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啤酒如何加速突圍?

2020-12-12 南方新聞網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也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北依南嶺,南瀕熱帶海洋的廣東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長夏無冬的季節性優勢讓廣東成為啤酒產銷大省,更是誕生了以珠江啤酒為代表的啤酒企業。

底蘊深厚的啤酒文化,如何為產業發展賦能?存量競爭時代,廣東啤酒如何突圍?11月25日,「粵酒文化行」活動第四站走進珠江啤酒,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志斌,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會長何勇和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彭洪三位酒業大咖共話啤酒文化和「珠水粵糧」品牌故事,論道廣東啤酒產業未來發展。

要建立啤酒文化自信

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大都認為啤酒是「舶來品」,但其實啤酒的歷史和白酒一樣都源遠流長,商周時期就有以穀物發芽釀酒的記載,古人稱之為「醴」。

「中國的啤酒產業發展,一定要有文化自信。」何勇表示,很多消費者認為啤酒是舶來品,事實上中國是第一個用大麥釀造啤酒的國家,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這就是我們啤酒文化自信的由來和底氣!」

「啤酒的原生文化屬性是新鮮化和創造性,這是啤酒與生俱來的。」何勇認為,在今天通過文化賦能啤酒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更多的新鮮元素,年輕、時尚、激情、健康、安全這五個元素加持,是和啤酒文化以及消費文化相契合的。「啤酒是雅俗共賞的消費產品,市場個性化,消費多元化,風味豐富化,在消費場景中體現悠閒、品位,和啤酒產品契合度高,這點也體現出廣東啤酒的文化氣息。」

在王志斌看來,啤酒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和社交屬性,啤酒生產消費是一種經濟活動,更是一種文化活動。「喝啤酒,不僅僅是對生活的享受,也是對文化的體驗或精神方面的體驗。所以,啤酒文化成為啤酒行業連接各種元素共融發展的最優選擇。」

「中國啤酒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一,且啤酒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但尚未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啤酒文化。在歐美等國家,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啤酒產品和品牌,才能更具獨特性、識別性,才能在市場上獨樹一幟。」王志斌認為,發展啤酒文化產業是啤酒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因此,珠江啤酒把握啤酒行業的發展趨勢,提出「打造中高端特色啤酒企業及中國領先的啤酒文化產業運營商」的企業願景,即中國純生啤酒的領導者、中國精釀啤酒發展的領先者和中國啤酒文化產業的先行者。

啤酒釀造和文化「雙主業」協同發展的戰略下,緊跟廣州城市發展是珠江啤酒「啤酒+文化」融合發展的「珠啤經驗」之一。2010年,以配套廣州亞運會建設為契機,聯動周邊琶洲會展產業、廣州塔地標資源等,建設啤酒博物館、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將珠江啤酒品牌文化與嶺南文化、世界啤酒文化、城市生活文化融合,成為啤酒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

「有『記憶』的城市才是『有溫度的』,舊工業廠房是城市發展脈絡的重要一環,是城市歷史沿革的見證,具有特定的歷史價值和獨特的文化價值。」王志斌表示,珠江啤酒立足琶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在總結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啤酒廠(Beer Cube)項目,計劃總投資近50億元,建設面積超20萬平方米。啤酒廠項目以「泛啤酒博物館」的概念,業態規劃主要定位為時尚文化、啤酒文化、創意文化、休閒娛樂和辦公配套五大板塊。

彭洪也強調了文化在賦能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整個產業也好,產品也好,品牌也好,最終都要靠文化去引領和傳承,並且不斷挖掘,帶來價值。文化保障產業長期發展,產業讓文化更有價值。」彭洪表示,啤酒文化傳播要以消費者能體驗和感知的方式進行,「比如啤酒原材料的種植、啤酒的釀造工藝等都可以融進啤酒文化,文化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形成互動,讓消費者能感受到、體驗到。」

同時彭洪還指出,目前啤酒消費存在老齡化問題,「啤酒原來的消費者年紀都大了,如何解決老齡化問題?」他建議啤酒的文化傳播,應該學學白酒和葡萄酒,注重高雅、有品位的傳播,「要讓20多歲能喝,30多歲能喝,像我這樣50多歲也能喝,到60歲還能喝。」彭洪說。

未來消費市場是產品結構的競爭

作為中國啤酒市場前沿陣地的廣東,也是各大企業兵家必爭之地。隨著啤酒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廣東啤酒如何在新一輪競爭中突圍制勝?

對此,何勇提出了「產品為王」的理念,「啤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不否認增量市場份額仍存在,市場開放、產品創新就屬於增量,未來消費市場是產品結構的競爭。」他認為,啤酒未來應該往高端化、精緻化、個性化、碎片化方向發展,應該基於消費升級帶來的變化、消費者對消費體驗、消費訴求轉變帶來的變化去發展。

啤酒往高端化方向發展的背後,是我國啤酒消費量雖大,但啤酒噸酒價格(終端、出廠)、盈利水平卻很低。根據歐睿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啤酒的終端噸酒價約1.2萬元/噸(相當於每500ml啤酒銷售6元),相當於日本的1/4、美國的2/5。

「現在有100元/瓶的水,100元/瓶的醋,為什麼啤酒這種老祖宗傳下來的、利用現代科技製造的東西卻沒有高端化呢?」彭洪提出疑問,他認為目前啤酒存在品相、品鑑、品類「三品」不高端的問題:啤酒品相不夠高檔,不夠商務,多在大排檔裡卻難出現在商務場合;啤酒少品鑑活動,售賣方式跟賣礦泉水一樣,導致啤酒價值難以彰顯;啤酒高端品類不夠多。「高端品類雖然可能只滿足少數消費者,但這部分人就是意見領袖,他們有重要話語權。」彭洪補充道。

「珠江啤酒在中國啤酒行業率先實施『品類創新+文化創造』發展新模式,致力於豐富啤酒文化的底蘊和內涵,促進啤酒釀造向個性化、多元化的中高端發展,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發揮產業互促互融的『雙疊加』效應。」王志斌表示,推動產品高端化是珠江啤酒推行多年的戰略,就在11月16日的珠江啤酒35周年慶典暨新品品鑑會上,珠江啤酒再發布4款高端啤酒。

為了實現高端化轉型,珠江啤酒苦練內功。通過科技創新,珠江啤酒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效益,純生啤酒生產關鍵技術、啤酒超高濃釀造關鍵技術、提高啤酒抗老化的過程控制技術等不斷推廣應用於啤酒釀造生產過程中,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同時為提質增效,珠江啤酒每年投資過億元進行技術改造,成功投產的柔性生產線加快不同類型啤酒新品開發測試速度,加速產品創新,實現不同包裝形式產品一體化、智能化生產,小批量產品生產效率提升30%,滿足多元化、定製化市場需求。2019年,珠江啤酒柔性生產系統研究應用獲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在「網際網路+」時代,珠江啤酒以大數據不斷賦能智慧營銷,把線上消費端數據和線下生產端數據打通,並運用消費端的大數據逆向優化生產端的產品製造,對小批量、多批次的市場需求實時響應,實現定製化製造與柔性生產,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新路徑。

對於中國啤酒行業未來的發展,王志斌充滿信心。在他看來,隨著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啤酒行業也進入了量平、質升的深度調整期,簡單地說就是這幾年量趨於平穩發展,但是啤酒行業的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領下,中國啤酒行業高質量發展迎來新機遇。

「人到三十而立,步入三十五周年的珠江啤酒正值壯年,35年來,珠江啤酒從未停止創新和變革的腳步。」對於珠江啤酒的未來規劃,王志斌表示,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啤酒行業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進程中,珠江啤酒將始終堅持敢闖敢試,務實創新,聚焦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升級和場景需求,以「啤酒+文化」豐富啤酒內涵,為消費者釀造出高質量的產品,釀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南方日報記者 周中雨 趙兵輝

相關焦點

  • 向上突圍:廣東加速邁向科技創新強省
    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推出「詞說廣東2019——年終特別報導」,全景式回顧和展現廣東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新實踐新進展。敬請垂注。向上突圍:廣東加速邁向科技創新強省東西南北中,創新到廣東。活力大灣區,科創當引擎。
  • 青島啤酒漲停:上半年去庫存加速 高端品類增長突出
    去庫存加速銷量與單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改善明顯分季度看,公司去庫存明顯加速。2019年一季度末和2019年二季度末,公司存貨餘額分別為22.58億元和19.91億元,二季度末存貨餘額較上季度下降12%。高端品類在兩大困境中突圍主品牌銷量突出對於整體單價的上升,有的可能來自產品整體提價策略,有的可能是公司品結構變化使得高端品類擴大導致整體單價上升。事實上,近年來國內啤酒市場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一系列轉變,使得國產啤酒面臨結構調整與盈利能力的雙重考驗。
  • 廣東電子信息企業打響疫情「突圍戰」
    電子信息產業是廣東的傳統優勢支柱產業,2019年產業規模已逼近4萬億元。記者走訪發現,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下,部分廣東電子信息企業面臨著訂單下滑、庫存積壓、經營困難等諸多挑戰。但是,憑藉長期積累形成的產業鏈優勢,眾多電子信息企業紛紛尋找突圍路徑:通過技術替代,藉機推進「國產替代進口」;危中覓機,加速布局大健康產業;苦練內功,關鍵時刻保住核心業務。
  • 民宿業加速轉型突圍
    中國民宿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和洗牌,從疫情初期的 「全軍覆沒」「整體歸零」到現在的「加速回血」「滿房頻現」,客源市場不斷成熟,整個行業快速復甦。民宿業不斷理清發展思路,尋求轉型提升方案,找到適合疫情防控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疫情加速民宿業洗牌。
  • 銷售額增長40%,打造過億單品,費爾德堡靠什麼突圍進口啤酒寒流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啤酒市場總消費量488億升,其中不乏大量小型區域性啤酒釀造商,佔全球啤酒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啤酒消費市場。在充分競爭的國內啤酒市場,進口啤酒一度成為近年來商家關注的新增長極。
  • 廣東「工業母機」抱團突圍
    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王成勇總結廣東數控工具機產業的兩大特點。記者走訪發現,雖然與國際巨頭仍有差距,但廣東高端數控工具機產業堅持以質量為生命,正走出一條貼近市場謀創新的發展之路,在數控系統、電主軸、導軌等關鍵核心部件以及工具機整機方面,湧現出一批隱形冠軍和領軍企業。
  • 民宿業加速轉型突圍(旅遊漫筆)
    中國民宿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和洗牌,從疫情初期的 「全軍覆沒」「整體歸零」到現在的「加速回血」「滿房頻現」,客源市場不斷成熟,整個行業快速復甦。民宿業不斷理清發展思路,尋求轉型提升方案,找到適合疫情防控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   疫情加速民宿業洗牌。
  • 廣東酒店業逆勢突圍 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廣東酒店業逆勢突圍 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2020-10-23 17:51:39 王穎 攝   中新網廣州10月23日電 (記者 程景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廣東文旅行業持續復甦回暖。該省多家酒店近期先後開門迎客,逆勢突圍,將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廣州鼎龍希爾頓花園酒店近日開業,為備戰秋冬旅遊的廣東市場再添精品酒店。
  • 百威剝離700億業務 華潤啤酒能否突圍「三國殺」?
    目前國內前五大啤酒企業都在積極布局高端市場,朱丹蓬表示,國內高端市場格局主要是華潤+喜力,嘉士伯+重慶啤酒和百威上演「三國殺」,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000729)布局高端目前還力不從心,無論是產品組合、品牌影響力都達不到高端突圍的核心競爭力;還有區域高端市場格局,比如在山東會是青島+「三國殺」格局。  借力喜力 華潤離高端第一有多遠?
  • 啤酒變局之年,喜力如何應「變」?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2020年,對於啤酒而言是一個變局之年,誰先抓住破局的關鍵,誰就更有可能在混戰中率先突圍。雖然疫情對啤酒行業的影響巨大,但高端化、年輕化、碎片化的發展趨勢並未改變。五月,定位高端市場和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喜力®星銀™問世。
  • 從貨車間強行「突圍」,結果被一輛正在加速超車的重型半掛車撞上
    考慮到被大貨車「包圍」的危險性,姚某便打算「突圍」。於是,在未觀察快車道來車的情況下貿然向左變道,結果被一輛正在加速超車的重型半掛車撞上,並被向前推移了幾十米才停下。半掛車司機梁某表示,他在快車道加速過程中,看到小車行駛在幾輛大貨車中間,擔心小車可能會變道,便按喇叭進行提醒。
  • 探討丨粵港澳大灣區三機場混戰,廣州如何突圍
    在大灣區民航市場一體化的背景下,面對香港和深圳的競爭,廣州能否以及如何在大灣區「突圍」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一、廣州能否發展為世界一流樞紐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世界一流的樞紐的建設必然是與區域經濟發展互相促進的。
  • 中國排名第一的啤酒,竟然不是青島雪花,它的價值超過了360億!
    目前,啤酒已成為國內消費最高的酒類,而行業經過多年洗牌,市場基本形成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和燕京啤酒五大龍頭的基本格局。但除了它們之外,還有哈爾濱啤酒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去年,國際權威品牌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的《全球最有價值25大啤酒品牌排行榜》中顯示,中國共有三個品牌登榜,其中哈爾濱啤酒成功躋身全球前五,以51.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7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在第四位。而雪花啤酒排名第七,青島啤酒排名第十六。也就是說,哈爾濱啤酒的品牌價值已排名國內第一。哈爾濱啤酒始於1900年,是中國最早的啤酒製造商。
  • 廣東駿亞與惠泉啤酒跌停百億私募明汯投資為流通股東
    今日,廣東駿亞(603386)、惠泉啤酒(600573)雙雙跌停,截至收盤,廣東駿亞(603386)報15.35元,跌幅10.02%。惠泉啤酒(600573)報11.08元,跌幅9.99%。
  • 廣東:洋酒和本土啤酒夾擊洋啤酒
    新快報訊 近兩年來,除了百威啤酒在廣東市場表現較為搶眼以外,其它品牌的外資品牌啤酒均表現不盡如人意。  廣州一位高端酒銷售人士曾表示,在20世紀90年代喜力銷售的最高峰,其在廣州市場每月能銷售3萬箱小瓶啤酒,但現在每月只有五六千箱。  相對於廣州市場,喜力在重點市場深圳出現了更嚴重的下滑。
  • 70多國際啤酒品牌亮相廣東啤酒節
    70多國際啤酒品牌亮相廣東啤酒節 >   中新網東莞9月29日電(李映民 李獲 李純)國慶長假即將來臨,對於粵港澳的遊客來說,到第八屆廣東國際啤酒節參加啤酒狂歡,成為新的過節方式。
  • 千年大埔茶如何突圍?
    如何進一步擦亮「中國名茶之鄉」的名號,實現「突圍」,提高市場佔有率?筆者連日來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為大埔茶葉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如何提高制茶工藝?專業人才的培養是關鍵。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黃海英建議,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對於小農戶來說,首先要加強在種苗選育、種植管理技術方面的培訓,對於企業來說,要加強制茶師傅加工工藝等的培訓。
  • 廣東活力啤酒簡介
    廣東活力股份有限公司,地處粵北韶關市。  公司前身為韶關啤酒廠,創建於1987年12月,是原國家輕工業部定點生產啤酒的骨幹企業,1993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全資改造為股份公司,1996年1月香港鷹連投資有限公司受讓公司的51%的股本,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
  • 深圳跨境電商企業如何突圍?數位化成關鍵因素
    「疫情給跨境電商按下『加速鍵』。」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表示,近期他走訪了一些深圳企業,發現線上運營時間較長的企業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特別是線上運營能力比較強的跨境電商企業,營收出現逆勢增長。近日,由阿里巴巴國際站舉辦的首屆阿里巴巴網交會,正式拉開帷幕。這是今年全球跨境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線上展會,將持續至6月28日。
  • 杭州·危機之下的品牌突圍
    在給餐飲業帶來顯著衝擊的同時,也加速了餐飲「數位化」發展進程。城市精英峰會,了解餐飲大趨勢,幫助您發現其他人看不到的機會。12月22日,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城市精英峰會(杭州站),善志攜手內參帶大家走進杭州,共同探討危機之下的品牌如何突圍。1、杭州餐飲,善用大趨勢定戰略自古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杭州,餐飲業必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