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純按照《土地管理法》裡面的規定,任何人是不得隨意改變農田在後期的基本耕作用途的,否則嚴重時還會觸及刑法,也就是說農田只能用來種植農作物,至於用來種植果樹等非農作物那就不要想了。
既然政策不允許用農田改挖魚塘,但是又特別想用農田搞養魚怎麼辦呢?其實辦法還是有的,而且還是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還能養魚。如果你想用農田養魚之類的,那麼就必須要保證農田能夠蓄水達到一定的水位深度。既然不能利用深挖破壞農田的方式來蓄水養魚,那麼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思路,在不挖農田的情況下,通過用混凝土或者用磚頭把田埂加高加固的方式來蓄水。當然,高度不一定要很高,差不多一米就可以了。
這樣不但可以達到很好的蓄水養魚的效果,這樣一來除了養魚以外,還能耕種水稻,因為農田的土壤一點也沒有挖。或者把養魚和耕種水稻同時進行也可以,常見的就是魚稻共生生態,主要是這樣的的魚更好吃,當然,如果不想養魚了,養小龍蝦也是可以的,北方大部分養殖的小龍蝦就是利用農田蓄水養殖的,由於有加固的田埂防護,小龍蝦也逃不了。
由於是採用加高蓄水的方式養魚,它還有兩個明顯的好處。一個是高出地面可以防止下大雨被雨水衝刷淹沒;另一個是由於養殖水位是高出地面的,而且最低處也跟外面的地面相平的,在捕撈時放水會很快排出來,關鍵是還節約水泵的抽水成本。
綜上所述,利用農田養魚不一定要違法挖魚塘,因為挖了以後就很難恢復了,而通過加固四周的方式來養魚,既能養魚還能用來耕種水稻。農田的用途一點沒變,而且種植出來的水稻品質更好,因為魚的糞便是很好的有機肥,關鍵這樣種植水稻的病蟲害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