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作品: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2020-12-12 中國建築學會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章明、張姿、丁闊

建築以一種歷史敘事的方式結束了其輝煌的工業時代的使命,六年的艱辛設計歷程見證了一個昔日能源輸出的龐大機器如何轉變為推動文化與藝術發展的強大引擎。它的落成改變了人們對工業建築改造的傳統認知,充分挖掘了上海工業遺產在新時期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人文情感價值,將建築根植於豐厚的場所精神之中。

1.有限幹預——設計對原有南市電廠的有限幹預,最大限度地讓廠房的外部形態與內部空間的原有秩序和工業遺蹟特徵得以體現,同時又刻意保持了時空跨度上的明顯痕跡,體現新舊共存的特有的建築特徵。

2.錨固與游離——設計一直秉持以特徵性與關聯性的建築語言體現建築的內在性格與精神特質,堅持保留了舊電廠中最重要的特徵性元素;在交通流線的設計上則借鑑了原輸煤棧橋的形態意向。除橘紅色的粉煤灰分離器與行車之外,以灰白為主色調,灰色暗指原有保留的空間構架與結構構件,白色則為新生的體系。新舊體系互為依託,融為一體。

3.日常性介入——設計以空間的延展性蓄意模糊了公共空間與展陳空間的界定,使藝術館以開放性與日常性的積極姿態融於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不僅顛覆了傳統意義上人與展品間的關係,更為日常狀態的引入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4.瀰漫性探索——它以多樣性與複合性的文化表達詮釋人與藝術的深層關係,以漫遊的方式打開了以往展覽建築封閉路徑的壁壘,開拓出充滿變數的瀰漫性的探索氛圍。創造與多種展示方式相結合的多樣複合的展示空間以及將參觀體驗同空間體驗融為一體,是設計的焦點所在。明亮通透的公共空間形成了一個融通連貫,四通八達的體系與聯繫線索。它是一個觸手可及的藝術館,一個公平分享藝術感受的精神家園,更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公共生活平臺。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五層平面圖

南立面圖

北立面圖

剖面圖

工程檔案

佔地面積:19103 m²

建築面積:41000 m²

容積率:2.15

建築高度:49.80m (煙囪165m)

建築層數:地上8層

業主: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2011 年 3月

竣工日期:2012年9月30日

施工單位: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單位造價:37809萬元

攝影師:張嗣燁、王遠、蘇聖亮、章明

相關焦點

  • 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_2020年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資料下載...
    此次擴建共170,000平方英尺,新建和翻修了為展覽量身定做的室內外展廳,使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可以展出更多傑出的當代藝術作品。新樓與城市連接更緊密,呈現出更好客的姿態。地面層的公共入口可直接到達將近45,000平方英尺的展廳。博物館面對18歲及以下的遊客永久免費。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為什麼是唯一?
    9月20日起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推出第一個館藏作品展——《客人的到來》,這是建館7年以來,PSA首次推出館藏作品展。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和許多海內外博物館在建館之初得到繼承、收到捐贈,或者擁有收藏專項資金有所不同,這個中國唯一的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收藏是從零開始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陌生風景」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這些天正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近100件/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標誌性藝術作品,以及眾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森山大道、雷蒙·德巴東的攝影,羅恩·穆克、薩拉·施的雕塑和裝置,謝裡·桑巴的繪畫,墨比斯的動畫……展覽呈現了不同門類、不同地域的藝術創作。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十一」正式開館
    這是9月26日拍攝的已改建完成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露臺。由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未來館改建而成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於10月1日12點正式對公眾開放。該博物館僅接受網上預約,每天預約數量為6000人。上海「東方網」為此設立了專門的預約平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面積逾4萬平方米,有12個展廳,將以收藏、展示和陳列198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為主。以「重新發電」為主題的第九屆上海雙年展將作為開館展覽。
  • 同期展覽推薦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2020年11月11日-15日於西岸藝術中心舉行。本期將介紹合作機構之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及其於博覽會期間呈現的展覽。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外景圖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上海雙年展主場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由原南市發電廠改造而來,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曾是「城市未來館」。它見證了上海從工業到資訊時代的城市變遷,其粗礪不羈的工業建築風格給藝術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作可能。
  • 巴塞爾當代藝術博物館——歐洲第一個收藏至今藝術作品的博物館
    巴塞爾當代藝術博物館很喜歡,裡面金碧輝煌,看著很壯觀。有很多的藝術收藏品。喜歡藝術品的親可以來看看。這邊實際上是巴塞爾藝術博物館的一個分館,門票是包含在內的。它的面積不大,而且場館內部很空曠,沒有多少展品,文字介紹也非常少,所以真是很快就可以看完。
  • 首次公開 7年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都收藏了哪些作品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9月21日報導: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近7年來,首次系統梳理並對公眾展示館藏作品展——「客人的到來」。舉辦了那麼多展覽的PSA,又有哪些館藏呢?記者看到,此次展出了近40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總計60餘件作品,內容涵蓋影像、攝影、繪畫、雕塑、裝置、文獻等多種形式。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疫情後首展:躍入歷史的「海浪」
    7月31日至11月15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重現51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餘件歷屆上雙參展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除了歷屆參展作品外,展覽還呈現了由藝術家提供的各種私人物件,作為「個人文獻」,與雙年展的歷史形成呼應。
  • 策展團隊|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
    策展人:策展團隊 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A學術性:B策劃執行:C現場效果:D公眾認知及影響力:E國際化能力:策展理念:呈現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現場2019年9月20日,PSA首次推出館藏大展「客人的到來」,對7年來的收藏進行梳理,此次展覽在策劃上有別於結果型的展覽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中華藝術宮於10月1日開館
    兩館的建設可填補上海藝術博物館體系的空白,即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代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示當代藝術。成熟的博物館體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將進一步豐富上海的文化形象,有利於上海逐步邁入國際文化大都市的行列。
  • 從上海兩座當代藝術館看中國當代藝術
    在黃浦江畔,有兩座以當代藝術為主題的館。一座地處浦西世博園,名叫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歷時一年半建成;另一座位於人民公園內,名叫上海當代藝術館,地處上海市中心核心區域裡的核心,發展了8個年頭。或許從這兩座館的身上,可以一窺究竟的不只是當代藝術,也是這座城市中西合璧、兼容並蓄的文化氣質。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臨時閉館23天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臨時閉館23天 2020-06-04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地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是哪家?
    這是一個自1996年誕生以來,已近20年曆練的藝術展,如今的上海雙年展也早已成為了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展示之一,更是受到了國際藝術界的肯定。不過上海雙年展其本身的意義並非僅此而已,這項藝術展並不只是一個向世界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舞臺,更是構建在當代藝術與我們大眾間的一座交流平臺。
  •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十一個房間呈現「設計何為」
    3月30日至6月2日,「設計為何:託尼克視覺設計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psD(power station of DESIGN)舉行。藉助動態投影等非常規的展出方式,展覽回顧荷蘭設計團隊託尼克(thonik)過往25年設計生涯的14組代表作品。展覽圍繞「設計為何」提出11個原因,「11個抽象原因將呈現為11個具象房間,這些房間可以被視為我們思考的隱喻。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空間繪畫」
    新華網上海11月7日電(記者 任瓏) 2020年11月7日至2021年3月7日,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將舉辦中國藝術家張恩利迄今為止內容最為豐富的個展「會動的房間」。展覽將集中呈現藝術家過往近30年藝術生涯各階段的百餘件繪畫作品,以及根據PSA建築空間全新創作的多件沉浸式繪畫裝置「空間繪畫」。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策計劃2017」招募青年策展人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策計劃2017」招募青年策展人 澎湃新聞記者 黃松 實習生 李亞迪 2017-06-08 07:37
  • 為藝術發光!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2019年招聘公告
    根據發展需求,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3名員工(派遣制)。5、考察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組織考察,主要考察應聘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遵紀守法情況,道德品質和誠信記錄,並對應聘人員的報考資格進行覆審。6、錄用人員的確定和公示根據考核、體檢、考察等結果,對擬錄用人員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官網上進行公示,為期7天。公示無異議後,進入錄用程序。
  • 《印象》章明:我在上海修歷史建築
    1994年章明還曾擔任過上海大劇院建設技術工作副總指揮,1998年又擔任過浦東國際會議中心項目的高級技術顧問,獲得過上海住宅設計專家和上海市十大景觀設計大師稱號。1996年,帶領團隊完成滙豐銀行大樓修繕工作後的章明光榮退休,受到身邊朋友的鼓勵,又眼看著北京已經有了成立私人事務所的先例,她膽子一大,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決定成立個人建築設計事務所。
  • 開館7年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都有哪些藏品?
    上周末起,建館7年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隆重推出第一個館藏作品展——「客人的到來」。作為中國首家公立的當代藝術博物館,PSA的館藏作品逐步築建起上海當代藝術的「收藏家當」,從零開始的PSA收藏並非來自購買與捐贈,而是來自一場場基於研究的展覽,這區別於國外各大當代藝術博物館。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新展開幕 兩個「流動靈魂」的首次交匯
    近日,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與木心的作品被面對面掛在裝置上,仿佛正在「互相對視」。 展覽源於2015年。當時巴黎市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策展人,同為亨利·米修的長期研究者弗朗索瓦·米肖發現了木心,遂萌發了這一聯展的構想,策展四年。期間,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法蘭西學院外籍終身通訊院士、亨利·米修研究者董強,也加入了本展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