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之「詩畫瀟湘煉成記」:浯溪與愚溪,從小我到大我的蝶變

2020-12-16 吉祥三煲

(香零山。永山永水的代表景觀,位於瀟水之中,其上長滿零陵香)

雅稱「瀟湘」的永州,之所以能名聞天下,源於美麗的山水和深厚的人文。

山水無言,名以人傳。

所謂「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是也。

又言「畫圖曾識零陵郡,如今始知畫不如」!

古稱零陵,被譽為「詩畫瀟湘」的永州,「千年打卡地」是如何煉成的?

(萍洲書院。位於瀟湘二水交匯處的萍島之上。此島也是瀟湘八景之首「瀟湘夜雨」所在地。)

梳理歷史,你會發現:

讓偏隅南嶺之地的永山永水廣為人知的,當歸功於無數的先賢宿儒、文人墨客。

尤以兩個素有名望的外來客為最。

正是他倆開風氣之先,不遺餘力地用如椽大筆、千古文章,讓日夜流淌著的、以溫婉而柔情著稱的湘水和瀟水,於不斷敞懷接納涓涓細流且合二為一之後,竟以浩蕩磅礴之勢,流進了炎黃子孫的心田中;又以魂牽夢縈之態,展現於人們香甜的睡夢裡。

(古城零陵。永州為湖南省四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

其中一個,叫元結。另一個,名喚柳宗元!

(柳子厚像。來源於網絡)

兩大名人能夠屈尊來到詩畫瀟湘、人文永州,並選擇棲居於此,並不是偶然。

他倆在歷史大潮的起起落落中,或沉或浮,或得意或失意,或千年孤獨或高歌中興……

但卻都成就了各自人生的偉大。

(永州文脈千年傳承。)

「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永州的山有幸,永州的水有靈。緣起山水,穿越千年,在大唐「中興」的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蝶變。

隨著元次山與柳子厚的先後到來,荊楚之隅、蒼梧大地,終於迎來了她驚豔的時光。

(永州城南的瀟水古渡口。)

一場突如其來的騷亂,驚擾了讓我們時刻夢回的盛唐。

其時,剛剛經過「安史之亂」的泱泱大唐,就如被風吹皺的一池春水,所泛的漣漪,雖正復歸平靜,但影響還在。

它的深刻,人們還一時半會兒不能領會。

猶如薰風已過,拂過面龐的感覺依稀尚存,卻無法攥緊。

(劇照。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裡的洛陽人元次山,「少不羈」,青少年時代自然享盡繁華。

據說到17歲才發憤治學圖強的元結,直到29歲時(天寶6年),帶著「文武雙全、才華橫溢」的標籤,首度參加了科舉考試。

卻偏偏遭遇到李林甫拍唐玄宗馬屁的驚世之作——零錄取:

「天下無遺賢」矣!

(唐玄宗與楊貴妃劇照。從開元到天寶,一聲嘆息!)

此事件的影響,顯爾易見。

本就生性恬淡的元結,又受其堂兄元德秀影響,遂頗好黃老之術,最喜寄情山林。

「雅好山水,聞有勝絕,未嘗不枉路登覽而銘贊之。」

勒石摩崖,發表自己的大作,乃其一生的愛好。

(夢歸桃花源。)

儘管在35歲時(天寶12年)高中進士,卻不願再入仕為官。

兩年後的年底(公元755年),又逢安史之亂,便舉家遷徙江南以避戰亂。

其間仍不忘以尋仙問道、歸隱山林為樂事,專注山水文章之餘,兼評天下得失。

這一點,僅從其先後自號為「漫郎」(漫叟)、「猗玗子」和「浪士」,便可見一斑。

(名山勝水,心靈家園?)

這種亂世之中如鴕鳥一般逃避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

乾元2年(公元759年),在蘇源明舉薦下,上時議三篇於唐肅宗。「上悅之」。

恰史思明攻河陽,便以41歲之齡首次出仕討逆。

竟以一介書生而保得十五城平安,回應了民間對其文武全才的讚譽。

(劇照。藩鎮的問題讓當權者不得不謹慎面對,艱難抉擇)

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44歲的元結外放道州刺史。乘舟溯湘水而上,來到祁山之陽。

其時,正值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剛剛結束。雖百廢待興,但攜破史思明軍功和廟堂人望而來,立志恢復盛世榮光的元次山大人而言,倒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之感。

因而,看什麼都是風景。更何況瀟湘之浦本就風物絕佳!

(湘江的溼地。冬季草黃水枯時依然美麗)

但見臨江處懸崖峭壁、怪石嶙峋,更有林竹點綴、漁舟唱晚。

繫舟處,一條無名小溪蜿蜒入江,鷗鷺翩躚、風景如畫。

於是,不由自主地舍舟尋幽、臨江賦詩。

(浯溪遠眺。一碧如洗,泛舟處,峭壁鎖清秋。)

極目遠眺,見流入古渡口的無名溪水,兩岸古木參天,和湘江南岸陡峭的五峰倒影,夕陽下流光溢彩。峰巒間異石眾多,狀物似人,好不有趣。

遂深愛之,築家居焉。其後,又作《浯溪銘》以記其事:

「浯溪在湘水之南,北匯於湘,愛其勝異,遂家溪畔。溪世無名稱者也,為自愛之,故名浯溪。」

(浯溪。摩崖石刻。)

吾者,我也。浯溪,也就是我的溪河。

元結擇此風景絕佳處「家溪畔」,築廬而居。

興之所至,以「吾」為心、外「物」為體,吾山吾水吾屋,連寫三銘文,連造三新字。又禮請三大家用三種書體分別摩崖其上。

是為「三吾」!

(「三吾勝攬」石刻。)

宋時,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三,對「三吾」有專門的註解:

「 元次山 結屋 浯溪 之上,有三吾焉。因水而吾之,則曰 浯溪 ;因屋而吾之,則曰 吾亭 ;因石而吾之,則曰 峿臺 ,蓋取吾所獨有之意。」

「吾所獨有」,實為「小我」!

然而,因元結素有的勒石愛好和好友顏真卿的加持,卻將偏寓浯溪的私家小院,涅槃、升華成了廣為人知的藝術殿堂。

(顏真卿與元結畫像。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元二年(761年),歷時數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基本結束,元結在江西九江任上乘興寫下了《大唐中興頌》。

十年後的元結,因居母喪,隱居浯溪。面對石灰巖地區極少見的沒有分層的天造地設的大石壁,決定循自己舊例將其「刻之金石」。

終因時過境遷,所以,在原《頌》之尾加上「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等六句後,請好友顏真卿書丹。

於是,這塊被後世稱之為「三絕碑」的《大唐中興頌》摩崖石刻,橫空出世!

(元結文顏真卿書「三絕碑」局部)

用整整十年的時光,藉助於永州無與倫比的名山勝水,元結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次年,志得意滿的他溘然長逝。

而浯溪,由此成為了歷代名人「千年打卡地」。

四面八方紛至沓來的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多達505塊的古碑文摩巖。

作為南方地區十分罕見的浯溪石刻群,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永州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元結石刻像及生平。二任道州刺史,五過浯溪)

在元結病逝於長安的第二年(公元773年),讓永山永水再放光芒的河東人柳宗元在京城出生了。

並且,於三十年之後的公元805年11月,步元次山後塵輾轉來到永州,宦遊棲居。

(城南古渡。寄居龍興寺的柳河東常由此渡瀟水西遊,永州八記之景亦如是。)

相較初次外放主政、立志造福一方的元次山而言,剛來永州時的河東人柳子厚就有些失意了。

當然,這種失意一直延續到他離開棲居整整十年的永州。

因為參加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他被新皇帝一貶再貶。

還在去邵陽赴任的路上呢,就又由「邵州刺史」再貶謫為「永州司馬」!

(青石鋪就的寬闊道路,此刻,在司馬大人的眼中,宛如曲折的羊腸小道一般。窮鄉僻野的永州,卻為迎接他的到來,準備了幾千年。)

成為偏遠州府的「八司馬」之一後,政治的失落與生活的窘迫,讓其心身備受打擊煎熬。

而隨行寄居於龍興寺的老母親,不到半年就魂逝他鄉,無異於雪上加霜。

他無奈地選擇了與元結同樣的丁憂方式:

蟄居永州。

極度無助之下,抒發其「千年孤獨」的《江雪》問世。

(天欲雪。愚溪眺雪,為永州八景之一。暖冬的時代,雪景竟也成為一種期盼。「獨釣寒江雪」可遇不可求)

好在,有多情又多姿的永山永水來療傷。

寄居龍興寺的五年間,柳宗元除飽覽風光,遍尋名勝,走遍了永州城周邊的山山水水外,還開始接觸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現狀。

對勞動大眾的疾苦的同情,慢慢地替換了對自身命運的哀嘆。

一批在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席位的璀璨文章,紛紛面世。由此奠定了他「唐宋八大家」的崇高地位。

這其中,就有開篇為「永州之野產異蛇」的《捕蛇者說》。

(橋與柳子廟。廟堂之高與社稷之遠)

風物長宜放眼量。

詠物遣懷之餘,詩意的棲居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城外瀟水對岸的迷人風光,讓他難以忘懷、時常入夢的時候。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在意識到不可能再重回中樞,實現自己「官為民役」的政治抱負後,他與前輩元結一樣,選擇了定居永州城外的冉溪之畔。

並效次山舊事,改冉溪為「愚溪」!

(愚溪舊貌。)

愚者,亦我之謂。

乃我之謙稱。雖與柳子謙謙君子、儒釋融合的形象匹配無隙,但也強烈地表達了以「己所主導」之意。

愚溪本有名而浯溪本無名,二溪均以「我的」謂之、擁之,卻又被當世認可、後世緬懷。

乃以「小我」而入、「大我」而出,情系蒼生之故也。

(柳子廟前柳子街。人流躦動)

與山水為伴,自可忘憂。

從龍興寺寄居處搬到愚溪之畔,柳宗元過起了耕與讀、遊玩與著作的閒適日子。

潛心在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著述。

茅舍之前,愚溪潺潺。茅舍之旁,道阻且長。道之所終,情之所專。亦詩亦文,一景一物可曲水流觴。

(愚溪今貌。八愚溪石今何在?)

「久為簪組累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溪居》就記錄了這段棲居愚溪之畔長達五年的生活。不假雕琢,放筆寫來,自然平淡而又清新曠遠。

然而,柳子的文學成就更多地體現在「文」上,特別是散文。

所謂「文有詩情」之評是也。

(錦繡瀟湘。人文永州耀三湘)

柳宗元一生,留有詩文作品達600餘篇。

他病逝於柳州刺史任上後,這些詩文,被其好友劉禹錫輯為《河東先生集》。

就是那位寫有「都是劉郎去後栽」惹怒當權者而再次被貶,仍堅持續寫「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大唐獨一無二的「網紅」。

而現存於世的《柳河東全集》,收有詩文540篇。

其中,寫於貶謫之地永州十年間的為317篇,佔比近六成。

(《柳柳州全集》。柳宗元為河東籍,故世稱「柳河東」。又因逝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這裡面包括遊記多篇。

「其寫景狀物,繪聲繪色,一景一物,情景交融。實開山水遊記散文之先河。」

在柳子厚妙筆生花下,永州的山、永州的水、永州的故事,仿若一幅畫、如一方盆景。

讀之,讓人身臨其境,韻味悠長。

(小石潭一角。《小石潭記》為永州八記之一)

代表作《永州八記》,更是寫活了永州山水,堪稱世界遊記散文的典範之作。

它也成為「詩畫瀟湘、人文永州」靚麗名片的有源之水。

(柳子廟一瞥。)

與浯溪擁有「三絕碑」一樣,愚溪也擁有屬於自己的「三絕碑」。

它,安放在倚溪而建的柳子廟正殿裡。

碑文為唐韓愈所撰,內容是頌揚柳宗元的事跡,由宋蘇軾書丹。

跨越時空兩百年,韓文、蘇書、柳跡,共同書寫了一段佳話。

此碑首句為「荔枝丹兮焦黃」,故又名「荔子碑」。

愚溪畔、柳子祠,其三絕碑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容後再敘。

(柳子廟。始建於宋仁宗至和三年即1056年。歷百年後,宋高宗加封柳宗元為文惠昭靈侯。但世人仍稱其為柳柳州或河東先生)

浯溪、愚溪,餘之溪、君之溪。

永州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正是我們可以安放心靈的共同家園。

不到瀟湘豈有詩?敞懷的永州等君來。

相關焦點

  • 水墨瀟湘源,零陵書寫「永州第九記」
    永州老城區、2100多年「湘南古邑」零陵,夯實歷史根基,助力永州繼長沙、嶽陽、鳳凰之後,位居湖南第四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瀟、湘二水交匯,「瀟湘源」零陵區多彩、多維,煙雨輕籠、疏淡峻潔,恰似一幅雅致水墨畫。「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陸遊慨嘆;「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歐陽修感嘆。
  • 瀟湘之城,湖南永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永州古稱零陵,位於湖南省南部,三面環山,湘江經西向東穿越零祁盆地,瀟水自南至北縱貫全境,故有「瀟湘」之雅稱。境內地貌複雜多樣,河川溪澗縱橫交錯,山崗盆地相間分布。永州是一座山水江河交融、充滿生機活力、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也是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瑤族文化、楚文化發祥地之一。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湖南永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從一道美食進入一座名城,韻味永州你來撩!湖南「美色」強勢霸屏
    - 第十二站 - 湖 南 永 州「張家界是一幅畫,永州是一本書」說起永州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自於柳宗元的孝文化之鄉——新田 龍家大院。耕讀傳家的零陵太守之風,山水怡情的清新田園之歌。湘江源頭——藍山 湘江源景區。湖南母親河湘江的發源地,風光秀美,得天獨厚 。雲冰山景區。
  • 瀟湘古城永州八景
    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嶷山而得名。因瀟水與湘江在永州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永州歷史悠久,風景美麗,永州八景譽名中華。永州八景——朝陽旭日 、回龍夕照、萍洲春漲、香零煙雨、恩院風荷、愚溪眺雪、綠天蕉影、山寺晚鐘。
  • 瀟湘美景「八大碗」⑧丨永州: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
    張家界裡,看自然繪就水墨畫;橘子洲頭,追憶一代偉人指點江山…在湖南南部,有一座被稱為「零陵」的古城——永州市。這裡奇峰秀水,風光旖旎,散發朝氣與活力。柳子廟:面溪靠山念子厚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改革失敗遭貶至永州謫居10年,寫下了《永州八記》、《江雪》、《捕蛇者說》等大量詩文,同時因心繫民眾而廣受百姓愛戴。這座坐落於永州瀟水之西柳子街上的柳子廟,始建於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是永州人民為紀念柳宗元而築建。
  • 「永州八景」的地位與價值重估
    而這些「八景」,就其歷史源頭而言,均可追溯到湖南的「瀟湘八景」。近年來,學術界對「瀟湘八景」進行了較多研究,但對其中第一景「瀟湘夜雨」所在地永州的「永州八景」卻分析甚少。永州地處湘桂粵三省交界,古稱零陵,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然風光秀麗,歷史古蹟眾多,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以「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一句,讚揚其風物之美。
  • 湖南永州旅遊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都說在湖南,張家界是一幅畫,永州是一本書,永州這本書,隨便一翻都是可以見證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這裡有濂溪書院、萍洲書院、柳子廟、瀟湘樓、鐘樓、鼓樓、回龍塔,如今踏在石板路上,看到青磚黛瓦、花格門窗、曾經林立的商鋪、成群的商賈,好像沿街的叫賣聲就在耳邊,就在眼前。「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瀟水、湘江使永州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美。
  • 永州鄉村遊 周末好去處——祁陽浯溪碑林
    風景名勝區,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遺產、百姓喜愛的「湖南省景」、湖南新「瀟湘八景」。傳說甲寅歲柳應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急書「夬」符於魔掌,頓時電閃雷鳴,妖不見了。次早「夬」符出現在崖壁,柳公便刻石以鎮之,還附詩曰:「浯溪石在大江邊,心記閒將此處鐫,向後有人來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預告此符能萬古長存。從此浯溪妖魔絕跡,遊人覽勝平安無事。
  • 永州八景——一個你不知道的永州!
    永州八景——一個你不知道的永州!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嶷山而得名。因瀟水與湘江在永州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永州歷史悠久,風光美麗,永州八景譽名中華。下面就讓我們來領略一下不一樣的風景吧!朝陽巖朝陽旭日朝陽巖,又名西巖。
  • 「摩崖石刻」永州閃亮的黃金名片!
    特別是當他看見那條溪水時,喜悅之心流溢於表,派隨從去打聽,居然沒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元結心想:既然沒有名字,這應該是上天賜予我的了,那我就乾脆把她叫做「浯溪」吧。「浯溪」,就是「吾之溪」,我的溪,元結還興致勃勃地為她寫了一篇《浯溪銘》。後來,他又寫了《峿臺銘》《痦亭銘》,合稱「三銘」。
  • 馬延煒:「永州八景」的地位與價值重估
    而這些「八景」,就其歷史源頭而言,均可追溯到湖南的「瀟湘八景」。近年來,學術界對「瀟湘八景」進行了較多研究,但對其中第一景「瀟湘夜雨」所在地永州的「永州八景」卻分析甚少。  永州地處湘桂粵三省交界,古稱零陵,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然風光秀麗,歷史古蹟眾多,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以「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一句,讚揚其風物之美。明代以降,邑人編修地方史乘,先後歸納出「東安四景」「祁陽八景」「浯溪十景」等景觀群名稱。
  • 永州地名詩十五首
    瀟 湘瀟湘自古謂清深,二水分離始景純。遷客騷人皆仰慕,何須不捨去尋根。註:《山海經·中山經》:「沅澧之風,交瀟湘之浦。」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自景純(郭璞)注《中山經》雲瀟水今所在未詳,始別瀟湘為二水。」故東晉以後,瀟湘多指瀟水與湘江的合稱,既實指瀟水與湘江的匯流處(零陵區城北2公裡),又借指永州,也代指湖南。永 州中原遺老避危難,輾轉遷移到永山。
  • 瀟湘八景,隱藏在國畫裡的絕美湖南
    眾所周知湖南有個「瀟湘八景」自宋代以來便流傳至今美到什麼程度呢?瀟湘夜雨—永州城東@吳湖帆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嶷山而得名。因瀟水與湘江在永州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涔涔湘江樹,荒荒楚天路。穩系渡頭船,莫教流下去。」
  • 湖南永州旅遊景點介紹,永州好玩地方推薦,永州著名五個旅遊景點
    湖南永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兩千多年歷史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永州有哪些好玩地方,永州著名五個旅遊景點推薦。二:柳子廟(永州市零陵區平陽南路141號),其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紀念意義深遠,是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柳子廟是紀念柳宗元的地方,有點像一個大祠堂
  • 湖南永州:瀟湘文旅名市 打造發展新樣板
    【點睛】湖南永州,因舜帝南巡駕崩於蒼梧,歸葬九嶷山,後來被稱為「零陵」。過去的零陵地區,是湘江和瀟水的源頭,而瀟湘匯合的萍島,是為瀟湘八景之首。提到湖南永州距今一萬二千年的稻穀遺存就是在永州道縣玉蟾巖出土的,訴說著永州的悠久歲月。據考古,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永州人便使用方格、圓柱、葉脈紋等各種圖形裝飾石器、陶器,通過勤勞的雙手與獨特的智慧創造著生活。
  • 湖南永州:瀟湘文旅名市 打造發展新樣板
    【點睛】湖南永州,因舜帝南巡駕崩於蒼梧,歸葬九嶷山,後來被稱為「零陵」。過去的零陵地區,是湘江和瀟水的源頭,而瀟湘匯合的萍島,是為瀟湘八景之首。9月15日16日,由湖南省婦聯兼職副主席、邵陽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周志梅帶隊,共30位女企業家在永州瑤寨、雲冰山民宿考察學習。
  • 湖南旅遊:永州古稱零陵郡,因瀟水與湘江在城區匯合又雅稱瀟湘
    湖南旅遊:永州古稱零陵郡,因瀟水與湘江在城區匯合又雅稱瀟湘永州古稱零陵郡,因為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山而得名又因為瀟水與湘江在城區匯合,便得雅稱瀟湘。永州是 戲曲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這裡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地方劇種一一祁劇。除此之外,還有零陵花鼓戲,祁陽小調。本偶戲等地方戲曲。
  • 永州這些景點等你來打卡
    ——【藍山】遊覽湖南母親河發源地—湘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大洞梨園,感受雲冰山奇景。 2、尋根朝聖之旅精品線路【零陵古城】謁訪柳子廟、文廟武廟、萍洲書院,觸摸瀟湘文脈汩汩流淌。——【祁陽】觀摩全國最大露天摩崖石刻碑林浯溪碑林,感受永州石刻文化奇觀。
  • 瀟水河畔陽明山下,湖南的南大門2130歲了,它的名字叫永州
    湖南自古被稱為瀟湘之地,但瀟湘具體指的是哪裡卻鮮為人知,其實,最早的瀟湘指的是瀟水與湘水交匯之處,也就是湖南省最南邊的永州,永州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零陵,由於風景優美,在攝影圈子中一直有這樣一句話「瀟湘之源,詩畫零陵」,本來魚皮餃對這些旅遊城市外在的名氣是不屑一顧的,因為盛名之下往往難副其實
  • 瀟水河畔,陽明山下,湖南的南大門2130歲了,它的名字叫永州
    湖南自古被稱為瀟湘之地,但瀟湘具體指的是哪裡卻鮮為人知。其實,最早的瀟湘指的是瀟水與湘水交匯之處,也就是湖南省最南邊的永州。永州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零陵。由於風景優美,在攝影圈子中一直有這樣一句話「瀟湘之源,詩畫零陵」。