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被唱衰,從高端走向平民化,壽司該如何突圍-虎嗅網

2020-12-09 虎嗅APP


從日料餐廳的一道菜品發展到獨立專門店,再到成百上千家門店的連鎖經營品牌不斷湧現。壽司,這個充滿小資情調的外來品類,正變得越來越平民化和本土化。


「還記得前幾年,壽司真的太火了,滿大街都是,走幾步路就能遇見一家,可是現在倒了好多,不少以前很火的牌子現在很少見了,很多大牌子也縮減門店,經常打折促銷……」


最近,一位餐飲人告訴紅餐網,據他觀察,壽司品類這兩年明顯比以前沉寂了許多。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8月13日,「2020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重磅揭曉了「2020中國餐飲三甲品牌」榜單。在壽司細分品類中,N多壽司、爭鮮迴轉壽司和元氣壽司榜上有名。


紅餐網分析榜單和評選數據時發現,原來壽司品類已經孕育了不少門店數眾多的連鎖品牌,部分頭部品牌門店更是已經超過2000家。


不過,雖然頭部品牌的發展可圈可點,但近年來,業內唱衰壽司的聲音也一直不絕於耳。這樣的矛盾從何而來?目前,壽司在國內的真實發展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哪些問題,又有哪些機會?


△2020中國餐飲(壽司)三甲品牌


一、從火熱到平淡,壽司在國內的發展歷程


紅餐網梳理壽司的發展脈絡發現,從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到現在,壽司在國內的發展可以劃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九十年代,是壽司積蓄力量的萌芽期。


改革開放後,日企是第一批進入大陸投資的外國企業,隨著日本企業人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增多,壽司作為日料最流行的品類,也在國內傳播開來。


此時的壽司,大多是高級酒店日料餐廳中的一類菜品,同時如日本的元氣壽司等外資品牌也開始進入中國的。


90年代末,在經過一段市場教育後,國內開始誕生一批本土品牌,如禾綠迴轉壽司、萬歲壽司等。


△元氣壽司。圖源品牌公眾號


剛開始,這些壽司餐廳和品牌定價都比較高,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屬於比較高端的消費,故而消費頻次並不高。


千禧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經濟開始騰飛,國內的消費水平大大提高。此時,越來越多本土壽司品牌誕生,市場競爭開始變得激烈,從而也讓壽司的價格趨於合理性,吃壽司一度成為了一種時髦。


2008年,N多壽司誕生,平價壽司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據了解,N多壽司走的是20元客單價的親民路線,講求品種豐富、好吃不貴。而N多壽司也憑藉品牌差異化、產品本土化,漸漸從江蘇無錫一個不起眼的路邊攤,發展成壽司品類頭部品牌。


進入2010年,新餐飲風靡,各種小而美的精緻壽司店開始層出不窮,它們個性的裝修、精緻的菜品更加符合都市人群快速時尚的餐飲需求。與此同時,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外帶壽司、外賣壽司,不少大排檔、地攤類甚至出現了「一元平價壽司」。


例如無錫的龍田壽司料理美術館,將料理與美術結合,裝潢風格天馬行空、奇思妙想,其餐館內不光有漫迷族最愛的卡通人偶,還有機甲類、代步車等讓人熱血沸騰的流行元素,吸引了一批年輕顧客;發跡於中山的蒼井壽司,以外帶壽司為主打,講究方便快捷。


△蒼井壽司


這一時期出現的品牌還有壽司王子、柒壽司、熙壽司、壽司印象、海之戀、曉壽司、樂亭日本料理、藤崎壽司、河風精緻壽司、秋野刺身、優米可壽司等。


2014年,中國GDP突破10萬億美元,此後三年經濟繼續狂飆突進,2017年GDP達到820754.28億元,人均GDP近6萬元。在餐飲行業,這三年內全國餐飲收入連創新高,持續維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


這段時期壽司企業開始爆發,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2016兩年,壽司相關企業的註冊量迅速從2014年的1000級別攀升至4000級別,幾乎每年都翻番。2017當年,壽司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5671家的歷年最高值。


△壽司(餐飲)企業2010~2020年上半年註冊數百


在這一時期,連鎖壽司品牌開始快速擴張,攻城掠地,搶佔頭部優勢。例如,以目前門店數量排名靠前的N多壽司、町上壽司、爭鮮迴轉壽司為例,其大規模拓店均集中在這段時期。


但是,2018年開始,壽司企業註冊量破天荒出現了下降,2019年註冊量雖然仍穩定在5000高位,但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


此時,市場也進入了平淡期。百度指數顯示,從2018年開始,「壽司」關鍵詞的搜索熱度便節節下落。


△百度指數壽司搜索歷年變化。點擊圖片放大


有壽司店老闆向紅餐網透露,近年來,鐵板燒、日式烤肉、居酒屋的門店數量迅速增長,更加社交化的場景體驗搶走了不少原本屬於壽司店的客人,壽司店的營業額普遍下跌30%左右。


與此同時,從整個行業來看,一些壽司品牌門店數,從高峰期數百家銳減到一百家甚至十幾家。


特別是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壽司遭遇大動蕩。


最初就有某地市場監管部門發布消費安全提醒,建議不訂購壽司等生冷高風險外賣;隨後「三文魚案板檢出新冠病毒」事件,讓全國所有日料餐廳遭遇了精準打擊;之後厄瓜多白蝦外包裝也發現新冠病毒,日料行業再一次遭受打擊。


為應對疫情,不少壽司品牌紛紛自救。生食的魚肉做成了熟食、師傅捏壽司戴起了手套,甚至做起了快餐、蓋飯等其他品類,外賣和社群成了不少壽司企業的救命稻草。


二、跌落神壇的壽司,逐漸走向平民化、本土化


經過數月的鏖戰,目前壽司等日料品類也恢復了元氣。在北京、廣州、鄭州等地的壽司餐廳人氣漸漸回暖,不少已經恢復了七八成。但是,唱衰壽司的聲音仍一直不斷。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壽司企業註冊量為1650家,相比去年同期的2344家,數量暴跌近30%。但有壽司店老闆透露,即使刨去疫情因素,近年來行業狀況也大不如前,壽司餐廳營業額跌了30%左右。



從整個行業來看,一些壽司品牌門店數,從高峰期數百家銳減到一百家甚至十幾家。如大禾壽司,前幾年高峰期門店多達兩百多家,目前只剩下十幾家;N多壽司,縮減了開店規模……一開開幾百家,一倒倒一大片,成了壽司界的常態。


同時,由於消費者觀念的轉變,迴轉壽司被認為不怎麼新鮮,風靡一時的盛況已成昨日黃花,就連最早進入中國的元氣壽司也取消了迴轉模式,更多的壽司餐廳開始推行單點。


雖然從上述市場情況來看,壽司品類的發展的確有些不太妙,但紅餐網認為,從長遠來看,在重創中恢復過來的壽司,未來的路極可能越走越寬。這個判斷是基於壽司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做出的。


近年來,壽司漸漸從高價日料變成一種人人消費得起的平民美食,壽司正在趨於平民化,其口味也越來越本土化、多元化,這讓它在國內的客群逐漸壯大,慢慢走出小而散的境地。



「當年吃個壽司可能好幾百,得咬咬牙狠下心節衣縮食才行。現在隨便叫個外賣幾十塊搞定。」這是不少年輕白領的真實感受。


例如元氣壽司,日式小資情調,當年一兩百的客單價火得一塌糊塗,現在也降到100元,逐漸走向平民化了;萬歲壽司、吉兆壽司等,也時不時打折優惠拉人氣;而一貫十枚的十元壽司甚至擺到了便利店。


紅餐網在分析內地31個省會、首府、直轄市城市的8432家壽司店時發現,其中有90%以上的壽司店客單價在100元以下。以廣州為例,1136家壽司餐廳中,50元以下的有853家,佔75.09%,100元以下的更是佔到98.5%,可謂是平價的天下。


儘管近年來受歡迎程度已經大減,但在平民化的過程中,迴轉壽司功不可沒。通過自選模式,食物隨吃隨拿,又減少服務環節,控制了成本,迴轉模式讓壽司價格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增強了選擇自由度和趣味性,讓消費者更樂於互動,使得壽司品類變得更日常化、大眾化。


△迴轉壽司。圖源爭鮮迴轉壽司公眾號


比如,爭鮮迴轉壽司,其採用的是智能點單,全程無服務員,使用軌道小火車傳輸菜品,非常適合聚餐或一人食。而菜品的配置也很豐富,分成大份小份,人均五六十元的價位相當親民;鮮品萃MINI迴轉壽司,主打單枚迴轉壽司,每碟2、3、4元起;三禾壽司主打廉價日料,宣稱幾十元吃到飽……


同時,壽司在口味上也更加貼近中國本土消費者,菜品也更加豐富。


傳統日式壽司,是由醋飯和生冷類海鮮食材做成的料理,但國人向來以熟食、熱食為主,對生食接受度不高。基於此,一眾品牌推出了熟食壽司,以更加適合本土消費者口味。


N多壽司擯棄了生魚片等生食,選擇了燻魚、烤肉等為內料;千羽壽司多種餡料的組合,廣泛使用沙拉醬、芝士、奶油、肉鬆等配料豐富口味;吉兆壽司另闢蹊徑開發了火炙壽司產品……


△火炙壽司。圖源吉兆壽司公眾號


口味本土化後,壽司的菜品也發生了變化,開始延伸到其他日料產品。如今,壽司店的菜單除了壽司,一般還會包括拉麵或是蓋飯等品類,甚至有品牌將壽司、刺身、烤炸、主食、麵食、酒水、甜食等多品類融合在一起。


比如萬歲壽司,從早期側重於壽司刺身類,到後來的料理類、壽司類各佔據半壁江山。通過拓寬品類,豐富產品,讓壽司為更多人接受。


總的來看,在平民化、本土化、多元化的變化下,壽司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


三、未來的壽司市場,如何突圍?


雖然紅餐網認為壽司在國內還有很大潛力,但要順利發展下去,必須先解決品類存在的一些隱患,比如食安、供應鏈等。


以最突出的食安問題為例,壽司大多屬於生冷食物,很容易導致食安問題,上點評平臺瀏覽各大壽司品牌的評論,紅餐網發現很多品牌都出現了顧客吃壞肚子的評價。而要避免這類問題出現,必須在食材採購、儲存、處理等各個環節下苦功夫。



在解決好品類的隱患後,紅餐網認為,壽司品牌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考慮,從以下四個方向突圍:


1. 做外帶、外賣壽司


外帶壽司和外賣壽司,具有門店小、人員少、投資少的特點,能大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加上,壽司基本都是冷食,不會因為外賣影響口感,也非常適合外賣、外帶。


例如,門店數最多的N多壽司,採用小而精的外帶模式,其門店面積多在10~30㎡ 之間,一家門店只需2~4人,房租和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主打外帶模式的蒼井壽司,目前40%是純外帶店,60%是「外帶+輕堂食」店,輕資產運營抗風險能力更強。


主打外帶和外賣模式的壽司品牌價格親民,在大眾餐飲平民化的當下,更有競爭優勢。


△N多壽司主打外帶壽司。圖源品牌官微


2. 走高端化、精品化


通過日劇和日料店的長期教育,中國食客對以壽司和刺身為主打的日料,普遍都有較高的價值認知。這為傳統壽司店走高端化、精品化路線打下了群眾基礎,服務於自身特定客群,而不是追求大而全的海量消費者,也不失為一條道路,畢竟好的產品永遠有人買單。


比如客單價過千的四葉壽司,從設計軟裝、到廚具餐具、所有食材均來自日本。整體風格的古拙禪意,傳統的榻榻米,在裡面用餐氛圍十足。其創始人表示,儘管行業競爭加劇,但對四葉壽司的影響還不算太大,「因為四葉壽司的客單價格相對較高」。


樂亭日本料理,所有菜品現點現做,利用高超的烹飪技術呈現出每道菜的特色,提升消費體驗感、價值感;河風精緻壽司,通過高顏值、文藝風的包裝提升外賣好感度,力圖向消費者展現洋氣、高端、精美的品牌調性。 


△高端壽司店氛圍十足。圖源四葉壽司公眾號


3. 去下沉市場


經濟發展從圓心向四周逐層輻射,在一線和中心城市市場開始飽和的當下,各餐飲企業都開始瞄準下沉市場。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目前壽司門店分布主要以東部、中部城市為主,在低線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等下沉市場,包含壽司品類的日料餐廳,是壽司專門店的2~4倍,這說明當地市場培育成熟,但是壽司專門店數量很少。


△31城市壽司專門店、含壽司日料餐廳數量對比


一方面,低線城市消費者對日料的要求不如一線城市高,口碑更容易做好;另一方面,相對於一線城市的高租金、高人力成本,低線城市成本較低,盈利空間更大。可見,相比於一線城市的競爭激烈,在低線城市壽司的發展空間更大。


比如,千羽壽司創立時就選擇了紮根珠三角的二、三線城市,專注於日料中低端消費。在其創始人看來,二、三線城市最重要就是做到「親民」,價格親民且品質不差,就很容易獲得消費者信賴。


4. 多品牌、多品類出擊


餐飲業的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品類越來越細分,二是品類越來越融合。因此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大多會走向多品牌、多品類的道路。


N多壽司在2017年底,就將發展方向定位為多品牌發展,除了N多壽司外,再打造出兩個品牌——丸武食事處、龍田料理美術館。三個品牌依據消費場景不同分為低端、中端、高端壽司料理。


如禾綠餐飲集團,旗下有禾綠迴轉壽司、風物壽司、步竹壽司三個子品牌,形成以迴轉為特色、經營日本壽司、料理、居酒屋於一體的日式料理品牌。


結語


在日本,壽司是從賭場小吃衍生而來的,在日本民眾眼裡是一種廉價而常見的美食。


如今,壽司在中國從早先的受到時髦追捧,到如今趨於平淡,與其說是「衰落」,不如說是「回歸」。


相信,去除「高價、高端」外衣後,壽司會因為平民化而將路子走得更寬。              

相關焦點

  • 壽司薑片成功「突圍」
    □ 本 報 記 者 張 鵬 本報通訊員 李 芳 馬培禮這幾天,在諸城市中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物流倉庫,一批壽司薑片正加緊裝載,即將發往日本。該公司的蔬菜年出口量超過2萬噸,日本市場就佔六成多。其中,主導產品壽司薑片年出口6000噸,佔日本進口總量的七分之一。疫情突發,不少外貿企業員工召回、物流運輸出現滯塞。半個多月前,中康公司同樣面臨員工無法返崗復工的煩惱,450名員工返崗率不足50%,生產線無法持續啟動。如今,該公司為何逆勢而上,成功突圍?
  • 壽司之神,早該下神壇?-虎嗅網
    但老藝術家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壽司之神」有名無實,是時候該打擊一下名店牛逼轟轟的傲氣了。多少遊客吃貨心目中「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吃一次」必定有它,而「如何預約壽司之神名店」已經成了多少旅遊博主拿來炫富的攻略帖。
  • 大眾迴轉壽司怎突圍
    創新將是大眾迴轉的突圍之路。一兩元的「山寨」壽司,又的確能滿足不少人「貪便宜」的心態。在兩者搶奪了一部分顧客群的情況下,原有的本土大眾壽司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新夾擊「一元」平價壽司湧現講究平民化的廣州餐飲文化中,「大排檔」、「外賣」、「走鬼」可以算是一個代表,甚至就連一貫給人感覺上檔次的日本壽司,如今也有「大排檔」式或廉價外賣式的經營方式。打著「壽司一元錢起!」
  • 發售699元「巢鞋」 安踏向高端市場突圍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安踏想要變得更高端時尚。近日,該品牌發布了新款運動休閒鞋,名為「巢鞋」,價格為699元,比安踏以往聯名款價格高出不少。安踏對外表示,該產品未來還將在線下門店發售。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安踏運動生活事業部總經理鄭明廉在發布會上坦言,他原本擔心產品價格提升會影響銷量,但是最終呈現出的結果令人滿意。他認為,安踏與Salehe Bembury的合作不僅可以使產品進入國際潮鞋圈,還可以在外國年輕消費者中產生影響力。
  • 發售699元新款「巢鞋」 安踏向高端市場突圍
    安踏想要變得更高端時尚。近日,該品牌發布了新款運動休閒鞋,名為「巢鞋」,價格為699元,比安踏以往聯名款價格高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安踏品牌重塑壓力較大,需要推出高價爆款來刷新消費者認知,但這種模式可否持續尚待觀察。  這雙「巢鞋」有何特殊?據悉,它由安踏首次聯手國際潮鞋設計師Salehe Bembury打造。
  • 佛山探店|價格平民化,最便宜的軍艦壽司才1元一件
    【口味】團購買的雙人壽司餐,現點現做,一條壽司船上桌,豐富哦,裡面有「滕禾招牌卷」「鰻魚壽司」「火焰蟹棒壽司」「香芒蟹子壽司」「八爪魚軍艦」「海螺肉軍艦」「鯛魚壽司」「吞拿魚沙拉軍艦」「紅蟹子軍艦」……看著以為不夠吃,其實兩個人管飽,熟食為主,只有一份生的,用的是小包裝芥末,按口味調製,味道還行,可以一試。
  • 20多元一包的方便麵背後,高端化成行業突圍方向
    如今,這種大眾熟知的速食食品也走向了高端化的路線。 10月19日,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某品牌推出的滿漢大餐牛肉麵,單袋原價24.9元,促銷價22.5元,甚至超過了路邊餐館拉麵的價格。
  • 從高端牙膏市場中突圍,片仔癀牙膏是如何做到的?
    那麼,在國內牙膏市場的激烈競爭的當下,片仔癀牙膏是如何做到高速增長的呢?「這得益於片仔癀牙膏在產品和營銷層面展現的硬實力。」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護理有限公司的市場部總監高駿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如是說。二者的強強聯手,使得片仔癀牙膏獨特「清火」功效的品牌資產得以不斷夯實,在高端牙膏市場上「如魚得水」。這一點我們從益普索2019年品牌健康度調查提供的一組數據中即可得到相應地佐證。
  • N多壽司來自山城的總結報告
    小而美,好吃又實惠 N多壽司 N多壽司檔口形式外帶售賣模式,出單快,在店面規模上,N多壽司區別於傳統餐飲模式,開創迷你快捷路線,側重於店面空間大小和時尚裝修程度,重點打造平民化,大眾化的餐飲外帶店,人均15元,就能享受一份美味的壽司。
  • 洲際、喜來登等相繼落戶 南昌高端酒店如何在逆境中突圍?
    高端酒店被人形象地比喻為城市的「客廳」,彰顯著一座城市的開放氣度和魅力。   幾年前,如果有人問你南昌有幾家高端酒店,掰著自己的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如今,洲際、香格裡拉、喜來登……國際知名酒店相繼落戶,南昌高端酒店數量激增。   然而,受商務客源不足等因素影響,目前南昌酒店大多慘澹經營,出現行業性虧損。
  • 美味該如何定義?二郎壽司「極簡的純粹」
    美味該如何定義?美味很難解釋,不是嗎?二郎:我在夢中會浮現很多想法,腦子裡滿是各種想法,我會在半夜醒來,在夢中,我會夢到壽司。看似沒花多少工夫在上面世界各地的名廚吃過二郎壽司後都會驚嘆這麼簡單的東西味道怎麼會如此有深度?
  • 中小家電企業如何以智能科技實現品牌轉型突圍?
    中小家電企業如何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之機實現產品升級和向高端或細分市場發力,並擺脫粗放式增長邏輯,以智能科技為槓桿實現企業轉型突圍呢?中小家電企業如何以智能科技實現品牌轉型突圍?文/錦坤家電專家團過去幾年,由於新技術、新人群、新渠道、新業態的湧現,家電行業遭受了不小的衝擊,新冠疫情的發生,更是讓整個家電行業雪上加霜。
  • 南昌高端酒店身陷困境謀突圍
    幾年前,如果有人問你南昌有幾家高端酒店,掰著自己的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如今,洲際、香格裡拉、喜來登……國際知名酒店相繼落戶,南昌高端酒店數量激增。 然而,受商務客源不足等因素影響,目前南昌酒店大多慘澹經營,出現行業性虧損。面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上升的經營成本,內外交困之下,南昌高端酒店業如何逆境中突圍?近期,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度調查。
  • 南昌:酒店平民化 花百餘元可吃五星級酒店餐
    「以前我連門都不敢進,現在發現花百餘元可以在五星級酒店吃自助餐了,高端酒店的消費也沒那麼恐怖嘛。」昨日,在一家樓盤當銷售顧問的王志歆說。  去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來,機關年會、企業慶典大幅「瘦身」,帶來了連鎖反應——「平民化」成為今年高端餐飲市場的關鍵詞,不少五星級酒店從今年開始做起了團購,並取消了最低消費。
  • 國產牙膏品牌的突圍:兩面針向左 雲南白藥向右
    雖然國產牙膏正在向高端化、細分化轉型升級,但收效尚未顯現。「國產品牌的突圍,產品、營銷之前,最先要做好的應該是定位,結合中國本土特點,做出與外資品牌具有差異化的產品。田七之前做過中草藥牙膏的定位,只是沒有專心夯實。」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做好定位,再做產品研發、渠道、招商等,才是根本之路。」
  • 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周圍特大城市林立,鎮江常州無錫該如何突圍
    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周圍特大城市林立,鎮江常州無錫該如何突圍?一種觀點認為,1983年蘇南區劃大調整,最受傷的是鎮江,解放後大部分時間宜興是鎮江的,包括江寧、武進都是鎮江的。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周圍特大城市林立,鎮江常州無錫該如何突圍?我認為蘇南區劃最好是常州無錫合併,市府放在洛社或者洛陽,恢復老常州府的行政區劃,這樣下來總量人均都能和蘇州平起平坐,學習廣東兩巨頭模式,用體量來阻擋各大城市的虹吸效應!
  • 《Panda kill》的啟示,遊戲娛樂該如何突圍
    作為一檔純正的遊戲綜藝,《Panda kill》從已是紅海且同質化嚴重的綜藝節目中火爆突圍,讓人們看到綜藝節目創新的新方向,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值得思考。遊戲綜藝,綜藝節目的新藍海中國內地綜藝節目的發展已有 30 多年歷史。
  • 酒鬼酒高端市場難突圍,全國化停滯不前規模落後同行
    向上高端市場難突圍,向下全國化停滯不前。酒鬼酒如何重振輝煌呢?將如何擺脫這一尷尬境地?《每日財報》聯繫了酒鬼酒方面,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出道即巔峰,命運一波三折 湖南酒鬼酒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白酒十二大香型中,馥鬱香為酒鬼酒所獨創。所謂二者為兼,三者為復,馥鬱香的酒鬼酒兼有濃、清、醬三大白酒基本香型的特徵,一口三香,前濃、中清、後醬。
  • 在日本一半的人,去迴轉壽司,卻不喜歡吃軌道上的壽司?在日本有些迴轉壽司店並不樂觀
    迴轉壽司的特別之處也在於,餐廳會把製作好的壽司放在盤子後擺在運輸上,運輸帶圍繞餐廳的坐檯而行,顧客可隨意食用但是最近有日本網站的調查結果發現,很多人不拿軌道上壽司而直接用點的,那軌道的意義不就沒有了嗎?
  • 廣東啤酒如何加速突圍?
    底蘊深厚的啤酒文化,如何為產業發展賦能?存量競爭時代,廣東啤酒如何突圍?11月25日,「粵酒文化行」活動第四站走進珠江啤酒,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志斌,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會長何勇和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彭洪三位酒業大咖共話啤酒文化和「珠水粵糧」品牌故事,論道廣東啤酒產業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