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競賽走紅螢屏 相同題材節目扎堆嚴重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漢字競賽走紅螢屏 相同題材節目扎堆嚴重

  電視臺千方百計推出新節目,甚至到了絞盡腦汁的地步,這是為觀眾服務的表現,無可厚非。但是,有兩種傾向與日俱增,也非常令人憂慮:一種傾向是,一種節目類型火了,好多電視臺紛紛推出相類似的節目;另一種傾向是,不管推出什麼節目,總喜歡邀請明星參與進來。

  這不,兩檔漢字節目《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火了,河北衛視便跟著推出了《中華好詩詞》。接下來,不知其他各電視臺又會推出什麼樣的字詞類節目?

  中國古典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把這種古典文化用電視平臺推到更多的現代觀眾視野裡,不可謂不是一種好的思路。而且與《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均是面向中小學生不同,《中華好詩詞》更是藉助娛樂明星登場,為《中華好詩詞》製造出更多的吸引力。除了聘請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和中南大學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為「大學士」外,還有喻恩泰、李彬、田源、左巖、程成、何雲偉等眾多演藝明星加盟,投入不可謂不大。但從播出的首期節目看,現場效果展現出的依然是文化外衣下的娛樂大雜燴,令大家大失所望。

  電視節目就像風一樣,總是一陣一陣地「刮」,而且往往「刮」得很熱。比如先後掀起過新聞訪談節目熱、綜藝節目熱、遊戲節目熱、相親節目熱、選秀節目熱、慶典晚會熱等,每每都令觀眾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電視節目同質化現象嚴重,暴露出某些電視臺跟風意識的根深蒂固和創新意識的極度匱乏。現在好多電視臺甚至到了從國外引進版權創意的地步,可見問題多麼嚴重。

  就字詞類節目而言,在提筆忘字的背景下,適當辦一辦是必要的,也是會有意義的。比如《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兩檔節目的出現,便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也更加體會到書寫的重要性及提筆忘字的尷尬。然而對觀眾來說,有這兩檔節目就足夠了,只要節目主辦方能虛心聽取觀眾意見,不斷改進節目形式,不斷提升節目質量,做到越辦越好就行。如果其他電視臺都來效仿,推出各自的字詞類節目,且利用演藝明星製造效應及「看點」,反而會讓觀眾無所適從,最終又回到原先的起點,不再關注字詞以及書寫了。

  《中華好詩詞》從側重詩詞歌賦這一點上講,確實和《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有所區別。但不能不說的是,字詞類節目終究不是「唐僧肉」,其他電視臺就不要再一哄而上了,免得倒了觀眾的胃口!

相關焦點

  • 親子類節目扎堆螢屏 被批內容雷同原創力不足
    [導讀]親子類節目扎堆螢屏,因其節目風格健康向上,收視率較高,製作成本又較低。但24檔親子類節目相繼播出,這些節目形式和內容大同小異,暴露了綜藝節目原創力不足、節目類型匱乏的問題。隨著《爸爸去哪兒》熱播,親子類節目已成螢屏熱點,據業內人士統計,目前,至少有24檔親子類節目已經備案,衛視即將出現親子類節目井噴現象。儘管收視率很高,口碑也不錯,但還是有專家和網友指出,親子類節目扎堆現象再次暴露了原創綜藝節目匱乏問題。10月27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多家衛視以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主任張跣。
  • 漢字競賽節目有了必備字典
    原標題:漢字競賽節目有了必備字典隨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中國成語大會」等多檔漢字電視競賽節目的熱播,說文解字一時間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但也有不同意見指出,漢字節目中出現的聽寫字生僻古怪,試題缺乏多樣性,在導向上沒有突出漢字書寫應注重規範應用的特性等
  • 取名扎堆、遊戲設置趨同、題材跟風,綜藝火熱表象下創意枯竭
    一種節目模式的成功往往會引來大量同類節目爭相效仿。取名扎堆、遊戲環節大同小異、題材跟風抄襲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不得不承認綜藝節目雖然數量激增,但原創水平並未同步跟進,綜藝製作行業正面臨「創意枯竭危機」。取名扎推 抱團取互蹭熱度在中國的電視娛樂節目浪潮中,「現象級」綜藝總會在一定時期內成為一種代表性的「節目名稱模板」。
  • 文化類電視節目走紅全球
    節目雖然落幕,但其掀起的詩詞熱遠未消散。與此同時,一檔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也在近日走紅螢屏。與缺乏原創、娛樂至上的真人秀不同,這兩檔節目做到了文化內涵與收視率兼顧。而以感受文字、詩歌之美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在其他一些國家也很受歡迎。
  • 漢字節目異軍突起 動了歌唱電視節目的奶酪?
    歌舞選秀節目風頭正勁,為什麼會做這樣一檔史無前例的漢字節目?「唱歌選秀既然大家都在做,我為什麼還要去做呢?」馬東說,其實就是差異化的選擇,至於為什麼是寫漢字,因為漢字在中國人心裡有獨特的位置。    最初的靈感源於美國的拼字比賽。馬東注意到,拼字在美國具有悠久歷史,最會拼字的冠軍會受到總統接見,是一種巨大的榮譽。
  • 全民玩漢字激活大智慧 娛樂節目借「漢語牌」走紅
    近日,在暑期五彩繽紛的電視節目中,幾檔文化類節目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型填字競技真人秀《我知道》第二季開始在四川衛視熱播,2015《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也正在央視熱播。這些節目不僅吸引了放假的學生們,也吸引了社會各個職業的人,形成了一道「全民玩漢字」的靚麗風景線。
  • 韓庚春晚節目被指抄襲 新年螢屏頻刮「抄襲」風
    小品《超市面試》被質疑抄襲 圖TP  新年螢屏,一個熱鬧的關鍵詞是「抄襲」。有網友曾質疑於正的唐宮戲《美人天下》嚴重抄襲了美劇《越獄》,不僅故事相似,連細節都十分相像。於正回應說,不否認借鑑,但沒有抄襲。他說:「經典的故事模式都是類似的,不同的作品不過是在做填空題目,模仿並不是抄襲。」  無獨有偶。
  • 美食類綜藝扎堆明星齊下廚 觀眾期待節目更"下飯"
    明星展示廚藝的美食類綜藝節目近期扎堆螢屏,包括《星廚駕到》、《透鮮滴星期天》、《熟悉的味道》、《誰是你的菜》等多檔節目在各大衛視熱播,攻佔合家歡市場。此外,網絡綜藝上也同樣是「吃貨」的天下,《拜託了冰箱》第二季、《姐姐好餓》、《飯局的誘惑》等也紛紛打出美食牌。但指望著節目「下飯」的觀眾發現,不少美食節目很用心地講述故事營造情懷,卻沒有用足夠的篇幅傳遞菜餚的色香味誘惑。
  • 從《漢字英雄》到《最愛中國字》《中華好詩詞》 透過螢屏閱千年
    一度,《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的熱播,曾帶動全社會興起一股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既收穫了一片掌聲,又贏得了高收視率。於是乎,各電視臺也趁熱打鐵,紛紛上馬各種文化節目。但在熱熱鬧鬧的開工聲中,卻鮮見創新,真正能跳出窠臼、別具一格的節目並不多見。
  • 漢字益智挑戰節目《神奇的漢字2》今晚開播
    今晚7:30,2020湖南衛視全新漢字益智挑戰節目《神奇的漢字》第二季將重磅開播。主持人何炅再度回歸,漢字新生舉薦官陳學冬、仝卓驚喜加盟,獨具慧眼挑選優秀選手組隊。今晚首批漢字新生也即將亮相,北大小哥哥劉嘉森分享高考成績提升秘方竟是21天不洗澡?
  • 2011下半年獻禮劇走紅螢屏 韓劇泰劇搶市場
    2011下半年獻禮劇走紅螢屏 韓劇泰劇搶市場 2011-06-08 10:49:00    作者:倪自放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獻禮劇 韓劇 我的青春在延安
  •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走紅 電視人文大片還能再多些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走紅 電視人文大片還能再多些 2017-12-29參與互動    電視人文大片,還能再多些(新語)  文化類節目走紅
  • 三月螢屏家庭倫理劇扎堆 劇情雷同觀眾審美疲勞
    《要過好日子》和《親愛的回家》題材雷同  廣電總局限令、觀眾審美疲勞……橫霸螢屏大半年的宮鬥劇終於離場了!三月的電視螢屏,沒有一部宮鬥戲,全部清一色從古代穿越回現代,講起了家庭倫理道德。「看這個臺,幾個子女正在為爭奪家產打得歡;轉那個頻道,妻子又在跟出軌的丈夫鬥智鬥勇」,讓觀眾不禁有些審美疲勞。其實,各大衛視還是想著法兒希望給觀眾帶來新亮點的,無奈原創劇本先天不足。  家庭倫理劇扎堆  「自由的反義詞是什麼?是孩子。」
  • 文化類節目重在價值回歸
    面對迭代快速的文化消費市場,文化類電視節目也開始不斷加強文化創意創新,不斷豐富歷史厚重與文化深度並存的文化節目,娛樂節目稱霸屏幕的時代逐漸消退,文化類節目開始升溫,這即是時代必然,也是價值回歸。   在創新與傳承中堅定責任。在物質生活豐富的當下,人們依然有著強烈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了滿足觀眾對於文化的需求,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在形式和題材上百花齊放。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熱 「癩蛤蟆」只有三成人寫對【2】
    原標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熱 「癩蛤蟆」只有三成人寫對  鍵盤敲擊取代了握筆書寫  漢字的認知水準會否急劇退化  看完節目,上班族們,愁了。「別只是在微博上懷念上學的美好了,真讓你再體驗把課堂聽寫漢字的緊張與快感,你們有能寫對多少?」網友「hold不住」微博發問。跟帖者們紛紛感慨,鍵盤敲擊聲漸漸取代了書寫,就慢慢忘了如何去表達漢字之美了。  而語文老師,樂了。此前他們總在擔憂,怕以後人們漢字的水準,退化到只會辨認的階段。  這一點,蘇雲生深有體會,「每次做聽寫訓練,錯別字泛濫一屆比一屆嚴重。
  • 王立群分析傳統文化類電視節目熱:別只停留在螢屏
    》剛剛落下帷幕,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就緊隨其後播出,完成了這類節目在螢屏上的接力。自去年以來,《漢字英雄》《中華好詩詞》等多檔傳統文化類電視節目輪番登場,使傳統文化通過大眾傳媒,以一種更輕鬆的姿態走進人們的生活,也讓更多人重拾對中華文化的熱情。   日前,在《最愛是中華》擔任嘉賓的河南大學教授、文化學者王立群,做客人民日報、人民網《文化講壇》。傳統文化類節目有何利弊,如何讓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且聽王立群的講述。
  • 解密:為啥國內好看的綜藝節目都來自韓國?
    細數一下近年螢屏曝光率很高的綜藝節目,從去年創造收視奇蹟的《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兩天一夜》,到目前上線的《不朽之名曲》《媽媽咪呀》《星兵駕到》,再加上大大小小引進版權或「暴力模仿」韓國綜藝的《完美邂逅》《以一敵百》等,韓國綜藝正以潤物細無聲的速度佔領和影響著中國綜藝。
  • 漢字節目玩出「新花樣」,「弓女大」最終能組成哪個字?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用「難寫的漢字」為題掀起的「全民寫漢字」熱潮之後,漢字節目還能玩出什麼花樣?湖北衛視即將於下周一推出的新節目《奇妙的漢字》,或將從「拆文解字」的角度,給這類文化節目一個新的出口。本周,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漢提前觀看了《奇妙的漢字》樣片,節目中,五位普通人將在「漢字解謎」的考驗中站上同一起跑線,節目組會隨機將若干漢字拆解成三個部件,而挑戰者,需要通過這三個部件反推出漢字。「口貝口」是什麼字?圓!「十止又」能組成什麼?岐!如果以上這些問題你都能回答,那「弓女大」組成的「姨」字,則難倒了許多參與者。
  • 今晚《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 螢屏「清流」引關注
    水舞臺梯田造型惹關注   去年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亮相時,便因秉承「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而成為螢屏清流。今年第二季節目在1月29日全面開戰,連戰10天至2月7日。今天播出近尾聲,觀眾們普遍反映,本季在內容拓展、賽制設計、舞美呈現、選手選拔和故事挖掘、媒體融合和主題表達等方面都有了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