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
本溪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市的農貿市場也一家家不斷出現,新老居民小區周邊伴生的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方便了百姓、豐富了家家戶戶的餐桌,但是,由於建設之初的規劃、資金和運行中的管理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各處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硬體不足、髒亂差現象,制約了市場的繁榮發展。同時,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影響了城市的衛生環境和百姓的出行環境,已成為城市的頑疾。
據了解,目前我市城區共有較大型農貿市場30家,露天市場、早市、夜市13家。為了全面提升我市農貿市場的硬體、軟體水平,提高我市農貿市場經營檔次,滿足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要求,將城區農貿市場建成環境優美、購物方便、衛生安全的購物場所,市政府決定對城區23家(平山區11家、明山區5家、溪湖區5家、南芬區1家、高新區1家)農貿市場進行改造,佔農貿市場總數的76.6%,計劃總投資5549.5萬元,改造面積58191平方米。今年已經開工改造21家,改造完成並投入運營20家,明年將全面完成23農貿市場改造目標。
8月6日——7日,楊軍生副市長帶隊對我市城區農貿市場改造升級、露天市場規範管理及佔道經營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實地檢查了22個農貿市場、4個露天市場和市場周邊佔道經營情況。市服務業委第一時間組織召開了各城區服務業局專門會議,完成了《關於加強本溪市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工作的通知》、《關於重新界定和核准各城區臨時露天市場及早市、夜市的通知》,並制定了《本溪市臨時露天市場及早市、夜市情況表》,完成了我市臨時露天市場及早市、夜市的區域界線圖。同時,市服務業委與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和市建委聯合下發了《關於農貿市場改造升級項目評審及資金撥付的函》。
在時間緊、任務重、產權多元化、資金緊、市場周邊經營環境不佳等困難情況下,各城區政府、市場開辦單位積極響應政府創建國家衛生城的號召,對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目前已開工改造的17家農貿市場分別是:大河、雙擁、建工、南地、永豐、天華、一洞橋、長江、小華山、關山悅、彩宏、豐隆、後石、河沿、鐵山、郭家、榆林華苑。其中後石、雙擁、長江、小華山、榆林華苑、建工、豐隆、大河等12家農貿市場已經改造完成,已有長江、後石、雙擁、小華山、大河市場、榆林華苑等9家農貿市場正式營業。市物價局按照扶持資金的撥付程序,已對17家農貿市場預撥政府扶持資金531萬元,有力地推動了農貿市場改造的快速進行,確保改造任務的如期實現。
馬路市場一直是影響城市對外形象的一個長期頑疾,為改善城市整體環境,創建國家衛生城,今年我市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清理整治馬路市場。市愛衛會起草並印發了《本溪市人民政府關於整治佔用城市道路經營的通知》5000份;市綜合執法局刻制宣傳光碟40盤,利用綜合執法車輛進行宣傳,告知佔道經營業戶糾正不良行為,配合執法工作。市建委形成了本溪市文化廣場古玩市場管理規約和市場規劃圖,設置210個攤位,並明確了開放時間、經營項目、攤位尺寸和管理費標準。市綜合執法局制定了《關於開展馬路市場佔道經營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按照疏堵結合、先易後難、穩步推進的思路,完成轄區內7處馬路市場佔道經營的調查登記工作,截止目前已取締5處,分別為:文化路職業病院振華農貿大廳、平山路前進15環站點、水塔路原消防隊東北大藥房、水塔路大商超市門前、勝利路聯豐小學對過等處馬路市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200餘份,出動執法人員60餘人,執法車輛16臺,共清理佔道經營300人次,車輛33臺次。
馬路市場清理工作具有長期性、反覆性,為保障全國衛生城創建工作,為市民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生活環境,全市各相關部門死看死守,同時進一步完善措施,建立了必要的長效機制,鞏固了清理整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