若遇下雨和強風,戶外餐廳根本無法經營,只能回歸外賣。

不少商家佔用街道擺桌子,車來車往,對就餐環境和安全有很大影響。

在奧克蘭開燒臘店的店主John表示,戶外經營政策初衷很好,但餐桌擺在停車位,旁邊人開車經過,就會有尾氣排放。在這種環境下,沒人會想在這裡吃飯。假如再有人胡亂開車,衝撞到用餐顧客,那也十分危險。

資料圖:戶外用餐讓客人嘗試走出家門,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體驗用餐氛圍。(美國《世界日報》 劉大琪 攝)

人為破壞對戶外就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紐約市府推廣的戶外用餐計劃實施不久,曼哈頓一家中餐館的戶外涼棚就遭人強行毀壞。為了繼續營業,老闆已經訂購了材料準備重建涼棚。但疫情期間供不應求,許多材料缺貨且漲價,交付時間無法確定。

對此,閻先生表示無奈。他很怕在此建起的涼棚會再次被破壞,每天只能打烊後收進店中,同時也在櫃中留下200美元找零的現金,以免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希望至少能讓嫌犯「有些收穫」而不至於惱羞成怒砸店。

除此以外,儘管各地政府提倡戶外就餐,但由於中西餐飲文化差異、手續繁瑣、開銷巨大等因素,部分中餐館從業者對此持觀望態度,他們認為,戶外就餐無助生意。

在舊金山日落區一家中餐店打工的項女士表示,戶外就餐對於中餐館來說實施較為困難,要依據餐館的地段、周圍環境、用餐人群及餐館經營類型而定,如小本經營的店鋪,用餐人群的消費水平普遍較低,而且開設戶外用餐,顧客體驗也並不理想。

疫情尚未徹底過去,戶外就餐也只是權宜之計。大家最希望的,還是生活儘快恢復到疫情前的樣子。

正如華裔主廚Kevin Tien的話:「我希望為顧客提供100%的優質服務,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半開放、奇怪的體驗。」

相關焦點

  • 美國華裔美食作家發起拯救唐人街中餐館行動
    中國僑網12月30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反亞裔言論、歧視和種族主義攻擊也隨之蔓延開來。今年3月,舊金山到紐約唐人街的餐館紛紛報告店內客流量損失高達80%,這讓許多中餐館關門倒閉,也加劇了一些人的擔憂,他們擔心唐人街歷史街區在持續衰落,擔心這種情況在疫情消退後也無法完全恢復。報導援引美國NBC新聞消息,在過去的9個月裡,正是這種擔憂——對失去一段重要歷史而不僅僅是受人喜愛的商業的擔憂,一直激勵著華裔美食作家格雷絲·楊(Grace Young)。
  • 美國的中餐館(下)
    中餐館的菜都「被發育」了,就像漢字私奔到李白的詩囊裡,立刻「被膨脹」: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就是「白髮三千丈」。在美國,廣東菜更像山東菜,以粗狂、龐大而驚心動魄。  為了拓展市場,越來越多的中餐館不得不兼顧老美的口味。美國人不喜歡魚,嫌刺多,結果中餐館裡,備有廣式的清蒸魚就越來越少了。美國人口味重,結果清淡的揚州菜幾乎消失了。  在美國,什麼都講究性價比。
  • 美國舊金山進入「居家令」模式 戶外就餐業務被禁止
    美國舊金山進入「居家令」模式 戶外就餐業務被禁止 (5/10) "← →"翻頁
  • 美國洛杉磯戶外就餐成新風尚 帳篷配彩燈別有風味
    美國洛杉磯戶外就餐成新風尚 帳篷配彩燈別有風味 2020-11-16 11:12:04 《世界日報》報導,隨年底節日臨近,戶外就餐成為洛杉磯聖蓋博谷的新時尚,不少華人餐廳加入戶外就餐行列,入榜米其林的華人餐廳也不例外。
  • 多國唐人街開始甦醒,來中餐館吃露天大排檔嗎?
    隨著戶外就餐計劃在一些城市開放,越來越多的中餐館嘗試走到戶外經營「露天大排檔」,港式早茶、熱辣川菜、特色火鍋、夜市燒烤……因疫情而蕭條的唐人街開始重拾煙火氣。助餐飲復甦 多城市開放戶外用餐近來,美國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城市部分街區開放戶外就餐,舊金山華埠都板街7月20日起每逢周末都「變身」美食步行街,三個街區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允許餐廳將桌椅放在馬路上,以「大排檔」形式接待客人。
  • 小心:美國中餐館多收小費坑顧客
    前不久,我隨一個商務旅行團去美國,在中餐館遇到多收小費坑騙顧客的經歷,讓我不吐不快。一般說來,在美國餐館就餐,有收小費的慣例。但是,小費平常為15%左右,如果服務質量高,客人主動加到18%甚至20%也是可能的。只是,前提是客人志願而不是餐館強迫。餐館直接加20%小費後讓客人籤字刷卡,明顯剝脫了顧客評價服務質量的權力,也失去了給小費原來的意義。
  • 海外中餐館復甦激活「中國味道」(僑界關注)
    加拿大居民區,中餐館成為當地居民購買外賣的熱門選擇,一份份中餐外賣給當地居民帶去「中國味道」,也讓慘澹經營的中餐館有了維持生計的收入。美國芝加哥高地公園居民區,中餐館新店「逆勢」開張,生意出人意料地紅火。  隨著全球多地復工復產,海外中餐館紛紛使出各自招數,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尋求一線生機。逐漸復甦的中餐館,激活了當地的「中國味道」,也傳遞出海外僑胞守望相助的「愛的滋味」。
  • 聖誕節美國人要去中餐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吃這一套,不過聖誕節的美國人習慣到中餐館吃頓大餐來對抗主流文化。直到出門來一餐傳統中國菜,這才是聖誕是真的。早年來美國打工的中國老闆們並不知道這一天有什麼不同,許多回家過節的生意人暫停營業,街道冷清,中餐館湧進了包括猶太人為首的大量移民,生意火爆。猶太聖誕節,中國菜做早餐中餐和晚餐勤勞的華裔掌握了財富商機,百年來堅持節日營業的職業操守讓越來越多民眾在這一天自發走進中餐館。
  • 細談在法蘭西打拼的中餐館
    在巴黎的塞納河邊,還看到一家開在船上的中餐館,在承辦一個婚禮。從婚禮的來客及置辦規模來看,遠遠沒有天朝一般中等人家的婚禮氣派。但既然能被當地人選作舉辦婚禮的地方,也可以說明這家中餐館的環境、菜品、價位等在巴黎聲譽可能還不錯。
  • 尼斯中餐館一覽(拯救你的中國胃!)
    那麼究竟尼斯的中餐館有沒有能打的??小編做了一份不完全測評,一起來拯救你的中國胃!大腦的這種「苦了很久,只須一絲絲填就能填滿」的機制實際上對我們也是一種自我欺騙式的甜蜜拯救?!) 好啦,不過家鄉菜飲食的基本需求尼斯的不少中餐館還是能夠滿足的,有時候也會吃到意外驚喜意外好吃的食物哦!!
  • 為什麼美國人聖誕節愛去中餐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吃這一套,不過聖誕節的美國人習慣到中餐館吃頓大餐來對抗主流文化。直到出門來一餐傳統中國菜,這才是聖誕是真的。早年來美國打工的中國老闆們並不知道這一天有什麼不同,許多回家過節的生意人暫停營業,街道冷清,中餐館湧進了包括猶太人為首的大量移民,生意火爆。猶太聖誕節,中國菜做早餐中餐和晚餐勤勞的華裔掌握了財富商機,百年來堅持節日營業的職業操守讓越來越多民眾在這一天自發走進中餐館。
  • 「外出就餐半價」救活中餐館了嗎?
    據悉,財政部為「外出就餐半價」前兩周的補貼資金約為1800萬英鎊。「外出就餐半價」活動為8月的每周一到周三推出,民眾到參與餐廳就餐,每人每餐最高可享受10鎊的折扣(不包含酒水和服務費)。政府此舉是為了刺激民眾外出就餐,拯救瀕臨崩潰的餐飲業。此前,包括中餐業在內的英國餐飲業在疫情中損失慘重。
  • 多國疫情反彈 海外中餐館「自救」有妙招
    防疫有新招:精心搭建戶外用餐包廂為了推動堂食生意恢復,一些美國的中餐館在戶外搭建了用餐包廂,使就餐環境更加安全衛生。泡泡房、玻璃屋、保暖篷……在紐約華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戶外包廂,其中紐約市法拉盛中餐館「不二酒館」的泡泡屋格外吸睛。
  • 在美國中餐館生意紅火,韓國餐館卻不受歡迎?遊客的回答很中肯
    遊客到美國旅遊,發現美國街頭的中餐館生意十分火爆。而韓國餐廳很少有人來品嘗。遊客品嘗了兩種食物,做了對比,然後給出了犀利的回答。每次提到中餐,一些外國遊客甚至很喜歡,覺得中餐不僅外觀精美,還很注重營養搭配,這種蒸、炒以及各種烹飪方式可以滿足不同國家遊客的需求,一些美國人很喜歡吃中餐,所以經常會去中餐館品嘗。
  • 「地攤經濟」拯救美國餐飲業:紐約停車位開始擺攤了
    6月22日本周一,紐約市重啟進入第二階段,政府預計將有30萬人左右重返工作崗位,5000家餐廳將重新開門營業——以露天就餐的方式。為拯救受到重創的餐飲業同時又保持社交隔離,紐約市政府想出了一個新辦法——餐廳可以在自家門前設置露天就餐區域,也就是說開始擺路邊攤了。除了餐廳之外,街邊流動攤販也可以設置在馬路邊或人行道上。
  • 多國疫情反彈 海外中餐館各出新招積極「自救」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題:多國疫情反彈 海外中餐館各出新招積極「自救」  中新網記者 吳侃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部分國家的疫情出現反彈。原本已見復甦跡象的海外中餐業再度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在防疫與復工的雙重考驗下,中餐業者們各出新招,發掘新的發展機遇。
  • 藏匿「幸運」的小餅乾風靡美國中餐館!商家從裡面看到了大商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在美國各地的中餐館吃飯,都有一個小習俗,在用餐結束時餐廳會送給客人一種夾著字條的脆餅乾,對於美國食客來說,幸運餅乾已經成為在中餐館就餐的一部分,不管是放在帳單上,還是被裝入外賣袋裡,看看幸運餅乾裡面的紙條上寫著什麼,成為結束這頓飯前的一個頗有儀式感的事情。中餐館顧客:「生活是場試驗」,聽起來是個不錯的建議。
  • 美國中餐館哪家強?這50家被外媒評為最棒
    中國僑網7月1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在美國開一家成功的中餐館很難。你需要依照美國口味進行調整,還要做到足夠地道。在美國有超過4.1萬家中餐館,從中挑選出50家並不容易。CNN通過採訪廚師、中餐館協會、當地美食作家和投票,並根據自身經歷評選出了50家最棒的中餐館。  文中重點介紹位於加州的12家和位於紐約的4家餐廳,並附上其他州的當選餐廳信息。
  • 美國中餐館最受歡迎名字「熊貓」等上榜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裔記者李競曾和其他人合作拍攝一段尋找左宗棠雞這道菜起源的紀錄片。左宗棠雞可能是西方世界最受歡迎的中餐菜品,但是跟很多美國人吃的中餐一樣,這個名字可能來源於口口相傳產生的誤會。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8日報導,美國的中餐館數量很是龐大,約在5萬家左右。根據李競的說法,美國的中餐館數量要超過麥當勞、漢堡王、肯德基以及溫蒂漢堡(Wendy's)加起來的總數。
  • 帳篷、暖桌、小木屋……因禁止堂食,美國紐約餐廳重金打造戶外用餐區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為了控制疫情,美國紐約州州長宣布從12月11日開始禁止餐廳提供堂食服務,餐廳不得不依靠外送和戶外就餐勉強生存。而在寒冷的冬日,選擇在戶外就餐的人越來越少,為了生存下去,紐約州的餐廳老闆想盡辦法吸引顧客前來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