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上海、深圳的房產調控新政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了,成交量腰斬的報導也不斷見諸各大媒體,但房價真的降了嗎?似乎並沒有。
有人說可能時間沒到,終究會降的,但究竟什麼時候跌,才是最重要的。
在回答「房價都漲成這樣了,還要不要買房?」這個問題之前,先講幾個最典型的例子,以最樸素的真實面,坦白闡述一些和房子有關的「真相」。
第一個是美國123年的房價史
卡爾.凱斯和羅伯特.席勒編制了著名的Case-Shiller房價指數——席勒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就是那個老是看空中國房價的人。
這個指數說:在美國1890-2013年長達123年的歷史中,下跌的年頭是28年,上漲的年頭是95年,跌幅最深的一次是2008年,-18%。連續下跌達到5年的只有兩次,一次是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時代,累計跌幅是26%。一次是2007-2011年的金融危機周期,累計跌幅是33%。整體上,美國的房價在過去的100多年中,年平均增長率約為3%,略高於美國2.8%的通脹率。
這123年中,美國出現三次十年累積漲幅超過100%的大牛市,分別是在1938~1954年、1969~1986年、1995~2007年。
美國123年扣除通脹後的房價走勢圖,基本平穩上漲
雖然這個指數其中一個研究結論說:長期來看,美國房價的漲幅基本等於通脹率。但看那個曲線,以0.25%的速度連續漲了100多年,它論證了兩個鐵一般的事實:1、長期看,房價是上升的;2、房地產是抗通脹的好品種。
放到單個城市看,比如紐約,長期看,也基本如此。紐約在1988-2012年長達25年的時間裡,房價增長率正好是美國的通脹率。
紐約近30年來實際房價走勢圖,正好是美國的通脹率)
第二個,是東京半個多世紀的房價史
日本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太多人拿中國樓市和日本樓市對比了,2009年之後,網上流傳的那個中日樓市泡沫對比圖,都很清晰的把崩盤時間都預測出來了,可惜這個時間點並沒有兌現。
簡單說吧,日本房價是在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開始出現加速觸頂的,大約1989年開始崩盤,到2005年左右時基本見底,最大跌幅達到70%,房價又回到了20年前也就是廣場協議那一年。
日本泡沫破滅後痛苦地經歷了「失去的20年」,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在「失去的20年」之前,日本GDP從1960年代開始便保持了每年高達10%的經濟增長。房價從196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經開始騰飛,基本是一直飛到1990年代,前後經歷了超過30年的樓市繁榮,日本六大城市地價上漲了56.1倍。這也是事實。
日本1956-1983年近30年房價大牛市
三、第三個,是香港30多年的房價史
香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房價暴跌了一半以上,一直跌到2003年SARS期間,連跌5年,東京和香港房價,比紐約放假跌得更為勁爆。
但問題是,亞洲金融風暴之前和SARS危機之後,香港房價漲了多少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前,香港房價也有好幾次牛市熊市,但基本都是「小熊大牛」。
從1980年到1997年前夕,17年的大周期裡基本都是在上漲,漲幅有8-9倍。2003年之後到今天,也是10多年,房價也基本是一直在上漲,中間有調整也是小幅度,整體來說房價早已超過了1997年的高點,去年均價大約到了9萬元/平方米。全球最貴的分層住宅價格,一直都要靠香港來刷新。這也是事實。
香港1980-2010年30年房價走勢圖,1997年高點之前有17年主升浪
四、最樸素的真實面是什麼?
1、在房地產的歷史發展中,那種房價暴跌50%、80%的大崩盤、大蕭條,沒幾回。
20世紀到現在100多年,大崩盤倆手掌就能數過來。像大蕭條、日本樓市崩盤、金融風暴,這些在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來那麼一回的。像日本那樣一下子來個「失去的20年」,更是比較罕見的個案了。在人一生的時間裡,可能會真正遇到那麼一次,是指在你成年能夠獨立投資獨立承擔風險的那個勞動階段。也許你因此暴富了也許你因此破產了,但就算你想多經歷都不會有更多機會。
2、毫無疑問,泡沫總是會破的。同樣毫無疑問的是,泡沫在破滅來臨之前房價會連漲很多年。
地球上還沒有永遠只漲不跌的房價,美國、日本、香港這些更成熟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的100多年裡,他們都無一例外的經歷了大崩盤。中國可以例外嗎?不要覺得中國的房價連漲十幾年是多麼新鮮的事情,很多國家、地區都出現過。因此,這意味著泡沫的破滅是不可避免的。
但這些年來,總是過於強調崩盤的恐怖性,這太片面。大崩盤的確很恐怖,一夜之間全完了。但,看看那些國家和地區在崩盤之前,房價連續上漲了多少年?美國樓市的三次大牛市每次的跨度都是10年以上,日本是30個年頭,香港是17個年頭,中國從房改之後,除了2008年,也基本是17年一路上漲。
3、預測泡沫是徒勞的,堅持任何一種觀點都會有對的那一天。
中國樓市從2002年起,就不斷有專家告誡我們:樓市要崩盤了,不要買房。結果房價漲了十幾年,崩盤還是沒有等來,倒是自己離房子越來越遠了。
這世上最不靠譜的事就是預測不可知的未來了,最簡單的一個法子:如果你永遠只堅持一種觀點,一定是對的。比如,你每年都公開說一次:房價一定會跌的。看過去那些地方的房價史,一般最長也就漲30年吧,你一定會答對一次的。
4、長期看,因為害怕泡沫而不去買房,個人所承擔的損失要遠遠大於躲過泡沫的收益。因為一個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有可能橫跨你的一生。
美國兩次大崩盤 ,橫跨了接近一個世紀。日本在大崩盤之前房價漲了30年。回頭看,中國房改以來,也有18年了。你的人生,有幾個18年?有幾個30年?為了等一個到現在都還沒來的大崩盤,可能你要錯過好幾次買房改善自己和家庭居住條件的機會。比如:2005年之前,2008年,2010年。筆者想說的是:財富不是最重要的,時間才是,學習才是。
總之,中國的房價,一線城市的房價,不要指望它沒有泡沫,對這一點筆者從來沒有懷疑過。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崩盤,所以才會相信房價永遠上漲的神話。但市場就是市場,不存在特殊,即便不斷使用大規模的刺激手段,也不過是把泡沫發生的時間向後推延而已。(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本文根據公開信息綜合而成,作者為資深媒體人、財經評論人士,關注中國經濟發展進程)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