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武漢全面改造提檔升級農貿市場,攤位設電子屏買完菜還可掃碼...

2020-12-14 武漢發布

17日上午11時,武昌區楊園才華生鮮市場內忙而不亂,不少市民在此買菜。正在採購的市民吳婆婆說,「菜場建得這麼好,有種逛超市的感覺。」根據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消息,今年以來,武漢市絕大部分破舊農貿市場搞硬體設施完成修繕,全面改造、提檔升級市場40家,20多家市場硬體設施已接近商超水平。

農貿市場

近700平的才華市場內分別設置有蔬菜區、肉類區、水產區。記者在市場門口看到,幾塊大屏幕安放在顯著位置,滾動顯示著當天在售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和菜品售賣量等信息。近40個攤位面前都有一塊電子屏,屏幕上顯示了商販的姓名、電話、攤位號、經營品類和每一個菜品的價格,同時還有一個二維碼供消費者掃碼打分評價。

農貿市場

「市場二樓設置有單獨的檢測站,對每天進場的全部蔬菜種類進行抽樣檢測,並第一時間在大屏幕上滾動公示,讓消費者放心。」 才華生鮮市場部副經理吳新洲說。

農貿市場

不僅有明亮整潔的購物區,記者注意到,場內的殘障人士專用的公共廁所、分類清晰的垃圾筒、方便商戶和乘客進出的電梯等配套設備一應俱全。同時,該市場還配有兩名管理人員,對市場內衛生情況、商戶不當經營行為等各種問題及時妥善解決。

「從鐵皮棚搬到樓房,不僅場地得到了升級,各項配套設施也都跟上來了。」吳新洲介紹,才華生鮮市場的智慧化升級改造總投資達到400萬元,讓消費者像逛超市一樣逛菜場,擁有更放心、舒適的購物體驗。

楊園才華生鮮是武昌區首家智慧市場,也是武昌區農貿市場整體改造升級的典型代表。據介紹,今年以來,武昌區政府設置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考核等方式,帶動開辦方對市場硬體設施修繕、更新和提檔升級。目前,該區近50家農貿市場的整治工作都落在了實處。

農貿市場整治是今年各區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各項政策和財政資金的支持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在今年開花結果。洪山區街道口生鮮市場、江岸區百大鮮生市場、漢陽區龍陽湖市場……數十家農貿市場在政府和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下,丟掉農貿市場過去「髒亂差」的標籤,成為準「商超式」菜場。「切實完善並推進農貿市場長效機制建設,守好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讓農貿市場成為武漢的『靚麗名片』。」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絕大部分破舊市場硬體設施已完成修繕,其中,全面改造、提檔升級市場40家,20多家市場硬體設施已接近商超水平。(楚天都市報 見習記者詹鈃 通訊員唐曉敏)

來源 | 楚天都市報

編輯 | 王珊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武漢多家農貿市場變身智慧菜場 攤位設有電子屏買完菜還能掃碼評分
    「菜場改造得這麼好,有種逛超市的感覺。」有市民感嘆。據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消息,今年以來,武漢市絕大部分破舊農貿市場搞硬體設施完成修繕,全面改造、提檔升級市場40家,其中部分市場硬體設施已接近商超水平。每個攤位都設有一個電子屏近700平方米的才華市場內,分別設置有蔬菜區、肉類區、水產區。
  • 萬州首個智慧農超落戶甘家院農貿市場預計7月投入運營 手機掃碼可...
    標誌著萬州農貿零售領域進入智慧時代,農貿市場建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民以食為天。農貿市場關係到百姓的「菜籃子」「果盤子」,蘊含著民生「大文章」。萬州持續推動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此次甘家院農貿市場率先提檔升級為智慧農超,打造成「電子支付全追溯、網上交易全過程、信息數據全公開、信用等級全透明」的數位化市場,將改變舊農貿市場「髒亂差」、管理不規範的形象,帶動全區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力爭打造一批市場環境美、商品優、管理智慧化的市場。智慧農超長啥模樣?
  • 買菜有小票 掃碼可溯源
    記者 胡英華攝高淳超市化智慧菜場亮相,可線上交易(記者 胡英華) 環境整潔明亮、產品歸類有序,每個攤位上均配有電子屏,並提供購物小票……高淳區北漪路的北漪市場完成智慧化升級改造後,26日正式開業,不僅可實現農產品溯源,還能實現線上交易、送貨上門等。
  • 「硬」設施改造等 重慶傳統農貿市場的智慧「三變」
    「智」在何處掃碼追溯、銷售數據實時上傳1月6日上午10時許,天氣寒冷,溉瀾溪農貿市場內的生意卻十分紅火。這是一個經營面積超過3500平方米的大型農貿市場,現有門市及攤位190多個,經營戶113戶,從業人員近300人,主要服務周邊近10個社區的4萬餘名群眾。
  • 有顏值更有智慧 漳州全面進行農貿市場改造
    這張小票並不是出自什麼超市或商店,而是出自漳州市薌城區延通市場的一個普通菜攤。  這是漳州市全面進行農貿市場改造,啟動「智能智慧」農貿市場的一個縮影。  2017年,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作,將其列為「三抓三比、十項競賽」的重點民生項目競賽。
  • 武漢菜場六成攤位能掃碼支付
    原標題:武漢菜場六成攤位能掃碼支付 原來,今年過年剛學會搶微信紅包的黃爹爹,發現不少賣菜攤主開始使用微信或支付寶收款了,他最近也趕快「補習」了用手機支付買菜這個生活技能。武漢晚報記者近日走訪武漢多個菜場,發現可使用手機支付的菜攤至少達到六成以上。
  • 智慧農貿高光時刻:武漢史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改造工程即將收官!
    前 言武漢,一座常住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農貿市場在這裡紛紛生根發芽。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成疫情期間熱搜詞之後,疫後的武漢農貿市場啟動升級改造工程。這是武漢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標準最嚴的一次顛覆式改造,為了改造工程的有效推進,武漢政府推出強有力的補貼政策,總共規劃改造提升農貿市場425家,全市各區分別成立農貿市場改造指揮部,市場監管、商務、城建等多部門共同參與,保障新市場早日面世。
  • 重慶傳統農貿市場的智慧「三變」
    1月7日,溉瀾溪農貿市場,每個商戶攤位上方都懸掛著電子屏,顯示實時菜價、營業執照等信息。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消息,這是一個農貿市場,還是現代化管理的大型超市?每個攤位,下方均設有排水系統;上方掛著一塊小型電子屏,顯示該攤位所售農產品的實時價格及經營戶信息等;攤位前擺著電子秤,外形和基本功能與傳統電子秤一樣,可顯示單價、重量、總價等,但不一樣的是,這些成交數據將實時傳輸給市場後臺管理系統。
  • 武漢農貿市場大規模改造:菜市場為何而改?
    農貿市場的民生性質決定了它一直是政府和大眾關注的焦點,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後,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成為眾矢之的,更由此掀起了農貿市場改造浪潮,數百家菜市場批量化改造。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後,全市將建成20多家現代商超化菜市場、160多家智慧化菜市場、140多家標準化菜市場。」
  • 湖北武漢:信息化築牢農貿市場防疫安全線
    2019年年底,武漢市開始啟動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旨在對全市425家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從今年4月開始,我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投入200餘人運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農貿市場智慧化升級改造。」湖北移動武漢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318家「智慧化」改造升級後的農貿市場換新裝重迎客。
  • 機器人導購 攤主直播賣菜 武漢菜場升級智慧型高端市場
    一品一碼,每一種生鮮,可以深度追溯到田間地頭,讓經營戶和消費者感受安全、放心。顧客可在市、區、市場「三級聯網」的市場監管部門平臺對商家進行「點讚」或「投訴」。農貿市場背後是民生脈動,一直備受政府重視。一場疫情,促使我市菜市場、生鮮市場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也加速一批老市場改造升級,湧現一批創意、創新和誠信於一身,具有文化特色的高端農貿市場。
  • 撕掉「髒亂差」標籤,武漢菜市場變臉後,買個菜比逛街還時髦!
    武漢重啟後,最具人氣和煙火氣的,當屬菜市場。4月中旬發布標準化改造方案後,近400家菜市場風風火火動起來。5月底,武漢水果湖菜市場在經過一個半月的改造後,升級為武漢首家3.0版菜市場,改名為中百市集水果湖店。
  • 民生|升級啦!武漢318家農貿市場新裝迎客受市民熱捧
    武漢人買菜的體驗上了一個檔次。這個國慶,武漢史上最大規模的農貿市場改造完成,318家農貿市場新裝迎客,受到市民熱捧。記者了解到,武漢這一輪農貿市場改造始於今年1月,市區兩級財政和社會三方共同投入,改造規模之大、標準之嚴、投入之高,均創歷年之最。
  • 多點開花 「全鏈」受益 重慶傳統農貿市場的智慧「三變」_未來已來...
    每個攤位,下方均設有排水系統;上方掛著一塊小型電子屏,顯示該攤位所售農產品的實時價格及經營戶信息等;攤位前擺著電子秤,外形和基本功能與傳統電子秤一樣,可顯示單價、重量、總價等,但不一樣的是,這些成交數據將實時傳輸給市場後臺管理系統。
  • 銀川市前進街市場監管所助力轄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
    摘要: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興慶區分局指導轄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致力於為居民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食物。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興慶區分局指導轄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前進街市場監管所根據2020年銀川市整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標準,組織對西塔農貿市場優化改造全新亮相。市場開辦方籌資100萬元,歷時一個月完成西塔市場提檔升級。西塔市場輻射周邊8個社區,每天為5萬居民提供新鮮、安全放心的蔬菜魚肉。
  • 武漢菜市場最大規模改造完成 市民買菜可追溯產地和品質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劉睿徹 吳曈)107家關停轉向,318家改造升級,10月19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迄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完成,市民買菜體驗煥然一新。農貿市場又被稱為菜市場,「菜籃子」一直是武漢重要民生工程。
  • 深圳龍崗又有幾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完成,看看有沒有你家附近的!
    民以食為天,農貿市場與民生息息相關。最近龍崗區又有幾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完成了,可真是個好消息!一起來看看吧~樟樹布市場樟樹布市場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樟樹布社區,近期已經完成了升級改造。走進樟樹布市場,老顧客的第一反應就是地面不再汙水橫流、市場內外乾淨整潔。
  • 鹹寧市大力推進農貿市場提檔升級 打造讓市民舒心的「菜籃子」
    鹹寧網訊(記者 吳青朋 )24日,記者在市區三號橋標準化農貿市場看到,幾名施工人員正在市場內作業,記者了解到,目前, 全市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正在進行中。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在此期間,市場內原來的商戶暫時移到市場旁邊的過道處經營。
  • 武漢138個農貿市場恢復營業 「升級版」菜市場生意比原來更紅火
    水果湖菜市場買菜商超化,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用時45天改造完成,武漢首家商超型農貿市場——中百市集5月30日正式投入運營,這也是武漢市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中建成的3.0版農貿市場。中百市集由原水果湖菜市場改造而來,5月30日上午10時,正式營業,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居民掃碼測溫入店體驗。「早就聽說要做成超市,今天特地來感受一下,確實不錯,菜品齊全,價格也不貴。」住在水果湖附近的張阿姨拎著剛買的蔬菜、豬肉,她說,確實是像逛超市一樣,標識很清楚,服務態度也很到位。
  • 打造民生樣板,國資六大市場迎來全面升級改造!
    隨著《江門市屬國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出爐,蓬江、中心、良化、華園、橫嶺、北街6個農貿市場將迎來全面升級改造。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間,委託菜丁科技集團對以上6個農貿市場實施改造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